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知青返城 知青返城的简单介绍

导语:城市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是知青下乡运动的根本原因。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产能低的情况下,加上错误的人口扩张政策,城市劳动力严重过剩。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不得不分散城市人口。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企业基本趋于停产,达到就业年

城市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是知青下乡运动的根本原因。

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产能低的情况下,加上错误的人口扩张政策,城市劳动力严重过剩。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不得不分散城市人口。

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企业基本趋于停产,达到就业年龄的初高中毕业生不得不以“知青”的名义大规模下乡,造成知青和农民抢食的问题,知青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在农村,许多知青被迫进入农民家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后来专门为农村知青修建的知青中心,和生产建设兵团、农场修建的知青中心一样,宿舍食堂、医疗卫生设施等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知青的生活苦不堪言。

1977年,恢复高考,农村大部分知青都想尽办法回老家。为了拿到医疗退休证,他们拿麻黄素和生甲灵制造高血压,喝10%高效麻醉药制造心力衰竭,喝农药制造胃痉挛,喝墨水制造胃穿孔——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回家。

1978年冬,云南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表达诉求。

1980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提出不下乡。10月1日,中共基本确定,过去下乡的知青可以回到家乡城市。

然而,仍有大量知青滞留在农村或家乡城市以外的第三地。知青子女最多只能有一个搬回父母老家,年龄和婚姻状况都有限制。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起草了《二十五年来知识青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和教训提出了基本看法。

第一,知识青年下乡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实验。

第二,知识青年下乡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它被看作是一场政治运动,指导思想有偏差,工作中有严重错误。到目前为止,持续了25年的城镇知青就这样在沉默中结束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黄克功 红军旅长黄克功枪杀女学生案真相是什么下一篇: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