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性格特点是什么?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贾宝玉性格特点是什么?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绰号“江东花王”弘毅公子,也是一个有钱有闲的人。出身于侍应生的神瑛,对绛珠草有灌水的好处。所以他一出生,嘴里就衔着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经说过:“我的女儿都是水做的。”他和女儿们一起长大,喜欢和女孩子亲近。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情。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他的人格,主张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目中,人分真假,善恶,美丑。也对封建统治者规定的职责感到不安,他们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普通人眼里,贾宝玉既是“无能”又是“不配”,是天下第一。这其实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1.叛逆的想法

贾宝玉是府第一个长孙,天资聪颖,是贾家的继承人。然而,他的思想和性格促使他背叛了家人。

他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以男性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如此虚伪、丑陋、颓废、无能、庸俗、恶心,让他为自己是一个男人而感到终生遗憾。他也被送到家塾读四书五经,但他的封建教育在感情上是格格不入的。他很少接触当官的父亲,畏首畏尾,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父母把他交给了一群保姆。那些围着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对待他的丫鬟,就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深沉、纯洁、自由、不羁的性格感染了他,她们因社会地位低下而遭受的不幸也激励了他。在贾宝玉的直接生活中,他们在每一个点上都与世俗男性主导的那些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尊重与戏耍,聪明与愚蠢,天真与腐朽,干净与污秽,天真与虚伪,善良与邪恶,美丑。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从一开始就没有定型,他的作品着重描写他性格发展壮大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贵族子弟的陋习和腐朽思想,这与他性格中的良好倾向是并存的。但随着生活中看到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的挫折和打击,他思想性格中的一些腐朽的、不好的东西逐渐减少、清除,叛逆的思想性格逐渐坚定、成熟。

他对身边女孩的态度,同情和爱永远是主导方面,但一开始也有一些颓废和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的人生经历,以及作为贵人妹妹内心的辛酸,使他开始对两性关系表现出严肃的态度,对社会表现出深深的厌恶,逐渐摆脱社会力量和贵族恶习的纠缠和吸引。

封建势力的一次大镇压,是王夫人开始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驱逐芳官、、司棋,最后大观园变成一片荒凉。贾宝玉目睹了文清的悲剧和大观园的灾难,抛弃了对封建势力的幻想。他用血泪写成的《芙蓉女儿的狗》,无异于一个反叛到底的宣言。

贾宝玉看不上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不仅是他的弟弟,也是一个平民。“他家规矩,兄弟都怕他哥哥”,但宝玉是“别怕我”,所以贾环不是很怕他。虽然贾环故意用热蜡油烫他,但他不得不为贾环掩饰。他与仆人没有主从之分,直接破坏了封建秩序。没有烟,大家在周围玩一会儿;扯着扇子把晴雯化为笑颜;金蟾受辱而亡,宝玉一时忘不了,不顾给凤姐过生日的大事,偷偷跑到郊外无人的地方含泪祭奠。所以有人说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初步的民主平等思想。

贾宝玉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尊重个性,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行动。在他心目中,人分真假,善恶,美丑。他厌恶和鄙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被压迫的女性。与此相关,他崇拜和接近那些性格相似、气味相投、出身寒微、地位卑微的人。他说:“我恨自己为什么在这后门衙门里长大,锦缎薄纱只是裹在我的枯木里;羊酒,还要填我粪洞的泥沟。财富这个词真的会毒害人。”这本质上是对他出生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也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现。

2.尊重女性

其实贾宝玉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在母亲子宫里出生的“新人”的胎儿。他为妇女唱颂歌和挽歌。

贾宝玉天性温柔,对女儿是真心的崇拜。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血肉,男人是泥做的血肉”,认为“万山万水日月之美只在女儿,眉眼男人不过是人渣。”因此,他“一见到女儿就放松了;见此人,便觉浑臭逼人”。在宝玉身上,这不是病态心理。宝玉虽然有些自尊,但还是一个可爱的小伙子,一个外在精致与内在率真完美结合的帅哥。他的气质和对女儿的赞美和崇拜,更多的是表现出对美好和理想的追求,是对男尊女卑时代的斗争和颠覆。

贾宝玉在自己家里和身边接触了那么多聪明漂亮的年轻女性,已经很久了。贾宝玉见他们被鄙视,地位如此屈辱,命运如此悲惨,便爱他们,尊重他们,为他们难过,为他们生气。回来就讨厌“鹅观博白”的“留胡子的人”。宝玉的这种情感,源于对女性深深的尊重。

中国社会年轻女性的悲剧已经上演了1000多年。曹雪芹写这个悲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他把女人当成了人,尊重女人,所以他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悲剧。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这是一个只能在宝玉眼里看到的悲剧。

何其芳曾指出,宝玉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情”。然而,宝玉的“风情”并不是西门庆的动物占有,甚至不能与阎小山、纳兰容若的“风情”相提并论。鲁迅先生说:“亲密而敬之,畏刷其意”。只有“敬而远之”,才能看到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都包含在自己的关心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爱博努力”。

宝玉就是这样一个“爱博又努力”的人。比你爱的人更担心,更担心的更深。自然是“而且担忧越来越严重”。千百年来被否定的女人的价值,只有在宝玉的眼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千百年来被掩盖的女人的悲剧,也只是在宝玉眼前拉开了帷幕。所以鲁迅先生说:“悲伤的雾在华林到处都是。然而,那些呼吸和理解的人只是珍宝。”

3.贾宝玉初步有了民主思想

贾宝玉有一种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的性格。宝玉一岁时,抢过“粉与发”的戒指。少年时“极其调皮”,甚至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到她就神清气爽”。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鲜艳、线条清晰的民主精神的完整轮廓和雏形。

贾宝玉民主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对封建社会女性的“爱”,即对一些冷酷卑微的人物的爱与亲近,尤其是对女孩子的特殊爱与尊重。但是他的思想还是有点狭隘,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他从来不敢与封建家长发生冲突,对抗相对消极;而当他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就萌生了想死“化烟为灰”的虚无空幻想,所以他的民主思想还是有局限性的。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家。他是作者背叛男权伦理,宣扬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它表达了作者对一切美好事物的钦佩和对美好毁灭的悲伤。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的终结。在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他对林黛玉的爱。

这份爱,一方面始于他的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他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人生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包和戴在爱情上不仅要求婚姻的自主性,而且背离了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了他们悲惨的结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香菱的身世 香菱的身世是怎样的?香菱身世之谜下一篇:历史上的熹贵妃 揭秘历史上真实熹贵妃:福寿兼备受尽荣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