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柏杨全集 柏杨:从“国民党特务”到“匪谍”

导语:白洋全集白洋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年4月二十五份,1800元白洋画得像李园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两党激烈争夺知识青年,国民党处于主流地位,有着良好的名分和物质条件;共产党有崇高的理想和思想,宣传技巧和力量远超国民党,在

白洋全集

白洋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版,2010年4月

二十五份,1800元

白洋画得像李园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两党激烈争夺知识青年,国民党处于主流地位,有着良好的名分和物质条件;共产党有崇高的理想和思想,宣传技巧和力量远超国民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口碑也不错。两党各有所长,白洋追随国民党有点偶然。

王学泰

白洋先生于2008年4月在台湾省新店庚欣医院去世。两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白洋全集》二十五卷。除了他翻译的《子·同治简》之外,其他的作品都已穷尽。第二十四卷主要是《白洋回忆录》。

白洋一生苦难,极富传奇色彩。读他的自传,我最感兴趣的有两点:第一,像白洋这样一个自称“野兽”、有很多反抗基因的年轻人,是如何在抗日战争中追随国民党,而不是选择处于弱势却反抗主流的共产党,与国民党及其政府明争暗斗的?第二,白洋的委屈。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一件大事。白洋以写杂文得罪国民党当局,犯下鲁迅所说的“可恨之罪”,因“间谍罪”被判入狱九年二十六天。

白洋虽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他的不幸源于幼年丧母,从小就受到继母的严厉虐待。父亲的照顾只能增加继母对他的仇恨,却不能改善生活条件。他父亲把他送回了河南省辉县县。由于性格不合群,加上教育体制的问题,白洋在少年时期就有了叛逆意识。因为生活不稳定,几次搬家、转学、升学成了白洋最麻烦的关口。为了过关,他多次伪造学历证书,这在民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叛逆的性格和违法的行为逐渐将白洋推向了一个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境地。当社会动荡时,这样的人很容易参加革命或反叛活动。

抗战开始后,白洋还在上高中。因为他的爱国热情,他参加了南阳县的“军政干部培训班”,以寻求出路,摆脱“假文凭案”可能爆发的威胁。这个班已经训练了三个月。毕业后,“省政府负责分配工作,并可任联保最高主任”。训练中,“第一次被共产党神秘而温暖的触感打动”。“比我高一个班,作业又好到大家都尊重我的张春亮同学,把我叫到一个角落,搂着我的肩膀,低声告诉我,共产党在陕北有一片崇高的革命圣地,全国各地优秀的青年蜂拥而至,参加真正的抗日工作,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当时,他正在崇拜蒋介石。“张春亮提醒我:‘共产党也支持蒋委员长。“你没看报纸吗?”张春亮形容陕北是一个美丽的天堂,大家像兄弟一样互相照顾,那是一种革命的感觉。

看来白洋很有机会成为“三八式”的共产党干部。如果他真的和张春亮一起去延安,如果延安没有问题,建国后他就是一个局级干部。然而,张春亮就在出发前被捕,从此杳无音信。白洋有些遗憾地说:“陕北伟大的革命圣地还没有建成。”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两党激烈争夺知识青年,国民党处于主流地位,有着良好的名分和物质条件;共产党有崇高的理想和思想,宣传技巧和力量远超国民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口碑也不错。两党各有所长,白洋追随国民党有点偶然。

孙中山以俄国为师改组后,国民党也属于组织型政党,但其组织技巧和能力远不如共产党,可以说是小半。何芳先生的《延安一路走来的思考》描述了延安整风前“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有“歌无处不在”“聚会频繁”“文体活动活跃”“民主氛围与实践”“平等的人际关系”“军事化的生活片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这种氛围来看,是一种征服全国的天气。经过训练和训练,年轻人被派往各种工作岗位,当他们被派往敌后根据地时,他们很快就会打开一个世界。

我听一位老共产党员说,在1942年的日军突袭中,许多根据地被摧毁了。他拿着组织的介绍信,前往平北主持开拆和恢复工作,很快就重新建立了被破坏的组织。

白洋曾多次在国民党受训,先是在战争干部团,后被派往“青干班”训练第三团的干部。蒋介石曾经访问过前者,后者是国民党中央主办的政治培训机构。但他们都陷入混乱,在敌机轰炸中不知所措;当敌人大举进攻时,受训人员被匆忙派出。这些都表明他们的班级计划不强,组织功能极差。

白洋被送回被占领的河南老家敌后工作。他动情地说:“他把我们送到日本占领区,没有教我们生存的技巧,也没有进行任何组织宣传的训练,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就像把一群小羊赶向狼一样。”。白洋很快就暴露了自己在家乡的身份,跑进山里打工,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中央团部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只是煞费苦心地印发了一些油印文件。可怜我们这群年轻人,连公文都写不出来。我们只是被牺牲的棋子。团中央马虎大意,随便出动,说明又成立了一个团,仅此而已。”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国民党并不具备组织型政党的资格。

后来,白洋搬到了大后方的重庆,渴望上大学,于是利用机会伪造证件,送自己去东北大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当时左派学生认为白洋是国民党特务。90年代初,我和最近去世的徐芳先生谈过白洋。徐先生说:“白洋是国民党特务,被送到东北大学。我们和他们有斗争。前年去河南路过辉县的时候,看到车站上有个大牌子,写着‘白洋故里’。我找到站长,让他们把牌子撤了。”看了我的回忆录,觉得徐芳等左派高估了国民党的组织能力。白洋去东北大学只是个人行为。当时在教育部战区学生减员委员会当小文员,负责审查来自沦陷区的大学生。当证书合格后,他向教育部报告,教育部将其分配到大学。想上大学的白洋突发奇想:每天把那么多敌占区的学生送到各个大学,为什么不把自己送到大学?于是他把郭大同的证书从南京改成了郭一东,寄给了教育部。当时南京已经沦陷,没有办法证明。抗战胜利后,教育部迁回南京,发现白洋伪造证书,因此被学校永远开除,不允许任何机构接收。可见并不是东北大学地下党和左派学生想的那样。

在“东大”的时候,白洋确实和左派学生有过冲突,有时候很激烈。白洋说:“当时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学校组织了一个‘祖国会’,是专门和左倾学生对抗的学生组织。”双方在争夺什么?“祖国社会成员满怀热血热爱祖国,直面共产党热爱国际社会的口号。”“有时左倾学生半夜砸碎祖国社会的墙报,祖国社会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手段半夜撕自己的墙报。”难怪作为左派的徐芳,几十年后还像白洋一样剪着牙。

中国人向来对“祖国”、“国家”和“政府”区别不大。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还谈到“爱谁的国家”,告诫人们不要爱“蒋介石的国家”。因为《共产党宣言》宣称“工人没有祖国”,当时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当然中国共产党要强调国际主义,这成为当时左右两派争论的焦点。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反对和属于蒋介石嫡系的组织,白洋在沈阳解放后去了北平,北平又解放了。在北平又待了十几二十天后,他带着同伴认为“国民党命运已尽”的十四块银元逃离北平,南下上海,从上海进入台湾,成为后来的“台湾省同胞”。

国共两党长期对立,互闯内政,干情报工作。如前所述,国民党的组织能力很弱。本来只是一些政治势力和社会团体的联盟。重组后,其内部派系和矛盾的根源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为共产党保留了潜空的空间。共产党产生的时候,是建立在共同政治信仰的基础上,整体性强,国民党的秘密组织很难进入。国民党失去了大陆,输给了台湾省,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49年后,国民党接受大陆失败的教训,极力控制台湾省,长期实行戒严,并注意清理来台人员,人人自危,称之为“白色恐怖”。这是白洋委屈的前提和背景。如果在法治社会,这一切都可以借助法治有序地进行;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阻止敌对势力的进攻可能会成为统治者或执法者手中的一根棍子,无论他们想打谁,不仅会伤害无辜的人,甚至连自己群体中的人也难以避免。

白洋案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漫画《大力水手》解读的翻译。漫画情节是父子俩沦落为一座孤岛,他们将竞选总统。竞选演讲的开头是“父老乡亲”,白洋翻译成“全国同胞”,引起了马蜂窝,因为这是蒋介石说话时的成语。特务抓住把柄:“侮辱元首,动摇国本”,将他逮捕。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根本原因是白洋写杂文,讽刺国民党的独裁和腐败,被当权者判定为“可恶”。按照组织路线,白洋属于两个蒋介石的嫡系,但长期处于底层,对国民党的腐败及其在大陆的失败有着深刻的认识,痛恨专制制度造成的人性扭曲。他的思想倾向于自由主义,同情雷震。可以说,白洋在组织上加入了国民党,但他不仅在思想上没有进入国民党,而且始终背离党的领袖。在谈到蒋介石的观点时,白洋说:“他总是自己制定法律,不遵守。好像他是公司的老板。他规定不允许在角落撒尿。当他高兴的时候,他会在角落里扔一个泡泡,表明他是公司的老板。我觉得真的很肤浅很愚蠢。有这种想法,能不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吗?冤案发生后,孙冠汉出面干预,为白洋而战,这件事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白洋被定罪的时候,如果用思维和文字定罪,是拿不到桌面的,这不仅与现代政治文明大相径庭,而且通常还以“自由中国”自居,相当于弄巧成拙。为了挽回面子,他最终被判为“匪谍”。可见,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还是可以说上台面的。

两个政治集团斗争的背景对大陆也有影响。可悲的是,1950年参加东北大学地下党的徐芳先生,卷入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视为国民党反动派在mainland China的代理人。他被监禁和劳动改造了20多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烛照 中国的太阳神是什么下一篇:大象滑梯 中山公园里的大象滑梯 你还记得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