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瞻历史网

欢迎您访问观瞻历史网(www.beikuopc.com)专注观瞻历史网

胡公大帝 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最杰出的皇帝

2022-01-09 11:54:01 分类:历史解密 阅读:

阿克巴大帝简介

印度莫卧儿帝国第三位皇帝阿克巴,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全名是阿布·奥莱特·贾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生于信德省奥马尔古德村,胡马勇长子。

阿克巴是帖木儿的后裔。在他统治期间,他给予所有信仰平等和自由的待遇。与他之前的君主相比,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在统治期间达到了顶峰。在他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规模和财富增加了两倍。

阿克巴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体系,并有效地进行了政治和社会改革。他废除了对非穆斯林征收的人头税,任命非穆斯林担任高级行政和军事职务,是第一个获得当地人信任和忠诚的莫卧儿皇帝。

他意识到一个稳定的帝国与他的人民的合作和善意有关,所以他翻译梵文文学并参加中国的庆祝活动。阿克巴统治后,莫卧儿帝国的多元文化基础得以建立。

1605年,阿克巴在阿格拉去世,享年65岁。在伊斯兰发展史上,阿克巴大帝与波斯的阿拔斯大帝和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同名。

阿克巴大帝的一生

少年寄宿

阿克巴的父亲胡马勇从巴布尔那里继承了一个庞大而不稳定的军事帝国。巴布尔死后,莫卧儿帝国分裂。1540年,胡马勇在比哈尔被阿富汗人击败,向西撤退。

1542年10月15日,阿克巴在经过马科特时出生。他长得很丑,只有五英尺七英寸高,长着长长的胳膊,弯曲的腿,齐腰宽的肩膀,饱满的天庭,头向右,走路有点跛行。当时胡马勇被流放,阿克巴在喀布尔叔叔家被寄养。阿克巴年轻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1555年,胡马勇夺回了丢失的德里王位。宣布阿克巴为合法继承人,并任命他为旁遮普省省长,部长拜拉姆·汗等人为他的保护人。1556年1月,胡马勇去世,德里被阿富汗人Xi·穆带走。

1556年2月14日,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帮助下,阿克巴在卡兰诺尔的一个花园里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13岁的阿克巴成为莫卧儿皇帝。然而,印度皇帝只是名义上的,权力掌握在保护者拜拉姆汗手中。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阿富汗苏尔帝国的统治之下。

亲政府当权

1556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进军德里,企图消灭希穆的军队。当时双方实力相差很大:西木有骑兵5万人,战象1000头,大炮51门;莫卧儿军队只有一万名骑兵。然而,莫卧儿军队有一支由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射击队。

1556年11月5日,两军在德里以北90公里的潘尼帕特激战。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尔在这里打败了阿富汗人,所以这场战役被称为第二次潘尼帕特战役。战斗一开始,莫卧儿军队因为西木战象的猛烈冲击而有些慌乱,但莫卧儿军队的“侧翼进攻”方法很快就见效了。拍摄团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战斗,西木军伤亡惨重,西木本人也被箭射中。据说西木被带到阿克巴时,拜拉姆汗要求杀了他,但阿克巴拒绝了。于是拜拉姆汗拔剑砍下了西穆的头。第二次潘尼帕特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莫卧儿的军事实力。

虽然阿克巴占领了德里,但莫卧儿王朝的影响仅限于哈德里和阿格拉以及奥得河的一部分。阿克巴的保护者拜拉姆·汗曾经为阿克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专制傲慢和对非尼斯坦的残酷迫害遭到了他的大臣们的反对。逐渐长大的阿克巴,越来越不愿意被他束缚。

1560年3月,阿克巴采取果断措施,宣布解除拜拉姆·汗的总理职务,强迫他去麦加朝圣,并亲自掌权。1561年支持政府。然而,他毕竟很年轻,不得不任命一群旧的伊斯兰贵族和印度教官员来管理行政和军事事务。由于这些人之间的巨大矛盾,在拜拉姆汗被驱逐后的几年里,宫廷斗争非常激烈。

阿克巴巧妙地处理了贵族之间的斗争,逐渐发展了自己的权力。1562年,他开始亲自处理行政和军事事务,确立了他作为专制君主的统治地位。

开明的征服

阿克巴巩固统治地位后,开始大规模征服周边地区。他有句名言:“一个皇帝应该专心招兵买马,否则,他的邻居会攻击他。”这句话一直是莫卧儿王朝后代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当时阿克巴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拉杰普特人。他对他们采取了绥靖和军事征服的两手政策。阿克巴对愿意臣服于他的拉杰普特人采取了更开明的政策,比如免除他们的人头税,尊重印度教寺庙,废除拉杰普特人把新娘送到莫卧儿后宫的坏习惯。这项政策赢得了大量拉杰普特人的支持。

1562年,安贝尔的拉杰普特王子比哈里·乌尔不战而亡。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受到阿克巴的重视,阿克巴娶了他的女儿,以保持与拉杰普特人的友好关系。许多拉杰普特酋长加入阿克巴,成为莫卧儿帝国的“曼达尔沙”。帝国骑兵的三分之一是拉杰普特人。

开明的政策把凶恶的敌人变成了帝国最忠诚的战士。然而,也有一些拉杰普特人顽强抵抗。1564年征服嘎拉加丹加王国。但是不屈不挠的拉杰普特人的反抗并没有结束。

虽然阿克巴是正统的伊斯兰教徒,但他对宗教问题没有偏见。1565年,取消了对非穆斯林的人头税。政府中也有很多印度教徒。

向四面八方战斗

1567年10月,阿克巴袭击了拉吉普特人的大本营奇图。围攻持续了四个月。阿克巴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指挥能力。他在奇图城周围挖了一条深沟来掩护士兵;命令士兵每人拿一个可旋转的盾牌挡住敌人的剑和箭;他在城外建了一座高楼,俯瞰整个城市,指挥战斗。

最后莫卧儿军队用炮火轰击城堡,阿克巴开枪防守查马尔,俘虏奇图。所有守城的拉杰普特士兵都死了。阿克巴被这种顽固的抵抗激怒了,进城大规模屠杀非战斗人员。1570年,阿克巴又攻占了另外两座拉其普特要塞,基本缓解了拉其普特人的威胁。

1572年,西部古吉拉特王国爆发内乱,阿克巴利用莫扎法尔国王沙阿三世的无能和管理混乱,应另一派领袖伊蒂马德·汗的请求,亲自率兵前往古吉拉特。

1573年,古吉拉特邦归摩尔管辖。但很快这里就发生了叛乱,远在千里之外的阿克巴率领3000骑兵进行反击,一举击败了数万叛军。1575年,孟加拉王公达乌德宣布脱离莫卧儿帝国独立,阿克巴赶赴孟加拉镇压叛乱。同年,比哈尔邦被收复。但没过多久,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哗变,阿克巴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其镇压。

1576年,阿克巴学派的将军拉贾·曼在哈迪加提战役中击败西拉吉普特联军,镇压拉贾斯坦邦。

1576年,阿克巴听从了法齐尔牧师的建议,在法特普尔·西克雷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各种宗教思想的代表被选来举行宗教辩论。阿克巴还亲自主持了辩论。

1579年9月,阿克巴宣布自己为“苏塔尼·阿迪勒”,伊斯兰法律的最高解释者。这赋予他解决伊斯兰教所有问题的至高权力。1580年,他邀请基督教牧师传教。这些做法引起了正统穆斯林贵族的不满,成为1580年孟加拉国和比哈尔邦穆斯林贵族叛乱的主要原因。阿克巴坚决镇压叛乱,继续奉行宽容的宗教政策。

从1585年到1587年,阿克巴吞并了克什米尔。1587年,中国西北的阿富汗人骚扰喀布尔,阿克巴派兵攻打。结果全军覆没。阿克巴又派了一支军队去消灭他们。1591年,阿克巴以平息内部纷争为借口入侵信德南部。

坎大哈于1594年从波斯人手中夺回,极大地巩固了西北印度斯坦的统治。阿克巴死后,莫卧儿帝国东起雅鲁藏布江,南至戈达瓦里河,西至喀布尔,北至克什米尔,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帝国三明治

从1582年到1585年,帝国相对稳定,阿克巴专注于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他尽可能地将穆斯林大贵族领地国有化,并代之以支付薪水。在德里苏丹时期,一揽子税收制度得到普遍实施,阿克巴废除了这一制度。1582年,阿克巴任命托达尔·马尔为财政大臣,委托他改革税制。

首先,政府确定了统一的计量制度,然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地进行计量,按照肥力程度将土地划分为四个等级,并为每一等级的土地设定税收标准。税收总额有所减少,但由于支出相应减少,政府净收入可以保持不变。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帝国的首都阿格拉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阿克巴改革了前人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完整的专制集权制度。君主拥有最高权力,有四位大臣,分别负责财政、军事、工商业和宗教司法。所有政府官员都被授予军衔,并通过军事手段组织起来。

根据指挥官的数量,军衔分为33级。最高级别有13000名指挥官,最低级别有10名指挥官。至少原则上,每个军官都是皇帝任命的,士兵是由官员自己招募和供应的。全国分为15个省,每个省的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命。阿克巴通过权力下放、缩短总督任期和频繁动员的方式控制各省,并通过公开或秘密的情报人员了解情况,监督各级官员。

为了统一各种宗教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阿克巴于1582年创立了一个名为“丁一伊拉黑”的宗教。主要教义有:一神教,阿克巴是最高的和尚;不吃肉,对所有人都“好”;崇拜太阳。

它结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的一些内容。然而,这不是一个大众宗教,它的信徒是精心挑选的。据说包括阿克巴在内只有18人。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阿克巴政权得到了大多数印度教徒的支持,促进了印度各种文化的融合。他还注意到印度教社会的恶习被废除,寡妇被允许再婚,萨蒂制度被废除。这些都具有进步意义。

死于内乱

晚年,阿克巴继续向德干高原扩张皇权。1591年,阿克巴派遣了四名特使前往坎德什、阿德纳加尔和其他德干苏丹王国。康提什的王公害怕莫卧儿的权力而投降。阿玛迪纳加等人顽强抵抗。1592年,阿克巴征服了逃到奥利萨的残余阿富汗人。此时,阿克巴不仅恢复了巴布尔帝国的边界,还将其统治范围扩大到西印度。

1595年,阿克巴派次子穆拉德围攻阿玛迪纳贾尔城,未能攻下。1599年,阿克巴向德干进军,阿玛迪纳贾尔守军杀死了苏丹,并向这座城市乞求投降。然后,它包围了阿西尔的加尔城堡,该城堡由康提什王公的继承人保卫,并于1601年占领了这座城市。

此时,留在北方的儿子萨利姆在伊斯兰贵族的鼓动下,趁阿克巴南征之际,在阿拉哈巴德组织了一个新的朝廷,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阿克巴急忙赶回印度斯坦。回国后,为了纪念征服德干的胜利,在阿格拉修建了凯旋门。

1603年,阿克巴与萨利姆和解,萨利姆被封在比哈尔奥利萨,但继续为那里的独立而战。阿克巴决定废除萨利姆作为王位继承人的权利。1604年,阿克巴病倒,朝廷围绕继承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大多数贵族支持萨利姆继承王位,阿克巴不得不让步。

1605年10月27日,阿克巴在阿格拉去世。萨利姆王子即位,被称为贾汉吉尔。

阿克巴大帝简介

印度莫卧儿帝国第三位皇帝阿克巴,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全名是阿布·奥莱特·贾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生于信德省奥马尔古德村,胡马勇长子。

阿克巴是帖木儿的后裔。在他统治期间,他给予所有信仰平等和自由的待遇。与他之前的君主相比,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在统治期间达到了顶峰。在他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的规模和财富增加了两倍。

阿克巴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体系,并有效地进行了政治和社会改革。他废除了对非穆斯林征收的人头税,任命非穆斯林担任高级行政和军事职务,是第一个获得当地人信任和忠诚的莫卧儿皇帝。

他意识到一个稳定的帝国与他的人民的合作和善意有关,所以他翻译梵文文学并参加中国的庆祝活动。阿克巴统治后,莫卧儿帝国的多元文化基础得以建立。

1605年,阿克巴在阿格拉去世,享年65岁。在伊斯兰发展史上,阿克巴大帝与波斯的阿拔斯大帝和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同名。

阿克巴大帝的一生

少年寄宿

阿克巴的父亲胡马勇从巴布尔那里继承了一个庞大而不稳定的军事帝国。巴布尔死后,莫卧儿帝国分裂。1540年,胡马勇在比哈尔被阿富汗人击败,向西撤退。

1542年10月15日,阿克巴在经过马科特时出生。他长得很丑,只有五英尺七英寸高,长着长长的胳膊,弯曲的腿,齐腰宽的肩膀,饱满的天庭,头向右,走路有点跛行。当时胡马勇被流放,阿克巴在喀布尔叔叔家被寄养。阿克巴年轻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1555年,胡马勇夺回了丢失的德里王位。宣布阿克巴为合法继承人,并任命他为旁遮普省省长,部长拜拉姆·汗等人为他的保护人。1556年1月,胡马勇去世,德里被阿富汗人Xi·穆带走。

1556年2月14日,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帮助下,阿克巴在卡兰诺尔的一个花园里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13岁的阿克巴成为莫卧儿皇帝。然而,印度皇帝只是名义上的,权力掌握在保护者拜拉姆汗手中。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阿富汗苏尔帝国的统治之下。

亲政府当权

1556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向德里进军,企图消灭西木的军队。当时双方实力相差很大:西木有骑兵5万人,战象1000头,大炮51门;莫卧儿军队只有一万名骑兵。然而,莫卧儿军队有一支由优秀弓箭手组成的射击队。

1556年11月5日,两军在德里以北90公里的潘尼帕特激战。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尔在这里打败了阿富汗人,所以这场战役被称为第二次潘尼帕特战役。战斗一开始,莫卧儿军队因为西木战象的猛烈冲击而有些慌乱,但莫卧儿军队的“侧翼进攻”方法很快就见效了。拍摄团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战斗,西木军伤亡惨重,西木本人也被箭射中。据说西木被带到阿克巴时,拜拉姆汗要求杀了他,但阿克巴拒绝了。于是拜拉姆汗拔剑砍下了西穆的头。第二次潘尼帕特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莫卧儿的军事实力。

虽然阿克巴占领了德里,但莫卧儿王朝的影响仅限于哈德里和阿格拉以及奥得河的一部分。阿克巴的保护者拜拉姆·汗曾经为阿克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专制傲慢和对非尼斯坦的残酷迫害遭到了他的大臣们的反对。逐渐长大的阿克巴,越来越不愿意被他束缚。

1560年3月,阿克巴采取果断措施,宣布解除拜拉姆·汗的总理职务,强迫他去麦加朝圣,并亲自掌权。1561年支持政府。然而,他毕竟很年轻,不得不任命一群旧的伊斯兰贵族和印度教官员来管理行政和军事事务。由于这些人之间的巨大矛盾,在拜拉姆汗被驱逐后的几年里,宫廷斗争非常激烈。

阿克巴巧妙地处理了贵族之间的斗争,逐渐发展了自己的权力。1562年,他开始亲自处理行政和军事事务,确立了他作为专制君主的统治地位。

开明的征服

阿克巴巩固统治地位后,开始大规模征服周边地区。他有句名言:“一个皇帝应该专心招兵买马,否则,他的邻居会攻击他。”这句话一直是莫卧儿王朝后代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当时阿克巴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拉杰普特人。他对他们采取了绥靖和军事征服的两手政策。阿克巴对愿意臣服于他的拉杰普特人采取了更开明的政策,比如免除他们的人头税,尊重印度教寺庙,废除拉杰普特人把新娘送到莫卧儿后宫的坏习惯。这项政策赢得了大量拉杰普特人的支持。

1562年,阿姆培尔地方的拉其普特王公比哈里·乌尔不战而降,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受到阿克巴的重用,阿克巴还娶了他的女儿,借以维持同拉其普特人的友好关系。很多拉其普特酋长归顺阿克巴,当上莫卧儿帝国的“曼达尔沙”。帝国骑兵中有三分之一是拉其普特人。

点击展开全文

郑重声明:本站所发布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上一篇:艾因贾鲁之战 艾因贾鲁之战:马穆鲁克骑兵VS蒙古铁骑

下一篇: 保险的起源 海上保险:起源最早的保险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