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西晋第一个皇帝 中国第一位混血皇帝,灭西晋、弑兄、辱母,死后全族遭屠杀

导语:血统这种事情,越是自视高贵者越会在乎,如曾经欧洲的国王们甚至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不惜冒近亲结婚的风险。 在小编我查阅的资料中,普遍认为中国第一个混血皇帝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可能因为东晋被视为汉人王朝,所以他的身份能被认可吧?

血统这种事情,越是自视高贵者越会在乎,如曾经欧洲的国王们甚至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不惜冒近亲结婚的风险。

在小编我查阅的资料中,普遍认为中国第一个混血皇帝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可能因为东晋被视为汉人王朝,所以他的身份能被认可吧?

而更早之前其实还出过一个混血皇帝,它就是由匈奴人建立在中原大地之上的另一个王朝,十六国之一的汉赵,这个混血皇帝就是汉赵的第二任皇帝——昭武皇帝刘聪。

混血儿——刘聪

刘聪,字玄明,十六国时期,汉赵光文帝刘渊的第四子,母张夫人是汉族人。

虽然刘渊建汉赵时,因为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曾与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并将将一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因此汉赵将自己视为汉朝正统,并以恢复汉家王朝的名义起兵。

但谁都无法真正证明刘渊拥有汉族血统,因此刘渊还是一个标准的匈奴人。而刘聪则是不折不扣的匈奴族和汉族的混血儿。

弑兄、篡位、灭西晋

刘聪的父亲刘渊曾入西晋都城洛阳为质,年幼的刘聪也伴随父亲一起在洛阳长大。

受父母的影响,他通晓经史、熟读《孙吴兵法》,善写文章,又擅长草书、隶书等书法。同时,受其匈奴血统影响,他也习武,善射箭,能开三百斤弓,是一个标准的文武全才。这点在《晋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录。

20岁后,刘聪在洛阳游历,结交了大量名士。父亲跟随八王之乱中的河间王司马颖之后,刘聪一直伴随父亲征战,屡立战功。

公元304年,刘渊建汉赵后,汉赵几乎所有的大型军事行动,刘聪基本都是军事统帅,且胜多败少。

刘渊在位期间,刘聪被封为楚王,任车骑大将军,但作为第四子,显然刘聪本来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性。

公元310年,刘渊去世,刘渊的大儿子、太子刘和继位。刘和同样是饱读诗书,但天性猜忌,刚登基就在舅舅呼延攸的撺掇下,想杀掉手握重兵的刘聪等几位兄弟。

他首先下手的对象是同父异母兄弟北海王刘乂,不料被北海王刘乂逃脱,逃跑后的刘乂立即向手握十万大军的刘聪报信,刘聪率大军攻刘和,杀刘和,顺带手把除刘乂之外的其他兄弟及宗室成员都杀了个干净。

这场杀戮下来,理论上来说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只剩下刘聪和刘乂两人了,如按长幼排序,应该是刘聪继位,但如果按嫡、庶排序,刘乂为刘渊第二任皇后单皇后、现在的单太后所生,刘乂应该更有优先权。

于是,刘聪表现出了“大度”,跟刘乂说:“这皇帝你来当吧!”刘乂也不是笨人,现在刘聪手握重兵、权倾朝野,自己当这个皇帝也是个傀儡,搞不好自己什么时候也要被弄死,所以跟刘聪说:“哥,我才14岁,啥啥不懂,这皇帝还是你来当吧!”

经过几轮推辞,公元310年,刘聪登基,登基之时称:因弟弟刘乂年幼,暂代皇帝位,待刘乂成年后将让皇位给刘乂。

并同时立刘乂为皇太弟。至此,中国第一位带着匈奴族和汉族血统的混血皇帝在由匈奴人建立的汉赵登基。

登基后的刘聪派兵于公元311年攻陷西晋都城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随后攻长安;316年12月,西晋末帝,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

司马炽、司马邺两位俘虏皇帝后均遭刘聪侮辱和杀害,具体在小编我前一篇文中已介绍了,不再赘述。

刘聪——从上半身思考问题的枭雄,到下半身思考问题的皇帝

权力这种东西,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很难说是好是坏。对于当上皇帝后的刘聪来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是两点:

一、以前四处征战,在生死边缘游走的畅快生活已无法重现了,作为皇帝,他更多只能在后方运筹帷幄;

二、当上皇帝后,再也没有人能约束他了。

很快,刘聪找到了新的刺激,首先是他的后母单太后。当时的单太后还是很年轻的,根据推算,应该和刘聪的年龄相仿,关键是长得漂亮,于是一来二去,刘聪和单太后就勾搭成奸了。

作为皇太弟的刘乂看到母亲单太后和自己哥哥刘聪搞在一起肯定不爽啊!于是常进宫“劝谏”,已经被下半身支配了的刘聪肯定不会理会,但单太后就比较难做了。

不久后,单太后自杀而死。单太后的死让刘聪对刘乂生出了愤恨,但因为对单太后的思恋,刘聪没有立即向刘乂下手。

单太后死后,刘聪的很快找到了新的激情,他突破当时同姓不得通婚的传统,纳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为左右贵嫔,不久后觉得刘殷家女人貌美又有情趣,索性将刘殷的四个孙女也弄进了宫,封为贵人。

后世称之为“六刘之宠”。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大家就脑补吧。

反正,除了“六刘”之外,刘聪从各种渠道收集美女的活动也没停止过。终刘聪一生,其儿子就多达20多人,且多数都是在他当皇帝的短短九年时间中出生的。

残暴与昏聩——堕落的雄主

一个帝王,与好色相伴的必然是奢侈、残暴与昏聩。

自公元311年,汉赵大军攻陷洛阳之后,刘聪的人生目标越来越向享乐方面偏移。他开始因“鱼虾不供”、“做殿不成”等小事随意诛杀大臣。

到316年攻陷长安,彻底的灭了西晋之后,他更是不理政事,不是在后宫鬼混就是四处狩猎玩耍。很多政事都交给了自己宠信的几名太监专决。最长一次居然连续3个月不上朝。

至于自己接班人的问题,刘聪没有实现当初让位的承诺,反而任命自己的长子刘粲为相国。

当时的相国一职不是实权官职,而是属于赠官,一般都是由太子担任,刘聪这一举动的意思其实非常明显。

当时其实很多官员都是倾向皇太弟刘乂的,于是撺掇他领头杀刘粲、刘聪,自己当皇帝,但刘乂不敢,结果消息传到刘聪耳朵里,刘聪下令软禁刘乂。

刘乂被软禁后,曾上书自请取消自己两个儿子的王爵,并希望取消自己皇太弟的皇储之位。结果根本见不到刘聪,这封奏折落入刘聪任命的理政太监手中后,看都没看就被投入火中烧掉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聪的长子刘粲不停的争取做实刘乂谋反的证据。公元317年,刘粲领兵杀入东宫,杀大臣数十人,屠东宫守军进两万人。

随后,刘聪下令废刘乂储君之位,逐出京城。刘乂出京城后不久,遭到刘聪的老丈人、刘粲的盟友靳准安排的“盗匪”袭击,刘乂被杀,尸体惨遭肢解。

善恶到头终有报——族灭

刘乂死后,刘聪封长子为皇太子。三个月后,汉赵首都平阳宫内一场大火,刘聪的二十多名儿孙被烧死,刘聪听此噩耗,当场哭晕,但醒来后继续自己的后宫淫乱生活,似乎根本没有影响。

公元318年7月,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刘聪暴亡,太子刘粲继位,为刘聪上谥号为“昭武”。

太子刘粲和刘聪非常像,史家对他个人的评价是“少而俊杰,才兼文武”。

但继位后的刘粲入住皇宫后,立即学起了刘聪的昼夜宣淫,而且他连刘聪四处收集美女的步骤都省了,直接让父亲留在后宫的“母后”们轮流排队来侍寝。

刘聪的老丈人、刘粲曾经的盟友靳准于是生出了篡位之心。

公元318年9月,刘聪去世后的2个月,靳准率精兵突入皇宫,砍下了正在淫乐的刘粲的脑袋,随后下令:“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东市。”至此,刘聪一脉皇族,在刘聪去世两个月后被团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赵文瑄个人资料 芈月传里面的楚威王是谁演的?扮演者赵文瑄资料下一篇:芈月传黄歇结局怎么样 芈月传黄歇为何最后与芈月为敌?子歇坠崖死了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