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李鸿章一人敌一国 言过其实 李鸿章一人敌一国 言过其实 对甲午战争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导语:李鸿章一人反一国?言过其实,我们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要说甲午战争,李鸿章总说“一人反一国”。所谓“一人敌一国”,出自梁启超《李鸿章传》:三十年来,日本刻意一心经营,一心做事,以此成为克制与死亡的强大力量,对我孤注一掷。日本实际上不是和中国打仗,而是单独和李鸿章打仗。但是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网上广为流传的张之洞和刘坤一是否真的在

李鸿章一人反一国?言过其实,我们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要说甲午战争,李鸿章总说“一人反一国”。所谓“一人敌一国”,出自梁启超《李鸿章传》:三十年来,日本刻意一心经营,一心做事,以此成为克制与死亡的强大力量,对我孤注一掷。日本实际上不是和中国打仗,而是单独和李鸿章打仗。但是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网上广为流传的张之洞和刘坤一是否真的在观望?

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命运。战场上的失败反映了一个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直接负责战争。北洋水师和他指挥的淮军都在水陆战场上战败,他们更是负有直接责任。在平壤和黄海大败之后,李鸿章曾经为自己辩护,说失败不是战争罪,其实是一个人战斗累了:“不是战斗无效,也是装备暂停。”

光绪二十年七月,义、丰、盛等军陆续进兵平壤。日本军队打算尽可能多地占领平壤。沈阳丢了,首都也就丢了,所以平壤之战很重要。

这时由于兵力不足,清廷调集南阳军作为预备队。当时南阳大臣是刘坤一,交通由张之洞负责。刘坤一为了节省时间,先从南阳防卫军调三营,再招三营。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六个营,作为北方的先头部队。其余各部单独招募,预计8月份成为部队。8月,刘坤一组建3万人的军队帮助李鸿章。

不仅如此,刘坤一还通过出使英国购买军火补充库存,并计划购买1.1万多支快枪和220万发弹药,“每发售价约20多万银子”。对于南阳来说,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随着南阳的全面动员,陈聂率领先头部队于8月13日北上,程文兵也于9月初在亳州集结北上。从七月初七到离职,只用了一个多月,南洋的反应相当快,甚至比李鸿章的北洋还要快。

南洋也为援助李鸿章的军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抗战前夕,李鸿章向清廷报备北洋库存:“军械局有火枪六千支,哈吉开火枪九百支,易立火枪一千三百支,每支枪二百余支。”此外,还有270多支枪、1000万发子弹和90万磅火药。表面上看存量挺大,但是因为北洋军的武器太复杂,弹药种类肯定很全,平均来说不够。

李鸿章于是向刘坤一、广东求助,前后借了六千多支枪。面对李鸿章的要求,南洋方面表示,哈基凯思步枪连同其他新式快枪约有13000支。其中3000枝给了海军,其余用来装备陈郁和程文兵。

南阳虽然有上海制造局,但制造能力相当有限,每个月只能造150门炮,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所以南阳的存货并不比北洋丰富。尽管如此,南洋还是编了1000个哈齐卡司,拨给北洋,这让李鸿章大喜过望,命盛宣怀派人设法运到天津。基本上李鸿章的要求得到了南洋的回答。

所以对于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整个清廷其实都全力支持李鸿章,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李鸿章一人反一国的说法显然不靠谱。虽然失败与清朝的国力和制度有关,但他难辞其咎,也不能一味指责别人。

北洋南洋平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2012年福州大学历史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2012年福州大学历史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下一篇:上海2015年10月份天气平均多少度 上海2015年10月份天气平均多少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