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他们是生不逢时还是性格原因造成

导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们是生的不合时宜还是性格使然?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的意思是,唉!每个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们是生的不合时宜还是性格使然?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的意思是,唉!每个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衰老都没有得到升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世人都在叹息,他们生不逢时。为什么同一个起点,同样的职位,有人升职加薪,而冯唐和李广却不能。两人得不到提拔,难道真的是生不逢时吗?他们的人生经历,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干了一辈子,为什么无法升职加薪? 汉朝将军 冯唐易老 冯唐的祖父在战国时期做过赵国的统帅,赵国的邯郸被秦国攻陷以后,冯唐的父亲跟随赵王迁到了代地,然后做了代国的相国。汉朝建立以后,冯唐的家人又迁到安陵。先不说,冯唐是否靠父辈的关系而做官。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连六国君主都沦为庶人,即便是贵族也要白手起家。 在汉朝平民老百姓要做官有一个捷径,那就是「 ”举孝廉”。什么叫「 ”举孝廉”呢?通俗一点而言就是,推荐有学问的孝子到朝廷做官。在汉朝很讲究孝道,尤其是汉文帝本身就是一个孝子,他母亲生病的时候,亲自尝试汤药喂他的母亲。且汉朝也是以孝治国,所以汉朝每个皇帝的谥号都有一个孝字在里面! 汉文帝 冯唐因为是代地人,加上又是赵国贵族后裔,因为孝道,在当时很出名,所以被推举做了中郎署长并侍奉汉文帝。按理说,做皇帝身边的红人,很快就能升值加薪!而冯唐在汉文帝时期却没有得到提拔,原因在哪里呢? 有一次汉文帝外出遇到冯唐,就与他讨论赵国将领李齐,汉文帝很赏识李齐这个人,大概想让冯唐评价一下李齐这个人。冯唐就评价说,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汉文帝就疑惑问其原因,冯唐继续说,祖父在赵国统帅过士兵,和李牧有一定的交情。而父亲也做过代相,知道李齐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后很高兴,并叹息怎么就得不到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领。然而冯唐接下来的话,却激怒了汉文帝。冯唐说,即便是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将领,也得不到重用。为什么这句话得罪了汉文帝呢? 因为,冯唐实在太直接了,根本不顾及汉文帝颜面,深深刺激了汉文帝。其实,冯唐可以趁机向汉文帝推荐一些军事人才,或者在此时将自己推荐给汉文帝。比如,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就是一个厚脸皮,明明犯错,却夸奖自己,反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冯唐,就是心直口快,不懂得揣摩汉文帝的心思。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一国之君,所以冯唐注定很难升职。 后来匈奴进攻汉朝边境,汉文帝忧虑,于是又问冯唐:「 ”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这才推荐魏尚,说他赏罚不明,用刑太重。汉文帝这才满意,然后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其实,冯唐本来早就可以升职了,但是却等了这么久才做车骑都尉。原因就是,他错过了机会,他必须等到下一个机会才能升职加薪。 汉景帝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汉文帝驾崩以后,汉景帝刘启即位,因为削藩导致「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楚、赵、济南王等六个藩王反叛,而冯唐正好在楚国做丞相,后来被汉景帝平定,楚国封地被撤销,而冯唐也被免职。汉景帝在位16年,冯唐也被埋没了16年。直到汉武帝即位以后,朝廷征求贤良之士,冯唐再次被举荐做官。当时冯唐已经就九十余岁了,不能做官,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李广难封 李广的先祖叫李信,在秦朝时任将军,所以李广属于武将世家。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立功被任为中郎将。当时李广的堂弟李蔡,和他一样也被任为中郎将。二人都是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李广曾跟随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迹,汉文帝曾对李广说:「 ”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汉文帝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当时的寒潮和匈奴和亲,战事比较少,国家相对安定。所以,作为武将的李广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多。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被任命为陇西都尉,不久又改任骑郎将。七国叛乱的时候,李广当时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立下战功。由于梁孝王刘武私自把将军的印授给了李广,回到朝廷以后,没有得到封赏,并调他做了上谷太守。当时匈奴三番五次的侵犯边境,李广擅自出击。典属国公孙昆邪害怕失去李广,上书汉景帝后李广被调他任上郡太守。此后李广先后调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的太守,他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飞将军李广 按理说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和匈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到了汉武帝即位以后,汉朝开始对匈奴进行了全面反击,李广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但是,李广在漠北作战时屡次受挫,公元前129年,李广由卫尉被任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攻。由于匈奴兵多,打败李广的部队,并生擒了李广。在被匈奴俘虏的途中,他装死,趁匈奴兵不注意,夺取了对方的马匹和弓才逃回塞外。 按照按照汉朝的法律,李广本该死罪,不过汉朝有赎死的法律。所以,李广花钱,赎为庶民。李广成为庶民在家闲居了几年,并与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蓝田。两人常到南山打猎,有一天夜里他带着一名骑马随从外出,和别人在田间饮酒。归来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他们通行。李广与随从在霸陵亭外住了一晚,因此对霸陵亭尉也怀恨在心。当匈奴入侵辽西郡后,李广被汉武帝任命为右北平太守,二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军中就把他杀了。从这件事来看,李广人生最大败笔其实也在于此。曾经受辱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他不被汉武帝提拔也是有原因的,并非他生不逢时。 李广画像 此外,李广再次对匈奴作战的时候,遭遇损兵折将,为了下属不被怪罪,最后自杀。其实,李广对后辈卫青并不满,原因是自己侍奉三朝君主,战功赫赫一直没有得到提拔。所以出击匈奴,他不服从卫青的调遣,作战也屡次失利。卫青与李广不和,应该是人尽皆知的。后来李广兵败自杀,他的儿子李敢责备卫青,又引起霍去病的不满,所以造成李广的儿子被霍去病射杀。 纵观冯唐和李广这一生,两人无法升职加薪,其实都是性格造成的。冯唐不是易老,而是等他出人头地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对的时间,说了错误的话。在汉文帝时期,冯唐本来就可以升职加薪,等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却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因为,那时汉文帝去世了,汉景帝即位以后,又遭遇「 ”七国之乱”。李广也并非难封候,他在汉文帝时期可能没有建树,但是在汉景帝时期,本来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了「 ”七国之乱”,结果因为梁孝王刘武的拉拢而错失了升职加薪的机会。这都是李广没有看清当时的局势造成的结果,而汉武帝时期由于怨气,心里不平,在加官进爵的路上屡次受挫。所以,总总原因表明,两人并非生不逢时,而是性格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祖约 历史故事:钟雅独在帝侧下一篇:七擒孟获的故事 历史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