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商丘历史名人睢阳五老:风流雅韵 颐养天年

导语:商丘历史名人睢阳五长老:浪漫优雅,关爱未来。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丨刘金芳 睢阳五老,是指北宋仁宗年间,大宋朝中重臣朱贯、毕世长、王涣、冯平、杜衍,辞官后定居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颐养天年,他们经常晏集赋诗,饮酒作

商丘历史名人睢阳五长老:浪漫优雅,关爱未来。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丨刘金芳 睢阳五老,是指北宋仁宗年间,大宋朝中重臣朱贯、毕世长、王涣、冯平、杜衍,辞官后定居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颐养天年,他们经常晏集赋诗,饮酒作乐,共度晚年时光,时称「 ”睢阳五老会”。 这5位长寿老人均是「 ”退休高官”且年至耄耋:丞相祁国公杜衍80岁,驾部郎中冯平87岁、兵部郎中朱贯88岁、礼部侍郎王涣90岁,年纪最长的司农卿毕世长,时年已经94岁。五位老人退休后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见到睢阳风光秀美,便在那里结社赋诗,安度晚年,睢阳五老的事迹成为当时的一段风流佳话,雅闻趣事。身为睢阳五老之一杜衍曾经写诗描写当时的盛况: 五人四百有余岁,俱称分曹与挂冠。 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 花朝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 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 自宋代以降,睢阳乡里对「 ”睢阳五老”一直极为崇重,常将「 ”五老”与「 ”六忠”相提并论。 五老祠,地方官员春秋致祭,规格一如乡贤祠祭。嘉靖《归德志》卷二《建置志·祀典·五老祠》、康熙《商丘县志》卷四《祠祀·五老祠》记载说,商丘旧城原有五老祠,祀「 ”睢阳五老”。祠旧在城西二里许,明工部尚书俞琳早年过归德有感于梦,升任尚书后,檄知州袁经、指挥陈宗尧、千户周廉创建,初营于正德十六年辛巳九月十二日,落成于嘉靖元年壬午十月三日,有门,有厢房,有祠,侍郎吕柟撰文记之。嘉靖十六年丁酉祠毁于水患,知州王文林移建于护城堤内,在西门外一里许。 嘉靖四十一年,朱贯后裔朱景贤恤刑河南,过睢阳,瞻拜五老祠,觉湫隘不堪,托时任知府王好学等扩建之,更增前堂房屋三列,请石工将五老图像刻石;像后各附赞辞,并刻其五老社诗,同置堂中,各建龛护卫,欲使邦人见贤思齐。 康熙年间,五老石像归于宋荦胞弟宋炌西湄别墅中,现下落不明。民国十八年石刻五老像遭毁坏。 明清以来因年代久远失修,战争和水患频频等原因,五老祠逐渐损毁,荒芜,原址变成一片废墟了,解放之前,此处还有遗迹尚存,如今早已经荒草萋萋,踪迹全无了,只有那北来的秋风诉说那昔日辉煌和荣耀,说起来这也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1、睢阳五老——老成谋国的国之重臣 「 ”睢阳五老”中,王涣,为应天府虞城人,官至礼部侍郎;朱贯,为应天府宋城人,官至兵部郎中;杜衍,越州山阴人,官至宰相,卒葬于睢阳;毕世长,郑州人,移居睢阳,官至卫尉司农卿;冯平,官至驾部郎中。 王涣为应天府虞城人,王涣王氏家族乃是宋朝名家大族。王涣,庆历二年前后,以太子宾客致仕。嘉佑二年,改礼部侍郎。嘉佑七年91岁,退隐已二十年,时张方平为应天府知府,尝上书为涣请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嘉佑二年二月甲寅条:「 ”太子宾客致仕王涣为礼部侍郎。涣退归乡里十五年余,因其从子参知政事尧臣言,特迁之。” 王涣先世为山西太原人,五世祖某为唐辉州刺史,留家砀山,其后再徙宋州之虞城。涣父讳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仕至屯田郎中,善书。 王楚,王砺、王洙、王洙子王钦臣、王涣子王稷臣、王梦臣、王渎子王尧臣,祖孙三代六进士,学行并称,孝悌传家,俱有声于时。王涣的侄子王尧臣,仁宗天圣五年状元,仕至参知政事,与韩琦、范仲淹、文彦博、富弼交好。持法守正,有才识,知人善任,名臣出其门者甚众。 朱贯,字贯道。先世为永城人,永城是朱氏八大郡望之一,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永城朱氏名人辈出,三代旌表,一门六阙相望,是天下闻名的孝义之家。 远祖朱仁轨,唐高宗咸亨中隐居于永城,事亲至孝,朝廷旌表,及卒,宰相魏知古等谥为孝友先生。朱贯之父朱汉宾,事后梁太祖,历滋、滑、宋、亳、曹五州刺史,赠太子少傅,谥贞惠,五代时期世道艰难,徙居睢阳。 大中祥符八年,朱贯成进士。约于庆历七年,以兵部郎中致仕。嘉佑七年,张方平为应天府知府,常上书为贯请俸。《请应天府致仕官王涣朱贯给俸劄子》:「 ”尚书兵部郎中朱贯年八十七岁……贯自兵部郎中不曾改官,致仕几十五年。”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庆历年间仕至宰相。喜推奖后进,当世知名士多出其门,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苏颂等。且劲正清约,凛然有大臣之概,世称贤相。善为诗,工书画,正、行、草书皆有法。庆历七年,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南京十余年,以俭素着称,资财悉分与宗族之贫者,不置私产。初无屋以居,至长期寓居于南京驿舍,后营居室,亦称卑陋,诸子皆从居于此,房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嘉靖《归德志》卷八《杂述志·遗事·祁公俭素》称衍「 ”享客多用瓦器”,非乏白金之器,「 ”雅不自好耳”。 皇佑中,迁太子太保。进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嘉佑二年二月五日卒,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 毕世长,景德二年,以父恩录为太子中舍。仁宗天圣五年知台州,宝元二年知温州。庆历二年,以少府监奉祠提举太极观。庆历末,以卫尉司农卿致仕。毕世长为名相毕士安长子,先世代州云中人,祖父任观城令,因此把家迁徙到山东观城;父士安自幼好学,早年便往睢阳、郑州求友求学,因此移家于郑州。世长三子:从善、从古、从益,皆随父家于睢阳。其孙仲衍、仲游、仲愈,均称北宋一代廉吏、才子,仲游更被视为苏门人士中的「 ”重量级人物”。 宋仁宗年间,大宋已经立国将近百年,对外每年向辽国输送岁贡,又和西夏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朝廷内部冗官,冗兵严重,人民负担严重,北宋王朝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和财政危机。这严重威胁北宋王朝的政治统治。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减轻普通民众的经济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提出「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 ”庆历新政。” 「 ”睢阳五老”之杜衍、王涣、朱贯等都是「 ”庆历新政”的有力支持者。杜衍庆历三年为枢密使,四年九月为宰相。范仲淹曾因边事与之龃龉,不以为恨。新政失败,范仲淹、富弼遭攻讦,杜衍独为之辩白。王拱辰等守旧势力策划了「 ”进奏院案”,将杜衍之婿苏舜钦等改革派新锐一网打尽。庆历五年正月,杜衍继范仲淹与富弼后辞去宰相,七年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睢阳。王涣弟王洙与苏舜钦交好,因坐「 ”进奏院案”遭贬黜。朱贯与范仲淹为同年进士,又是姻亲,新政败,朱贯亦于庆历七年致仕。 睢阳五老,他们为官清廉,当政期间忧国思民,为国家社稷,为黎民苍生,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真可谓朝廷之擎柱,国家之重臣,德高望重,老成谋国。同时也正应了范仲淹那句着名的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国宝《睢阳五老图》的前世今生和千年流转历程 睢阳五老,致仕后归老睢阳,晏集赋诗,时称「 ”睢阳五老会”。当时名人欧阳修、范仲淹等18人曾依韵和诗,由于他们德高望重,德、才、寿兼备,备受人们敬重,为弘扬其美德和长寿之福,当时商丘当地画家以他们为原型,为他们绘制了《五老图》。成图时,睢阳五老还都健在,他们还分别为图题诗抒怀。钱明逸为之作序,其中宋元明清数十人为之题赞,可谓流传有绪。 根据钱明逸《五老图序》写作时间为至和丙申中秋日推算,《睢阳五老图》可能是绘作于至和三年,至今将近有千年的历史,此图为绢本设色,原为手卷,原五人像后各有七律诗一首,另有殴阳修、晏殊、范仲淹、韩琦、邵雍、文彦博、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黄庭坚、苏辙等18人的奉和诗。 《睢阳五老图》原来还另有五十六家观识和题跋,今在上海博物馆所藏明人尤求《临睢阳五老图》上有宋人蒋灿、谢如晦、钱端礼、王铚、季南寿、谢觌、洪迈、张贵谟、谢彦明、范成大、扬万里、欧阳希逊、洪适、余端礼、保导;元人程钜夫、段天佑、姚燧、泰石华、柳贯、张翥、赵孟頫、俞焯、马常祖、李祁、虞集、高逊志以及明清人程敏政、吴宽、董其昌、钱谦益等历代名家学者一百二十多人的题跋和观识。 《睢阳五老图》近千年来流传有序,堪称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史上的典范之作。五老图像,传移模写,神态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所有题跋,篆、隶、真、行、草、章草等书体一应俱全,即便只是单独存在,也都可称为书法珍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件国宝。 画面中,所有人皆深衣乌帽,体态恭肃,气度雍容,颇有古风。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中老人举动各异,神色也不尽相同。朱贯端庄严肃,冯平安详清和,王涣沉稳凝重,杜衍幽默慈祥,毕世长年龄最长,眉宇间却带有一种朝气和轻盈。我们几乎可以从中窥见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事风格,可谓惟妙惟肖,神态怡然。 《睢阳五老图》是我国历史上着名国宝级的名画,至今将近1000年的历史。 根据万君超先生考证,《五老图》从原画卷中历代名家题跋和观识文字以及海内外绘画史研究学者的文章,完全可以简略地梳理出《睢阳五老图》近1000年的流传轨迹。 《睢阳五老图》画成之后,即存于南京国子监,也就是后来的应天书院,供往来四方学子瞻仰,钱明逸序后,此图归于钱氏,后又归于毕氏后人。宋元之际,朱贯玄孙朱子荣得此图,此后,《睢阳五老图》在朱氏家族世代递藏。传至元代着名画家朱德润之手,得到当时众多社会名流题跋,使得此图愈加珍贵。其后直至清乾隆二十一年,五老图虽也曾数次流入外人之手,经朱氏族人努力,不久又都返回朱氏。 康熙四十六年,朱懋修赎回《睢阳五老图》,重新装裱,由手卷改为册页,并邀宿儒朱彝尊题签。这是五老图最后一次回到朱氏家族。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睢阳五老图》真本及尤求摹本先后离开朱氏家族。嘉庆年间,五老图现身浙江平湖,为钱天树所藏,钱将五老图像及题跋刻石。咸丰、同治间战乱,刻石不见踪迹,五老图离开平湖,归于溧阳狄学耕。同治初年,王霞轩夺得此图,光绪十五年,图归宗室盛昱,民国四年,图归蒋汝藻。民国六年,蒋氏将五老图像及部分题跋分售海外,致使王涣和冯平像流落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杜衍和朱贯像流落于耶鲁大学美术馆,毕世长像、钱明逸序文、朱彝尊引首及部分题跋流落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蒋汝藻所藏《睢阳五老图》分上下两册:上册真本,即宋蒋璨等《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下册副本,即明朱集璜《录睢阳五老图题跋》册。真本被割裂后,尚有部分宋元名家题跋留存国内,蒋氏遂将下册副本中的尤求摹《睢阳五老图》及文征明引首、郑文康录十八家和诗、周伦、王世贞跋等移配入上册,并将另一与原作有较大差异之佚名摹本《睢阳五老图》补入下册副本。此后,重新移配组合的《睢阳五老图题跋》册转归张叔驯收藏,再归张珩、孙煜峰。一九六五年,孙氏将题跋册捐入上海博物馆。 国宝《睢阳五老图》千年的流转历程,应该是和中华文明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历经坎坷的真实写照。北宋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昌盛时期,那时候的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睢阳五老图》就随之诞生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随着其流转历程,更是锦上添花,其艺术价值越来愈发珍贵。 近代以来,中国国势渐衰,中华文明也历经坎坷和磨难。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风雨飘摇,命途多舛。而此时此刻的《睢阳五老图》则被人为的一分为五,饱经颠簸流离,大部分流失海外,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风雨,人世沧桑了,说起来也是一件令人感叹和惋惜的事情了。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另外一件国宝级的画作,元代黄公望的《富贵山居图》有着相似的命运。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如果说《富贵山居图》能够有一天重新合二为一,就标志着两岸分离的结束,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 同样如此,什么时候《睢阳五老图》这件国宝能够重新回归故土,这是很多关心喜爱这副国宝艺术品的中国人共同心愿,这也是我中华文化重新复兴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真挚地期待国宝归来的那一天。 3、睢阳五老的历史价值和对商丘发展的启示 睢阳五老的这一段风流佳话和韵事,是中国历史在北宋时代社会状况的真实体现,也是商丘在北宋时期的真实写照。而国宝艺术品《睢阳五老图》就是把睢阳五老的这一生活状况真实记录下来,非常难能可贵。 睢阳五老在人品上或其在历史发展的作用,可以说德高望重,功高位尊,极富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商丘这座城市来说更是富有极不寻常的意义,也是商丘文旅事业最应该挖掘的旅游资源之一。 因此,笔者建议,首先征集有关文物,重建五老祠以及五老经常聚会的五堂会,重现五老当年聚会的历史场景,这既是精品旅游景点重新打造,也提现了当今商丘人对睢阳五老的崇敬和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尊老,敬老这一习俗的弘扬和发展。 其二,睢阳五老退休以后之所以在商丘养老,颐养天年。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商丘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便利,生态宜居是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商丘自古为天下膏腴地,汉唐以来,这里是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宋代商丘历史地位独特,是北宋的陪都南京应天府,是北宋王朝龙兴之地,更是北宋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再加上这里地处平原,远离大山大河,几乎没有什么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这里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既没有南方的酷热潮湿,又没有北方的严寒和干燥,是一个非常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据有关资料显示,商丘是长江以北的第一个长寿乡,在历史上就是着名的长寿区域,出现过众多像睢阳五老这样的长寿老人,商丘市下辖八个县市区,其中永城、夏邑、宁陵、民权和睢县,五个县市都被评为中国着名的长寿之乡。可以说商丘就是当之无愧的长寿之地,这应该就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截至2007年底,夏邑县仅90岁以上的老人就多达3千人。截至2010年底,商丘地区的人均寿命高于全国人均寿命三到四岁,80岁以上老人114540人,百岁以上的老人960多人。从环境层面上说,商丘的水土、气候适宜,民风淳厚,具备长寿的要素。而睢阳五老的历史典故更赋予商丘长寿乡最真实的意义。 让睢阳五老为城市文化品牌和城市形象赋能,以众多的长寿乡为资源基础,把商丘打造成为全国可宜居城市,发展以养老,养生的生态休闲旅游经典线路和文旅产品,这也是商丘文旅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更是商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重读商丘历史故事,感受商丘千年风云,解读商丘传统典故,开创商丘美好未来,历经千年沧桑的商丘,在新世纪肇始,又一次面临机遇和挑战。商丘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阔步,迈向未来。 注:本文参考材料: 1,康熙年间《商丘县志》 2,孟晗的《《睢阳五老图》与商丘》 3,全球艺术网《睢阳五老|流传千年》 4,睢水渔翁《国宝《睢阳五老图》与商丘的渊源》 5,商丘身边事《中原长寿之乡商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下一篇:东北抗联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 五月内 日军发动50万兵力进行362次“讨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