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从1943年日本开始缩短大学年限 看二战后期日本教育制度的崩溃

导语:从1943年开始,日本开始缩短大学学制,看二战后期日本教育体系的崩溃。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制度,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在教育方面也吸收了西方

从1943年开始,日本开始缩短大学学制,看二战后期日本教育体系的崩溃。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学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制度,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在教育方面也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进行提出了各种教育主张,在江户时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 到了明治中期,政府为了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将国家至上主义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于1890年10月30日颁布了「 ”教育敕语”,将封建的儒家道德与资本主义伦理道德相结合,强调忠孝仁义、恭俭律己,将天皇奉为最高的道德化身,灌输天皇至上的思想,以维护天皇制国体。 随着日本对外侵略的展开和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在思想上进一步把天皇神格化,用皇国主义思想统一国民意识。在教育界则继续推行「 ”教育敕语”的内容,严格控制国民的思想舆论,要求绝对服从、尽忠报国。 从小接收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儿童 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形成体系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更加猖獗,在国内极力推进军国主义教育政策和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为了培养尽忠于天皇的皇国臣民,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审查。 1933年,为推进军国主义教育制度,文部省成立了临时教育调查部,谋划相关政策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1935年成立了教育咨询机构,即「 ”教学刷新评议会”,以国体观念革新教育,谋求贯彻皇国主义思想和培养国家主义公民。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曰本对国内的思想统制也不断强化,于1937年10月建立起教育审议会,不仅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控制,更对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审议,使其符合战争形势的需要,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军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强化。 逐步缩短在学年限 自开战以来战局不断扩大化,日本对军需用品的需求量与日倶增,即使在国家总动员的体制下将大量劳力投入战争生产之中,劳动力仍相当紧缺。在1938年7月18日,日本政府就曾出台《关于工矿业学科学生修业及就职》文件,对于已经确定在陆海军及其他军需品生产工厂工作的学生,在毕业前数个月提前去工厂工作,首次通过缩短部分学生的修学年限来补充劳动力。随着太平洋战场逐渐拉开序幕,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临时措施,全面缩短学生的修学年限来为战争提供可用劳动力。 1941年10月16日,日本政府发布《关于临时缩短大学学部等的在学年限或修业年限》这一敕令,规定 「 ”昭和16年度大学学部及其预科班、高等学校高等科、专门学校等学校的修学年限最多可以缩短六个月;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实业学校、实业学校教员养成所等缩短三个月修学时间”。 此后文部省对于每年度的修学年限都进行了缩短,1945年3月6日文部省虽然发布了昭和20年度缩短修学年限的文件,但由于战时教育令的发布、联合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等,教学实际上已经无法再进行,关于修学年限的规定也便成为一纸空文,直到日本战败后被彻底废除。 为缓解兵力不足,日本开始对大学生征兵 《国民学校令》与《中等学校令》 1941年3月1日,内阁出台了《国民学校令》,将小学这一教育机构改成国民学校,灌输皇国主义思想,施行初级普通教育,给国民以基础训练。将国民学校分为初等科和高等科,修业年限分别为六年和两年,纳入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科目包括国民科、数理科、体育科和艺术科四大类,在初等科对女生增设裁缝,在高等科中还增加了外语、实业等科目。1941年3月14日,日本政府公布了「 ”国民学校令施行规则”,在教育目的中明确提出实行皇国主义教育,并在体育科中增加武道教育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就强调忠君爱国思想,重视军事训练,为战争培养军事后备力量。 此前日本一直是根据「 ”中学校令”、「 ”高等女学校令”、「 ”实业学校令”等分别设置相关学校,相对比较细琐繁杂。1943年1月21日,在教育审议会的建议下,日本政府废止了上述各类学校令,根据新制定的《中等学校令》将这类学校统一归为中等学校,按相同规定和措施进行改组。中等学校以学习皇国之道,培养皇国公民为目的,更加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统制。规定1943年开始入学的学生,从国民学校初等科入学者修学年限为四年,从国民学校高等科入学者修学年限为三年,若从其余学校入学者,修学年限从三年到四年不等,高等女子学校和实业学校也一律按此标准执行。 战时教育非常措施 为应对战争的劣势局面,增强国家战力,鼓舞人民斗志,使学校教育成为强化国内态势的重要一环,1943年10月12日内阁会议出台了《关于教育战时非常措施方案》。 在将要决战的形势下彻底革新教育内容,增强国防训练,缩减上课时间来增加工厂劳作。教育内容以增强战力为目标进行重新设置,使全部教学科目成为服务战争的工具,正常的教学活动几乎难以进行。对于和战争有直接关系的学校和学科,即理科方面的学校和学科加以整备和扩充,而同战力关系不大的文科学校和学科则予以缩小或取消,甚至谋求向理科系转化;增设理科相关学校和学科、增加入学人数,谋求扩充同战力有直接关系的机械、航空等学科,将一些对战争无用的学科改组为战争需要的相关学科。此外还极力奖励设置私立工业学校,扩充农业学校特别是女子农业学校,以确保战时食品自给体制的有效运行。 1943年10月23日发国474号《关于教育战时非常措施文件》对于国民学校延期实行八年制义务教育,抑制中等学校、高等女校的入学人数,扩充实业学校,中等学校实行修业年限四年制以及规定上级学校的入学资格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当月,文部省也出台了《基于教育战时非常措施方案的学校整备要领》,要求中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及大学应对当前战争局势进行相应整备,尽可能缩短各学校修学年限,革新文科学校的教育内容,扩充理科学校。 此后,还不断发布了《基于教育战时非常措施方案的中等学校教育内容措施纲要》、《关于高等商业学校教育内容革新》、《关于师范学校战时非常措施》、《教育战时非常措施方案下学生的军事教育强化纲要》等等文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战时整备,在教育内容上都要求以进行彻底的精神训练、强化国防训练和增加生产这三者为重点进行重新编排,使学校教育适应战时体制,更好地为战争服务。 观看军事训练的日本中学生 决战前后的特殊教育政策 随着太平战场局势不断恶化,1944年2月25日内阁发布了《决战非常措施纲要》内容包括强化「 ”学徒动员”体制、革新国民劳动体制、强化防空体制、改善整备粮食配给、海运输送力的强化等十五项内容,日本国内彻底进入了决战体制。 在这一国内形势下,教育也不断战争化,先后在这一纲要文件的指导下出台了关于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大学教育等各类学校的决战体制内容措施纲要。学生被动员到各个工厂进行劳动生产,时间和强度也不断增大,学校甚至被改造成粮食和武器的生产基地。除劳动生产外,学生还被强制进行各种国防训练,「 ”兵学如一”、「 ”军教一致”成为磨炼学生的口号,学校基本上丧失了它应有的教育职能。 1944年8月开始,日本本土遭受剧烈空袭,内阁决定紧急实施学童集体疏散,各大城市的学童向临县疏散35万有余气疏散到各地的学童再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学校也自然关门停业。 1945年3月18日内阁出台了《决战教育措施纲要》明确规定了除国民学校初等科以外的所有学校停课1年,此时的学生作为「 ”国民防卫之一翼”、「 ”生产的核心”,被推上后方生产或前方战斗的第一线。可以说,这时的日本教育几乎已处于瘫痪状态。 福岛大学的日本女子挺进队 消灭教育的《战时教育令》 1945年5月22日,日本政府公布《战时教育令》,要求学生尽忠报国,担负国运,挺身于粮食增产、军需生产、防空防卫、重要研究等战时紧急迫切的要务之中。将学生和教职员工组成学生队,各地域的学生队构成联合体,分派到不同地方支援战争,对于其组织编制、教育训练、指导监督等各项事务由文部大臣管理。此外还规定了决战期间特殊情况下学生的征召入伍事宜,以及在战时特别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关于毕业认定等教育工作的执行办法。学校原则上停止授课,学生们被分配到勤劳奉仕的各个岗位上支援战争,日本教育工作的运行已然瘫痪,教育制度陷入崩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伪楚 "伪楚政权"是什么政权 “伪楚”是个朝代吗下一篇:朱可夫凭借这场战役获得了第1号胜利勋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