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中国两弹之父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11位两弹元勋7位是其学生

导语:当20世纪以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等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载入史册时,一定不能少了一个中文名,那就是九三学社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卢鹤绂。2014年6月7日是卢鹤绂百年诞辰。

当20世纪以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等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载入史册时,一定不能少了一个中文名,那就是九三学社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卢鹤绂。

2014年6月7日是卢鹤绂百年诞辰。复旦大学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作者从不同角度收集材料,为我们还原了老人传奇的一生...

“中国人在称原子”

1937年12月20日,《明尼阿波利斯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题为《中国称量原子》的报道,并散发了中国科学家卢鹤绂做实验的照片。

报道称,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卢鹤绂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热盐离子源发射性能的研究。经过反复实验,当卢鹤绂测量锂-7和锂-6离子的比值时,发现这个值在不同时间是不同的,从而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然后,他用自己发明的“时间积分法”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测量了锂7和锂6的自然丰度比。

卢鹤绂的开创性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物理学界的认可。1953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在《实验核物理》一书中明确指出,世界上最早发现热盐离子发射同位素效应的是。1958年,剑桥大学的沃尔什在他的著作《质谱》中介绍了卢鹤绂的“时间积分法”,并认为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此外,卢鹤绂精确测量的锂7和锂6的丰度比值也被选为同位素表上的精确值,在国际同位素表上使用了50多年,直到1990年美国核表引用了这个特定值。

卢鹤绂1914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陆,上世纪初留美公学,交通机械专家,与“青年元帅”张学良相熟;她的母亲崔克艳,曾远赴日本,随秋瑾公费留学东京女子实践学校,后从事教育工作。

受家庭的影响,天资聪颖的卢鹤绂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193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他去明尼苏达大学深造,专攻现代物理和原子物理。

“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20世纪30年代,原子物理是当时最热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发现铀裂变后,如何用超大型质谱仪长期积累足够数量的铀核,成为物理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93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卢鹤绂把这门学科作为他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他设计制造了新型60度聚焦高强度质谱仪,并研究撰写了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其在分离硼同位素中的应用》。然而,这一研究结果被隐瞒,因为它被列为美国政府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批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绝密信息,直到1950年才在《美国核科学文摘》上发表。

1941年,卢鹤绂回归中国,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没有条件独自进行核物理实验研究。卢鹤绂为了把学到的东西贡献给祖国,为了在教学之余继续科研,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一个是《重核的潜力及其利用》,发表于1944年《中国科学》。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和相关理论,预测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中国科学家第一个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一部科学巨著。另一本是1947年发表在《美国物理月刊》上的《原子弹物理学》。本文解释了原子弹机制的奥秘,提出了一种简单估算原子弹和核反应堆临界体积的独特方法。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轰动。不仅文献被广泛引用,卢鹤绂还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揭示原子弹秘密的人”,从而确认了他作为世界一流原子物理学家和“中国核能之父”的历史地位。

卢鹤绂对物理学,特别是核物理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原子物理学家”,因此他生前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并被载入国际传记词典。他还被美国传记学会授予“国际成就奖”,并被列入“世界5000人物”和“500权威领袖名人榜”。卢鹤绂去世后,休斯顿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为他竖立了铜像,火奴鲁鲁也将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

卢鹤绂与神秘的复旦大学“第二物理系”

今天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复旦大学校园里曾经有一个神秘的部门——原子能系。为了保密,它只用了代号“物理二系”。

“物理系二部”的建筑是一个封闭的圆形庭院,四周有“护城河”,只有一座独木桥进出,门岗有人看守。与当时宏伟的物理系恒隆物理楼相比,“物理系二本”的房子基本是水泥老房子的风格。虽然看似简陋,建筑面积不到实体建筑的三分之二,但它的造价比实体建筑贵,因为里面有核物理实验室和放射化学实验室,所以建筑材料特殊,建造非常讲究。不仅如此,据“物理系二部”学生、后成为党支部书记的袁竹书教授介绍,“物理系二部”的入学考试成绩是全校最高的,能在这个系学习是莫大的荣幸。

复旦大学第二物理系成立于1959年,最初是为了响应大跃进时期“一切私人原子能”的口号。当时的全国高校中,除了北京大学以行政权力得以借力专家,于1955年设立技术物理系外,其他高校最多只有核物理课程。复旦大学之所以能在1959年仅用一年时间就成立了原子能系,是因为失去了这一专业的专家卢鹤绂。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国际知名的卢鹤绂从浙江大学转到复旦大学。当时的浙江大学早已失去了“东方剑桥”的国际声誉,而复旦还默默无闻,远非其可比。卢鹤绂的到来大大增强了复旦物理系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然而,仅仅三年后,卢鹤绂就被调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担任中子物理教研室主任。事实上,当时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建立核工业。由于相关人才短缺,卢鹤绂进入了由全国各地高校教师开办的保密培训班“546信箱”。卢鹤绂在“546信箱”任教两年,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人才。后来,他们大多参与了与原子弹有关的科研项目。在这11位两枚炸弹的父亲中,有7位是卢鹤绂的学生。

科学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现代物理知识》的一位主编曾经给卢鹤绂写过一封信,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错过了中国大陆?”卢鹤绂言简意赅地说:“创造一个新领域是很自然的。模仿练习,游老山河,只能是迷路。”

卢鹤绂治学治教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批评一些时弊,相当严厉;他的坦诚讲述绝不仅仅是背下来的书本知识,而往往是他对一些问题的深刻见解,往往是他的学术经验和科学的创作方法;同时,卢鹤绂还要求学生要正直而不虚伪,要方正而不圆滑。

卢鹤绂的言行使许多学生受益终生。

卢鹤绂的儿子鲁永亮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说:“我父亲把物理看作是一种信仰,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础。”正是因为这种科学信念,卢鹤绂的生活、学习、育人、爱国、奉献和实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总结卢鹤绂对科学和世界的影响,也许休斯顿大学物理系主任爱德华·汉格尔费尔更合适:

更深刻的是他性格的正直和对人类的热爱。.....这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卢鹤绂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但他的愿景,带着和平与荣耀的愿景,不仅是为了中国人民,也是为了所有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抗日战争死亡人数统计 抗战中 我国伤亡人数有多少下一篇:蛰伏期 蝉在地下蛰伏多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