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段希文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何以能留下六万后代

导语:金三角之所以成为东南亚、全世界和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毒品、武装贩毒以及由此产生的枪炮,更是因为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存在。58年过去了,江君君在金三角还有6万后裔。残军及其后裔为何能在金三角生存?金三角国民党残军金三角

金三角之所以成为东南亚、全世界和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毒品、武装贩毒以及由此产生的枪炮,更是因为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存在。58年过去了,江君君在金三角还有6万后裔。残军及其后裔为何能在金三角生存?

金三角国民党残军

金三角靠近缅甸、泰国和老挝的边境。具体指缅甸东北部的塔奇莱克、万虹、果敢、兴城、京东、佤族;泰国北部的清莱、清迈、庆生、幺妹;老挝西北部的孙辉、勐赛、丰沙里、南塔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

过去,金三角的非法鸦片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9%。事实上,金三角之所以成为东南亚、全世界和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毒品、武装贩毒以及由此产生的枪支、血洒,更是因为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存在。58年过去了,江君君在金三角还有6万后裔。残军及其后裔为何能在金三角生存?为什么这些国家不消灭或驱逐他们?他们能否占据一席之地生存下去,取决于金钱或者美国的支持等等。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去过金三角十多次,并通过深度访谈,揭开了这群旅居国外的无国籍华人存在的神秘面纱。

被困住的动物战斗着,杀出一条血路

云南于1950年2月20日解放。也是在这一天,国民党第八军237师709团团长少将李国辉率领1000余名残军,在第八军军长李米的亲密助手邓克宝的陪同下,从云南西盟瓦山进入缅甸。在此之前几天,第八集团军司令李米带着几个随从逃到了缅甸。在军统特工的安排下,李米被押送到泰国曼谷,然后从曼谷飞往台湾省,并被蒋介石招募去讨论和组织“云南人民反共义勇军”的计划。李国辉,河南人,1910年出生。他出生于军队,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他能与战士同甘共苦,在战斗中勇敢顽强;邓克宝,南京人,大学毕业,1924年出生。李米的私人副官要求邓克宝与李国辉一起逃跑,以便让他掌握这支部队,在金三角建立反共基地,并在出国后等待台湾省的指示。李国辉和邓克宝讨论过,在缅甸,人永远不应该受到伤害,人不应该被抢走财产,女人不应该被强奸。

部队战战兢兢地在原始森林中走了两天,没有见到老百姓,也没有见到缅甸政府军。李国辉知道,越平静,越危险,而且是在外国。他不敢放松警惕,要求侦察连开路向前搜索。

第三天,部队前进到一个平坝,地图上叫小孟邦的地方。这时,侦察连长吴成功慌慌张张跑去报告团团长李国辉。在他前面的寨子里发现了数量不明的武装部队。李国辉命令吴成功去抓两个俘虏,弄清情况后再决定去哪里。半小时后,吴成功抓了两个犯人。这些俘虏供认,他们是国民党第26军第93师第278团的逃缅残部,600多人,由团副团长谭忠指挥。李国辉喜出望外,没想到会在异国他乡遇到自己的部队。两名士兵立即带路去见谭忠。

谭中正担心没有领袖部队该何去何从。当他看到李国辉时,眼里充满了泪水,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谭忠说,服从将军的命令,他会决定去哪里。李国辉想了想,觉得孟晓酒吧附近有2000多个村子有吃的,解放军赶不上,于是决定两个部队组成一个正规团,就地等剩下的,联系台湾省后再决定去哪里。谭忠和邓克宝同意了。

进入缅甸后,电台出现故障,再也没有联系到台湾省。李国辉命令尽快修好它,他一直呆在电台旁边。三天后,电台修好了。通话结束后,台湾省收到一个信号。报道后,台湾省国防部终于回电。电报内容如下:李国辉,你的部门会找到自己的出路。看完电报,李国辉似乎从头到脚都被泼了一盆冷水,他的心变冷了。“谋出路”意味着台湾省将无视幸存下来的部队。与蒋介石斗了一辈子,拼了命,南征北战,陷入了今天被抛弃的境地。李国辉非常悲观。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他只把电报给邓克宝和谭忠看。他必须努力比赛并组织球队。否则,在没有后援,没有人民支持的缅甸,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有不好的结局。李国辉急忙与邓克宝和谭忠商量暗中做什么。

三人商量后,决定立即组织“中华民国反共复兴军”,由李国辉任第709团总司令兼团长,谭忠任副司令员兼第278团团长,邓克宝任副司令员。总部设在小孟邦。郭猛镇和孟雁各驻扎一个团。大旗一放出来,他们就立即招兵买马,收留流浪的士兵、土匪和恶霸,并在两个月内迅速将兵力扩大到3500人。李国辉立即要求部队执行三大任务:一是清理土地,解决部队吃饭问题;二是为毒犯当保镖,运送鸦片到老泰边境,收取巨额保护费,解决军费来源;三是招募新兵训练,扩军备战。

台湾省不想灭军,攻打云南只是一厢情愿。那么,李国辉为什么要组织一支“反共复兴力量”呢?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个象征,对缅甸人民来说,这是生存的需要。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国占领了半个世纪。为什么我不能为了生存而占领一块缅甸的土地?所以组织“反共复兴势力”只是借口,借地盘求生存才是真的。但李国辉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

一天,华侨孟振声慌慌张张地跑到李国辉报告说,驻京东的缅甸国防军一个团,共1.5万人,借助飞机大炮包围了残军。其中,缅甸一个团的部队已经开进塔奇莱克,切断了残军向泰国的退路。李国辉大惊失色。新建立的军队是不是毁在自己手里?不,你必须留下!想了一下,李国辉给在塔奇莱克的缅甸缅军司令坎丹信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反共复兴军是缅甸的朋友,绝不会参战。复兴军在缅甸,即将反攻回云南。我真诚地希望在缅甸多呆几天。李国辉派邓克宝作为代表与华侨孟振声在塔奇莱克与缅甸国防军谈判。

没想到,当邓克宝和孟振声进入坎丹信司令办公室时,孟振声被当场拘留。阚丹心接过邓克宝递过来的谈判信,连看都没看就被撕成碎片,扔进废纸篓。坎丹派邓克宝回去,请他告诉李国辉:所有复兴军应在十天内放下武器投降,否则只会全军覆没。

战争即将来临!我别无选择,只能战斗。李国辉立即做了部署:他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在小孟邦设伏,让缅军进去,然后歼灭他们。缅军在战争中怕死,只要被全歼为一营,就可能有谈判的筹码,获得居留权。其他部队准备撤退到原始森林进行游击战。

6月16日凌晨,缅甸军队的六架轰炸机轰隆隆地飞过孟晓的大棒,随后连续俯冲轰炸。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炸弹声,火焰熊熊燃烧。缅甸飞机轰炸了四个小时,但在地面部队发动攻击之前,残军成立的一个营炸死了165人。驻扎在郭猛的278团遭到了缅军八门八一重炮和十门机枪的狂轰滥炸,但这些重武器恰恰是残军所没有的。278团死伤50余人,各团全部赶赴李国辉,这是李国辉没有想到的。他立即调整了作战部署,所有部队立即放弃阵地,撤退到小孟邦和郭猛原始森林。

然而,为时已晚。缅甸国防军已派出1万名搜山部队把守路口搜山,防止残部退入原始森林。李国辉和他的人边打边退,但还是没能在下午的黄昏进入原始森林,因为孟晓酒吧是李国辉的大本营,缅甸军队封锁的比较多,部署的兵力也比较多,而谭忠和他的人下午已经安全撤退到原始森林。

天黑后,李国辉下令不要开枪,全团官兵用刀捅了捅,手持大刀,杀出一条血路,退入原始森林。虽然缅军戒备森严,但天一黑他们就一个个蹲在地上休息。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只要残军开火,他们就会用百倍的火力还击。李国辉拿着大刀冲了上去,砍下了一名缅甸士兵的头。总司令带头,残部一个个冲上前,挥舞大刀,一路厮杀。在杀害了缅甸军队一个连的100多人后,他们杀了出去的路。半夜12点,残部全部进入原始森林。

三国抱怨台湾省撤出了部分军队

残军退至密林后,缅甸国防军迅速占领小孟邦、郭猛、孟雁,同时紧追不舍。他们仍然派出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去搜山,同时还派出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去守卫森林的出口,企图把复兴部队赶出森林,彻底消灭他们。李国辉知道残军缺少重武器,经过一天的激战,子弹所剩无几,与其和缅甸国防军硬拼,不如偷袭。李国辉命令他每天在原始森林对付缅甸军队,被他们拖垮后再反击。

残军在森林里与缅军激战12天后,缅军一万多名搜山部队被拖了出来,速度明显减慢。李国辉及时调整布局,跳出了包围圈。6月28日,他决定对缅甸军队发起反击。其反攻部队为:709团副团长张复生为前敌总指挥,278团一营沈明珠为防守,709团两营董祥恒、陈亮为进攻郭猛任务,因为缅军东线团部设在郭猛。郭猛虽然小,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郭猛被俘,可以随时撤到泰国,这让缅甸一万多人的搜山部队形同虚设。李国辉紧紧握住营长董祥恒的手说:“这关系到复兴部队的生死存亡。我在等你的好消息!”然后,李国辉和全营400多名兄弟握手,把他们送到了树林里。

营长董祥恒带领全营400多名兄弟连夜进攻140里。黎明前,他们悄悄地潜伏在郭猛镇入口处的树林里。四名残疾士兵摸了摸它,杀死了两名哨兵。残军如饿虎下山,冲进镇里。一场激烈的战斗杀死了32名缅甸士兵,夺回了郭猛。黎明时分,来自缅甸军队两个团的3000多人包围了郭猛。缅甸军队首先使用炮击,然后发起冲锋。结果缅军的炮火非常厉害,给残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副营长王钟被击毙两次,杨楚堂连长、七连连长、九连连长相继牺牲。团副团长张复生清醒地认识到,残军之所以战败,是因为没有重武器。他立即组织了一支50人的敢死队,决心消灭缅甸炮兵。

深夜,营长董祥恒率领敢死队悄悄撤离阵地,向后山进发。午夜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天又黑又不透明,这有助于伤兵。敢死队触及了缅甸军队的炮兵阵地。首先,他们用尖刀杀死了十多名缅甸士兵,然后俘虏了205人,缴获了十门大炮,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黎明时分,十门八一重炮一齐向缅军开火。缅军做梦也没想到残军中有炮兵,立即被打得溃不成军,接连失利。残余的军队夺回了孟晓的手杖。随着炮兵开路,李国辉重组了部队,下令进攻塔奇莱克,以便为敌人的死亡报仇。经过一天的激战,残军以当时3万多人的兵力闯入了这座重要城市。

在这场40天的战争中,缅甸国防军牺牲1500人,受伤3000多人,俘虏302人。残军被杀408人,伤602人,残军大获全胜。最初,缅甸军队可以重组部队,继续包围和攻击军队的残余。但是,从战争的角度来看,缅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人民不尚武,信奉佛教。军队多年来很少遇到战争,他们害怕被俘的士兵会被杀。人们向政府和国防军提议,他们应该立即与残疾军队谈判,释放囚犯。

7月28日,缅甸国防军派一名少将带着照会前往李国辉总部谈判。说明的内容是:了解残疾军队的困境,为了维护缅甸的主权,只要残疾军队释放俘虏,离开塔奇莱克和公路沿线,就允许他们生活。此前,缅军已经释放了被扣押的残军谈判代表孟振声。残军站稳了脚跟,立即根据会上所说的,李国辉释放了所有俘虏,撤出了新占领的城市,回到小孟邦、孟府和郭猛重新扎营并坚守。

残军击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不胫而走,震动了缅甸、泰国和老挝。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纷纷前往泰国石页,要求进入塔奇莱克采访伤兵。有的干脆扮成边民,找来了伤兵了解战争,有的则挖空当华侨寻找中国亲人。《曼谷日报》、《新加坡晨报》等主要媒体刊登了《国民党残军打败缅甸国防军》、《李国辉将军是战神》、《残军献给缅军炮兵团的敢死队》等报道,吸引了全世界对金三角的关注。

当蒋介石看到《曼谷日报》报道残军击败缅甸国防军时,他很激动,立即派李米到蒋介石的办公室。几个月前,当李米向蒋介石推荐自己返回金三角时,蒋介石拒绝了。蒋介石认为1000多名伤兵逃入金三角,不可能制造气候。反攻大陆是不现实的,他也不想浪费军力。因此,他要求国防部打电话回来,要求李国辉和他的家人找到自己的出路。现在看到残军居然打败了缅甸国防军,他立刻来了精神,认为组建“云南人民* * * *救世军”的时机已经成熟。蒋介石立即命令李米返回金三角,成立“滇救世军”,任命李米为总司令,恢复对金三角残部的供应。

不久,李米回到了金三角。随后台湾省与美国取得联系,美国派军事顾问到金三角训练伤兵,每月给20万美元支援。不久,蒋介石派他的首席保镖中将·刘元霖去金三角领导残疾军队,扩大其队伍。1953年,李米组织成立了“滇* * * *救国军游击总指挥部”,下设三个军区、三个军、二十个纵队,总兵力3.5万人。李米还在缅甸苏萌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用于运送军队和各种武器弹药。

游击队总部成立后,残军用部分兵力骚扰我云南边境地区,主要精力用于贩毒和禁毒。残疾人军曾一度组织1000多人护送2.67万公斤鸦片从缅甸永农出发,出发前往300公里外的老挝班岗。残疾军队想通过老挝向世界各地出售国际武装毒贩的毒品。老挝军队指挥官拉提昆将军在收到信息后非常生气。为了捍卫主权,他动员T-28战斗机和精锐第二空降营。上午11: 00,残军禁毒武装进入老挝时,拉提昆将军命令空军出动战斗机摧毁老挝境内的残军。空从落营出动6名战士,对残军不断进行攻击和轰炸,激战一天,击毙残军500余人,缴获鸦片2.67万公斤。

随后,从1953年到1962年,老挝与缅甸、泰国政府一起,不断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省当局撤走残军。在联合国的压力下,每次联合国作出决议,要求台湾省当局撤走残军,蒋介石都要撤走几千人。到1962年6月,残军已撤回台湾省2万多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泰国向残疾军队提出了生活条件

1960年,残军“云南反共救世军”更名为“云南人民反共义勇军”。李米退守台湾省,刘元霖被任命为总指挥官。1961年3月6日,曾任“反共义勇军”副军长、第五军军长的段,奉命率部前往机场,准备撤台。结果,当他带领士兵在机场等候时,接到蒋介石的紧急电报:留下来坚守,准备反攻大陆。就这样,他和他的第五军留了下来。事实上,他的第五集团军只有3000多人。

段文茜,云南宣良县大渡口村人,1949年任国民党第205师少将,武汉警备司令。他热爱军人,有实践经验,深受云南残疾军人的喜爱。他与总司令刘元霖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刘元霖状告蒋介石,认为段不听命令,未能反攻大陆,并拉起了山头,特别是收买了滇军伤兵。因此,段被留下后,台湾省开始中断段及其家人的工资。段知道自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到台湾省也没有出路。因此,他留下后,不再听从台湾省和刘元霖的指挥。他想和3000多名云南官兵同生共死,而不是做出不必要的牺牲——为了反攻大陆,他想靠自己生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段避开塔奇莱克和夜柿子,穿过树林走了四天到达泰国清莱省的梅斯勒。

梅西勒离泰国老挝边境线不远,地处偏远,与世隔绝。更重要的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是泰国的傈僳族居住区,村民住在山腰。段命令与傈僳族打成一片,为他们做好事,遵从当地习俗,在陡峭的山坡上和遮天蔽日的森林里建造军营。

残军闯入泰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泰国国防部官员的耳朵里。泰国军方吸取了缅军的教训,不敢对残军轻举妄动,担心长时间攻不下,导致被动挨打,于是试图扳倒残军。

在此期间,蒋介石仍梦想反攻大陆,不愿让段这样的战斗力量脱离台湾省的领导。1969年1月16日,蒋经国来到泰国,了解残疾军队的真相。刘元霖来到曼谷的一家旅馆,如实告诉:自从段迁到梅斯勒后,三方面军司令员李也率部进入泰国汤窝,与段保持密切联系,没有更好的办法收集。随后,台湾省宜金、等高级将领来到段官邸,商讨供应和接受台湾省改组的问题。易进提出兵不为官,老、弱、病、残,官要重新调整。改组后,任命易进、夏超为军长、副军长。司令员段和李当场拒绝整编。

1970年1月16日,台湾省保安局局长周、情报局局长再次来到泰国北部,把段、李叫到清莱密谈,要求他们接受改编。段冷笑道:“台湾省不出钱给我们,不供应枪支弹药,你还想管我们?”你这么无知,你以为这是台湾省?就像20多年前发号施令一样?记住,这是金三角!我们再也不相信你们了,我们也不相信国民党了!”周和只好悻悻而去。

台湾省高层人物频繁来泰国会见伤兵,引起了泰国军方的高度关注。泰国政府担心残疾军队的发展,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处置残疾军队。1970年2月4日,泰国国防部作出决定:要求残疾军队派兵进攻巴东的反政府游击队。如果收复巴塘,伤兵将编成“泰北人民自卫队”,成为泰国军方领导的民兵。他们不会支付残疾军队的枪支,并允许他们在梅斯勒长期居住。

巴瓦是清莱省省会长空县的一个村庄,周围是巍峨的山峰,左边是长空县,与老挝隔湄公河相望,被称为一脚跨两国。当地的潜力极其危险。山路曲折,树木遮天。从县城到巴塘总是爬山。反政府游击队有1000多人。泰国军方已经包围了他们20多年,但他们没有被飞机和大炮消灭。更严重的是,反政府游击队最近袭击了长空县,绑架了县长,困住了清莱省省长,并杀害了保护省长的警察局长。泰国一片哗然,说军队无能。因此,军方最高统帅部决定以残疾军队打击反政府游击队,进而赋予残疾军队生存的权利。泰国最高统帅部派肯赛绍将来与段谈判。段看到,他可以结束自己漂泊了20多年的人生。为了残军和子孙后代,他答应接受这个任务。段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这场战斗必须从头到尾由残军指挥,不能由泰国军方指挥。金赛将军同意了他的请求。Kensai提出要多久才能拿下巴东。一个月够吗?段回答说只需要一个星期。剑圣震惊了,摇了摇头,一点也不相信。

1970年2月10日是攻打巴东的时候。在此之前,段就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其作战部署并没有让肯赛将军知道,只要肯赛跟着指挥所看残军是如何指挥战争的。正面,段组织600名战士用枪轰炸山头,敲锣打鼓,吹响前进的信号。看到段用和泰国军队一样的战术进攻巴东,肯赛大声吼道:“你拿一个士兵的生命开玩笑,你一定要失败!”段微微一笑:“请按照我们达成的君子协定行事。你只看它,不指挥它。”剑圣不得不感叹。

果然不出所料,残军在进攻了一个上午之后,已经牺牲了15人,伤了30人,而残军只前进了半山腰。肯赛坐不住了。他再次建议段改变战术,在侧面进攻以减少伤亡。段还是没听肯赛的话。他用望远镜从指挥所观察进攻部队,不时走到地图前看一看。下午战斗到黄昏时,部队没有前进,而是牺牲了10人,50人受伤。段仍指挥残军前进,不许后退。直到天黑,他才命令残军停止前进,但他仍然下令向游击队阵地发射迫击炮。

第二天天一亮,段就发出了信号,一个营的残军冲了上来。奇怪的是,游击队除了零星的枪声外,没有密集的枪声。上午10点,消息传来,健赛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残军收复了巴东!共有356名反政府游击队被打死,708人被俘,78人被打死,另有360人受伤。

原来段的正面佯攻是假的。真正的秘密武器是段派出200人的敢死队,从湄公河用绳索爬上悬崖,半夜潜入游击队阵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用了两天就结束了战斗。巴丹的恢复震动了泰国,泰国国王陛下亲自授予段将军勋章,向受伤和阵亡士兵家属发放抚恤金和泰国公民证,向残疾士兵发放居住证。经泰国政府批准,残疾军队改为“泰北人民自卫队”,由段将军任总指挥官,李将军任副指挥官。

260条人命换一张市民卡

当美乐残疾军获得泰国居住权,成为合法公民,土地被分割时,台湾省当局惊慌失措。他们担心伤兵会被泰国收买,影响国军的声誉,被外界批评为不仁,于是迅速派中央情报局局长到金三角会见段、李。告诉段立即恢复供应,希望不要接受泰国的供应,台湾省会解决任何困难。段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一切都晚了,我们已经受苦几十年了。谁在乎我们?”你用什么来证明台湾省掌管我们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反攻大陆20多年,死了多少人?你给了我们什么养老金?一分钱都没有,工资被扣了!你走吧,我们不想看到台湾省的人!"

1980年6月18日,残军之魂段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9岁。段死后,五军参谋长为总指挥官,李为副指挥官。

雷雨田,云南建水纳西族村人,曾在滇军担任排长、连长。他是段的老部下。他有指挥能力,能与士兵同甘共苦。

于蕾·田刚在担任总司令时,接到泰国军方的紧急命令,要求他派部队去攻打考山的反政府游击队。这是泰国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也是泰国的一大隐忧。考雅山是泰国的一个大山脉,面积广阔,位于曼谷到清迈的火车和铁路之间。考雅山有800多名反政府武装游击队。他们建造了坚固的支撑工事,很可能会切断泰国。泰国军队多次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出动2万多兵力,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泰国政府承诺,只要残军攻占考亚山,残军包括他们的数万后裔,都将成为泰国的合法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清迈、曼谷等地。雷雨田接受了为后代攻打考雅山的任务。

泰国国防军派出两个团配合围剿6000名伤兵。这时,军队的残余已经不再有联系。1950年,他们进入金三角,现在已经50多岁了。二代残部虽然只有二三十岁,但缺乏实战经验。最后从第一代、第二代伤兵中挑选500名精锐士兵组织突击队,决定由三方面军军长陈茂秀、五方面军军长杨维刚担任前敌总指挥。

总攻击定于1981年2月16日。泰国军方命令残疾军队派遣6000人作为预备队,泰国国防军的两个团作为主攻。事实上,泰国军方想带头,他们对只派了500人参加残军极为不满。这500人中,年纪大的50多岁,年纪小的十七八岁,穿的军装破破烂烂。泰国方面真的看不起他们,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因为残军已经不是10年前的那些打号角的人了。前敌司令杨伟刚只对泰国司令部司令查松说:“我只有一个要求。既然我们是预备队,你就不要管我军集结在哪里。当你需要我们的军队时,就下命令。我军将及时到达指定位置。”车松司令笑着不同意:“一般情况下,我只会命令你部运送弹药,抬伤员。”

和泰国军队谈判后,杨伟刚老师知道在关键时刻,泰国军方会要求他们开战,于是陈茂秀和杨伟刚两位老师,经过仔细侦察,带领500名突击队员在山中日夜迂回行军,终于在十天之后潜入了考雅山的背面。

泰国的两个团在重炮和10架轰炸机的掩护下,不停地轰炸和扫射,部队一个接一个地前进。六天后,他们撞上了离考亚峰10公里的地方。眼看胜利在望,却突然被反政府游击队藏在山洞里的机枪、5月7日的无后坐力炮、6月6日的迫击炮接二连三地挡住,当场死亡86人。指挥部命令飞机轰炸山峰,但大部分炸弹被扔进了沟里,没有起作用。在坚持进攻两天后,泰国军队没有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而是做出了牺牲。看到泰国主攻团拿下考牙山的计划被放弃空,查宋司令不得不下达命令:陈茂秀,我命令你部进攻考牙山主峰!

陈茂秀、杨伟刚奉命在杨威的程序下,从考牙山后发起进攻。这时,松松司令问陈茂秀,他怎么没有看到他们的部队从侧面进攻。陈茂秀回答说,我们已经到了考牙山主峰,正在和游击队展开激战。查松司令员不完全相信,生气地说:“如果你慌慌张张地报告军事情况,我就按军法处理你!”

反政府游击队顽强抵抗,寸土不让。经过三天的血腥战斗,100多人在陆军突击队中丧生,然后他们向营地前进。杨伟刚打了个红眼,提着卡宾枪,赤膊上阵,一窝蜂向最危险的地方冲去。看到老师们奔赴前线,残军战士们受到极大鼓舞,战斗越来越艰苦。3月8日晚,他们终于攻占了反政府游击队的大本营——考亚山。残军打死350名游击队员,俘虏206人。残余军队总共有260人被杀。

泰国最高统帅部对考亚山的恢复深有感触。伤兵乘坐运输机返回清迈时,清迈省政府专门为伤兵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

随即,“泰国北部山区人民自卫队”逐渐解散,武器上交,残疾军人全部成为泰国合法公民。自1992年以来,在金三角流浪的无国籍中国人,包括他们的后代,都成为了泰国公民。现在他们生活在泰国、老挝和缅甸的梅西勒边境,种植土地、茶叶和水果,有的发展旅游业,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所求皆如愿 所求皆所愿的下一句下一篇:爵迹吉尔伽美什 《爵迹》吉尔伽美什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