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康熙的八阿哥 康熙年间的“八阿哥”胤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导语:九王夺嫡,这是康熙晚年最大的政治事件。八阿哥胤禩失败的首要原因就是康熙不喜欢,不愿意。根本没有把他当候选人。但造成康熙不喜欢,甚至厌恶八阿哥却是他自己造成的。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 胤禩。康熙第八

九王夺嫡,这是康熙晚年最大的政治事件。八阿哥胤禩失败的首要原因就是康熙不喜欢,不愿意。根本没有把他当候选人。但造成康熙不喜欢,甚至厌恶八阿哥却是他自己造成的。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

胤禩。康熙第八子。 生于公元1681年。死于公元1726年。终年45岁。生母良妃卫氏。是大阿哥胤禔的母亲惠妃抚养长大。胤禩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是九王夺嫡里的最主要人物。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后死于雍正之手。

雍正杀胤禩就在于二人的夺嫡之战。我们就以《雍正王朝》来说这个事。在一废太子的时候。康熙让群臣举荐。举荐谁就立谁,但佟国维居中联络。群臣竟一致举荐胤禩,这让康熙大为震惊,也深感颜面扫地。也为太子胤礽人缘如此之差感到悲哀。胤禩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人脉,让康熙感到了危机。康熙内心深处一定认为是胤禩在逼宫。当康熙感到自己的地位都要受到危险的时候。胤禩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也就是说,胤禩首先就败于名声在外,太高调。威胁到了老爸康熙的地位。而康熙说,其母出身卑贱就是一个借口而已。实际很简单,这是因为不中意你的高调,讨厌的你的行为。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太子的人选只能也必须恩出于上,皇帝是最终的决定者。而胤禩如此争夺太子之位。而且如此高调,让康熙觉得胤禩完全可以搞政变,皇家历代父子相残史书不绝。康熙是真害怕,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皇权是不容窥伺的,胤禩他着急了。这就是历史上被看好的储君人选都往往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一旦皇权受到威胁,皇帝是谁都可以杀的。胤礽被废,就是因为结党。有庞大的政治团体利益。而这是康熙最反感的,而胤禩的结党比胤礽还要严重。这更加让康熙厌恶。

还有一点就是康熙晚年施政过宽,因此康熙希望新皇帝施政要严,而康熙在胤禩身上看不到这一点。而四阿哥胤禛的行为让康熙觉得他符合自己理念。也就是说施政理念不一样。也是胤禩失败的原因。康熙的太子人选其实就应该在胤礽,胤禛,胤缇甚至包括胤祉。但肯定没有胤禩。只能说胤禩他想多了,他最终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夏朝建立时间 夏朝建立时间是何时?夏朝的起源与覆灭历史下一篇:金国是什么民族 后金朝介绍:后金的祖先是谁?什么族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