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汴京之围》:还原靖康之乱那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汴京之围》:还原靖康之乱那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导语:汴京之围:还原靖康之乱屈辱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道出了我国历史上最屈辱悲愤的事件——靖康之乱。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灰暗时刻,让皇家颜面荡然无存,败国之君所受到的凌辱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直接后果是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赵氏皇族、后宫嫔妃、宫女、女乐、工匠一万五千余人被掳掠到金国受尽凌辱,战争赔款

汴京之围:还原靖康之乱屈辱的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道出了我国历史上最屈辱悲愤的事件——靖康之乱。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灰暗时刻,让皇家颜面荡然无存,败国之君所受到的凌辱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直接后果是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赵氏皇族、后宫嫔妃、宫女、女乐、工匠一万五千余人被掳掠到金国受尽凌辱,战争赔款达到黄金一百万锭、银子五百万锭。 战乱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死伤人数和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或许这段历史过于令人不堪回首,很多史书对此都含糊其辞,一笔带过,但在自由作家郭建龙的新作《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中,围绕靖康之乱,详细解读了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深刻剖析了那时、那人、那事,从而找出帝国兴衰的密码。在他看来,这场战争与其说是金国的入侵,不如说是北宋王朝「 ”作”的必然后果。 北宋「 ”作”的始作俑者在于皇帝。宋徽宗出于对建筑的喜爱,不惜浪费民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宫殿。宣和四年,他曾经安排人将南方太湖的一块高达15米的巨石,运送到千里之外的北宋首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在缺少机械的古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官员们的「 ”不懈努力”下,一路拆桥拆门终于完成任务。徽宗一高兴,甚至给石头起了个名字、封了个爵位,号称「 ”盘固侯”。 不但如此,徽宗还建成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最高代表艮岳。即便是后来的颐和园、圆明园也难以在艺术特质和用心程度上相媲美。当然了,建好园林还需要从民间搜刮奇珍异宝,这就是《水浒传》中经常提到的「 ”花石纲”。一时间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这种程度得「 ”作”导致民怨沸腾,但在国际上的「 ”作”终于招致外族的侵略。为了对抗辽国,收复契丹人占据的北方燕云十六州,与刚刚兴起的女真族,也就是之后的金国签订海上之盟,金国把燕云还给北宋,北宋要每年给女真五十万岁币。同时,双方约定同时起兵攻击辽国。开始的时候,女真阿骨打对这个协议非常重视,但宋徽宗方面过于注重细节,政治立场不坚定,军事政策左右摇摆,外交活动充满阴谋,北宋屡屡爽约。 结果,还没有等到北宋出兵,金国已经将辽国击溃;在扩大战果的时候,北宋又屡屡违约;当战争不顺的时候,宋徽宗试图联合辽国残部。这种朝秦暮楚的做法终于导致迅速强大的金国以北宋「 ”不讲诚信”为借口发兵。在和金国对阵的时候,是战是和又摇摆不定,最终让金国兵临城下。当金兵打来的时候,又急急忙忙退位、慌慌张张逃亡,让儿子来面对乱局。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平民百姓诸如苏大强之类的「 ”作”也就影响一个人,而宋徽宗的「 ”作”让天下震动,百姓遭殃,最终丧权辱国,身死他乡。 皇帝的「 ”作”,很大程度是受到文武百官的影响。文官爱财、武将怕死。宣和七年金国在太原向作为宋军统帅的童贯下了战书,但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童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竟然决定从太原南逃到汴京。在金兵进攻的路线上,一路很多重要的关卡都有机会拦住金兵,但缺乏纪律的部队不是弃关逃跑,就是立刻投降,仅有少数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在靖康元年,金兵攻打到黄河的时候,他们竟然从容不迫地用找到的十几艘小船渡过黄河,用了三天才渡河完毕。此时的南岸宋军早已闻风逃跑,倘若当时有人把守,还能找到最佳的获胜时机。 相比之下,从辽国投降的郭药师屡战屡胜,被称为常胜军。这些战功让那些屡次吃败仗的将领们心生嫉妒,拒不给予支援和联合,而且北宋的皇帝到将军,都对他充满防范,最终将郭药师逼反。在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更是互相攻击。 在金兵第一次进攻汴京城失败后,主战派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主和派在宋钦宗的扶持下开始了和谈,竟然对金五百万辆和银五千万两的战争赔偿也答应了。在和谈失败后,主战派又重新得势。反反复复,让国家政策摇摆不定,也未战争失败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官员的不和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一旦将军打了败仗,宋朝的言官立即发动弹劾,不惜把他们逼上绝路。当将军打了胜仗,宋朝的宰执又会立刻考虑通过升官将他们的带兵权剥夺掉,到最后仍然是树大招风难以自保。 在这种体制下,一旦遭遇到外在力量的入侵,就会像摧枯拉朽一样,迅速崩塌。最为可气的,在应对战争的时候,一些官僚基本无所事事,但在战争赔款上却斗志昂扬。比如着名的开封府,抵抗金兵没有办法,在筹集赔偿的金银财宝、搜集美女方面却做得兢兢业业,效率极高。他们家家户户都走一遍,毫无遗漏,搞得汴京城内鸡飞狗跳。由于金兵开出价格,一个宫女价值银五百锭,歌女二百锭,民女一百锭。开封府就派遣人员四处抓捕,挨家挨户搜索。一时间大街上充满了痛哭的声音,久久不绝。这种官僚系统,又怎能和齐心协力的金人一较高下呢? 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 ”作”的根源同时在于制度的「 ”作”。宋朝的军事落后,不在于将领的军事素养,他们也有种师道、种师中、张孝纯、刘韐、折可求等良将,当年的郭药师也曾经全心全意帮助皇帝守卫燕京。但由于指挥系统的紊乱,将军们很难有权力调动起全局资源,来组织一场战争。金军的行动指挥由两路元帅全权负责,他们可以调动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但宋军调动资源要得到皇帝的允许,而皇帝又是受身边的宰执控制的,宰执还包括主战派和主和派,在一系列的扯皮中,几乎不可能做出及时的决策。 在战争中,每一位将军都只是一路兵马的将领,指挥不动其他的兵马。就算设立了一个更高级的统帅,几乎所有的下级将军也不把这个统帅当回事,因为他们除了受这个统帅领导之外,还有无数层级领导的节制。在这种体制下,作为北方屏障的太原,就是在十几万宋军的眼皮底下,眼睁睁看着防守重镇被攻占却没有人过去帮忙。其实有许多官员愿意做事,但由于制度的制约,许多人闲着帮不上忙,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幕幕荒谬场景出现。 其中,最为荒谬的是,金兵第二次进攻汴梁的时候,在汴京城外五里一个叫作刘家寺的地方还放着五百多门大炮没有收入城中。这些大炮原来是为了秋天大阅兵而准备的,金军来了,阅兵自然举行不成。金兵打来了,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立刻拉进城或者就地销毁,然而北宋朝廷的各个部门开始为这些炮到底该谁负责而吵架。 既然是大炮,就该由兵部负责,可是兵部说,大炮属于枢密院,应该由枢密院负责运人城内。枢密院又说,炮不属于我,但它自有所属。原来这些炮不是由外廷运过去的,而是由属于皇帝内廷一个叫作军器监的衙门运过去的;这个衙门的主管官员刚刚因罪去职,群龙无首,就没有人管炮的事儿了。既然没人管,总要分配一个衙门负责。于是想让掌管守御的京城所收炮,京城所却推给了兵部下属的驾部,驾部又推给了同属于兵部的库部。库部还没有来得及推脱,金人已经到了城下。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这些大炮被金兵用来当做攻城的武器,给敌人增加了进攻的砝码。这种制度的「 ”作”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当然,靖康之乱的原因是多样化的,绝对不仅限于上述原因。但无论是高层的决策还是官僚的素质、管理体制的效率,都是决定战争天平的重要因素。北宋帝国的灭亡和受到的耻辱,不仅仅刺痛当时汉人的心,而且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审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才能警醒我们,反躬自查,摈弃那些不良的做法和制度,才能正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实现强国梦想,将中国梦变为现实。这是万民期待,也是《汴京之围》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 杜老师读书:教育培养学生预见能力下一篇:哪位开国上将绰号不少 曾惊动毛泽东吓坏国民党军 哪位开国上将绰号不少 曾惊动毛泽东吓坏国民党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