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归亚蕾《大宋宫词》中穿的凤袍符合历史 专家:瞎扯 归亚蕾《大宋宫词》中穿的凤袍符合历史 专家:瞎扯 毫无依据

导语:归亚蕾《大宋宫词》中所穿的凤袍是否符合历史?专家:废话。没有依据。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前天我吐槽了一边《大宋宫词》中宋真宗的龙袍 周渝民《大宋宫词》中的龙袍还原度高?错!远不如王凯《孤城闭》。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这里面的凤袍。 在《大宋宫词》当中,归亚蕾饰演的辽国萧太后身上穿了一件黑色凤袍。本来在古装剧中用错了服饰也无可厚非,反正中国古装剧向来不怎么重视服饰问题

归亚蕾《大宋宫词》中所穿的凤袍是否符合历史?专家:废话。没有依据。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前天我吐槽了一边《大宋宫词》中宋真宗的龙袍 周渝民《大宋宫词》中的龙袍还原度高?错!远不如王凯《孤城闭》。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这里面的凤袍。 在《大宋宫词》当中,归亚蕾饰演的辽国萧太后身上穿了一件黑色凤袍。本来在古装剧中用错了服饰也无可厚非,反正中国古装剧向来不怎么重视服饰问题,更何况归亚蕾演的是辽国的萧太后。 但是,紧接着,雷人的一幕发生了。 到底是怎样的雷人故事呢?归亚蕾饰演的萧太后身上穿的服饰又有着怎样的问题?且听我细细道来。 归亚蕾饰演的萧太后 萧太后的凤袍参考了大量古籍?错,只参考了两幅清朝绘画 正如前面所说,在中国古装剧市场上,如果服饰用错,不算是大过;而且,宋朝服饰错误连连,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再者,萧太后是少数民族政权角色,按照我们普通观众一贯的态度,搞得差不多就行了,谁还会较真呢? 比如,在老板的《杨家将》中,萧太后就穿这样的服饰。对不对暂且不说,至少看起来有那么点意思。 老板《杨家将》中的萧太后 但是,对于《大宋宫词》,据传本剧「 ”水军”在网上发布了大量这样的信息: 归亚蕾的扮相,由于没有历史资料可以参考,因而剧组服装师研读了大量契丹服饰的文字性描述,找了各种可能参考的资料后发现,沉蓉圃绘制的萧太后是最有特点的服饰造型,它受唐朝的影响,又在细节上强化了契丹元素,因而本剧中归亚蕾的扮相就是对该画作的还原再现。 按照这段话里面的说法,为了还原萧太后的形象和服饰,剧组真的是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不仅研读了大量的契丹服饰文字,还参考了沈蓉圃绘制的萧太后。 沈蓉圃?沈蓉圃是谁? 沈蓉圃是晚晴民间着名的画家。他最为着名的一幅画我们从小在历史教科书上就见过: 《同光十三绝》绘画 这幅画就是着名的《同光十三绝》。 大家请仔细观察这幅画。 算了,还是我来替大家把这幅画放大一下吧: 《同光十三绝》局部 咦,左边的这个人怎么这么熟悉?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类似的形象? 别想了,这个人其实就是萧太后——也许我得解释得清楚一点:这个人原名叫梅巧玲,晚晴着名京剧艺术家、京剧的奠基者之一。 同时,他也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沈蓉圃在《同光十三绝》这幅画里画的这个人物,就是梅巧玲饰演的萧太后。 梅巧玲 顺便提一下,梅巧玲是男的,梅兰芳就是他的孙子。在古代,唱戏的一般都是男人。戏曲中的女性角色也基本上都是男人扮演的。 回归正题。 我们再来看归亚蕾饰演的萧太后: 注意头饰和服饰 大家注意比对她和梅巧玲之间的不同: 头上的发饰好像相似度比较高,下半身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穿的衣服都绣了"团龙"。准确来说,前者是团龙,后者似乎是"团花"。 而且,归亚蕾饰演的萧太后好像还戴了一个围巾。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内页萧太后画像 原来,萧太后的下半身参考了《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这本书。 这本书是清代宫廷专门为慈禧太后绘制的戏曲扮相图册,是专门给慈禧太后无聊时拿来观看的。这本书里面,基本囊括了所有古代戏曲角色的扮相。 只要有了这本书,宫廷戏班按照里面的绘画化妆就行了。如果是单纯的化妆,这本书在手,你上你也行。 《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 所以,剧组口中所谓的参考了大量资料和绘画,其实只是参考了两幅画而已。而且,这两幅画还是清朝人画的。 既然《大宋宫词》中的服饰是错的,那萧太后到底会穿什么样的服饰呢? 显然,李少红的话是不能信了。 当年她拍《大明宫词》,虽然服饰和发型都很不恰当。但是当年至少它是以剧情的质量取胜的,而且在完全不重视服饰问题的年代,《大明宫词》这样一部剧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时过境迁。《长安十二时辰》横空出世,网上一片惊艳,这也让导演们知道了服化道的重要性,所以《大宋宫词》也开始宣传自己的服饰还原历史了。 然而,如果你不说这是萧太后,我还以为这是富察皇后呢。 大家请注意傅察皇后的服饰,这是满清皇后服饰的标配 大家请看,两者的服饰是不是很相似? 确实很相似。因为归亚蕾的造型,其实是清朝人设计的。所以就有这么一种说法:晚晴时期,慈禧当政,人们为了奉承慈禧,就把萧太后的角色设计得和慈禧很像,于是萧太后也穿起了清代皇后的服饰。 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萧太后和慈禧类似,都长期把持朝政,但是又不同于武则天。所以,这里面的逢迎之意是显而易见的。 讲了这么多,那萧太后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目前可供参考的确实不多。但是,应县木塔壁画当中有一幅萧观音的绘画: 萧观音 壁画 萧观音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老婆,同时也是当时着名的女诗人。由于长得好看,又非常有才华,所以不免被人嫉恨。之后,萧观音便被人诬陷偷情,直接被处死了。 从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萧观音的发饰和汉人类似,头上戴了红色头饰,肩上有披肩,似乎还有一串佛珠似的装饰物。上身穿白,下身穿红,所以她的服饰应当是上衣下裳。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辽朝皇后祭祀的时候,一般戴红帕,穿络缝红袍,腰上悬玉佩和双同心帕。平日里,皇后穿的衣服有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红凤花靴,梳百宝花髻。我们比对一下上图就会发现,似乎有很多相似性。 现在许多电视剧把"百度一下"当成是"严格考据",兹事体大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当我搜索"萧太后"三个字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张网页: 震惊!原来剧组大肆吹捧的严格考据,其实就是百度百科里面的一张图片。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有点太敷衍了。 也难怪乎,汉服界的着名民间「 ”专家”春梅狐狸,也直呼萧太后的形象大错特错,难以原谅。 当然了,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原因是,剧组不懂得如何去区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譬如,宋代皇帝的服饰,这些年来古装剧中一错再错。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都把清朝的绘画当做参考依据。 清人所绘的宋真宗 如果你按照这个来还原宋朝皇帝的龙袍那100%是错误的。 关于宋朝龙袍还原的经常性错误,我在后面再结合中国的影视剧写一篇文章同大家详细介绍。 再比如,我近期一直在强烈推荐的《江山纪》,其实主角们头上戴的翼善冠也有问题。 《江山纪》剧照 这种金丝盘龙翼善冠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明朝前期只有纯黑的乌纱翼善冠。 所以,剧组实际上很可能借鉴了撷芳主人所画的《大明衣冠图志》。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整部剧错误也比较少,服饰还原度我还是十分满意的。之前我就专门谈过这部剧的服饰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剧组直接百度一下,然后按照百度百科或者百度图库里面的造型来复制一下,之后再美其名曰"考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互联网不发达、图书有限且观众文化修养不高的年代,我们对萧太后的形象没有太大要求。 影视剧中的萧太后 但到了如今,要么,你别把服饰当噱头,好好做好电视剧的内容。 要么,你就像《长安十二时辰》那样专心钻研,把服饰搞好,不管剧情如何,就拿其中的服饰、器物来说,至少也够中国影史吹上个几年。 在此基础上,如果剧情再好一点,那必然会被中国影视剧历史给记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世民秦王府时重要武将 李世民秦王府时重要武将 战死于玄武门 如果没死前途不可限量下一篇: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俄罗斯” 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俄罗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