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李渊奉突厥为君父以谋天下 李渊奉突厥为君父以谋天下 真正目的是为了那支争霸天下的骑兵

导语:李渊以突厥为父谋天下,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骑兵争天下。下面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骑兵一直被称为冷兵器之王,其强大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被视为古代战场上无可争议的统治者。换句话说,谁掌握有强大的骑兵,谁就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往往是由北向南进行统一的原因,例如元朝、清朝的建立,都被誉为"马上得天下"的经典案例。 但是骑兵跟骑兵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汉军骑兵往往比不过

李渊以突厥为父谋天下,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骑兵争天下。下面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

骑兵一直被称为冷兵器之王,其强大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被视为古代战场上无可争议的统治者。换句话说,谁掌握有强大的骑兵,谁就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中国往往是由北向南进行统一的原因,例如元朝、清朝的建立,都被誉为"马上得天下"的经典案例。 但是骑兵跟骑兵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汉军骑兵往往比不过游牧民族的骑兵,这其中除去训练方式以外,意识差距更是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汉王朝,也是妥妥的利用游牧骑兵得天下。其骑兵之能力曾纵横天下无敌手,更是在列强围困的夹缝中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奠定中国最强王朝之一,这就是大唐。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也正是唐朝是如何靠游牧骑兵扭转天下的。 在关于唐王朝的创建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觉得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已经拥有问鼎天下的实力,所以能够轻易在唐末群雄中脱颖而出,收瓦岗寨、平定西秦霸王薛家、河西李轨、河东刘宋、以及王世充和寇建德联军。 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隋末李渊起兵之前,其所控制的陇西北有刘武周势力,背后有突厥支持;南有强大的李密,环顾四周,李渊根本没有胜出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渊的野心,于是其暗中联络突厥,并以向突厥称臣来换取突厥的武力支持,即李渊亲口说的: 屈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甚至为了让突厥抛弃刘武周势力转而支持自己,李渊对突厥分析利弊的时候说,"刘武周不过是起自边荒的武吏,而自己乃是大隋国公,如果突厥想致使中原大乱,二者相较,自己为最好的选择。"突厥随即应允。 有了突厥的支持,已经没有后顾之忧的李渊自然可以起兵了,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领三万兵马,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驱关中。仅仅四个月后,李渊便已经带领着李建成和李世民攻入长安,并迅速拥戴杨侑为帝,架空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取得先机。 要知道李渊从晋阳南下,不仅要突破隋鹰牙郎将的防线,渡黄河,更要解决河东良将屈突通,同时亦有虎视眈眈的陇右牧薛氏父子,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强大的兵力。很显然在数量上,李渊不过三万兵马,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提高军队质量的重要性,便是—突厥化骑兵。例如隋大业十二年,李渊便偷偷联系了马邑郡守王仁恭,劝其合作,王仁恭以李渊兵马太少为由,表示了担忧。李渊劝说: 突厥所长,惟恃骑射……风驰电挚,不恒其阵,胜止求败,败无渐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原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在这段对话中,李渊除了透露自己已经联系好突厥以外,同时也体现了王仁恭只要愿意给马,自己就能够问鼎中原的强大自信,当然也说明了李渊实际上早就想谋反了,不过这却是另外一回事。总之连哄带骗,加之威胁的萝卜大棒政策下,王仁恭终于偷偷给了李渊自己几近一半的军马,士兵,并加以突厥化训练。 于是当李渊起兵的时候,不仅其突厥化骑兵开始大显身手,西突厥史大奈根据盟约,率领其部落追随,使得李渊三父子如虎添翼,而事实也证明了,汉军骑兵和突厥骑兵的差距,有如云泥。比如李渊起兵后的一战—破历山飞之役,史载: 大业十三年,高祖李渊率王威等……于河西雀鼠谷口与贼相遇。贼众二万余人,李渊所统兵骑才五六千而已。 李渊五六千的兵马遇到了历山飞守株待兔的两万兵马,并且其中大半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这场战似乎胜局已定。可结果却大出所料,李渊以赢兵居中,数百精骑分置左右。先以精骑左右冲锋,夹而射之,历山飞部大乱,而后赢兵补刀。结果就是: 所向摧陷,斩级获生,不可胜数,而余贼党老幼男女数万人,并来降附。 我们可以看到,李渊的战术谈不上高明,无非是用数百精骑冲散敌人大军,然后赢兵辅助。但是我们会想,如果这数百精骑无法冲破厉山飞的两万大军,后面剩下的赢兵就是羊入虎口。从这里可以体现李渊对突厥化骑兵的信任,同时也可以相信以数百人冲击两万,这数百精骑的素质之高,在冷兵器战场上是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 当然,这支突厥化的骑兵真正名声大噪,还得数霍邑破宋老生之战。 大业十三年八月初三,李渊率领部队直抵由大隋虎牙郎将宋老生领三万精兵镇守的霍邑。要知道宋老生一直以来都是隋之骁将,所率士兵拥有多年征战经验,况且人家背靠城池,数量又和李渊的部队接近,是一场毫无疑问的恶战。 但这支突厥化的骑兵,又帮助李渊逆转了一次历史。李渊先是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各率数十精骑两边伺机而动,宋老生则从南门东门两道率领三万人马冲向李渊大军。由于步兵对阵,李渊颇为劣势,正当宋老生隐隐得意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精骑冲出,瞬间冲垮宋老生大军。宋老生见战局有变,迅速撤回城内。 实际上宋老生这个做法并无不妥,也可以看出其久经沙场,不贪战不恋战,胜则进,败且退。毕竟对他来说,自己背靠城池已经不败之地,而作为起义军的李渊一旦进军速度被拖住,就相当于败了。电光火石之间,宋老生已然考量完毕,率军脱困。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居然也在瞬间就明白了宋老生的战略意图,凭借其骑兵之速度,等到宋老生冲到门下的时候,两兄弟已经率精骑迂回候在门口。 宋老生腹背受敌,入城之路也绝,逐被唐初名将刘弘基一刀砍下头颅,霍邑被破,李渊大军渡黄河,又在饮马泉和潼关与西突厥史大奈联合夹击之下两败左候武大将军屈突通,随后直逼长安,成为第一个勤王成功的诸侯,亦奠定了之后二百八十九年李唐江山。 实际上通过前面的描述,我们已经知道突厥化骑兵相对于汉军骑兵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是—快,天下无快不破。 在历山飞之战中,数百精骑就可以冲散两万大军,所凭借的是快;在宋老生之战中,李建成和李世民能够从前线迂回到城门口堵住宋老生去路,凭借的也是快。老实说,历史上有各种以少胜多,精妙绝伦的攻城战,但是像宋老生之战这般,短兵相接,一战就直接拿下的攻城战,实在不多,所倚仗的,不正是这突厥化的骑兵么? 李世民晚年曾自言,其年少时随兄父作战,之所以能够频频以少胜多,全赖于: 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资治通鉴》 说白了,这根本不算什么战术,因为谁都知道阵后为全军最为薄弱处,但问题是两军正面交战,如何能够做到攻打对方阵后?敌方不可能傻乎乎站着让你绕后,而这也不是伏击战,换句话说要在敌方眼皮底下办到这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快到对方根本追不上。 李唐之所以能在毫无优势的情况下成为隋末群众最后的胜利者,这支快如疾风的突厥化骑兵应该位居首功,在后来的历史上,这支恐怖的骑兵被称为大唐玄甲兵。 注:大唐玄甲兵应为历史称呼,真实唐朝并无此记载和名号,而且玄甲骑兵从字面理解应该黑色重甲骑兵,即重骑兵。但是很显然李唐的这支骑兵,是为突厥化的精锐轻骑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秦汉时期的绘画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作品有 秦汉时期的绘画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作品有下一篇:历史票房排行榜总榜 历史票房排行榜总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