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导语: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朱荫贵教授荣休讲座结束与部分复旦老师、同学聚餐合影 编者按: 朱荫贵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史专家,也是我的老师,虽然不是我的导师。朱荫贵教授非常平易近人,很多时候碰到他,都是老师向我这个学生先打招呼,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向老师问好。他在我心中的经典形象是,他戴着椭圆形的宽边眼睛,穿着西服,略显花白的头

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朱荫贵教授荣休讲座结束与部分复旦老师、同学聚餐合影 编者按: 朱荫贵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史专家,也是我的老师,虽然不是我的导师。朱荫贵教授非常平易近人,很多时候碰到他,都是老师向我这个学生先打招呼,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向老师问好。他在我心中的经典形象是,他戴着椭圆形的宽边眼睛,穿着西服,略显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眯眯的,和蔼可亲地看着我,然后关心地询问我的近况。 朱荫贵先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东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日本着名中国史专家滨下武志教授。他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8年他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他被复旦大学人才引进,担任历史系教授。他在复旦历史系先后担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荫贵先生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家证书,并从该年度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的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等。 朱荫贵先生主要研究集中在中国经济史领域,对中国、日本近代史其他学术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着作等身,成果卓着。值此先生荣休之际,季我努学社特地联络先生,将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等顶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整理出来,组成朱荫贵教授荣休纪念特辑,与学界同人和广大读者朋友分享。 本文摘自:朱荫贵教授荣休纪念专辑,作者:朱荫贵 内容提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证券市场,除了有筹集社会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效能外,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变迁,还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特点和问题。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几国交易所并存、六次投机高潮和证券市场为政府财政服务等特点,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非正常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难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的特殊商业习惯---企业商号可以直接吸收社会储蓄的传统,同样是制约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近代中国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或者统称资本市场,是指有价证券的发行和流通的市场,是信用制度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而言,证券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所、按照一定的法律、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有价证券进行交易的场所。证券市场是按照上述规定,通过证券的发行和流通,以达到活用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证券市场上买卖的商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发行流通的股票,是政府和企业为筹集资金发行流通的债券。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如果从1872年中国第一家近代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建立,发行和买卖该企业的股票开始算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发行和买卖有价证券的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了77年;如果从1918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营业时算起,到1949年为止,近代中国的交易所证券市场存在的时间也有31年。在这不算短的时段里,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资本市场,其发展的外在社会环境和内在的运作各有什么特点?近代中国的最大变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近代工业社会,在此进程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市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挥了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不多,全面进行评价的成果更是难见。本文不避浅陋,从全面分析评价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点粗浅之见,以作引玉之砖,冀望为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尽一点微力。 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除上海以外,其他地区和城市存在的证券市场时间都不长,大多数甚至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本文主要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主分析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① 一、特点之一:扭曲的外部环境 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时段里,如果从其产生和演进的外部环境看,远非正常。这种不正常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其一,在华外国股票的买卖早于中国。从1843年上海开埠起,外国资本和外国企业就在上海相继成立,这些相继成立的外国轮船公司、保险公司多采用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因此买卖外国企业股票的现象在上海开始出现。当时上海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陆续出现外国在华企业股票的行情报告。例如,1866年的《字林西报》就登载过英商利华银行面值10英镑的股票市价曾高达25英镑的消息。1869年出现过办理外国厂商企业股票买卖或从中居间代客办理股票转让业务的专业商号长利公司。上海早期的华文报纸《上海新报》自1871年2月23日以"长利洋行"的名义开始发布外商在华公司股票行情,例如1871年2月23日《上海新报》头版头条就是"上海股份行情纸",而在这份"行情纸"刊载的内容中,分列了包括汇丰银行旧股、新股,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旧股、新股,英自来水公司、法自来水公司等20种洋商公司的股票市场行情。此后,每逢星期二、四、六出版的这份报纸开始连续刊登股价行情。而中国最早发行和买卖的是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股票,落后于外国在华的股票买卖。 其次,中国自己的华商股票发行和买卖不仅晚于在华外商,中国证券交易所法的颁布和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也是千呼万唤,迟迟难产。中国的第一部证券交易所法,是北洋政府时期的1914年颁布的,此时距1872年中国轮船招商局发行买卖股票,已经过去了42年。此后又过4年,1918年才有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近代中国本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此时距华商股票的出现和买卖,已经过去了46年,接近半个世纪。 其三,民间对建立证券市场的积极性远高于历届政府。在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后几年,由于轮船招商局"纠股集资"成立企业和股票买卖的示范效应,1880年前后,先后有将近40家中国企业通过在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得以成立,掀起了洋务运动中兴办新式股份制企业买卖股票的一个小高潮。在这期间,上海还出现过一家专门代客买卖各家公司股票的民间专业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这与直到1914年,新成立的北京民国政府才颁布规范证券交易的《交易所法》,直到1918年,才有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获得批准成立的状况相比,民间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态度和热情的不对等,对比十分清楚。 其四,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除中国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外,长期存在外国在华证券交易所,而且不止一家。这就是日商上海取引所和上海西商众业公所。日商上海取引所是负有"执中国金融牛耳"的野心而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于1918年在上海成立,后在中国朝野的抵制和自身问题的双重制约下,停业于1927年,存在了9年时间。 上海西商众业公所是帝国主义列强在近代上海兴办的一所证券交易所,是外商尤其是英美商人创办和控制、以买卖外国及外商在华所设各公司股票和各种债券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西商众业公所的来历,据1935年《上海市年鉴》记载为:"上海有交易所之组织,始于西商。清光绪十七年证券西商成立`上海股份公所',实则西商证券掮客公会,已具交易所之雏型。至光绪三十年,西商又有组织上海证券交易所之动议,至次年而正式开办,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即证券交易所。宣统二年,遵照香港政府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登记。民国十八年,"上海股份公所"并入"上海众业公所",前者之名称随以撤消"。据上述史料,西商众业公所的历史如从1891年的"上海股份公所"算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西商众业公所停业为止,整整存在了50年。如从1905年"上海众业公所"算起,到1941年也有36年,远超过中国自己兴办的证券交易所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近代上海西商众业公所喧宾夺主,成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最早、历时最久、涉及范围最广的证券交易所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①。而按国际惯例,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是不能允许其他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成立证券交易所的。 如上所述,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外部环境是扭曲和不正常的,特别是外商证券交易所在近代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事实,更是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和殖民地性。 二、特点之二:病态的内部运行 除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正常外,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在运行过程同样充满了病态,这种病态的运行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运行呈间歇性,交易呈波峰浪谷状,投机性极强。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77年中,由于政府不重视,加上战争、政权更迭等等原因,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断断续续。但是,在其存在的77年中,曾出现过6次证券买卖的高潮期,但为时都不长。 这6次高潮期的时段分别是:第一次高潮发生于晚清时期的1882年6月-1883年12月,买卖标的物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工矿业企业股票,后因1883年底的金融风潮而中断;第二次发生于1909年10月-1910年7月,买卖标的物为外国在华橡胶公司股票,旋以国际橡胶价格暴跌而结束;第三次即习惯所称的滥设信托公司和交易所酿成的"信交风潮",时间是1921年6月-1922年2月;第四次是发生于抗战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1940年1月-1941年12月,买卖标的物是西商众业公所的外国在华公司股票,后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而中断;第五次为1941年2月-1943年12月,此是西商众业公所停业后上海投机资金汇聚形成的投机中国企业股票热潮,后因日伪当局打压而停止;第六次发生于1945年4月-1945年8月上旬抗战即将结束前,是带有"回光返照"的投机潮。 这六次高潮中,有两次交易的标的物是外商企业股票;时间最长的不满两年,最短的不到半年;只有一次是在中国合法证券交易所存在时段发生,其余不是民间自发行为,就是特殊时期特殊地点所发生;在交易高潮期间,社会参与阶层众多,"股疯"现象类似,投机性极强。 下面略举几段当时人对"股疯"现象出现后的描述文字,从这些描述文字中,可以想象近代中国股票交易高潮出现后的疯狂情景: 《字林西报》1883年1月22日发表文章,对1882年上海出现通过买卖股票筹集资金的高潮现象形容说"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申报》1882年8月12日刊登文章对这种现象评论说,"现在沪上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 1910年3、4月间时,第2次股票交易高潮即买卖"橡胶股票"的热潮已上升到顶点,《时报》1910年4月8日发表文章,认为此时"可异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为何物者",但是"橡皮市面大盛"的局面已经形成。日本调查者在1910年《通商汇纂》第59号上发表"上海经济界的恐慌经过"一文,指出上海此时为争购橡胶股票,有人"投出多年的积蓄尚且不以为足,进而变卖家人的衣装、首饰等物,竞相购买橡胶股票"。上海市面上此时在《时报》等新闻报纸上有"南洋一百二十二橡皮公司中西名目股份原值表说"和"定价每本大洋二元"的《上海橡树公司一览表》等股票交易指南一类的书推出出售。从这类书需提前交钱购买"预约券"来看,也可想见橡胶股票交易当时在上海已进入何等"热狂"的状态。这一点,正如其后有人描述的那样:"不知怎样,那时人心忽然对南洋树胶大发热狂,只要有一洋人,刊布一种计划书,说`在某处地方,购得一所橡胶园,或者还是一块待垦的荒地,可种橡胶若干枝,几年之后,可以获利若干万,而且利益是年年加增'",就"自然会有人辗转委托,向他加价买进股票,而且还加价卖得出去"。 1921年夏秋之间,上海出现了一哄而起竞相成立交易所和信托公司,进而抢购交易所和信托公司股票进行投机的"信交风潮"。对于这次投机热潮,当时人有一段文字刻划颇为生动:"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千百十万之股本,可于座谈之顷,抢认足额。盖公司之名称方出,公司之股价已涨。苟能侧身发起之林,抢认若干股,则一转瞬间,面团团作富家翁矣"。在交易所热中,甚至出现"即仅挂一筹备招牌,其一元一股之认股证,执有者亦居为奇货"的现象。"至能得发起人之以原价相让 时,则身受者恩感再造矣"。此时,从行业看,除公债、股票、标金、棉纱等等之外,其它各种适合不适合的行业都成立了交易所,连布、麻、煤油、火柴、木材、麻袋和烟、酒、砂石、泥灰等等行业都成立了交易所,有的还不只一家两家。从时间上看,"有日市、有晚市、有夜市、有兼营日夜市、有星期市、有星期晚市"。从资金上看,1921年一年间成立的交易所的总资本,已超过截止到1920年年底为止成立的所有的银行资本数。这种种奇景,被当时人形容为:"论名称,既集华洋海陆为一家,论人物,则冶娼优隶卒于一炉。光怪陆离,开中外未有之先河;变幻莫测,极天地未有之奇观。"更疯狂的是,仅在1921年10至11月的两个月时间里,在上海外国领事馆里注册领照的交易所数量就达80余所。 随后的三次证券买卖高潮,都发生在抗战时上海,且分别出现在上海成为孤岛时期的西商众业公所、汪伪政权成立后证券买卖无管辖时期和汪伪证权时期复业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阶段。其中时段上有间断,但集中在1940至1945年的这几年中。这三次证券买卖高潮,同时也是投机高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追逐的是在华外商企业股票,从1940年开始,虽有起伏,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机追逐热。"投机之狂热,匪可宣言;其价之上升,更非他人所可想象",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西商股票"价格之暴升,竟有超过票面数十倍者"。交易的狂热甚至导致1940年1月8日上午众业公所因过于拥挤而"不得不临时停止营业十分钟"。当时的《经济统计月》杂志惊呼这种情况"可谓骇人听闻矣"。但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实际由此才仅仅开始,"股票买风之狂热可谓未曾得有,……几乎任何股票一律受人欢迎,故各项股票成交之数量无不剧增"。因此,二月份"证券市价指数几乎全月均在上升过程中……"。但因这时的证券市场是因游资投机而致,因此出现激涨狂跌的现象就是必然之事。5月,股市盛极而衰,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公司股票每日成交额自六日突破百万股大关后,七日即骤减为563千股,八日复减为277千股"。证券市价指数则从6日的231.19点跌到23日的111.65点,"不足20日中,共计跌落119.54"。不到20天的时间里股票点位下降百分之五十多,这种状况,确实"骇人听闻矣"。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商的股票成为热门追逐的对象。这时出现的一个奇异现象,是出现了许多借投机股票获利的股票公司。1942年,一年间成立的股票公司即达127家。曾创造过"新设者竟日有数起"的记录,"统计先后成立者竟达145家"。 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在投机手法翻新和花样繁复等方面,开创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前所未有的记录,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投机性强的特点。这里仅略举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数例弊端,以见一斑: 一为在股票发行过程中造假。由于当时发行股票并非难事,"既无法令束缚,亦无机关管理,加以投资投机者一致盲从,故新股票一经发行,一转手间,即获厚利"之故,给投机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其作法大体是:若干不正当商人,并无相当资本而开设空头公司进行欺骗。先是由参与者分别认足股款总额,接着召开创立会,造成公司正式成立之假象。"实际股款并未交出,或以传票转帐或以远期票据抵现搪塞,而此时参与者各人均已摊得股票,即联络数家股票公司,狼狈为奸,上市买卖,并作虚伪宣传,抬高其股票市价,照票面加数成抛出。一般顾客,不知实情,高价买进,而彼等则坐获巨利"。由于此种现象并非个别且贻害甚大,以至于上海租界工部局不得不发布公告警告说:"查近有若干不法商人,创设滑头公司,一面捏造消息,复凭无谓号召,将其股票推行市上。若干公司,其营业亏折,已为人明晓,但仍在市上推行股票,虽公司经济情形欠佳,然由于有人从事垄断,股票价值竟于一星期内,告涨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此外若干新公司之股票,其价值与前途,并不可靠,但亦凭虚伪之宣传,推行市上……"。 二为包揽发行。包揽发行又分好几种,其中最恶劣的一种是"私相受授,直接操纵某项股票,使其价格腾涨之一法。例如有某厂拟扩大增资,或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股额除由发起人认购外,其余部分决议向外界招募。但发起人为图满足私人欲望起见,此项招募并不采取公开方式,竟私与某一机关定订,以每股十元票面之股票,作价十一元或十二元,全部包于该公司销认。此一二元之升价,既非溢价,更非承募费用,自属归于发起人所有,饱入私囊。承揽此股票之公司,却又以更高价分包若干股票公司,一方面相互布散利多消息,使不明真像的投资者,愿出高价购进。此种`飞票'式的公开招股,与房主秘密出顶房屋索取巨额顶费,以及二房东分租房屋,索取小费,初无二致……"。 三为操纵垄断。其做法是:"若干厂商当局或少数大户握有巨量之股票者,勾结股票商,遇有适当机会,将其股票价格故意抬高,常在国际战局变化之时,或金融头寸松动时,故作谣言,散布空气,使股价在数日之间涨起数倍。在此高价,大户即陆续卖出,迨散户套进,市价即形猛跌。此种情形可谓大户之惯技……"。 四为增资发股获利。在上海华商股票投机热中,老公司厂商不断靠增资发股进行投机是值得注意的手法。当大量新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其经营技术幼稚和股票上市时大涨大跌给社会留下恶劣印象,并对新股产生疑虑转而注意老企业股票时,一些投机分子又找到了可乘之机:利用老公司厂商增资发股而获利。在此过程中,"不依产销状况为标准","不从业务着眼而滥行增资","完全视股票之需求而增发","因牟利而制造多量的股票","竟成一时风气!"在增资方式上,先有"升股"和"认股"区别,后发展到以"升股"为主,"有一股送五股,与一股升一股者"。此种手法目的,"显然以升股作增资,用以博取股东之欢心,刺激股价之上涨……"。 另外,在发行过程中,还有"溢价发行"、"股款临时收据流通"及"附加承募费"等等名目。 1943年汪伪政权上海证券交易所复业后,投机之风,炽烈如故。一些专以搜刮散户为获利捷径的企业家和投机大户,利用大众对于股票产生的厌恶心理,"投井下石,故意将股市放空压低,以便在散户忍痛斩弃时,再趁机拖进。致使市场惊波骇浪,无有已时"。在此阶段,交易所场外交易、黑市猖獗的现象始终未能禁绝。场外各经纪人私自对做,实行五日期、一星期期、一个月期不等的期货交易。甚至发展到"可允顾客只付一部分证金而代收货,或顾客如要放空而无现货时,亦可向顾客收取一部分证金而代客交货"。为吸引投资人注意,有的公司与此前企业增资扩股的手法相反,"实行减资,发还股款。首创者为康元制罐,继起者有平安、三轮车、华成实业、联华地产等",以期博取社会好感,获取更大利益。 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前,由于军事局势已渐趋明朗,加上伪中储币恶性膨胀,有加无已,大票面之伍千、一万元钞票相继发行,有资者为保本起见,除囤积货物外,即买进股票黄金,因此导致"股票市气之鼎沸,价格之激昂,实属无以复加"。以至于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涨停板","几至无日无有"。这时股市"市面之疯狂,价格之爆跳","起伏高低,实动人心魄"。春夏间股价的高价与年初时相比,"甚有相差四千倍者"。可以说,在投机手段多样和股价起伏跌涨方面,抗战时期的上海证券市场创造了中国近代证券市场的新记录。 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病态的第二个特点,是证券市场运行连续时段最长、相对也较为正常和平稳的时期,即1918年证券交易所成立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为止的这二十年左右的时期,证券市场上占据主角的并非企业股票,而是政府债券。证券市场成了推销政府债券的场所。此前此后的两段时期虽然企业股票都是证券市场上的主角,但此前处于民间自由自发阶段,此后时段很短,未能形成气候,因此不具有代表性。 也就是说,近代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交易所时代后的主旋律,或者说证券交易所成立的主要功能,突出表现出为政府财政服务的单一功能,且越到后期趋势越明显。也因此,这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其性质被当时人定性为政府的"公债市场"或"财政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为政府财政服务的功能是从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诞生时候的母体中就带出来的,可以说是先天的基因所致。例如,最早获得北洋政府批准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它的诞生就并非因应近代中国产业发达的需要,而是适应北洋政府大量发行债券这一形势的产物。这一点,北京证券交易所向北洋政府农商部呈请成立开业的呈文中,就强调指出,北京"所有公债及一切有价证券之买卖渐见增多,但无统一机关为之评定,价值涨落毫无一定标准;且无稳固机关为之担保,故买卖通常只可为现货买卖,而不能为定期买卖,以是关于证券之流转不无窒滞之处"。可见,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证券特别是所有公债"流转不无窒滞"的状况而建立。据统计,"自1912年到1926年,北洋政府总共发行了27种内债,发行总额达876792228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在1914年以后发行的",特别是1918、1920、1921年三年发行最多。北洋政府发行的国内公债一般由银行承销,但需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流通,因此,"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最多、最滥的时期,便是北京证券交易所最繁荣、最兴旺的时期"。 1921年发生的"信交风潮",对证券市场演变为"财政市场"更是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它除了使诞生不久的幼弱中国证券市场横遭摧折外,更从根本上动摇了一般社会大众对股票交易和证券交易所的认识。直到1936年时,穆藕初创办的《交易所周刊》杂志上仍然留有"交易所经此次风潮后,一般社会人士,即莫不认为赌博场所,积习相沿,至今未改"的记载,可见负面影响之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支付日益增加的内战军政费用和弥补财政赤字,南京政府继承了北洋政府时期的作法,继续采用大量发行内债的方式来解决财政困难,而且发行的数量比北京政府时期更为巨大。据统计,在1927-1931年的5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内债债额已达十亿零五千八百万元,远超北洋政府十六年内发行的公债总额。而在1927-1936年的十年之内,"南京政府发行了二十六亿元以上的内债"。 公债发行额的扩大,导致证券市场上债券交易进一步活跃和兴旺。这一点,正如当时人评论:"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发行公债愈多,证券交易所成了政府推销公债的大市场"。"设置完备之证券市场,交易数字日益增加。此时上海之剩余资金,群以证券市场为尾闾。所做交易,百分之九十八为公债,故该所亦有公债市场之称",自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止,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差不多全部是公债","股票不过应应卯,拍拍空板而已"。也就是说,这时证券市场的"大势所趋",是"专注重国内公债之买卖"。 1935年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开拍了包括金融业和工商企业的部分股票,"但以各方不感兴趣,成交数量之少,几不及当时公债成交数之千分之一"。"不但证券业视公债为利薮,即银行业投资项目中,益以公债为首位,而经济学者则称证交为公债交易所。要之,在此阶段,形成公债独占证券市场之局面,中国股票之冷落,恰与公债成为对照"。 对于这一点,经济学家章乃器在分析时指出:"上海原来也有中国人办理的证券市场,就是华商证券交易所;然而,它所买卖的,却只有政府债券,它是财政证券市场,而不是产业证券市场。在资本主义先进国家里,政府债券自然也在证券市场上买卖,不过在地位上,产业证券是主,而政府债券是宾。现在我们是反过来,政府债券是主,产业证券连宾位都排不上"。又说,中国人设立的华商证券交易所,已"变成一个专做公债买卖的`财政市场'","因为事实上市面上没有可供买卖的股票和公司债票"。 三、特点之三:与近代中国产业发展关系不大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也就是说,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相对最为正常并获得二十年存在连续期的这段时期,正好同时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这二十年时期上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的下半段,下连抗战爆发前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白银时代",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时期。有学者对这段时期工农交通产业总产值增长情况进行了估计,数据如下: 表1中国工农交通业总产值的估计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表6-9,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9页。增长率栏为笔者所加。 从统计表1对这一时期中国工农交通业总产值的估计数字中可以看出,1936年与1920年相比,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8.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9.1%,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增长了132.5%。除农业外,增长情况都十分显着。在工业总产值中,属于近代化制造业的部分增长了220.6%,增速尤为明显。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近代化制造业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增长,呈现出一种日益加速的趋势。例如,1928年以前注册成立的公司,总共不过716家,资本总数为4.63亿余元。而从1929年至1935年6月止,成立注册的股份制企业达到1966家,资本总数达5.6亿元。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后,在6年左右时间里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比以前成立的企业总数还多将近两倍,这些股份制企业的成立,都需要筹集开办资金,那么从上面叙述中可知,这里有一个明显的矛盾现象存在,即在横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最迅速,新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的数量、资本额和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当快的二十余年时间里,新式工矿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这期间的中国证券市场关系不大,或者说基本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这期间的中国证券市场,除了昙花一现的地方证券交易所外,延续时间最长、交易最红火的上海证券市场,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同时,是在为政府的财政服务,是一个"公债市场"和"财政市场",不是一个为股份制企业服务的"股票证券市场",在工矿企业的资金筹集和资源配置方面根本无所作为,像是毫无关系的局外客。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最正常的时段,证券市场与产业发展基本没关系,那么,其中原因何在?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又如何解决?笔者将在下面的分析中试图作出回答。 四、对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特点的分析 显然,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出现的这些特点,是近代中国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时期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历经几千年形成的历史传统、商业习惯和国民经济结构,导致这种转变十分不易,加上此期内忧外患不断,天灾人祸连绵,都增加了转折的难度,制约着变革的步伐。这些,可以说都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特点形成的大前提,也是产生如上所述各种特点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充分注意和考虑到这些因素之时,笔者同时发现,中国经商传统中一些历时弥久的"惯习",或者说中国商业传统中一些不见诸于文字的"制度",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的作用。应该说,正是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构成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特点的内在原因。这些影响和作用,典型突出地体现在上述的特点之三,也就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与产业发展关系不大这一点上。简单地说,正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经商传统和资金筹集方式与西方国家不同,因而形成了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有自己独特的渠道,可以直接向社会吸收储蓄解决,而不必非得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筹集,以解决资金困难。正是这个传统,成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与产业发展关系不大的直接原因。确实,吸收社会储蓄,在一般现代人习惯了的观念里,是只有金融机构才具有的专利。可是,传统中国社会中却并非如此,而是众多行业具有的共同权利。其中,普通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存款,从明清以来,已经具有几百年的传统,并发展成民间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金融制度。①。) 到了近代,特别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当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成长,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的中国近代工商企业为自己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对资金需求更加旺盛之时,这种吸收社会储蓄的传统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不少新老企业不再满足于企业内部吸收或通过熟人朋友招揽储蓄,而是发展到成立独立的企业储蓄部,公开登报招揽存款,并由此引发南京政府1931年颁布禁令,后因这种传统悠久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南京政府随后也只能作出调整,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存在。 关于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普遍存在和在企业营运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举当时学者王宗培对此的调查为例进行分析。 据王宗培自己介绍,他是1940年在讲授公司理财一课时,"深感我国公司企业之资本构造,与欧美先进国家显有不同",其中,"尤以收受存款一项为唯一之特色",②因此引起了而他在"穷数周之力,搜集大小公司100家之资料"之后,"撮取其各项关系科目试作研讨",讨论和分析了包括存款借款问题在内的中国企业的资本构造问题。 表2100家公司的行业分布 从他收集的这100家公司的时间段来看,"远以民国21年为始,近迄民国28年为止"。而从区域划分,这100家公司所在的地区,除"上海市一处居其大半,计占63家外",还"包括苏、浙、冀、鲁、晋、皖、鄂、豫、川等九省及香港地区"。"其中江苏省计占14家,其次为浙江省计六家,再次为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各计3家,再次为安徽、湖北两省及香港等3处各计2家,河南、四川两省最少,各有1家,总数为100家"。从其"所营事业"来看,"大体而论,制造事业约占7成,其他不及3成"。从企业资本情况看,他将所调查企业的资本在300万元以上的划为第一级,100至300万元间的划为第二级,50至100万元间的划为第三级,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为第四级。 可以说,王宗培调查的这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资本等级的企业资本构成的调查资料,从时间段、覆盖面和资本等级分布状况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是现今留存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分析当时企业资本构成状况的珍贵资料。由于王宗培"深感我国公司企业之资本构造,与欧美先进国家显有不同","尤以收受存款一项为唯一之特色",因此他对企业吸收存款问题特别给予了关注。他对中国近代企业吸收存款的总体看法是:"我国以国情迥异,金融制度又未臻完善,普通之公司商号皆自行吸收存款,以为资金之调节。""吸收存款为我国企业界特异之现象。但其运用几普及于各种企业及工商组织"。"其历史悠久基础厚实者,存款在运用资金中所占之地位亦更见重要"。"以其重要性言,有时且驾凌行庄借款而上之"。对于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存款,王宗培将之按狭义和广义进行了划分:"普通公司商号之存款,其解释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者。就狭义者言,则以活期或定期性质之存款为范围。而广义之存款,凡属董事股东之垫款,职工之储金,个人之借款等皆属之。而我人之研究对象,亦以后者为准绳"。他进而对这些企业吸收的存款性质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存款虽有定期活期之区分,然而研究其通常性质,则具通知存款之意味。既无订定之期限,而取款辄须先期通知,约期提取,此与普通之定期及活期存款显有不同"。对于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存款的原因,他的看法是,"若试究其通行之原因,仍以我国金融机关不发达,与夫长期赊帐制度为两大主因。以致社会资金,失其调节,工商业不得不自拓门径,张罗资金,以供周转上之所需"。他进而认为,"至今全国之重要厂商,往往有以资力充沛,常存不欠,称着于金融同业。然而试观其营业报告之所载,存款科目在负债方面之地位固极重要也"。为使自己的分析更加客观,他首先将"未能尽合于常态"的22家企业剔除。这22家企业被剔除的原因属于:"曾经公开招揽存款者"、"公司之借款及存款均呈冻滞状态者"、"新设立或新改组之公司",以及"不吸收存款,亦不调用银行借款"①的企业。在剔除掉这"未能尽合于常态"的22家企业后,王宗培根据剩余的78家企业的调查资料,作出了统计表3,根据原有的100家企业和调整后的78家企业的资料,作出了统计表4。现在我们就根据统计表3、4来具体地进行一下观察: 表3调整后之78家企业自有资本与借款及存款百分比统计 从统计表3看,自有资本的多与少,恰与借款及存款的百分数成反比。也就是说,资本数越多,借款和存款数越少;资本数越少,借款和存款数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从统计表4看,无论是调整之前的100家企业的数字,还是调整后的78家企业的数字,存款在与企业自有资本的比例上,都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资本数越少的企业,存款数字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反比例趋势。这种趋势与统计表3的趋势大体一致。显现出来的特点是:资本力量薄弱的公司,信用力也弱,不易获得银行钱庄的借款,因此"只得仗公司当局之个人信用,招揽存款,以充公司周转上之运用"。这就是随着第4级到第1级资本逐渐递减而存款数逐渐递增的原因。 表4存款对自有资本之比较单位:元 从上引王宗培的调查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存款对于中国近代企业来说相当重要,不管是资力雄厚的大公司还是资力薄弱的小公司,存款在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小公司来说,存款一般要占其自有资本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其发挥的作用自然不需多言。其二,企业商号能够直接从社会上吸收存款,且吸收存款的企业比例数如此之高,吸收的存款数量又如此之大,那么显然,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与企业发展之间关系不大这一点,也就是不需多加论证而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但是,企业可以直接从社会吸收储蓄,必然压缩了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动能,也必然成为从根本上制约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小结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的流动和运用有多种途径和方式,筹措的方式依据时代和环境的不同也存在多种。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前近代时期,农业经济时代资金的需求和运用规模有限,地域性特点明显,筹措的方式也相对简单。在这种时代和环境中,产生并得以发达的是"人和"关系,是商业信用,也因此,中国经商传统中讲究"对人信用"而非"对物信用"。但是,与工业社会相伴而生并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讲究的是"资合"关系,是"资本信用",股票和公司债的发行流通均奠基于此。这种信用与"对人信用""对物信用"相比,本身就存在相当的差异。再加上近代中国社会的大门是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所强行打开,随之被动被迫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动被迫地走上社会改革和转轨变形之路。因此,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必然表现出种种非正常的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上述特点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几国交易所并存、六次投机高潮的出现和证券市场为政府财政服务的功能等现象,是近代中国各种社会条件和特点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悠久历史传统形成的特殊商业习惯---企业商号可以直接吸收社会储蓄,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因素。 也就是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加上悠久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商业习惯,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上述各种特点的根本原因,也是其难以正常和顺利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历经历史风雨形成的商业习惯成为传统后,当面临社会转轨变型时,仍然会在一定的时期内以延续和变异的面貌存在:过去的"惯习"或者依然直接施加影响,或者出现了变异,但依然或隐或显地存在,继续发挥作用,并非不留痕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国情并进而解决问题,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用。 参考文献 滨田峰太郎,1922:《支那的交易所》,上海中华经济社。 编者,1936:《本刊一年来工作之检讨》,《交易所周刊》第1卷第50期。 冯子明,1948:《民元来上海之交易所》,载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社,第145-157页。 更生,1919:《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之略史》,《银行周报》3卷34号。 洪葭管、张继凤,1989:《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秋根,2000:《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38、139页。 记事,1918:《北京筹设证券交易所》,《银行周报》2卷12号。 千家驹,1955:《旧中国公债史资料》,财政经济出版社。 沈云龙,1990:《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5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寿进文,1947:《民十信交风潮之回顾》,《证券市场》3卷3期。 "上海众业公所之成交额及证券指数",1940:《经济统计月志》第2、3、6期,第30、54、128页。 涛,《外商股票总铨》1940:《日用经济月刊》,2卷6期,第545页。 吴毅堂,1947:《中国股票年鉴》,中国股票年鉴社。 吴承明、江太新,2004:《中国企业史》,企业管理出版社。 王宗培,1942:《中国公司企业资本之构造》,《金融知识》1卷3期。 虞建新,1995:《日商上海取引所及其与华商交易所业之关系》,《档案与史学》第1、2期。 杨荫溥,1930:《中国交易所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裕孙,1921:《信交狂潮之反动》,《银行周报》5卷50号。 俞寰澄,1948:《民元来我国之证券交易》,载朱斯煌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社,第141-144页。 章立凡,1997:《章乃器文集》,华夏出版社。 朱荫贵,1998:《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股票买卖的三次高潮》,《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朱荫贵,2004:《"孤岛"时期的上海众业公所》,《民国档案》第1期。 朱荫贵,2005:《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社会科学》第2期。 朱荫贵,2006:《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复旦学报》第2期。 朱荫贵,2007:《论近代中国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复旦学报》第5期。 来源:《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责任编辑:詹小洪,校对:晓鸥。 季我努学社文字编辑:广西师范大学2013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张旭杨。 朱荫贵个人信息 朱荫贵个人信息 朱荫贵 出生年月:1950年12月出生于贵州贵阳 籍贯:河北景县 现在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学术职称:二级教授 学术职务和荣衔:1993年起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家证书并从该年度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5月至今先后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副会长;招商局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03年至今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兼职研究员;2003年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5年6月被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2011年7月被聘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2006至2012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2006至2015年7月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电子邮箱:ygzhu@263 学术简历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从事经济史研究。 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聂宝璋先生。 1990年,作为首批与日本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1年。 199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5至1997年,再赴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两年博士后研究,师从滨下武志先生。 1997年至2003年,先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并兼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3年,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引进。 荣誉及获奖 1996年6月专着《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优秀着作二等奖 2000年8月论文《论晚清新式工商企业对政府的报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论着二等奖 2000年合着专着《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着作奖,2002年分别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着作奖一等奖,吴玉章社会科学一等奖和郭沫若历史科学一等奖 2008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2008年论文《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论文《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获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获上海市2009年度高等学校育才奖 2011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提名奖 2012年论文《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入侵与垄断》,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论文《论近代中国实业界之"中国梦"》,获上海市社科联第十一届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专着、译着、编着 1、《招商局与中国企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民间契约文书与乡土中国社会:以清水江流域天柱文书为中心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朱荫贵论招商局》,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研究》,台湾高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 10、《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o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论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梁启超与时务学堂》1.2万字《近代史研究》1984年3期 2、《从戊通航业公司的历史看经营管理方式对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影响》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3期 3、《中国铁路与近代经济发展》3万字《平准学刊》第5期〈上〉1989年出版〈合着〉 4、《甲午战后日本轮运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十辑1988年出版 5、《中国的近代经济史研究-数年来的回顾和展望》2万字日本〈近邻〉杂志19号1991年5月出版〈日文〉 6、《从轮船航运业的兴办看中日早期近代化的异同》1.1万字《中日关系史研究》1993年1期 7、《论清季轮船招商局的资金外流》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2期 8、《论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1.2万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2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全文转载 9、《晚清轮船招商局资金外流与盛宣怀"敛字诀"初探》1万字《招商局与中国近现代化-纪念招商局成立120周年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论国家政权在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中日近代海技自立的比较研究》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2期 11、《从中日两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状况的不同看国家政权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1万字《教学与研究》1994年2期 12、《试论影响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因素》1.2万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4期 13、《引进与引进后的管理-清轮船招商局与日本轮运业发展的比较》0.6万字《经济导刊》994年6期 14、《计划经济结出的苦果-我国交通运输业成为"瓶颈"的原因》0.8万字《经济导刊》1995 15、《轮船与长江流域近代经济的演变》1.3万字收入《近代市场与沿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出版 16、《论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对政府的报效》1.2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4期 17、《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投资》1.5万字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0年出版。〈英文稿〉 18、《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股票买卖的三次高潮》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3期 19、《朝贡贸易与近代亚洲经济圈》――〈评滨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1.8万字《历史研究》1999年2期 20、《1927――1937年的中国轮船航运业》2.5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1、《中日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资金问题的比较研究》1.8万字《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2、《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1.8万字《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3、《从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1.6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4、《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1.8万字《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5、《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演变》,1.8万字《近代史学刊》第1辑,2001年12月出版 26、《"官利"制度及其他:近代中国企业的资金运作》,1.5万字《现代化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出版 27、《两次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2.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8、《"官督商办"与"命令书"--中日近代工商企业管理形态的比较研究》,1.8万字,《纪念依田熹家教授诞辰70周年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29、《论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中制度的中西结合》,1.5万字《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0、《抗战前钱庄业的衰落与南京国民政府》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1、《China'sBankingIndustrybeeentheWorldWars》,SocialSciencesinChina,Summer2003 32、《"孤岛"时期的上海西商众业公所》,1.5万字,《民国档案》2004年第1期 33、《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1.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4期 34、《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1.6万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5、《从老股票看五十年代的股份制企业》,1.8万字,《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3期 36、《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的形成途径》,1.8万字,《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37、《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资金运作》,《中国经济月报》2005年11月版 38、《20世纪初的轮船招商局-体制变动与军阀战争的干扰影响》,《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39、《1927-1937年的中国轮船航运业与招商局》,收入《招商局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40、《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复旦学报》2006年2期 41、《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以铁路轮船为中心的考察》,1.8万字,收入论文集《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2、《论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1.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5期 43、《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华商股票推进会》,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4期 44、《支撑近代化的"中国式金融"》,1万字《国企》杂志2007年6期 45、《晚清新式工商企业:在"报效"中沉沦?》0.8万字,《国企》杂志2007年7期 46、《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投资》,1.7万字,《汪敬虞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 47、《"年少志高,头角初现"――论抗战前董浩云先生对发展中国航运业的构想和活动》,载《董浩云――中国现代航运业先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8、《论近代中国企业商号吸收社会储蓄》,1.6万字,《复旦学报》,2007年5期 49、《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晚清起步篇》,0.8万字,《国企》第14期,2007年12月 50、《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北洋政府篇》,0.8万字,《国企》第15期,2008年1月10日 51、《国家资本企业历史图景变迁之南京国民政府篇》,0.8万字,《国企》第16-17期,2008年2-3期合刊 52、《从招商局的发展历程看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1.8万字,收入张忠民、陆兴隆、李一翔主编《近代中国社会环境与企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3月版 53、《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1.6万字,《经济研究》2008年3期,2008年3月20日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8期收录3.5千字。 54、《论中国近代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调拨流动》,1.6万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55、《从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1.8万字,《史林》,2008年3期 56、《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1.8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6辑,上海本站书店2009年3月出版。 57、《论日本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干预作用》,1.3万字,《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期 58、《试论近代中国社会传统力量对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作用--以穆藕初引进推广现代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为例》,1.7万字,《近代中国》第19辑,2009年11月出版 59、《论抗战时期的杭州钱庄业》,1.4万字,《安徽史学》2010年1期 60、《论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必要性》,0.8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1期 61《近代中国のセメント产业と资金调达--刘鸿生企业集团と上海华商水泥公司》,1.4万字,载田岛俊雄主编《中国セメント产业の发展》,2010年6月出版 62《对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线索的再思考》,0.9万字,《社会科学》,2010年6期 63《从'商务官报'看晚清国人对世博会的认识》,1.4万字,《学术月刊》2010年6期 64《中国儒家传统股份制企业典型:张謇与他创办的大生系统企业》,1.8万字,收入崔之清主编《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张謇与海门-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65《论抗战时期日本对华轮船航运业的侵袭和垄断》,2万字,《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 66《论抗战时期上海的华商房地产公司》,1.9万字,《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67《从上海水泥厂看1937年前中国民间资本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问题》,1.8万字,收入田岛俊雄、朱荫贵、加岛润主编《中国水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与结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68《论钱庄在近代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1.7万字,《社会科学》2011年8期 69《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攫夺与清政府的经济地理认识》,1.5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0辑,2011年6月出版。 70《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1.6万字,《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3期。 71《甲午战后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1万字,《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3期。 72《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1.8万字,《学术月刊》2012年7期。 73《甲午战后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1万字,《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4期。 74《从轮船招商局的债款看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1.7万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75《辛亥革命前后の中国经济》,1.6万字,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论文集,日本岩波书店2012年9月出版。 76《试论穆藕初在近代棉纺织业方面的贡献》,1.8万字,《邦计货殖》,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2013年1月版。 77《论近代中国实业界之"中国梦"》,《安徽史学》2013年6期,该文获上海市社科联第十一届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78《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与企业筹资》,1.3万字,收入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2013年版 79《从贵州清水江文书看近代中国的地权转移》,1.4万字,《贵州大学学报》,2013年6期 80《管理之初》,1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3年4期 81《晚清社会经济制度之改变:从内在角度进行的考察》,1.4万字,《清史研究》2014年2期 82《戊通公司的兴与亡》,1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5期 83《试论轮船航运业兴起前的清代木船业》,1.8万字,《国家航海》第8辑 84《清代木船业的衰落和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1.8万字,《安徽史学》2014年6期 85《试论清水江文书中的"股"》,1.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1期 86《试论汉冶萍发展与近代中国资本市场》,1.8万字,《社会科学》2015年4期 87《抗战胜利后的轮船招商局与民生公司》,1.7万字,收入《招商局与中国企业史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88《论贵州青溪铁厂的失败原因》,1.5万字,《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9期 89《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农村金融--以农村合作金融事业为中心》,1.8万字,《安徽史学》,2015年5期 90、《"调汇"经营:大生资本企业集团的突出特点-以大生棉纺织系统为中心的分析》1.8万字,《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2期 91《关于行业史的笔谈》,1万字,《近代史学刊》1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9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证券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2万字,《社会科学》,2016年6期 93《从江南机器制造局财务角度看晚清军用企业的经营》,1.7万字,《上海档案史料研究》20辑,2016年8月出版 94《中国早期现代化:与日本的比较》,1.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9期 95《试论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体现》,1.7万字,《承先启后-王业键院士纪念论文集》,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公司2016年11月出版 其它: 1、《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简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一辑1983年12月 2、《卢作孚的成功-技术、管理、人才》,《中国青年报》1984年5月20日 3、《应该扩大考察的范围》,《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3期 4、〈译文〉《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华外国银行操纵控制金融市场的历史本质》,《近代中国》第二辑1991年12月出版 5、〈译文〉《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4期 6、《聂宝璋先生传略》,《近代中国》第一辑1991年4月出版 7、〈译文〉《转承包关系》,〈合译〉《经济研究资料》1990年5期 8、《章有义先生传略》,《近代中国》第三辑1993年4月出版 9、《兼容众法,切入热点-如何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讨论》〈笔谈〉《学术研究》1994年4期10、《研究传统市场重视国家干预》〈关于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的笔谈〉,《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2期 11、《彭泽益》,《历史年鉴》1995年本站书店1995年12月版 12、《从传统文化角度看"乱收费"现象》,《改革内参》1998年18期 13、《第三届中国商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 14、书评《我国首部优秀完整的经济通史――评介《中国经济发展史》,《全国新书目》2000年第5期 15、《新旧儒商漫议》,《经济学家茶座》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16、《泡沫经济的中国版――近代橡胶股票风潮》,《经济学家茶座》第四辑,2001年4月出版《文汇报》2001年5月25日第11版全文转载 17、《近代商战第一捷》,《经济学家茶座》第七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18、《"学而优则贾"--晋商大院考察随感》,《经济学家茶座》第十集2002年12月出版。 19、《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史研究室介绍》,台湾《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4期,2002年9月出版 20、书评:《科学阐释中国近代经济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评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80期,2002年10月29日,第2版 21、《评"晋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22、《近代中国银行界的海归派》,《经济学家茶座》,第12辑,2003年4月出版。 23、为日本学者久保亨着《走向自立之路--两次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一书中文版作"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4、"近代中国第一股",《经济学家茶座》,第18辑,2004年12月出版。 25、为宋美云《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一书作"序言",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26、"导致晚清政府倒台的股票",《经济学家茶座》,第20辑,2005年3月出版 27、招商局史研究会编《招商局印谱》,"序言",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28、《大生企业股票:晚清状元张謇下海办实业的见证》,《经济学家茶座》,第22辑,2006年2月出版。 2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纪念《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诞辰20周年》,《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30、《如何评价近代中国的国家资本企业》,《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31、《"申报"上的揽储广告》,《国企》杂志2006年11月创刊号 32、"山西保晋矿务公司股票",《经济学家茶座》第26辑,2006年12月出版 33、"中国航运业与金融业研究文献的介绍",日本《中国企业史研究会编《中国企业史研究的成果与课题》,汲古书院2007年4月出版 34、《汪老吴老九十寿诞感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2期 35、《经济参考报》2007年7月6、13、20日12版,8月17日12版连载"老股票的故事"。 36、《钱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背后的故事》,《经济学家茶座》第30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经济参考报2007年11月23日12版全文转载 37、《19世纪80年代首现股票买卖高潮》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4日12版 38、《1910年上海橡胶股票买卖高潮》0.5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1日12版 39、《1921年:上海爆发滥设交易所风潮》,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8日12版 40、《"信交风潮"后遗症:股票遭冷落,公债偏红火》,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1日12版 41、《昙花一现的沪外证券市场》,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15日12版 42、《众业公所缘何成上海投机家的大乐园》,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22日12版 43、《抗战八年:上海华商证券由陪衬转入主角》,0.6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2月29日12版 44、《详说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三大特点》,07万字,经济参考报2008年3月21日12版 45、《老股票的故事6-从老股票看50年代工业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37辑,2008年10月出版 46、《老股票的故事7-从老股票看50年代的农村股份制企业》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0辑,2009年5月出版 47《老股票的故事8-从老股票看大跃进时期的城市街道办企业》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3辑,2009年11月出版 48、《老股票的故事9-中央苏维埃根据地的老股票》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48辑,2010年9月出版 49、《近代工业化进程中活跃的民间金融》,0.6万字,《经济学家茶座》第54辑,2011年12月出版 50《怀念吴老》,0.5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2期。 51《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祝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0.5万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1期。 52《中国的市场经济始于何时?》0.5万字,《经济学家茶座》62辑。 53《回忆和感念汪敬虞先生》,0.7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4期。 54《十九世纪中国的股票买卖》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13期 55《近代中国的第一次股灾》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16期 56《1921年的"信交风潮"》0.4万字,《中国金融》2014年20期 57《轮船招商局:新兴企业的早期历史》,0.6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3期 58《早期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官商关系》,0.5万字,《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7-8期 59《太平洋战后上海证券市场与企业的关系》,0.3万字,《金融博览》,2015年10期 承担及已结项的课题: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卷,汪敬虞主编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卷,吴太昌、刘克祥主编 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卷,刘克祥主编, 4、集体项目:国家经贸委九五重点课题《中国企业史》第二卷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 6、集体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史》,承担金融和股份制企业部分 7、国家社科基金2004年项目《中国近代的股份制企业研究》 8、主持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史·近代工矿志·矿业篇》 9、主持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史·近代工矿志·航运篇》 10、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现代化历程研究-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分析》 11、主持复旦大学985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 12、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上海通史子课题:晚清中期》,。 1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燕红忠主编,主持子课题四"近代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 14、主持招商局招标项目《招商局之弊》,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坏血病航海历史 坏血病航海历史下一篇:彭德怀51年为朝战军需 中南海发怒拍桌子 彭德怀51年为朝战军需 中南海发怒拍桌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