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诺门罕之战 关东军的精神干不过苏军的钢铁 诺门罕之战 关东军的精神干不过苏军的钢铁 惨败

导语:诺门罕之战——关东军的精神打不过苏军的钢铁,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诺门罕之战--关东军的精神干不过苏军的钢铁惨败诺门汉战役:关东军为什么被苏联打败□何立波1939年在中蒙边境,苏联和日本为了改变二战的进程发生了一场战役——1939年5月至9月,在中蒙边境的诺门罕地区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现代战争。卷入战争的双方是日本和伪满洲国军队以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自大的关东军对苏联

诺门罕之战——关东军的精神打不过苏军的钢铁,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诺门罕之战--关东军的精神干不过苏军的钢铁惨败

诺门汉战役:关东军为什么被苏联打败

□何立波

1939年在中蒙边境,苏联和日本为了改变二战的进程发生了一场战役——

1939年5月至9月,在中蒙边境的诺门罕地区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现代战争。卷入战争的双方是日本和伪满洲国军队以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自大的关东军对苏联红军发起猛烈进攻,以为很快就能胜利,结果却被打败了。有日本学者称之为“日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惨败”,“日军历史上最大的失败”。然而,由于许多原因,关于这场运动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很少。

【关东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要了解诺门罕之战,首先要了解一些与战役相关的因素。

1904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挑起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日本赢了。长期觊觎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专门建立了“满洲铁路”驻军,并在南满留了一个师。两支约两万人的部队,隶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立了“关东军府”,所以这个单位也被称为“关东军”。于是,关东军在东北开始了长达40年的罪恶活动。

1926年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大陆政策。关东军充斥着进犯中国的深度冲锋,比如茂弘治、半元正世郎、土肥元显儿、川本大作。从1919年成立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关东军不断在东北挑起事端,策划“满清独立”、“皇姑屯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建立了伪满洲国。

1932年,关东军总部迁至长春,指挥官也是日本驻满洲大使和关东部部长,掌握着伪满洲的军事和政治权力。此后,关东军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残酷镇压抗日军民,掠夺粮食和矿产资源,企图把东北建成日本进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略基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关东军总兵力增至五个师,成为日本驻外军队最大的战略集团。除了统治东北之外,还承担了对苏联和整个东亚地区的作战任务。

【为什么苏联和日本在诺门汉不断发生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一方面对日本侵华采取默认和妥协的政策,避免直接刺激日本,引火上身;另一方面,它也开始加强对蒙古的控制。从苏联的角度来看,外蒙古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很容易被日军占领,不仅对西伯利亚构成直接威胁,还容易切断跨西伯利亚铁路,造成苏联东西部地区的脱节。日本占领东北后急于向绥远、察哈尔进军,使苏联觉得日本有外敌蒙古的野心。

诺门汉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海拉尔以西180公里,是蒙古哈拉哈河的发源地。这一带地形复杂,沙丘连绵,人烟稀少。由于历史原因,内蒙古和外蒙古的边界线在一些地方并不明确。关于诺门罕地区的边界走向,满蒙意见相反。蒙古独立后,诺门罕被纳入版图。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认为哈拉哈河的中心线是满洲和蒙古的边界。因此,伪满军和外蒙古边防军包围了长达数十公里的方圆这一地区,不断发生纠纷和冲突。

在发动诺门汉战役之前,关东军对诺门汉地区的苏蒙兵力部署和地形等自然条件进行了彻底的侦察。之后关东军做了战略部署。1939年4月,关东军司令上田·钱骥命令各团指挥官在发生纠纷时“采取果断行动”,“由总部处理后果”。

【苏联这时候才清理?】

战争即将爆发,但此时的苏联是什么情况?

从1937年到1938年,国际形势极其危险。法西斯德国、意大利、日本狂妄自大,侵略过很多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命令内务部开始清理军队中的优秀干部。

1937年8月,斯大林在红军政治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消灭红军中的“人民敌人”,要求报告他们的活动。次年共镇压军官35000人,其中高级军官占80%,元帅占3/5,涉及所有军事指挥官和大部分集团军指挥官;在前五名被授予元帅军衔的人中,图克哈切夫斯基、布留克尔和叶戈罗夫被处决;在15名集团军指挥官中,13人也被打死;85名船长中,57人被处决;在159名教师中,110人被处决;4万多营级以上的中高级军官遭到迫害。苏联军事人才几乎流失。

1938年6月13日,苏联远东内务委员会委员刘世科夫将军来到日本关东军总部,表示要向日本投降。他告诉日本人,斯大林在苏联进行了一场反革命运动,目的是消灭持不同政见者,在过去两年里,有两万多名中高级军官被清洗。事实上,刘世科夫本人就是斯大林“革命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甚至被斯大林怀疑,最终下定决心叛变。大清洗运动也影响了紧跟苏联的蒙古。蒙古部长会议主席根登、军政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德梅德等多名重要党政官员被袭,多名骑兵师和高级军官相继被处决。听到留在什科夫的消息,日本人既震惊又无比高兴,以为苏蒙联军其实已经“精疲力竭”了。

整肃导致苏军战斗力急剧下降,指挥系统瘫痪一半。关东军通过各种情报,总结出苏蒙军中有能力有经验的指挥官基本都被冲走了,这样的军队不算什么。在边境暂时平静的情况下,关东军一直试图寻找机会挑起事端。瓦西里耶夫斯基元帅曾评论说:“如果没有1937年发生的事情,1941年的战争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希特勒之所以敢发动战争,对评估消灭中国军事领导人的严重程度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抗日战场是什么情况?】

1938年,以广州、武汉沦陷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经过全民的努力,中国的抗日战争力量明显增强。日本侵华两年多,阵亡士兵22万人,在华驻军35个师。超过76%的部队不得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对第三国的战备”,战斗力不够明显。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日本士兵的思乡、厌战情绪增加,反战、兵变、叛逃事件时有发生。1939年7月和11月,日本在中国的两大反战组织——“反战联盟”和“觉醒联盟”相继成立,宣告了日本法西斯“圣战”欺骗宣传的破产。更重要的是,1939年日本国债超过200亿日元,战争成本高达100亿日元,战略物资匮乏,粮食供应紧张,日本战时经济矛盾加剧,开始进入“再生产萎缩”阶段。

1939年下半年,即湖北大姐与昆仑关对峙期间,由于中国、日本和国际形势发生对我有利对敌不利的变化,以及日本在长沙和桂南的战略挫折和敌人战略进攻的失败,日本的战略进攻停滞不前。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保守敌人战略,准备反攻”的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在华南遇到困难,无力支援关东军。

【日本指挥官小松原是“苏联通”?】

1939年5月11日,10余支蒙古骑兵渡过哈拉哈河,在诺门汉西南约15公里处巡逻。伪满边防军认为这是越界行为,立即发动攻击。蒙古骑兵被迫返回哈拉哈河西岸。第二天,60名蒙古骑兵重新进入该地区,双方再次交战。

蒙古士兵不会想到他们的举动点燃了大规模战役的导火索,使得这个地区潜在的危机瞬间爆发。

此时,海拉尔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团长松原道太郎是日军为数不多的“苏联通”之一。他曾是日本驻苏联武官,专门搜集苏联情报,对苏联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形势有很好的了解。从5月13日开始,进入诺门罕的日军在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的配合下,对蒙古军队进行了攻击。5月15日蒙古军撤至哈拉哈河西岸,5月17日日军返回海拉尔。但是在日军返回的第二天,孟军又踏上了哈拉哈河的东岸。当小松原看到孟军不依不饶的时候,他觉得机会来了——正好,他可以试着把战斗升级,挑起事端。

根据苏联情报,日本参谋长认为,苏联红军虽然进行了干预,但准备不足以抵抗日本的进攻。日军补给线从海拉尔到诺门汉只有180公里,而最近的苏军铁路线也离诺门汉750公里。在日军眼里,补给线超过250公里就不适合打仗了。特别是苏联的大反革命运动,使得苏联指挥官多为年轻军官,缺乏战场经验。何况希特勒对欧洲发动了进攻,苏联西部边境现在已经很紧了。日本总参谋部决定支持关东军的计划。

5月13日,小松原从海拉尔派出一个师搜索队和一个步兵旅到前线。5月15日,日本搜索队和孟军在诺门罕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孟军输给了日军,回到了哈尔哈河西岸。日军也撤出了战场。之后,蒙军渡过哈拉哈河,返回诺门罕,恢复了原来的守卫态势。

5月21日,日本陆军第23师派出一个联合小组,在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的配合下发动攻击。苏联人立即加入了战斗。日军强攻数日,伤亡惨重。

5月28日,日军发动突然袭击,大规模战斗开始。小松原派出的部队是东支队等部队,共一万六千人,在空军掩护下发动了进攻。但是苏军的战斗舰队和炮兵队伍并肩作战,攻击力极强。进攻苏方的东八百藏骑兵联队无路可退,被苏军作战车队包围,全军覆没。5月31日,东支队紧急撤离战场。日军于6月1日被迫撤退。

长期以来,日本当局大力向士兵灌输反对苏联红军的思想。苏联军队据说技术落后,相当于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沙皇军队。为了掩盖尴尬,小松原谎报情况,关东军司令部向东京首长报告“一胜一负”,首长们向关东军发去荒唐的贺电。

【亚洲战争史上第一场坦克战】

1939年7月1日,他们集结在诺门汉的第23师和鞍钢支队,在飞机掩护下渡过哈拉哈河,深入西岸的苏萌军阵地,发动第二次诺门汉战役。7月4日,苏美尔军击溃日军主力步兵,然后用坦克搜索日军坦克。亚洲战争史上首次爆发坦克战。在战斗中,日军第一坦克师的坦克和装甲车几乎全部被毁。

从7月23日开始,关东军发动了第三次诺门汉战役。日本三个远程重炮团缺乏训练和维护,不仅打击精度差,而且造成重炮发射机频繁故障。但苏联大口径火炮数量占优,射程远,弹药供应充足。在苏军炮兵群的进攻下,日军炮兵群未能反击。三天后,日军炮兵战斗以失败告终。无奈,日本人只能发挥武士道精神,肉搏。观看战争的德国武官在发给中国的一份报告中说,日军的战术水平顶多是一战初期。

8月20日,苏军总攻部队向南、中、北路发起进攻,一步步击溃日军,形成大包围圈。8月24日以后,守住据点的日军内外夹击,试图突破包围圈,但均告失败。日军被蒙古方面主张的边境线完全驱逐。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在这场战役中基本全军覆没——总兵力15975人,损失12220人,伤亡率高达80%。就在日军即将全军覆没之际,苏军放松了攻势。趁着苏军的疏忽,日军第23师剩下的2000名官兵逃出了包围圈。

无敌的关东军和百战百胜的关东军的名声已经被抹黑了。

【苏联胜利的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苏联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肃反,几乎所有的军事精英都被消灭了,却能轻而易举地打败日本这个战争狂人?有五个答案——

第一,苏军精通大兵团在草原上的作战,关东军主要靠步兵夜间进攻。

苏军继承了蒙古骑兵团的机动作战传统,通过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后勤舰队、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这种机械化战争在开阔平坦的地形上优势明显。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东普鲁士的战役就是证明。基本上日军还是旧时代的老战术,主要靠步兵夜袭。这种战术是无法和苏军抗衡的。后来二战期间苏军入侵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苏军在装甲车和坦克方面有优势,而日军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军队装备实力远不如苏军。

苏联军事工业发达,武器装备先进,数量巨大,品种齐全。诺门罕战役双方投入作战部队约5 ~ 6万人,但在部队的组建、结构、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苏军以机械化部队为主,在坦克、装甲车、后勤运输等方面有优势。双方火炮数量大致相同,但苏联大口径火炮数量优势明显,射程比日本长,弹药供应充足,每门火炮发射的弹药相当于日本的3 ~ 4倍。

苏联坦克在动力、装甲、重量、炮口径、炮长、射程、速度等方面都比日本坦克高一个档次以上。在战斗中,日军第一坦克师的坦克和装甲车几乎全部被毁。日军不仅坦克不如,战术也单调,失败在所难免。

第三,苏军最终掌握了战场体系权空,影响了诺门罕战役的胜负。

战役初期,双方航空兵空兵力大致相当,苏军飞机数量略占优势,一线部署作战飞机250架;日本战斗机150架,在中国战场作战两年,有丰富的侵略经验。特别是在6月27日塔姆斯克机场的袭击和轰炸中,近百名苏军战士被击毁受伤,改变了空中的兵力对比。然而,苏联人非常重视控制权的斗争空。苏联总参谋部迅速抽调了最优秀的飞行员,从大陆向战区输送了大量新的I-16战斗机和海鸥战斗机。在争夺空权力的激烈战斗中,苏军逐渐占了上风。战争后期,苏联空军队不仅在战场上近距离支援地面,还轰炸了日军腹地的将军庙机场和后勤设施。由于大量最有经验的飞行员流失,日军在空处于弱势地位,控制权空易手。

第四,苏军取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日军主力,即陆地和空,在武汉和广州的战斗中受到牵制,日军在诺门罕没有后续增援力量。1939年8月30日,当诺门罕的日军被围困时,日军参谋长向关东军司令下达命令:“大本营的目的是在处理中国事变期间,用一部分皇军在满洲防备苏联,维持北方的平静。为此,我们尽最大努力不在诺门罕扩大运营,并计划迅速结束。”

第五,朱可夫司令是苏军胜利的直接原因。朱可夫和关东军统帅部PK,毫无疑问朱可夫赢了。

朱可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加入了苏联红军,在与科尔察克白军的战斗中从战士升为连长。后来晋升为骑兵团团长、坦克团团长、骑兵旅旅长、骑兵第4师师长、骑兵第3、6军师长等职务。朱可夫在担任骑兵团团长时,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传统的为了发挥快速突击的作用而向步兵分配坦克的方法。苏军组建第一批坦克时,总参谋部挑选了两位优秀的骑兵团长作为坦克团。斯大林决定最后的候选人是朱可夫和巴甫洛夫。朱可夫以极大的热情和上进心投入到工作中,以难得的耐心和克制做看似小事,以精湛的方法和周到的态度要求别人完成任务,很快就把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每次上级组织军事演习,朱可夫团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而朱可夫一举成名,是在诺门罕战役之后。1939年6月2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委员伏罗希洛夫在莫斯科会见了朱可夫,并派他在诺门罕前线指挥战斗。朱可夫1938年被派往中国担任军事顾问,对日军的作战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个日本军医的倒影】

诺门罕战役中的日本军医宋本草平,战后写了回忆录《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实际记录了战争的悲惨历程。他亲身感受到了日本关东军的残酷和底层官兵的厌战、反战情绪。他深刻的反思值得一读——

1977年,宋本草平在回忆录序言中说:“1939年,38年前,在戈壁滩北端的诺门罕,我和许多年轻的士兵含着悲痛和愤怒的泪水,所有的遗憾都散落在‘满清’蒙古边疆的尽头的荒野里。”宋本草平对日苏军的准备有自己的分析:“苏军自己知道,日军不知道也不知道。苏军早就通过间谍网收集日军兵力、武器装备等军事情报,并做好战前准备。相反,日军对苏军一无所知。苏军居高临下,日军处处挨打。苏联人利用哈拉哈河左岸的蒙古高台,一直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以便调兵遣将...苏军在等网,日军是蛀虫。苏军很早以前就利用地形优势和合理的战略战术在诺门罕布下了网,就等着引诱敌人上钩。相反,日军没有战略,战术也很乱。”

宋本草平对战争的悲惨局面印象深刻。他质疑战争的性质:“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好像一群喷火的蟒蛇在这里成群结队地战斗过,阵地上到处都是烧焦的气味和尸体的气味...面对他们悲惨的命运,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数百人因关东军高官的所谓“帝国荣誉”而白白牺牲。这不是战场,简直是搜索队的坟墓。”宋本草平一直对战争的目的持怀疑态度:“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场诺门汉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这也是所有一线战士都没有回答的问题和不满。侵略战争是由军事部门的一些强硬派操纵和指挥的,普通下级军官很难理解,更不用说那些死去的灵魂了..."

【日本人有没有使用细菌战?】

诺门罕战役爆发后,日本关东军调集了最精锐的部队和最现代化的武器对抗苏军,包括731部队和细菌武器。

战争开始时,关东军总司令上田·钱骥视察了731部队,并命令731部队以“防疫和供水部”的名义参加诺门汉战役。石井Shiro派出当时731部队400多名人员的一半参加战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事防疫和供水;另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死亡小队”,准备对苏萌军队进行细菌攻击。石井拟定了一个细菌战计划:首先用大炮将炭疽炮弹射向苏蒙军阵地;二是用飞机向哈拉哈河西岸投掷陶制细菌弹或感染细菌的小动物、物体和食物;三是派“敢死队”深入哈拉哈河西岸,用细菌污染苏蒙军的水源。

日军前线指挥官小松原评论石井细菌战计划的可行性,担心会俘虏一部分人,如果细菌战策略暴露,苏军会报复;另外,如果日军闯入被细菌污染的西岸,会危及自身。因此,经过关东军高层的仔细分析和研究,决定731部队的细菌战计划只适合在日本战争失败的情况下实施。

7月11日,23师失利,停止战斗。7月12日,“敢死队”队长宣中长少佐奉命带领敢死队秘密潜入哈拉哈河西岸,投中22人。河里有5公斤霍乱、伤寒、痢疾和坏疽细菌。13日,石井Shiro告诉日军总部,所有日军应停止饮用哈拉哈河的水。

苏联情报人员早就注意到,他们在战前通过大量的间谍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反苏联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获得了细菌战的机密情报。苏军立即做好了相应的防护准备,在部队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和防护演练,并专门从后方铺设了几条输水管道,以确保饮用水安全。此时日军还没有解决与细菌武器相关的技术问题,这场细菌战本质上只是实验性的。此外,由于苏蒙军的妥善保护措施,整个战役中并没有因日军细菌战而造成大量伤亡。

在苏联的猛烈进攻下,很多战败的日军没有接到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不准喝战区的河水。很多士兵在极度饥渴的情况下跑到河边,夺河而饮,很快成为细菌战的牺牲品。为了防止细菌战的秘密被揭露,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苏联的报复,残酷的日军下令立即“秘密”治疗所有感染细菌的伤病员,并消灭死者,顺便把细菌战的帽子戴在苏军头上。据战后日本关东军军医部统计,日军前线部队有1200多人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死于细菌感染。但石井部队获得实战经验,获得关东军司令部特别奖。

日军为了报复,把苏蒙军被俘的壮丁送到细菌战部队进行人体试验,以此找出苏蒙军在这场细菌战中没有被破坏的原因,更加凶残地把改良后的细菌战武器投入中国战场,制造了一场人间悲剧。二战结束前夕,日军还派出731细菌部队偷偷潜入苏联边境地区,将新的高效细菌投放到主要交通路线附近的池塘中。

【诺曼之战改变了二战的进程?】

诺门罕战役对日本侵略的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日本的决策层,有两种对外侵略战略:一种是“北进”战略,即以中国为基地,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另一种是“南下”战略,以中国为基地,占领南洋群岛。陆军主张“北上”,海军主张“南下”,双方都坚持不住。1936年8月7日,日本总参谋部调整战略,即“南北进步”。这是一种妥协,但“北上”的势头还是很强劲的。

然而,在诺门汉战役之后,日本对苏联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关东军意识到,即使日军处于有利的补给条件下,也无法与机械化的苏军正面作战。如果日军深入苏联腹地,就很难取胜。之后,日本被迫放弃入侵苏联的国策,转而千方百计入侵中国和东南亚,甚至最终袭击了美军的珍珠港基地。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西线收紧,东部防御削弱,无疑是日本“北上”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根据德日盟约,希勒特多次敦促日本与苏联开战。德军来到莫斯科后,德国敦促日本再次出兵。但日本以诺门汉战役惨败为由,拒绝进攻苏联。日本人放弃了对苏战争,使苏联避免了与德日作战的不利局面。在卫国战争的关键时刻,苏联敢于将用来对付日军的20个西伯利亚师向西转移,参加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战役,击退了德军的进攻,转向反攻,这与诺门罕战役的结果不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被诺门罕战役改变了。

这场战争对关东军的士气影响很大。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关东军很多单位一击崩了,这和之前惨败留下的心理障碍有关。

【为什么这场战斗鲜为人知?】

与二战其他重大战役相比,后世很少有人提及诺门罕之战。第一,对于苏联来说,主战场是欧洲战场。诺门汉战役后,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进入卫国战争,自然忘记了远东的诺门汉战役;第二,对于日本来说,在国力和军事实力强大的时候,占据了苏联打击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地点,却遭遇惨败,颜面尽失。自然就更不愿意提了;第三,对于参加战争的伪满洲国来说,其影响本来是有限的,“满洲国”被消灭,记载不多;外蒙古虽然把这场战役称为建国后唯一的战争,但宣传力度有限,影响也不大。对中国来说,诺门汉战役既不是国民党军队的胜利,也不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成功。而且中蒙边境的部分中国领土已经划入外蒙古。1940年6月9日,苏联与日本缔结外蒙古与伪满洲国边界协定,将哈拉哈河至黑龙江的边境线推进约40公里。据《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大卫·贝尔加米尼(David Bergamini)介绍,苏联人占领了一条宽64公里、深32公里的狭长地带,这是一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胜利。所以诺门汉战役的宣传报道并不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忠伟 李忠伟 阳东公安局班子排名李忠伟是什么职位 排名第几下一篇:少林寺历史创始人是谁 嵩山少林寺门票多少钱一张 少林寺历史创始人是谁 嵩山少林寺门票多少钱一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