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第三集 天翻地覆1644年: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了哪三个皇帝
公元1644年,也就是——
明朝崇祯十七年
清朝顺治元年
大顺朝永昌元年
故宫的黄昏
时间: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元旦
地点:北京故宫太和殿
今年元旦,朱由检皇帝比往常更早上朝。除了近卫军和太监之外,只有一个礼仪官拉着吴金的宝座,皇帝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戏万岁,王子们迟到了,因为他们没有听到钟声和鼓声,以为驾车还没出来。”举着金灯的,弯腰玩耍。
“那马上按铃,打开东西门,马上让他们进来!”皇帝不悦地宣布。
举着金旗的人下去传圣旨,钟声响彻紫禁城,文李坂进门的两扇门也打开了。但是等了一会儿,文武官员都没有进来。皇帝焦急地对身边的太监说:“那就先去祠堂,然后回来接受朝鲜的祝贺!”这是每年元旦的例行礼仪。
李思到长安城外报知时,发现御驾和仪仗队所需的一百多匹马还在马厩里,还没有准备好。然而,皇帝已经传下了先去祠堂的法令。当金门入口出来的时候,他怎么会等?于是他只好把长安门外的吴骑的马赶到端午门,并打算暂时更换马匹。没想到这些马都有自己的主人,完全没有经过训练。他们尖叫着,毫无节制地跳了起来。李思的主管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汇报。为了皇帝的安全,我们等着吧!
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皇帝不得不再次改变自己的意愿——在参观祠堂之前得到朝鲜的祝贺。坐在太和殿中央的宝座上,他第一次见证了雄壮的文武百官。在不断的钟声中,他从东大门和西大门走进来,匆匆鞠躬。这是他继承王位十七年以来看到的。
经过一番折腾,皇帝对元旦和朝鲜的庆祝仪式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然后,突然一阵风吹过,黄沙吹在我脸上。天很黑,我对面没人。于是我决定不去祠堂,宣布退兵。满腹心事,闷闷不乐地在沙地上摸索着,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他告别嫔妃太监,沐浴更衣,焚香祈祷,按照近年来每一次违和者的做法,虔诚地请天上的神佛来坛上指示国事。
这是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朱由检皇帝在沈嘉度过的最后一个元旦的早晨。
从上面说的来看,似乎很体面,不像一个建立了200多年的王朝。但比起3月18日,不到一百天后,李自成的大顺军前线已经攻破了都城的外城,皇帝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用自己的手敲着钟,但是文武百官都没有来,这就好很多了。
相比之下,三天之内,也就是3月21日,大顺王李自成攻占北京,进入紫禁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京山公园上吊自杀。同一个文武百官前一天晚上站在长安门外,天刚亮,就没等铃响就冲上前去,想在何信军中夺得第一。因为人太多,太心急竞争,这群王侯将相也被守门的打了。
不到一百天,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出现在紫禁城的皇宫里,这就是所谓的“改朝换代”。
东北的一颗彗星
时间:1644年,清顺治元年,元旦
地点:新建的大清国首都沈阳故宫崇政殿
天还没亮,刚过六岁的小皇帝福临还在半睡半醒,被母亲孝庄皇太后叫去梳洗。虽然三个月前福临被誉为大清国第二代皇帝,但今天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元旦,有一个非常复杂而隆重的礼仪等着他来主持。
清朝第一任皇帝皇太极,前年8月9日晚“白死”。经过一番宫廷斗争,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当上了皇帝,他的两个叔叔多尔衮和杰尔哈朗成了辅政王。事实上,多尔衮这个可以用来打仗,实际控制大部分军事力量的“九帝”,才是真正的“摄政王”。
元旦那天早上,小皇帝福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堂子”祭天拜祖。“汤怡子”是女真族特有的风俗。每一场战争,每一次胜利,每一件大事,国王、贝勒、大臣,在大汗或皇帝的带领下,等到“唐子”行礼祭天。
经过一番折腾,小皇帝完全清醒了。他一边戴着,一边听着母亲小心翼翼的劝告,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在叔父多尔衮和侍卫的家人支持下,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去祭天祭祖。接下来是接受王和等外国使节的祝贺。至于一年一度的祝贺和致敬,甚至连例行的集体宴会都停止了。
今年的大清元旦,是那样的冷清,完全不同于明朝的荒凉。明朝是因为李自成的军队离首都越来越近,形势越来越危险;清朝是因为太宗文帝皇太极去世,三个多月了,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思想还很深刻,悲戚之情依旧不减。在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开设了一个新的局,将一个后金朝的小汗国扩张为与明朝抗衡的阿清王朝。此外,朝鲜投降时,蒙古回来了,他去世前的晋松一战清除了入关障碍。这些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自然,在新丧的时候,是不可能在元旦大肆铺张的。
这一年多来,明清之争有进有退,但总的来说,清朝胜仗很多。一场决定性的“宋金战争”不仅歼灭了明朝十几万军队和几千万军饷,还向清朝投降,如巡抚洪承畴、将军祖大寿等。特别是锦州、松山、塔山、兴山四个军事重镇都被清军攻破。明朝辽阔的土地上,只剩下了宁远,距离山海关只有200里。
前几年,被称为“流寇”的李自成、张等反明民间势力还在中国腹地横行的时候,明朝朝廷认为这只是皇帝对诸侯的结痂病,需要集中力量对付大清国,大清国在东北风俗之外立国称帝,屡次闯入风俗烧杀抢掠都城。所以采取的策略是“留在外面,然后定居”。没想到的是,尽管屡遭挫折,内地被称为“流寇”的民间抵抗力量却日益壮大,攻城掠地,早已燎原。在治疗头痛脚痛的情况下,政策急转直下,决定“出国前必须定居”。
明朝的王公大臣认为去年8月清朝损失很大,内部有争夺皇位的斗争,短时间内不会有反对明朝的大动作;而李自成则从去年一月开始连续攻占湖北襄阳、荆州、淮安,然后北上河南,攻破洛阳,进入潼关,于11月11日经陕西商洛地区攻占古都Xi安。陕西巡抚孙传庭指挥的精锐,是明朝唯一可以用来对付所谓“流寇”的王牌,全军覆没。整个局势已经完全失控。于是决定对清朝采取防御措施,争取和平和议。对于“流寇”,应全面圈定“先忙外国,后入关”的对策。
于是,崇祯皇帝发布圣旨,命令吴三桂立即率领大军和宁远百姓撤至山海关。换句话说,就是整体放弃这一大片土地。
因为清朝没有把握住朝廷与关内“流寇”互动的戏剧性变化,既不知道李自成等反明势力的动态和发展,也没有意识到明朝的外部环境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所以在“入关口后伐明”的大战略上并没有具体的计划,更没有一个成熟的果实几乎落入他的口中!
这也是清顺治元年元旦如此平静冷清的原因。
美国西北的亡命之徒
时间:1644年,大顺朝永昌元年,元旦
地点:Xi古都秦宫
当年10月,李自成占领古都Xi安后,在大明河西北部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大片土地。明朝明显表现出分崩离析的趋势;李自成愿取其位。
今年元旦,李自成在安正式建立了新政权,成立了大顺,改名李自成“圣”,并把安的秦作为明朝的新顺,发动大批民夫修缮长安城,加高加厚城墙,加深加宽壕沟,比以前更加雄伟。这时候根据兵书记载,大顺皇帝李自成有步兵四十万,骑兵六十万。他真的有实力立国称帝,与大明、大清抗衡。
李自成于1630年离开家乡米脂县,参加所谓“土匪”的反明军事力量。14年后,他回到家乡,就是那个挺身反抗明朝的大顺王。古人曾说:
繁华不归家,如夜游。
李自成也未能避谷。但他有更深的感情。
两年前,大明朝廷挖出了他的祖坟,为了表示他的祖坟葬在“龙脉”上,将取代大明江山。因此,他必须不顾我的忙乱,回来了解军队里发生的事情,才能修复原状。于是他召集当地的长辈商量,选择劳务,完全按照原来的地形、地貌和矿脉情况,甚至是坡树,一切都应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没有任何错误。墓地建成后,在返回延安前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延安改为天宝府,米脂为天宝县。
今年正月,北京发生了一件怪事。
帝都北京每年都有热闹的元宵节。正月初八至初十八,灯火通明十天,九门开,灯火通明,金鼓震天,游人趋之若鹜。
每天都有数百人从外地来到这座城市,说他们来北京是为了“过元宵节”。三五天后,看门的官兵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进城,第二天却很少有人出城?
过了三个月,李自成大军到了北京城下,不仅守城官兵大多不抵抗,城中更有数千人鼓噪着要开城迎敌。原来正月元宵节进城的都是大顺军的罢工者。他们带来了许多金银。进城后,他们买了很多守城的士兵。所以官兵们不但没有审问他们,还在大顺攻城的时候,把他们当内功遮盖起来。这也是3月19日北京如此轻松沦陷的原因之一。
这是-
公元1644年
那是——
明朝统治中国276年的最后一年
清朝在268年的第一年进入中原
大顺王朝建立的那一年也是它灭亡的那一年
明朝虽然有三个烂皇帝,但是政治、军事、经济连续烂了六七十年;
虽然长城外的女真族在辽东被骚扰了近30年;
虽然大顺军在辽阔的中原和西北地区已经扰攘了十几年;
然而,直到这一年,1644年,才真正到了决定性的关键时刻。
这一年的前百日,大顺军不流血攻占了明朝的帝都——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清军受明朝领袖吴三桂邀请。山海关一战后,大顺朝皇帝李自成被赶出北京;六岁的皇帝福临在紫禁城内轻松地登上了元明二十四位皇帝的宝座,创建了长达268年的大清帝国。
这是1644年,事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