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西辽国 辽朝灭亡后 百万契丹人都去哪了

导语:辽朝灭亡后,数百万契丹人去了哪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契丹曾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是第九位皇帝,享受了210年的国家。边界也很大。今天,河北省南部白沟河以北地区属于大辽国。这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家有一百多万颗牙齿。但是,辽灭亡后,我们找不到契丹人的影子

辽朝灭亡后,数百万契丹人去了哪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契丹曾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是第九位皇帝,享受了210年的国家。边界也很大。今天,河北省南部白沟河以北地区属于大辽国。这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家有一百多万颗牙齿。但是,辽灭亡后,我们找不到契丹人的影子。那么,数百万契丹人在哪里?为什么现在没有契丹?辽国边境地图

上图为辽国鼎盛时期的边界图,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埃尔贡河、大兴安岭,南至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领土很大。

这个国家是契丹人建立的。这个民族是中国古代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中国东北,接受半农半牧的生活。至于契丹,从唐朝就有明确记载。契丹民族早期分为八个契丹师,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和盟。日后唐太宗设置松墨总督府治理这一地区。大和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再次成立了尧集部落联盟。唐朝末年,契丹族首领卢野·阿保吉统一各部,于916年以契丹的名字称帝。947年,改名廖。

与其他民族不同,契丹民族有自己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公元920年春正月,辽太祖卢野·阿保吉下令创制契丹文字,用汉字简化或加笔画而成。除了契丹文字外,还有一个契丹小字,据史书记载是狄慈亲王所创。契丹文字和契丹小字仍会出现在一些文物中。此外,契丹人的文学造诣也很高。他们的作品包括诗歌、歌词、歌曲、诗歌、散文、章节和信件等。,并有叙事、训词、寓言和叙述等各种主题。作者包括皇帝、皇族、大臣和各部的人。

更让人佩服的是,契丹有许多民族画家,他们擅长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著名画家钱虎父子桂湖、东单王耶律倍,画了许多宋代名画,被誉为“神作”。

契丹族

契丹人勇敢而足智多谋。在梁羽生和金庸的作品中,辽国的契丹人常常被描述为战斗的人空。辽国在宋朝是北方非常强大的国家。曾经富丽堂皇,金阁铁马往来于东北风情、草原华夏、内外长城。但令人惊叹的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从明朝开始就集体消失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在辽西,我们只能从一些寺庙和出土的石碑中找到一些关于契丹人的线索,但关于辽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很少,而且由于国家破碎,历史档案无法讨论。

那么,这些契丹民族去了哪里?

1.当地居民融入女真人和其他民族

辽国的末代皇帝是天佐皇帝。面对的崛起,天祚帝只能是一个亡命之君,四处奔波,最终被杀,辽国的民众也融入了的居民。元朝、明朝和清朝,随着文化交流和民族成长,契丹逐渐并入女真等民族。

2.融入穆斯林居民

据文献记载,晋朝灭辽后,耶律达在西北地区召集十八个部落,招募万人,并设置官吏。1130年,他率部西进到了叶密里地区,在那里建都为帝,仍沿用辽国国名,史称“西辽”。1134年,耶拉达在楚河南岸建都。其疆域东北至叶迷河,东至山南路,西至咸海,南至阿姆河,成为当时西域最大的强国。当时,辽国的许多居民看到了天佐皇帝的残暴,对他的丰功伟绩十分钦佩,纷纷从辽国赶来投靠他的丰功伟绩。

到1218年,西辽被蒙古将军哲别打败。1222年,西辽国将军巴拉黑·哈提卜率领一批西辽臣民逃往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了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契尔曼王朝,俗称“后西辽”或西契丹。1303年,齐尔曼王朝被伊尔汗国灭亡,伊尔汗国是契丹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后来,这些契丹人逐渐融合为当地的穆斯林居民。

契丹人

3.分散在全国各地

金蒙战争爆发后,“誓不吃金粟”的契丹人投靠蒙古,随蒙古东、西进,向全国各地扩散。但是,这些人一直无法聚集在一起,按照族群划分,他们应该和匹配地区的很多人生活在一起,才能被称为一个民族。但是契丹人太散漫,融入各个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但没有契丹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带有契丹基因的族群,那就是达斡尔族。达斡尔族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农村。数百年来,达斡尔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有辽阔的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和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交汇。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各国历史学家的兴趣:几百年前,一个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境要塞,然后留在这里度假。这次戎行的首领是达斡尔族的始祖萨吉尔达汉。

这个传说一路把达斡尔人和契丹联系在一起,但这个传说故事会是历史真相吗?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族起源于契丹,现代一些学者通过对契丹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风俗、宗教、言论、历史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达斡尔族是最延续契丹传统的民族。

此外,辽宁省凌海市有为满族自治县境内还有契丹人下落的传说。有一个村子叫大紫英。根据白隋几代人的口头传说,大紫英是古代屯兵的据点,即达斡尔族的祖先,也是辽国契丹人过去驻扎军队的地方。而且这一带还有古墓,可以说明大子营是武将驻扎的地方。几年前,京沈高速公路在当地修建时,出土的古墓葬都是用当地已经消失的大块青砖建造的。

契丹士兵

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

相传辽国灭亡后,天祚帝的八弟阿玉率兵到云贵川。他们就地定居,先取阿保吉的名字,改姓为阿,后改姓为莽、江。后来,他们自称是“自己”。生牙10万颗,主要分布在云南保山、大理、临沧等地,属于汉族、彝族、布朗族、佤族

如何判断谁是契丹族的后裔?

一种新的工艺在解决这个永恒的悬案方面取得了进展。即使历史被遗忘,文字被遗失,文字被改变,契丹后裔的血液里总会流淌着一种记忆,那就是基因。现代科技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传说只能是线索,科技才能下结论。这也叫证据。

专家首先在四川乐山采集契丹女性尸体腕骨,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采集以墓志铭为证据的契丹人牙齿和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采集血样,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等几个旗县采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的血样。在用硅法完成了对古代标本牙髓和骨髓顶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的比较后,他们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契丹人与达斡尔族有比较亲缘关系,是契丹人的后裔;而云南的“我”与达斡尔族有着相似的父系血统,是蒙古戎行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根据这一认定,结合史料,历史学家终于找到了契丹民族的下落:元朝时,蒙古先民在欧亚大陆上建立大蒙古帝国时,近年来作战频繁,征兵频出,能征善战的契丹民族被征散在全国各地。一些联系较大的民族,如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民族幸存下来,而另一些民族则被当地人同化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稀有品种在东北。辽国于1125年灭亡后,经过了1115-1234年的金朝,1206-1368年的元朝,1368-1644年的明朝,1616-1911年的清朝。持续了786年。尽可能少的留下了几百万人,但作为一个死在乡下的民族,他们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战争、移民、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契丹人就像流入大海的水一样,不再作为零维国家存在。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孔子多高 孔子有多高 孔子的身高到底是多少下一篇:浮雁沉鱼 水深千尺 怎及你一往 情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