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陈毅的儿子 陈毅追悼会 陈毅回忆录的内容

导语:陈毅追悼会上发生的事陈毅追悼会在他逝世后的第4天举行的。陈毅元帅是在1972年的1月6日,在医院抢救无效逝世的。陈毅住院时的病房直接改造成灵堂,陈毅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张结白的床单。妻子张茜就这样站在病房门口,等待过来吊唁

陈毅追悼会上发生的事

陈毅追悼会在他逝世后的第4天举行的。陈毅元帅是在1972年的1月6日,在医院抢救无效逝世的。陈毅住院时的病房直接改造成灵堂,陈毅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张结白的床单。妻子张茜就这样站在病房门口,等待过来吊唁的人。

陈毅追悼会现场图

第一个来的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他带着他的小孙女向陈毅鞠躬,之后又去安慰了张茜几句。刘伯承元帅的到来,让全屋的人都失声痛哭。因为当时的刘伯承元帅已经双目失明,是在秘书的扶持下,慢慢的走过来的。刚进门,刘伯承元帅就站在病房的中央连鞠三躬,然后转了90度继续鞠躬,接着再转90度鞠躬,最后又转90度鞠躬,把四个方向都给鞠了个遍。

刘伯承元帅在大家的哭声中完成了这个动作。后来张茜上前,将刘伯承领到正确的位置,于是刘伯承又鞠了三个躬才终于离开。刚走出房门,刘伯承元帅就忍不住哭了起来。陈毅元帅的追悼会是在八宝山举行的。当时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全部前来吊唁,连宋庆龄女士也赶过来参加。

得知毛主席要来的张茜不免想起了陈毅病重的最后一段日子。当时陈毅的病已经很重了,基本上已经无法进食了。但是在毛主席寿辰当天吃了一碗寿面,临死前还呼唤着红军。毛主席前来吊唁的时候,也说了一句井冈山的人已经不多了。他们似乎都在怀念那段意气风发的井冈山时期。

陈毅回忆录的内容

陈毅作为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一位伟大元帅,无论在中国的革命时期、解放时期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都对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将领、政治家、外交家,甚至还是一位不错的诗人。然而他的一生并非如他的辉煌名声一样一帆风顺,陈毅回忆录就是其起伏一生的记录。

陈毅回忆录

陈毅回忆录主要指的就是《陈毅传》,此外他的伟大事迹以及军事思想在军事百科全书中单独占据一列,同时这位伟大的元帅也在粟裕等人的回忆录中也占据了较大篇幅。今天我们就来着重介绍这本《陈毅传》。

《陈毅传》讲述的这位元帅传奇一般的人生故事。此书得到有中央军委与解放军总政部的批准,由南京军区的党委与政治部两处共同编写,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耗费许多人力物力,不仅仅是依据文献史料的参考,还结合将近千人的当事人与知情者的口述、回忆等等,以追求绝对的准确与严谨。这本回忆录不是一本平淡无奇的人物书,其文笔非同寻常,几乎是对文武双全的陈毅元帅的真实还原。这本书在出版前,经过了两次史编以及军委的审查,封面上的题目还是由邓小平主席亲笔题写,可见国家对于这本陈毅人物传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陈毅元帅在中国的地位。

整本书根据年份,从多个章节叙写了陈毅元帅的青年时代,他的战争岁月,他的传奇人生。

陈毅儿子陈小鲁简介

陈毅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和诗人。他的一生一共有三个儿子,在他的三个儿子中,他最疼爱的就是小儿子陈小鲁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陈毅儿子陈小鲁。

陈毅儿子陈小鲁图片

陈小鲁是陈毅最小的儿子,出生于1946年,于196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被送到部队锻炼,一年半后,因表现优异,被批准入伍。1992年,陈小鲁以上校的军衔专业。此后,陈小鲁开始做生意,创办了公司。

陈小鲁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两个哥哥,所以陈母满心希望能够有一个女儿。当看到又是一个儿子时,心里满是失落,把陈小鲁放在了屋口,赌气说要把他送人。当然,这只是陈母一时的气话,陈小鲁在后来的日子里成为了父母最宠爱的孩子。

1968年,陈小鲁被送到了部队接受锻炼。在到部队的两年里,陈小鲁只花了十六元钱,用来买生活用品。对于生于城市,长于校园的陈小鲁来说,部队的生活是一种真正的锻炼。在部队附近是没有人烟的,生活的条件自然也比较艰难。陈小鲁和战友们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下田,他做得只会比别人更努力。以至于每每到了晚上,陈小鲁会累的翻个身都困难。在部队的两年间,虽然陈小鲁表现优异,但是他得到的依然只是刚到时发的那套军装,津贴或是口粮依然没有他的份。后来,团里受到反映,这才给了陈小鲁一些补助,和一套新的军装。也是在这一年,陈小鲁加入了共产党,入了伍。两年多后,陈毅的父亲身体不适,陈小鲁才得以与父母重逢。

1992年,陈毅儿子陈小鲁转业,开始下海做生意。陈小鲁的生意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事业也非常成功。

胡兰畦与陈毅的渊源

有这样一句话:“将军为何多憔悴?半为兰畦半为茜”讲的就是陈毅元帅,于大数人而言,对于这“茜”比较熟悉,指陈毅的张茜夫人,而对另一位胡兰畦则相对陌生,那么她又是谁,胡兰畦与陈毅之间有一段怎样的渊源呢?

胡兰畦与陈毅

1938那一年年初,服务团来到南昌,陈毅作为新四军领导人于此处组建新兵,党中央决定在服务团中建一个党支部由陈毅直接领导。也正是这个时候,陈毅见到了十年未见的胡兰畦,二人久别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胡兰畦与陈毅互诉情长,各自讲了多年来经历的各种事情,胡兰畦讲到了自己离婚的事情,陈毅还鼓励了她的工作。

两人彻夜长谈,定下白首之约,此事也得到了其父母的同意,但是在组织上遭到了反对。新四军一把手项英找胡兰畦谈话,由于当时胡兰畦是国民党的女将军,如果她与陈毅结好,那么胡的党员身份就会暴露,因此需要她继续留在国民部队中,对革命做出贡献。

胡兰畦与陈毅的感情只得这样硬生生被拆散了,两人只得痛苦告别,此后陈毅在给胡兰畦的书信中说“马革裹尸是壮烈牺牲,从容就义是沉默牺牲,为了革命,我们就吃下这杯苦酒吧。假如我们三年内不能结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这也就是二人的三年之约。

之后胡兰畦一直关心着陈毅的安危,在报纸上查看关于陈毅牺牲的消息,还决定赡养陈毅的父母。上海解放后,胡兰畦写信要见陈毅,结果接待她的是副市长,此时陈毅已经儿女成群,时过境迁了。

为什么说陈毅不会打仗

陈毅是中国共产党中比较老的一代革命家了,是解放后还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井冈山时期的人物。陈毅将军为开国大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不过陈毅不会打仗这件事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战争时期的陈毅照片

战争年代的历史证明,陈毅在创建根据地或者经营根据地这方面,确实是很厉害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地方党政领导。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担任过外交部部长,当时在外交部除了享誉世界的乔冠华之外,也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陈毅的。他对待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经常给予他们鼓励和善意的批评,让他们尽快认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对待美国这种帝国主义,不像那些庸儒之辈一味的胁肩谄笑,而是凛然大气。

但是作为将帅的陈毅,真的是让人不敢恭维了。1942年,陈毅从延安到山东后,说是不适应大兵团作战,然后战局是六战五负一平。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数字。为了这件事,陈毅做了许多次的检讨。先是向山东野战军战士,再是华中分局,最后是军委和毛泽东。之后原华中军区高级干部张鼎丞、邓子恢等人联名给中央和毛泽东发电报,让毛泽东不要跟陈毅说。因为整份电报的内容就是陈毅用兵开玩笑,陈毅不会打仗。于是陈毅不会打仗的事情就渐渐的传开了。

之后江青和张春桥两人也说过陈毅不会打仗,而江青等人的身份,使人认为他们是在诬陷陈毅将军。其实并不是这样,陈毅是真的不会打仗。

陈毅性格特点分析

凡是熟悉新中国开国那段峥嵘历史的人们,都多多少少对其中一位开国元帅印象深刻,因为他的性格实在是鲜明的厉害,有的人会非常乐意与这样性格的人交往,而有的人会对这样个性的人畏畏缩缩,这位开国元帅就是陈毅,一位说话做事果断决绝、敢作敢当的风云人物。

陈毅早年的照片

陈毅是四川乐至人,出生在天府之国四川,陈毅性格也就像成都的辣椒一样直爽。他早年毕业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名作甲种工业学校的院校,后来去了法国,就读于中法大学,并且过着勤工俭学的生活。所以要想从陈毅的出生和经历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实在是困难,因为陈毅就是一整个北方爷们的个性,虽然不能说是张牙舞爪,不过也确实是有话说话,心直口快,就连当时的领袖毛泽东他也都敢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怕得罪了毛主席他老人家。

说起陈毅的这个性格,最令他疼爱的小女儿陈珊珊就有话说了,她曾经说过自己的母亲张茜一生温文尔雅,与父亲陈毅那活泼好动的性格正好相互补充,所以两个人一个慢一个急,确实是非常适合的组合搭档,可以堪称最佳组合。

一说起张茜,又不得不提陈毅性格里面的另外一面了,那就是文艺气质。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他的个人兴趣不在于军事或是战争,而是在艺术,还说自己更愿意做个记者,喜欢写写小说做做诗什么的。他也曾为妻子张茜作过一首诗,那是在与张茜结婚之前作的,诗名叫作《赞春兰》,诗句中满是宠爱之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洋务运动的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的皇帝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下一篇:谷瑞玉扮演者 少帅谷瑞玉 少帅谷瑞玉扮演者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