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此人欲救将被砍头的朋友 此人欲救将被砍头的朋友 可侍卫看管太严 他高举双拳 朋友获救

导语:此人想救即将被斩首的朋友,但守卫太严。他高举拳头,他的朋友得救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它们。北宋有个官员叫姚嗣宗,生于陕西华州,颇具文采,人称「 ”关右诗豪”。 早在关中时,姚嗣宗就已声名鹊起,陕西督帅杜衍曾问喜欢担任「 ”月旦评”的尹洙,「 ”你觉得姚嗣宗这个人如何?”尹洙笑道:「 ”就算他以白衣之身入翰林院,我也不会感到奇怪;但凭他生猛的性格,就算减死一等、流放

此人想救即将被斩首的朋友,但守卫太严。他高举拳头,他的朋友得救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地看一看它们。

北宋有个官员叫姚嗣宗,生于陕西华州,颇具文采,人称「 ”关右诗豪”。 早在关中时,姚嗣宗就已声名鹊起,陕西督帅杜衍曾问喜欢担任「 ”月旦评”的尹洙,「 ”你觉得姚嗣宗这个人如何?”尹洙笑道:「 ”就算他以白衣之身入翰林院,我也不会感到奇怪;但凭他生猛的性格,就算减死一等、流放海南也不委屈。”姚嗣宗听说后,对尹洙隔空作了个揖,赞道:「 ”知我者,老尹也。” ​姚嗣宗喜欢开玩笑,一天,枢密副使高若讷请他吃早饭,他刚坐下,一位老郎官不请自到,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的新诗。高、姚二人等得饥肠辘辘,老郎官却还溅着唾沫星子,非要拉他们联诗对句。姚嗣宗装作不通文墨的样子,与老郎官插科打诨。老郎官说:「 ”下观场子小。”姚嗣宗答:「 ”卑末狗儿肥。”老郎官斜他一眼,嫌弃他说的是粗俗俚语,接着吟道:「 ”猿啼旅思凄。”姚嗣宗忙说:「 ”这个好对,‘犬吠王三嫂’再合适不过。”老郎官气得胡子乱颤,变色道:「 ”我可是‘场屋驰声二十年’!”言下之意就是:我早在官场上混了二十多年,你们这些晚辈怎敢不敬?不料姚嗣宗张口怼道:「 ”未曾拨断一根弦。”讽刺老郎官身居高位却毫无作为。老郎官招架不住,袖子一挥,悻悻而去。高、姚二人相视大笑,终于吃上了早饭。 姚嗣宗既能吟风弄月,又可驰骋沙场,还很重情义。他有个同僚兼同乡叫董士廉,二人志趣相投。董士廉曾辅助上司刘沪修筑洛城,虽为防御之计,但事先并未征求朝廷的同意,因此被人揭发「 ”劳民伤财,擅动库银”。董士廉背了黑锅,论罪当斩,当时押解他的是大名鼎鼎的战神狄青。囚车经过华阴,姚嗣宗正好在那儿当县令,虽有心搭救,怎奈侍卫看管太严,根本没有说悄悄话的机会。于是姚嗣宗大声呼唤董士廉,并多次高举双手示意。董士廉沉思片刻,连说:「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董士廉被押到刑场后,狄青威风凛凛地坐在厅堂之上,四周侍卫执剑环立。董士廉忽然来了精神,破口大骂:「 ”狄青,如今我碍事了,你要杀便杀,反正日后你也活不长!”狄青听后大惊失色,手执令牌却迟迟不敢扔下。原来,狄青是从行伍之中骤然发迹的,虽早已位高权重,但仍担心会被别人猜疑,生怕留下口实。而杀董士廉一事,他主要是得了尹洙的指示,因为尹洙与董士廉及其上司刘沪均有私怨。此时听到董士廉理直气壮的反击之词,狄青有些心虚,生怕别人说他滥杀无辜。他左思右想,还是不敢痛下杀手,只好暂时将董士廉收监,此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姚嗣宗高举双手的意思,其实是提醒董士廉—狄青自有软肋和破绽,只要你强硬对抗,便有挣脱牢笼的生机,千万不可坐以待毙。 姚嗣宗当年因在旅馆墙上留下两首热血杀敌的诗而扬名,从此走上仕途,有个姓张的江湖人士试图效仿,拿着一首诗大摇大摆地去拜访杜衍。杜衍一看果然是好诗,再看此人器宇不凡,便推荐他当了武官。谁知这货是个江湖骗子,诗也是他雇枪手写的,当官没多久就贪赃枉法,然后携巨款人间蒸发。 ​姚嗣宗晚年写了一首诗,「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昔日高呼「 ”大开双白眼,只见一青天”的热血少年终于乐天知命,归于田园。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老蔡的菜园子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150字左右的诗 150字左右的诗下一篇:拉萨古城的拉萨历史 拉萨古城的拉萨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