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湖广填四川 谁知道清朝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来龙去脉

导语: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一共发生过2次。第一次发生于明朝初年;第二次才发生于清朝,持续时间是从顺治到乾隆年间。首先,湖广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行政单元,湖广出现于明朝时期,当时明朝曾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流域设置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它的辖境是湖北、湖南二省的全境。明朝灭亡后,清朝继续了明朝的地方行政,并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一共发生过2次。

第一次发生于明朝初年;

第二次才发生于清朝,持续时间是从顺治到乾隆年间。

首先,湖广到底在哪里?

作为一个行政单元,湖广出现于明朝时期,当时明朝曾在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流域设置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它的辖境是湖北、湖南二省的全境。

明朝灭亡后,清朝继续了明朝的地方行政,并将“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湖广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继续负责管理湖北、湖南的军政。

所谓的“湖广填四川”,也就是从湖北、湖南拨出一部分老百姓,让他们迁徙到四川居住。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共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明朝初年;第二次,才是这里提到的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

时间自顺治时期开始,到康熙平定三藩于1694年发布《招民填川诏》后,开始大规模的迁入。

四川人口也由此迅速增加。1757年,四川人口还只有268万,等到1830年就达到了3495万。

根据清朝末年四川地方的人口统计,“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祖籍为湖广地区的占了总人口的25%。

因此,现在很多四川人,如果追溯祖籍就会发现自己原本是湖南、湖北人。

清朝前中期的“湖广填四川”,是一场清政府主导、延续上百年的,由湖广地区向四川盆地的移民运动。

这场移民运动规模之大、涉及达到几百万人,持续时间之长、从康熙年间延续到嘉庆初年,改变了国家、改变了四川和湖广、改变了几百万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改变了历史!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来龙去脉吧。

一、四川没有人了

明末清初,四川在战乱、瘟疫之后,变得十室九空,人民殆尽。

明朝末年,张献忠攻入四川,所占之地遭到大肆屠戮,人口锐减。同时,清军入川展开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动辄“全城俱歼,或杀男留妇”。接下来吴三桂起兵,再次把四川作为战场。

此时的四川“诚有川之名,无川之实”。全川人口在康熙初年仅存几万人,四川真的没人了。

二、清廷要移民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到任后,见到荒无人烟的情景,就给朝廷上奏,并直言“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四川才可能恢复。

但此时清廷内有权臣鳌拜当权,外有三藩嗣机造反,加上天灾人祸,没有力量和精力来顾及此事。

直到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才通过一纸明诏《招民填川诏》,宣布实行湖广填四川的重大移民政策,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三、移民很曲折艰辛

《招民填川诏》颁布后,并没有出现多少自发移民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安土重迁观念,以及政策不够清楚,让人没有去四川的原始动力。

清廷于是采取了强制政策,由官府强行组织,把整个村子、整个家族,集体迁徙到四川。甚至出险用锁链锁起来迁往四川的情形。

当然,除了用强,清廷也明白必须要有利,才会真正实现移民。因此颁布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如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对移民垦荒地亩,五年起才征税;对滋生人口,不再加赋。

土地成为最大的吸引力,毕竟湖广各省人多地少。赋税较轻也是一大吸引。

从此以后,移民逐渐从最初的强制,到后面的自发,前后延续上百年。到清末四川人口已接近800万,基本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触读历史原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彻卫子夫 刘彻卫子夫最后怎么样了下一篇: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雍正康熙乾隆之间的联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