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挹江门 南京大屠杀:5000军民逃难挹江门 遭日军包围屠杀

导语: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山教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先后收集了遇难者遗体5100余具,葬于弋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的蒋家院。为了这座丰碑挺身而出,为了做事,为了安慰逝者,为了激励后代,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振兴中华。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山教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先后收集了遇难者遗体5100余具,葬于弋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的蒋家院。为了这座丰碑挺身而出,为了做事,为了安慰逝者,为了激励后代,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振兴中华。

弋江门丛葬碑

一江门是民国政府于20世纪20年代在南京城墙上开设的。是连接中山码头和市中心的必经之路。然而,在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中国军民逃离战火的希望也绑在了义江门。逃到弋江门的五千多军民将被恶毒的日寇包围,进行残酷的屠杀。

这座纪念碑紧贴着绣球花公园的城墙根

一江门丛葬遗址纪念碑位于绣球公园内,从公园南门进入。沿着河边绿树成荫的小道走了大约200米后,右边有一个小广场。石阶步道向上,隐藏在绿化带中。城墙根下有一座纪念碑。这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义江门集群葬地纪念碑。整个丛冢遗址是一个30多平方米的平台,周围是高大的松树和柏树,中间矗立着一座高约一米的方形墓。这个墓地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立的。

纪念碑上的碑文记录了1937年12月这里发生的悲剧:在弋江门附近,这里曾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骨的埋葬地之一。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山教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先后收集了遇难者遗体5100余具,葬于弋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的蒋家院。为了这座丰碑挺身而出,为了做事,为了安慰逝者,为了激励后代,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振兴中华。

“綦江门是南京沦陷后城内军民撤退的生命通道。”据专家介绍,侵华日军从南京东面的中山门和南面的中华门、通济门、光华门入侵,但中国军队与他们交战后失利,于是开始从中山门和中华门撤退。撤退时,必须经过义江门才能到达下关。很多南京人看到中国军队退守城外,一起逃到下关,路过弋江门。当时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里。

日方说:这里的尸体堆积如山

日寇开始从城内搜捕,宣武门、水西门、清凉门城墙外分别有两条路。大批中国同胞陷入绝境,有的奋起反抗,英勇牺牲。许多中国官兵被迫放下武器,成为战俘。他们和老百姓一起被日军逮捕屠杀。

据当时读卖新闻记者报道,下船下船后,“我出去一看,看到码头对面有一堵高高的板壁。中国士兵的尸体堆积在城墙上……我径直奔向宽阔的中山北路。那是被杨树覆盖的大道...从这个地区,一路上,有许多穿着当地居民衣服的中国士兵的尸体和死去的军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宋朝是怎么灭亡的 宋朝灭亡之后文人都怎么样了下一篇:宋玉致 童年回忆《大唐双龙传》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