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都道府县大战 金国曾经如此强悍 蒙古入侵 为何被迫退守开封

导语:“金兵过万,则无敌于天下”,当年金兵的“铁浮图”、“拐子马”让人闻风丧胆。但为什么到了后期,金国却变成弱鸡,被蒙古追着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皇帝昏庸无能、权臣大权在握,也有金朝的军队战力迅速滑落、军事战屡错误等原因。此外,官僚政治腐败、灾害频仍、财政不足,也是部分因素。皇帝昏庸无能金朝自金章宗时期,便已开始衰败。等到卫绍王、金

“金兵过万,则无敌于天下”,当年金兵的“铁浮图”、“拐子马”让人闻风丧胆。但为什么到了后期,金国却变成弱鸡,被蒙古追着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皇帝昏庸无能、权臣大权在握,也有金朝的军队战力迅速滑落、军事战屡错误等原因。此外,官僚政治腐败、灾害频仍、财政不足,也是部分因素。

皇帝昏庸无能

金朝自金章宗时期,便已开始衰败。等到卫绍王、金宣宗时期,皇帝更加昏庸无能,朝政大权把持在权臣手中。皇帝无心亦无力改革朝廷的弊政,只能任由金朝滑入灭亡的深渊。

金章宗时期,虽然号称金国最强盛时期,但是盛极必衰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金章宗喜好奢侈,大肆建造宫殿。而且因为金章宗喜爱后妃李氏,使得外戚开始干预朝政。金章宗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便是一直没有后嗣,且他的身体不好,这就为金朝的迅速衰亡埋下了伏笔。

卫绍王是金章宗的叔叔,其性格柔弱且没有智谋。金章宗去世的时候,嫔妃贾氏、范氏已经怀有身孕。金章宗让懦弱的卫绍王继承皇位,只不过是想让卫绍王暂时看守皇位,一旦贾氏、范氏生出男孩,便要夺回皇位。

只是皇位的诱惑太大,卫绍王登基之后,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得金章宗的两位妃子都没能正常生子。此后,金章宗宠妃李氏及其娘家人也被清洗,卫绍王最终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卫绍王对付金章宗的遗腹子有的是办法,但对付蒙古人却是一筹莫展,只知道和大臣们相对哭泣。

大臣建议设置辽东行省,因为辽东距离中都太远。一旦蒙古南下,州府之兵无权决断,还需要向中央朝廷来回申报,贻误战机。但卫绍王却对此不予理会,最终使得东北地区逐渐丢失。除此之外,卫绍王时期,朝政被权臣把持,君权旁落。

权臣把握政权

而胡沙虎深受金章宗信任,但为人胆小贪财,却又专权肆恣。在卫绍王时期,此人继续得到重用。原本负责西京留守的胡沙虎,遭遇蒙古军后,却不战而逃。他如此作为,回到朝廷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任命为右副元帅、尚书左丞。

后来,胡沙虎谋反作乱,杀死了专权的驸马都尉徒单没烈和他的父亲南平,并派太监杀死卫绍王。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是庶子的完颜珣,被胡沙虎立为傀儡皇帝,是为金宣宗。金宣宗对大权在握的胡沙虎不敢有丝毫不敬,封他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封泽王。

金宣宗的懦弱无能,也激发了其他野心家的铤而走险。术虎高琪后来杀掉胡沙虎,金宣宗也不敢加罪于他,反而由术虎高琪接收了胡沙虎的全部权力。等到蒙古军打到中都城下时,金宣宗也束手无策,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和蒙古军求和上。

等到蒙古军撤退后,中都已成为一座孤城。金国不能打退蒙古的进攻,则中都无险可守。胆小怕事的金宣宗,不顾群臣的反对,一意南迁到开封。南迁开封后,大臣指责术虎高琪权力太大,金宣宗却替术虎高琪辩护,并没有趁机削弱他的权力。肆无忌惮的术虎高琪一心伐宋,希望失去的土地从南宋那里找补回来,从而促成宋蒙联手灭金。

已经到了这部田地,金宣宗还不思奋发图强,一心沉醉在奢华的生活之中。而且金宣宗身为皇帝,却常常过问小事,而不是高屋建瓴确定方针,简直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糊涂皇帝。

除了接连几任皇帝昏庸外,从金章宗时期开始,官僚政治腐败,水灾、旱灾、饥荒等灾害频发,黄河中下游大量农田被淹,许多农民流离失所。生产停滞,农业歉收,对外战争不断,使得朝廷的财政也大为吃紧。

金国昔日剽悍善战的猛安谋克,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后,占得了大量田地,生活迅速腐化,战斗力急剧下降。这种情形,和后世的满清八旗十分相似。虽然朝廷颁布多项军法,仍旧无力扭转猛安谋克的衰落。军队战斗力不足,战略指导亦是错误百出。

原本金军防守的地方,既有高山峻岭等天然屏障,也有边垒等人工防御。金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收缩兵力,重点防御。但金国却全线防守,分散了兵力。而且各个军队之间互不统属,难以形成联动,反被蒙古逐个击破。最终使得金朝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对于蒙古再也无能为力。

因此在1214年,金宣宗不顾大臣们反对,决意迁都开封。金宣宗的离开,引起了中都军民极大的恐慌,蒙军闻讯后再次攻打中都。金宣宗把原本留守在中都的太子召回,从而加快了金朝的灭亡速度。

综上所述,曾经强悍的金国,面对蒙古入侵,被迫退守开封的背后,是因为金朝政治、军事、经济等全方面的衰落。而在所有的因素中,尤以皇帝昏庸为重要因素。假如金章宗、卫绍王、金宣宗中,哪怕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能够去外戚、绝权臣、积极革除弊端,联宋以抗蒙,最终未必会落得迁都开封,以致灭亡的结局。

如果只看结果,为避蒙古兵锋,金朝从中都迁都到开封后,只存在了20年就被蒙宋联军所灭,说明此次迁都确是亡国之始。

但另一方面看亡国过程的话,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如果金朝上下在迁都后能够励精图治,对内勤修政务,对外结好宋、夏,未必不能据守中原与蒙古对峙,很可能形成几国鼎立的局面。

但历史不允许假设,所以才既有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说,也有成王败寇的之论。

金国迁都开封正确与否除了因结果而产生的判断外,还要看当时的形势,下面就尝试从几方面分析一下金国迁都的缘由和利害关系。

蒙古还没统一前形势图

蒙古大军第三次攻金 兵临中都

公元1213年夏秋之际,金朝国都中都大兴府气氛十分紧张,因为蒙古人又来了,这是继1211年铁木真兴兵攻金后,双方第三次大战,也是蒙古人第二次要打到了中都城下了。

虽然蒙古人已经攻克居庸关,前锋直逼城下,但气氛紧张是紧张,中都是金朝的中都,不是北宋的汴梁城。面对坚城和仍有战力的金军,蒙古军队在二年前已经有过一次攻城失败的教训。所以中都城内的金朝朝廷认为这一次,蒙古人也还是劫掠一番就会撤退。

1211年的大战,金国损失了45万大军,1212年又损失了十余万人,所以此时蒙古大军再来,中都附近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野战之军,只能凭坚城固守,任由蒙古人在河北攻城拔寨。

但也正因为蒙古人分兵攻略,所以中都城面临的压力并不大。蒙古人对于攻打坚城也没什么办法,当时还没有得到中原的攻城利器,采取的方法就是城下倒土然后跑马上城。

蒙古对金朝的前期攻势

四处虽然都有蒙古军,切断了城中的补给,但是中都城是当时繁华的都会,存粮仍可以支持两个月。按照蒙古人的作战习惯,早就该抢够了退回草原了。

在战场上野战打不过蒙古人,但是金朝守城的准备应该还算充足。只不过这时候却突然爆发了内乱。

金朝内乱 武将弑君成权臣 旋即被斩杀

八月二十五日,打战打不过蒙古人的金朝大将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竟然从城北的驻守之地率军杀入了中都城。

杀掉了卫绍王之后,纥石烈执中就立了完颜珣为帝,就是金宣宗。

此番弑君之乱在中都城内并没有激起多大波澜,只是暗潮汹涌,所以蒙古人也没有借机占到什么便宜。金军还是一如既往地迎战攻打中都的蒙古军队,当然也一如既往地败退。

金国军队还是比北宋的扛打一点

战事算是胶着之中,但是金朝的败军之将中又出现了一位绝地反击的人物——术虎高琪。

他对阵蒙古人也是屡战屡败,以至于被纥石烈执中威胁再输就杀头。

哪怕是威胁他要军法从事了,术虎高琪再次出战还是败战,害怕自己性命难保,术虎高琪一合计,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随即联络朝中重臣发动了兵变。

蒙古人在撤军之前勒索了金朝一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虽然再一次内乱,但是蒙古人即便已经攻到中都之下却仍然撼不动中都。也如金朝上下所料,出兵数月之后,蒙古人准备回去了。

当然,议和是议和,首要条件是金朝满足了成吉思汗的胃口。

比北宋强一点的就是京城没被攻破,皇帝和王室后宫没被掠走,只是奉上了被弑的皇帝的女儿。

当然,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中都没有被攻破,这就与蒙古人缺乏攻城手段有关了。

而且蒙古人走得很干脆,连攻下的中都门户居庸关都放弃了。从这一点看,成吉思汗当时并没有一口吞掉金朝的想法。

按照当时的人口等对比,成吉思汗的蒙古国人口七八十万,将士差不多十五万。而金朝人口近五千万,兵马百万。

只是按照数字来看的话,金朝不迁都,似乎也没什么大碍,毕竟成吉思汗攻打中都两次,都无功而返。

满朝上下对于迁都的种种意见

但就在蒙古军撤走之后,金宣宗突然提出要迁都。根据《金史》的各列传记载,朝臣们对此讨论很激烈。

反对迁都的,有宗室成员完颜从彝,

有左丞相徒单镒,

朝廷上下反对者众多,“百官士庶皆言不可。”

蒙古国建国后的形势图

有反对的也有赞成,但是对于迁都到哪里各有各的意见。

有要迁都关中和河中地区的,

有认为应该迁都山东的。

还有要求迁都回老家东北的,

最后一种观点就是迁都到北宋旧都开封。

朝中众臣讨论迁都,多是在讨论蒙古威胁,而金宣宗则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不认为自己是逃跑主义,

迁都与否迁都去哪 两个人的意见最重要

虽然朝臣这么多意见,但是金宣宗毅然决定南迁,自然除了蒙古的威胁外,还有其他原因。

决定去开封,因为上书的是握有南方重兵经营开封日久的三朝元老,所以一直被权臣裹挟的金宣宗决定迁都开封,似乎去了南方,五十岁才当上皇帝的他能够从此天高任鸟飞了。

朝臣之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握有重兵的术虎高琪。如果没有他的同意甚至推波助澜,怕是金宣宗也不敢提迁都的事。

史书中虽然没有提及术虎高琪对于迁都的意见,但是通过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不愿意留在中都的。

因为中都里面要么是王室成员,要么是累世重臣,他一个靠平叛骤得大权的人待在这一群人中间,肯定是有着朝不保夕之感的。

术虎高琪能够成为当时领军的主要将领,是源于他在关中地区的卓着战功。1211年,蒙古第一次攻金时,术虎高琪是奉命率军勤王到的中都,他的根基是在西北,所以他当然愿意往南走,离着自己的老巢秦州越近越好。

这两位既然拍板了,自然也就无人敢反对。

放弃固守中都也是形势使然

成吉思汗雕像

按照蒙灭金的线路图,金朝到最后确实是损失了雄兵百万的。在与蒙古的前三次大战中,金朝就损失了五六十万人。而损失的大部分都是中都附近的军队。

第三次蒙古人攻来时,守城的金军已经很少本地人了。朝中重臣当初劝金宣宗与蒙古议和时就说了,

这些从天南海北各处抽调来保卫中都的士兵,肯定是没什么客死他乡的死战之心。

而其他几十万大军更是在战败时不能轻动,因为金朝不仅是面临蒙古的进攻,他西边还有已经臣服于成吉思汗的西夏,南边还有南宋,一旦大军调动,尤其是西夏,很可能直接杀入关中。

显然配合蒙古军行动的西夏人马早就等着关中空虚的机会。

而就地再行募兵,难度就非常大了。因为山西、河北已经被蒙古连续三年洗劫了二次。蒙古人可不只是抢东西,他们更是喜欢抢一地屠杀一地的。

就算是有幸存的,那也是掌握在汉人地主豪族手中,一旦施以高压,很容易陷入两败俱伤的内耗之中。沧海公王福,河间公移剌众家奴,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靖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故天作,上党公张开,东营公燕宁,这九个公爵就是后来金宣宗封的拥兵自重的河北豪强。

抛去河北这个已经无力强制弹压的京畿之地,中都在此时也算是陷入了一个死地。

山西不说,蒙古大军随时可以冲关而入,山东,则是起义军的地盘,谁来打谁。

而龙兴之地的东北,虽然看着地盘广大,一是没什么人,二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金朝迁都前已经失去了东北

因为契丹人在蒙古人的支持下,早就造反了,从1212年到1214年,最富饶的辽东之地,已经成了辽王耶律留哥的辖地,切断了金朝中都与上京间的联系。

金朝敢去打耶律留哥,只怕随时就被蒙古抄了后路。有那个人马还不如回镇暂时安慰黄淮之间的国土。

所以,金宣宗决定迁都开封,等于是暂时从四面楚歌的死地脱身。他面对的局面,其实与后来崇祯皇帝死守北京时的周围形势差不多。

金朝迁都开封的后遗症

金朝迁都只是摆脱当前困境的权宜之计,谈不上什么好处,但是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丢失了大片领土。

首先就是老家东北,眼见再也无望和中原合流,留守的辽东招讨司最后为了凝固残余女真人的军心不得不独立了,南迁到黄河以南的金朝也就再无回家的机会了。

再有就是中都,虽然金宣宗说让太子留守中都,可是太子早早就跑了,蒙古借机杀出,在1215年终于拿下了军无斗志的中都。

中都的失守,等于钉在河北的钉子被蒙古人拔出了,整个河北随之沦丧。金朝只保留了关中、河中、山东西南、河南这被挤压成条状的国土。失去了大片土地,自然也就失去了大量的财政来源。

而中都失守,一方面原因是留守众人的贪生怕死,另一方面原因,则是金朝苛待少数民族的军队。

金朝是一个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征服了各个少数民族之后,就组成了乣军,乣是管理少数民族的行政单位。乣军在金朝主要是负责边疆的守卫工作。防止其聚众叛乱,还将组成乣军的少数民族迁离故地。

而到了金朝衰落时,乣军甚至成了金军战力最强的主力,包括与蒙古人的交战,乣军也是不落下风。术虎高琪虽然屡战屡败,但军队仍不伤筋动骨,很大原因就是他麾下又不少乣军。在他夺权时,就是“遂引乣军围执中之府,突入其卧内杀之。”

但是因为乣军的主要组成是契丹人和东部蒙古人,所以在蒙古崛起并进攻金朝之后,很多的乣军就投降了蒙古。以至于虽然中都的乣军仍然英勇善战,但终是被金朝所怀疑,

“乣军不可信,恐终作乱。”

在迁都之后,术虎高琪部下的乣军被留在中都,等同于被抛弃了。于是,“六月,金乣军斫答等杀其主帅,率众来降。”

而且投降之后就成了带路党,“燕京之乣军叛,与鞑靼共围燕京。”

最终导致中都陷落。

金朝失去中都后的形势图

认为南宋是软柿子 结果大伤元气

迁都开封,还有一个潜在理由就是,蒙古我是打不过,不是还有南宋嘛,他们那么大的地盘,还不是随时等我们大金朝去夺,大不了我们也跑到江南去。

“吾国兵较北诚不如, 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大金国志》

“遂有南窥江汉之谋,构怨于宋,兵端再起矣。”——《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还在南迁中,金宣宗就催促南宋赶紧把岁币送过来。不过,眼见金朝被蒙古都打迁都了,于是宋宁宗就拒绝了金朝的要求,再也不给那二十万两、匹的岁币了。

宋宁宗第一次发布了讨伐金朝的檄文

于是,金朝也不管自己背后的蒙古和西夏了,开始攻打南宋,结果这一次,金朝失算了,以逸待劳很久的南宋军队突然硬朗起来,襄阳城下“喋血以战,金兵败走”“徐州、光化皆以捷闻。”

不甘心被瞧不起的对手打败的金宣宗一直派军攻打南宋,从东到西,两国一下子就打了六年。

当然,金朝攻打南宋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内经济已经不堪重负,还抱着当年草原民族看上哪去哪抢一把好过年的心态。

打来打去的,本来应该联手抗蒙古的两国可谓是仇上加仇。

以至于,蒙古大举攻打金朝时,南宋就和蒙古联起手来,不仅借道给蒙古大军,自己也出兵助战,金朝在迁都二十年后终被灭亡。

结语

迁都开封当然是金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结果看,也是金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古人曾评价,“惟宣宗一败之后, 即迁汴都, 为大失计耳”。

但是就金朝当时面临的局势而言,舍弃已经被北、西、东包围的中都,虽然不是高明的战略决策,但也时势下的权宜之举。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这个权宜上。迁都后的金朝并没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而是对内压迫,继续腐化堕落,又对外交恶,与南宋仇上加仇,战乱不休,使得休养生息以图再战的战略思想成了玩笑。

金朝迁都是不是正确,其中掺杂着许多需要考量的问题,并不能因为结果如何,就认为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

就如同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在后金的咄咄逼人之下,并没有选择迁都而是要天子守国门一样,很难断言,这个王朝只是因为迁不迁都而灭亡。

参考资料:《金史》《元史》《宋史》《大金国志》等

“金兵不满万,满必无敌于天下”说的就是金国的强悍。但这指的的是金国初期,消灭大辽和北宋的时候。但蒙古兴起时,金兵已经早没了往日的雄风,特别是在铁木真的铁骑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女真部落在消灭辽国的时候是很强的,后来经历皇族内乱后逐渐走向衰弱,特别是金章宗时期,金国上下进行了全面汉化,逐渐放弃了女真民族的金戈铁马,后来继位的完颜永济是一个昏君,更看不到金国的隐患。

再看蒙古。在金朝蒙古分为几个部落,部落之间相互攻伐,金国为了更好的控制蒙古还在各部落间相互挑拨让他们自相残杀,甚至亲自动手,杀了不杀蒙古人。可以说在金国人的统治下蒙古人是非常悲惨的,蒙古人对金人也是充满仇恨。所以铁木真崛起后对金国的进攻也是最狠的,也屠杀了大量女真人。

腐朽、衰弱的金国根本不是铁木真的对手,在与蒙古铁骑的交战中逐渐丧权失地,最后不得不,放弃本土退到曾经的占领区开封。

蒙金战争,蒙古入侵后,金国退守开封是无奈之举也是最佳的选择。

蒙金战争概况简述

1、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指挥征金

1211年蒙金于野狐岭发生战争,成吉思汗以报父祖世仇为由进行的伐金行动,蒙古军所过之处皆遭洗劫,田地、建筑等被大肆摧毁、破坏。蒙古军大获全胜,金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

2、授权木华黎征金

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其率兵征金,木华黎不负重托,在忠诚执行成吉思汗命令的同时,广纳人才,安抚百姓,占领城池,设置政权,为蒙古最终击败金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窝阔台、 拖雷蒙征金

成吉思汗病逝后,窝阔台继承可汗,继承汗位次年,窝阔台、拖雷兵分两路实行绕道南宋迂回攻金的策略,最终大获全胜,金朝灭亡,历时22年的蒙金战争宣告结束。

金国迁都地点的争议

野狐岭之战后,金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金宣宗看着战后破败的都城,虽然暂且得到喘息,但惧怕蒙古再次攻打中都,提议迁都。

迁都可是一件大事情,一经提议便引起巨大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互不相退,各执一词。反对者认为都城是国家的根本,一旦放弃就会动摇民心。支持者则认都城虽为国之根本,但现在的都城已经破败不堪,随时面临险境,不迁都,我们就是是砧板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

金宣宗是力挺迁都的。但都城迁到哪里是个问题,针对当时的局面,一是退回金朝兴起之地辽东,即现今的东三省。辽东虽然有山有水有海洋,地势可以凭险固守。但蒙古可连阴山、走燕山,根本阻挡不了蒙古军队。并且辽东严寒,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低无法满足需求。

二是迁都关中,即西安,关中东有黄河,西有六盘山,地处高原,战略屏障良好,同辽东一样依旧不是最佳之地。

三迁都山东,山东物产丰富,物资充裕,但是山东地理上几乎不占优势不说还爆发了红袄军起义,迁都山东是万万不能的。

退守开封的优势所在

1、地理优势,可攻可守。

金朝以淮河与南宋为界线,相对比较安全。并且开封是宋朝国都,交通完备发达,,地理优势在军事上可攻可守。

2、黄河之滨,利于农耕。

开封地处河南,与山东、苏北、皖北临近, 水源充足,利于农耕,农耕向来是支撑国家命脉的基础,迁都至河南,粮食不愁,大把大把地有,不仅有可以解决金朝吃饭的问题,更是有利于金朝国力、军事能力的恢复。

3、五朝国都,系统完备。

开封从五代时就是都城,周世宗扩建,北宋在开封定都160多年,宫殿及各项系统完好,简单修葺即可居住,不需要大兴土木,避免劳民伤财,引起百姓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平稳民心。

在中国封建时期有一段非常耻辱的经历叫做“靖康之耻”,号称“满万不可敌”的金国一举灭亡了北宋王朝,并且俘虏了北宋皇室两千余人,赵宋政权被迫南迁。

金国在建国十年之内,不仅灭亡了北宋和大辽两个庞然大物,还将南宋朝廷追着打,赵构甚至一度逃到了海上来躲避金人的追击,被人戏称为“海上帝王”。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国家,却被蒙古国吹枯拉朽一般的给灭了,要知道当时金国有5000万的人口,兵力超过百万,而蒙古国总共也不过200多万人,两者既然相差如此悬殊,为什么金国还能那么轻易被蒙古灭了呢。

在金国的建国初期,金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北方游牧民族占据出色的马匹资源,而当时的战马就好比现代战争中的坦克一般,但凡强大的国家,势必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纵横沙场,所向披靡。

而从灭亡大辽和北宋这两个庞然大物也足以证明金国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可以说这段时间是金国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后,都会出现一个问题。原先为了生存,为了掠夺资源,他们都会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可一旦过上安稳的日子,就会慢慢失去斗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妨想想清朝入关前后的八旗军。

因而,不管是金国也好,或者金国之后的蒙古、满清也罢,入主中原之后都出现了战斗力迅速堕落的现象。蒙古国算强大了吧,毫不夸张的说,蒙古帝国才是真正意义上政府了亚欧大陆的国家,可最后还不是不到一百年就被灭亡了。

而其实,早在南宋大将岳飞带兵北伐的时候,金国的战斗力就已经下降的很明显了,一方面是逐渐堕落的金国,另一方面是正在崛起的蒙古,两军一对阵,结局就很显然了。

恰恰在这个时候,金国还干了一件蠢到家的事,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金国不想想怎么抵挡蒙古铁骑,竟然还分兵南下攻打南宋。结果公元1234年,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在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之下,宣告灭亡。

蒙古人一直是金国的附属国,受尽了金国的欺压和盘剥,蒙古人联合了一个猪队友“大宋”联合进攻金国,才灭了金朝

蒙古灭金时金朝已经江河日下,昔日在马背上英气勃勃的女真勇士已不复当年之勇,阿骨打吴乞买时期的荣光已经成为过去,完颜宗弼,完颜宗翰,完颜娄室这样一日千里的猛将已经永远消逝在历史的风尘中。

自小尧舜金世宗完颜雍在位的二十八年和金章宗完颜璟在位的十九年中,金国承平日久,发展生产,数十年未动兵戈,当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女真人习惯了中原的纸醉金迷和风花雪月,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再加上蒙古与金是世仇,金国为了防蒙古做大每年都要派遣大批军队对蒙古各部进行屠杀,并称之为“减丁”,以此来削弱蒙古各部的实力,抑制蒙古发展壮大,因此蒙古对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怀有深刻的阶级仇恨,就好比完颜阿骨打反辽之前不堪契丹王朝压迫一样苦大仇深。

而且当时金国已经是江河日下,蒙古逐步崛起,卫绍王完颜永济昏聩无能在位期间西京陷落,野狐岭45万大军灰飞烟灭,蒙古如日中天,卫绍王完颜永济被胡沙虎弑杀,后胡沙虎又被术虎高琪所弑,金宣宗完颜珣吓得不得不舍弃中都,不顾有识之士的反对迁都汴京开封。

最终三峰山一战金人十五万精锐败于四万蒙古铁骑,至此金军主力几乎全部断送,而此时蒙古名将辈出,木华黎,哲别,博尔忽,博尔术,速不台,赤老温这些不胜枚举军事才能卓着的优质将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金国晚期也有诸如完颜合达,完颜彝这样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是怎奈女真帝国独木难支,大厦将倾朝不保夕,即使完颜阿骨打和完颜晟两位英主在世也难以扭转乾坤,最终金哀宗完颜守绪被蒙古和宋军联手覆灭于河南蔡州城。

而明朝晚期后金再度崛起,此时明朝已经历时两百多年,国力渐衰,昔日洪武朝一统天下的盛世雄风早已烟消云散,永乐朝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已经不复存在,而蒙古这个与大明帝国相爱相杀近三百年的游牧民族最终也被异军突起的女真兼并,被纳入了大清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汉八旗一样构成了大清皇朝军事体系的中坚力量,此时蒙古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成吉思汗,也没有出现第二个也先,在和大明帝国斗了两个多世纪后被迫臣服于再度崛起的女真,自蒙古灭金后的四百多年后蒙古各部再次被曾经的手下败将女真族征服,综上所述,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归根结底还是国运。

强极则辱,月满则亏,有盛必有衰。金国衰弱之时,正是蒙古强盛之日,一个没落腐朽的民族,又如何对抗蒙古之铁骑。

金国的确曾经非常强悍,强悍到可以小吞大,蚕食鲸吞泱泱大辽,并且还能挟灭辽之余威,只经过几次用兵,便攻破了北宋都城开封,一举灭亡了富庶而不强大的北宋王朝!

也不仅金国如此,其实在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崛起之时,往往都能呈现出无比蓬勃的生命力。金国的崛起是这样,当年的辽国与北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只要这个崛起的政权,能够维持其政治稳定、上下团结,保有高度的凝聚力,则必然会产生出惊人的爆发力与杀伤力。所以他们才能够利用有利的内部与外部条件,从而呈现出称霸于一方态势。

不过这种其兴也勃焉式的崛起,似乎总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总是出现因前几代君主有所作为,使得王朝的国势保持强盛。而后来的君主却或是因为施政不力,或是因为用人失当,或是因为骄奢淫逸,或是因为忘记了居安思危,或是过于穷兵黩武……而搞得王朝开始出现盛极而衰之势,从而走上了逐渐衰落的下坡路。而其衰落速度的快与慢,则与其能否再出现中兴之主有关,如果有中兴之主,则会部分的挽回颓势。如果没有中兴之主,则该王朝将会加速走向灭亡。

那曾经非常强大的金国就是这样衰落的!而假如没有出现蒙古崛起,或许金、夏、宋、西辽、大理、吐蕃并立的局面,还将长期维持下去!而因为金国的实力最强,所以肯定仍将是北方霸主。然而在金国衰落之后,蒙古崛起了,蒙古挟天时、地利、人和之有利条件,横扫亚欧而几乎无敌手!

当金国这个已经走向了下坡路的政权,遭遇到了蒙古这个日益崛起的新兴势力时,又怎能与之对抗呢?因此当金军主力在野狐岭之战中被歼灭后,金国便只能靠迁都开封,试图以此来苟延残喘了!

原因有数个方面,上面几个回答都在说金朝的衰落什么的,实际上金朝并未衰落,立国才数十年,土地兼并并没有发展的相当严重,金朝本身又是由尚武民族女真所建,由于全面汉化,虽然内部混乱不堪,但是地方上相安无事,人丁滋生,实力在飞速上升,被蒙古迅速击败的原因:

是游牧民族的战法逐渐成熟,历代游牧骑兵以快速灵活见长,到了成吉思汗时期,这一长处被扩大到了极致,再加上气候逐渐温暖,历史来到游牧民族的关口,正好成吉思汗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外加中原地区商业贸易发展迅速,中原及波斯一带,先进的技术加上蒙古族灵活的战法成为了13世纪的世界主流,这是第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金人错误的民族政策,即灭丁政策,过于的残酷,灭族式政策激起了蒙古族人民的激烈反抗,金人越是残忍,蒙古人打金朝就越是不要命,处在巅峰的金人也不敢与其正面对抗,只能处处防守,被动挨打。

第三个原因才是金人没有血性了,前期的金人皇帝及部族首领带头冲锋,后期的金人老婆孩子热炕头,想着有黄河天险,幽云十六州,山川险要,山河阻隔,处处不敢搏命,一退在退,最终完蛋,当然这并不是关键因素,汉化仍然是主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野狐岭之战 金国曾经如此强悍 蒙古入侵 为何被迫退守开封下一篇:选择与尊严 有人说“成功者在落魄时 都会选择放下尊严”你认同这句话吗 为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