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破四旧是哪四旧 “破四旧”过后的古物流向

导语:何品作家,郑州8月份的上海书展上,大量出版物集中在书展现场,用上海话写《花》的金玉成触景生情,回忆起1979年冬天他和父亲赶赴上海龙华机场,前往机库、仓库领取被盗书籍的情景。他们手里拿着的“还书通知书”里一共有207本书,

何品作家,郑州

8月份的上海书展上,大量出版物集中在书展现场,用上海话写《花》的金玉成触景生情,回忆起1979年冬天他和父亲赶赴上海龙华机场,前往机库、仓库领取被盗书籍的情景。他们手里拿着的“还书通知书”里一共有207本书,现场坐满了前来领取归还物品的市民,而原本高大的机库里却是坑坑洼洼,“奇怪的纸张布满了眼睛,让无数双手翻转撕裂,无数鞋子布鞋踩踏。在这样的地方,对书没有怜悯之心。捆包、信件和成套书籍在兴奋时会被撕开,很容易分解和丢弃...冬天的水泥机库天寒地冻,到处刮着怪风,图文散落一地。”。这段记忆真实的记录了那段名为“旧物归旧物,但礼貌扫地,让书籍和古籍再次被洗劫一空”的场景。这不是孤立的证据。上海市书协原主席周慧珺,父亲是一个小企业主,解放前后酷爱书画和文物,家中收藏不多。“文化大革命”初期,也受到了财产所有权的冲击。李靖等人写的《周慧珺传》在第25章“二三奇闻”中写道:

大约在1980年,周慧珺出名了。这一天,她写下了新重新发行的故事的标题,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送达了周嘉-

据调查,自1967年4月文清集团在上海成立以来,共缴获市民文物、手工艺品6.74万件,图书547万册。周慧珺的家人也在其中,他的父亲周志兴收藏了1000多件文物,藏了几十年,几乎没有什么残迹。同年10月,10多万件珍贵文物移交上海博物馆紧急处理。为了应对如此多的藏品,上海博物馆甚至在安源路、北京路、长乐路开设了仓库。其余300万件以固定价格赠送给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被认定为假货的按“每件5元,每件1元”处理。其中,传世之宝“上虞驿站”也被捆在一块五毛钱的处理好的货物里,送到海关出口。幸运的是,它被一个骑师发现并幸存了下来。1980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发布通知,“将‘文化大革命’期间从本市文清集团缴获的文物、手工艺品、书籍全部归还文清集团,实行物归原主”,文物采取原主返还、顶主返还的方式返还。

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当年,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名人,如叶、、王等人,为追回馆藏文物和绘画作品绞尽脑汁。

因此,这份“报销”通知被送到北京路的周嘉,要求他们打开仓库并索赔。这时,周之星已经去世,周家的代表人物是熟悉书画的周慧珺和二哥周。走进文清集团的“还款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乱的景象,各种物品堆积如山。周慧珺叹了口气后,找到了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表明了主人的身份,然后等待工作人员的认证和领导。却发现那人只是简单地说了句“等等”就走开了,没有理会他们。呆了半天之后,周慧珺不得不去找不远处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她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孩。她大概看到周慧珺腿脚不方便,就让她根据自己的临摹物品清单到字画处认领。找了摸了好半天,他们只拿回了几十件旧藏品,剩下的早就不见了。想一想很自然。成千上万的索赔者来到这里搜索和突袭收藏了十多年,这是他们自己的自然恢复,但不是他们自己的。当时的政策规定,物主认领的旧藏品数量必须与清单上登记、查找的数量一致,在查找、移交过程中丢失的藏品按12元折价处理作为经济补偿。可笑的是,有些藏品售价超过12元,即使是用几千块钱买的,也永远不会变!因此,许多索赔者认为,既然只有一点点赔偿,不如选择另一种,只要数量相等。因此,对于、周寻找过去无法隐藏的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时,一个穿着四十多岁中年妇女衣服的工作人员站了起来,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冷眼旁观的神色让人不寒而栗,她用上海话说:“没有就没有。安拉怎么会知道?反正一件定价12元,你可以顺便拿到。把它带给你是一种福气。不要无知。”.....就这样,过了好半天,天已经半黑了,人流慢慢散去。和周只能拿回几十件旧藏品,他们不得不以一定的价格将文献上的剩余藏品“卖给”博物馆。

还有平民收藏家曹永平的故事。17岁时,他拜王个簃为师,一生热爱绘画。他收藏的绘画作品涵盖了任伯年、徐谷、赵、吴昌硕、潘天寿等上海著名艺术家。全盛时期,他收藏了近1000幅中国画。“文革”期间,一次带走好画441幅,其中吴昌硕的50多幅,当年的收购价在12元左右。

2012年9月3日,91岁的曹永平步履蹒跚。但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他明确表示永远不会忘记“441”这个数字,而这起财产盗窃案发生在1966年7月30日。

文革后政策实施后,他有机会取回这些画。“当时,在圆明园路和上海大厂设立了两个点来归还复制的作品。“文革”财产所有权的画作就挂在那里。据我所知,有几十万,都是混在一起的。让我们自己挑选。每个去的人都会挑好的带走。人们对我说:‘拿着,拿着,只要不超过441张,随便拿。’“但是曹永平这个老实人,挑了自己的画,最后也没挑出来多少。

“那时候吴昌硕的画十块到几十块,齐白石的画十块钱,我一次买五十块。一场展览在南京路的朵云轩开幕。那时,我的老师王个簃和我的哥哥刘伯年在隔壁工作。王先生叫我去多云轩看吴昌硕的画。我一去就买了20多幅。”

自蔡伦造纸术以来,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古物书画大遭难的事件,但这次遭难也是一次重新分配幸存古物的机会。国家文物局干部张謇撰写的《国宝灾难备忘录》谈及“破四旧”,称196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保护文物图书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废品收购站对收到的文物图书不要销毁,经当地文化部鉴定后再进行处理。结果,除了破坏和少量的私人抢夺,红卫兵“破资本主义”后的文物、绘画、古籍等精品,大部分流入了各级博物馆和图书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曹植简介 曹植生平简介下一篇:曹彰 曹彰生平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