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魏延怎么死的 魏延生平事迹详述: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怎么死的

导语:原名:  赤胆忠心为报君恩,“反骨”之乱背后的真实,孤独的蜀汉名将魏延。配角历史文在转眼之间已经写到了第八章,每一章所使用的框架和风格都不一,而这一次的配角历史文,我却有些下不了笔,因为不知道该用何种风格来写这一章才能满足

原名:  赤胆忠心为报君恩,“反骨”之乱背后的真实,孤独的蜀汉名将魏延。

配角历史文在转眼之间已经写到了第八章,每一章所使用的框架和风格都不一,而这一次的配角历史文,我却有些下不了笔,因为不知道该用何种风格来写这一章才能满足各位读者,是沿用开始之时的那种边古文段落边白话文解释的风格?或是段落明显一板一眼的程序文?亦或是现在所用的议论和小说双结合的风格?感觉这些风格都不能满足你们,也不能满足我自己为这一章历史人物进行翻案论证。

因为这一章的历史人物,身份有些特殊,特殊到连我也分不清他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他有名声,并不属于默默无闻的历史过客,但他也算不上是一个主角,他能被世人所记住,只因为他和诸葛亮有关系。诸葛亮是谁?恐怕不会没有人知道,在中国,不,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实在是太有名了。再被一部名叫《三国演义》的历史小说烘托一下,有名到近乎被妖魔化。这本书的影响力非常的大,许多人把书中的角色和历史人物混淆了,就连这一章所写的历史人物也没能例外……

还是不知道他是谁?有这一号人物吗?好吧,没关系,接着往下看。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里,对君主的忠诚最能苍天可鉴并以此名扬天下的人,非关羽莫属。他的义绝也是无人不晓,哪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不知道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那又是谁,因为“背叛”君主而遗臭于历史之中?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他是谁了,也许你还是不知道这个人。

其实“背叛”写着有点牵强,既然书中这么记载,我姑且也只好暂时这样写下来了。

他有勇武,能纵马上战场且箭术奇佳,却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有将才,能独当一面指挥千军,却也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有战绩,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却也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的名声只和一个热词紧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反骨”。看到这个词,你应该猜出来是谁吧?

如今上千年都过去了,多少历史人物尘归岁月被世人遗忘。但提到这个热词,任谁都能想起他。

他是谁?这个人,就是本文的历史人物——魏延。他可是被“反骨”这仍然焕发着强大生命力的两个字折磨了上千年,如同枷锁死死扼制住,却无处诉苦,甚至还要承受后人无数的非议,世人对他早已盖棺定论,他也早就是反叛的典型。这公平吗?这是真相吗?没人能说得清,但历史是位任性的小姑娘,迟迟不肯作出应有的表态。一筹莫展的我不好欺负这位小姑娘,只能在已有些岁月的文字中,去寻找被埋藏已久的真相,什么为虚?什么为实?尽在本文。

中文名:魏延

表字:文长

国籍:蜀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义阳郡

逝世日期:蜀汉建兴十二年

官职: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封爵:都亭侯

长相: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

在正式开篇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虽然是同一背景,却是不同性质。所以,魏延这个人也有两种不同版本的人生历程,在对比之下大致上是相同,然而在细节方面则相差十万八千里。基于这次要正经严谨地写文,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正史里来自魏延的简短人生说明: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受刘备的器重。在《三国志》这部正史里,他是作为一名部曲跟随刘备入川,并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在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以有限的兵力抵御曹魏的进攻,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着。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请求诸葛亮分配他一万精兵,让他率军另走一路攻入关中,最后再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一直不允许,魏延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因为与长史杨仪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最后魏延败逃,被马岱领兵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这样的人生说明是不是看着特别没意思……简直是乏味到掉渣……但没办法,正史就是这样。

而在《三国演义》一书中,魏延被写成了一个脑后生反骨天生要造反的人。同样,在《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也因此变得颇为吸人注目,而且还有着他在投奔刘备之前的精彩故事。

首先他是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中第一次露脸。可不要看魏延第一次上台,那时的他就表现得不同凡响,大有抢主角风光的势头。章节中的刘备当时在曹操大军追击之下,带领大批百姓,撤离樊城,来到襄阳城门下,打算和刘琮一起合力抵御曹操。蔡瑁、张允得知刘备唤门,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忽有一将带领数百人径上城楼,要来杀蔡瑁张允。而这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将领就是魏延。他大呼曰:“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说完抡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以讨国贼!’”但是刘备怕惊扰百姓不愿乘机入城,转走江陵,而魏延和文聘交战数合,因为寡不敌众,也只得逃离襄阳,投奔长沙的韩玄。

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是魏延第二次出场。赤壁之战后,刘备率军进攻南郡,当时的关羽率军进攻长沙,并与黄忠阵前交战,长沙太守韩玄因为黄忠不肯拉弓放箭射死关羽而下令将他斩首,眼看蜀汉未来五虎上将之一的黄汉升就要死翘翘了,魏延因为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没能夺得阵前先锋和关羽对阵的戏份正憋了一肚子火,另一方面激于守城大将受屈的义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又是挺身而出,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者便来!”救了黄忠之后,他露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人,然后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

魏延这两次关键时刻的“亮相”,形象都十分正面,让人印象深刻。在第一次出场中虽然没能让刘备进城主导荆州局势而自己也不得不奔逃长沙。却也能看出他爱憎分明的一面,以及信念所向,要知道魏延这种举动可不是仅仅是见义勇为就能解释的,但凡威胁生命和地位的举动,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刘备死就死喽,关老子屁事。但魏延不愿意看到刘备这位名声远扬的仁主就这样命丧黄泉,更不看不惯蔡瑁张允的小人嘴脸!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还是分得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他也明白。

而在第二次出场已经到了五十三回,时隔十二回,依旧没有淡化魏延的磅礴正气,为了刘备,为了长沙,他再次做出惊人的举动,率领官吏百姓攻杀韩玄。这一次的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爱憎分明,他的磅礴正气,让魏延得以在长沙城中一呼百应率领吏民,难道这不是人心所向吗?如果说第一次只是心血来潮,那么同样的举动来了第二次,就不得不说是魏延那远超常人的见识与胆略,换作是你,让你上,你上?

纵观历史场合里的每个历史人物,能拥有远超常人的见识与胆略,在比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相貌不俗,魏延自然也不例外,在《三国演义》里面,还专门描述了魏延的相貌——“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生得如同关羽模样,不仅如此,魏延这个人长得相貌堂堂,武艺也是独魁,策马就能耍刀拈箭,以勇猛作战着称于军中!

按说这样一个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可不是随便就有的,有一个算一个,哪怕没有国宝级,也有一级保护级别。按照剧情发展,魏延在军中应该是平步青云,然后在某战中立下不朽的战功供世人传颂。只是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那般,从后面的情况来看,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畅,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他为蜀汉南征北战二十三年,直至双鬓露白,都没能像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誉,一辈子都是在打仗战功累累,进入五虎上将之列都不过分,最后却被自己人冠于“反贼”之名身首异处。

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命运闲来无事,就对魏延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剧情来了个惊天大逆转。

就在魏延率引长沙官吏和百姓出城归降关羽后,来到刘备的帅帐中,同为降将的黄忠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魏延本想自己也是功不可没,所享受待遇至少也不会比黄忠差,但想象和现实就是合不来,就因为诸葛亮一句评语直接让魏延陷入相当冤枉也相当尴尬的境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意思就说魏延拿韩玄的俸禄却宰了自己的主公,这是不忠,作为长沙的守卫将领,却将长沙拱手让予敌人,这是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必有反骨,日后肯定会造反,与其留到以后解决这个麻烦,还不如趁早处理掉这个祸根。

诶,诸葛亮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哦,这样的“恶人”一定要趁早在了以绝后患。我只想问,这样会让三国时期乃至之后的千年岁月里多少名将谋士死于这样的观点?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像张颌,张辽,太史慈,吕布,法正等“恶人”都该死?请问“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依”意义何在?

你是说可以投奔其他主公,但杀掉旧主公就是不对了!第一,乱世的法则本就是弱肉强食,你不懂就表示你太单纯不理解纷乱的三国时代。第二,辅佐新主公“逼死”,“囚禁”,“驱逐”旧主公,和当场宰了旧主公,在性质上并无不同,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似乎后者的做法更能给旧主公一个痛快。

如果杀掉无能的主公迎取更有作为的主公是为不忠,如果将所守卫的土地让予敌人是为不义。难道诸葛亮还想要把长沙所有百姓全部杀光,只留下黄忠一个人?日后的谋主法正亦是如此,但诸葛亮有这么说?他完全可以在当时指着法正的鼻子说:“法孝直,你背叛刘璋相让益州土地,不忠不义,我现在就让主公下令把你给宰了!”但是他敢去惹刘备身边的这位大红人吗?法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不会不知道,诸葛亮不敢惹法孝直,先不说法正的暗黑性格,单单是两人的地位差异,究竟是谁宰了谁还说不定。

但魏延就不同了,他【没有出身】,【没有后台】,【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关系】,走到社会就是一个四无人员。诸葛亮要整这样一个地位略高于小兵的降将有什么难度?那问题就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花功夫去整一个降将呢?这个罗贯中不愿意多透露,而我也想不明白,除了想要在刘备面前秀范儿这样的狗血理由外,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了。

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秀范儿,就是因为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造就了魏延一生的悲剧,也导致一代名将蒙冤千年惨死于自己人手中。对于诸葛亮的这个无理由的举动,我只有一句话评价——没事瞎BB。

有功不赏不说,无罪都能被说成有罪,除了一个“日”字,我实在是无言以对了。好在刘备虽然打仗不行,但政治学得不错,不失为一名创业期的明智之主,没有理会诸葛亮秀出的范儿,甚至有些反感:“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言外之意就是“难道诸葛亮你觉得我营中从其他势力投奔而来的将领都是不忠不义之人,所以你要杀掉,这里究竟谁是老大?”念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从诸葛亮的瞎BB中救下了魏延,反骨事件方才暂告一段落,而魏延的小命也得以保全。

然而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营中除了刘备本人外,其他人都用有色眼镜看着魏延,“原来就是这个家伙以后会造反”、“这个人以后会造反别跟他挨得那么近”、“他会造反必要情况可要仔细盯着”……造反!造反!造反!这两个字眼似乎成了魏延的个人标签,本是同一个阵营,却被同伴猜忌和不信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早知如此,当初他还会举义士共杀韩玄救下黄忠,据长沙归降关羽吗?我想会吧,说不会的只是我,不是他。

如果我是魏延,就算我本没有造反的念头,天天被自己人这么误会,纯属就是想逼反我嘛,大不了老子找机会走人甩手辞职不干了!你诸葛亮不待见我,老子还不想鸟你呢,曹操和孙权可不见得会这样对我,如果也是这样,那这是命,我不怪你诸葛亮,我自己找个地方自裁。

让人疑惑的是,魏延似乎并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并没有像我所说那样找机会辞职不干,而是继续待在刘备的麾下发挥自己的勇武,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于刘璋的酒宴上奉庞统之命起身舞剑,意在乘隙杀死刘璋,但被刘璋部将阻止。进攻雒城时为争功勇猛突进却陷入苦战,幸得黄忠所救。在马超进攻葭萌关时出战,击败马岱,却被败退的马岱放箭射伤手臂。在瓦口关之战中奉命率军援助张飞最后击溃五子良将中的张颌。汉中之战中无视曹操的招降直接拈弓对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此战后被封为汉中太守,镇守益州的门户。在刘备逝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的叛乱……

从入蜀到蜀亡,这期间所出现的战役,他就占了十之有六,为刘蜀集团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近三十年的时间,确实是劳苦功高。只不过,但凡是一个被说成日后会造反的人,无论有多大的功劳,所得到的待遇只能是猜忌,因为这个人日后会造反呀!造反一般有两个结局,一个是登极入殿地位更进一步,一个是身败名裂死于异地,既然被人时时刻刻盯着,魏延就算想造反也不会成功,那等待他只会是后者——身败名裂死于异地。

但这是果,并不是因,因是什么?在刘备集团里起兵造反。他的留下只会被说闲话,那魏延还留下干什么?等着“身败名裂死于异地”的悲催结局吗?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吃这个果,如果魏延的留下是为了造一个不会成功的反,那他是何等“执着”?孤身投奔刘备,在阵前勇猛拼杀几次险死,立下无数的战功,显赫的,不显赫的都有,一个在军中有了地位有了名望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在蜀中有老婆有儿子,就是为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造反?照这样看来,这年头,想当一个反贼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居然要付出这么多。

罗贯中可不管这些,在他眼里,魏延是个有反骨的人,有反骨的人,最终都会造反!然后他在《三国演义》里继续写道: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撤退,魏延对此有异议,希望能继续领兵北伐,遭到反对后率军攻击杨仪,而杨仪采用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

不得不说,如果单单只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远远比《三国志》里的魏延更加生动更加有血有肉。只是,并不真实。既然为演义,就意味着它可以根据正史或者野史做不同程度的虚构,《三国演义》的“三虚七实”的写法就掩盖了不少历史真相,让我们不自觉地用有色眼镜看待魏延,所以我们不能把小说当成正史,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而言,我们更应该相信正史里的那个魏延。其实历史也好,演义也罢,你越是正着看,就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

那么,即将正式开始澄清被误解的历史。相信你看完本章,你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豁然开朗的精神境界,以及公正客观的历史任务评价。由于在书写此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各方思想和观点嘈杂,基于写手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妥当之处,求各位读者轻喷,谢谢啦。

载入史书的魏延,出身平淡,没有什么名望,祖上也没有什么做大官的人,更没有什么背景关系,也就是一个家室比普通人强些的人而已。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所说的那般,一出场就是荆州高级将领,拥有城门控制权,或是长沙太守韩玄麾下的将领还是守城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是不可能的。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部曲。

部曲二字值得我在这里花笔墨解释一番。这两个字解释得好听一点就是君主的直属亲信,也可以说是亲兵的一种,是可以与君主直接接触的人。说白了其实就是在君主麾下只求一碗粗茶淡饭的私人打手,社会和军中地位非常的低微,因为部曲与家兵,在习惯上往往互称,而家兵跟亲兵又是同一性质。

在一般史学论着中,都把部曲看作是地主阶级、势力军阀的私人武装力量和依附人口。

但这种观点,还不够全面解释何为部曲。由于史籍记载的缺乏,要对部曲、家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有一定困难,不过根据部分史料提及的线索,可以大致将这一阶层的来源、身份、地位作个简略的分析。

部曲这个词,一般都认为它来源于秦汉时期军队编制的名称。因为《后汉书·百官志》有这样的记载:“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侯以领军”。

而部曲转化为地主阶级和军阀的私人武装力量和依附人口的代名词,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时间上来说,大致开始于东汉三国,从内容上来看分为两者,一是地主集团开始了对战争的参与,二是政府领兵制度的变化。

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地主和豪族地主的势力急剧膨胀,他们广占田园,建立起庄园经济,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统一同宗同姓,把同宗同姓中的中下层百姓吸引到他们的庄园经济中,以“同宗相济”、“析财共居”为号召,成为地方强宗大姓之首领。而这些中下层的贫苦百姓,一旦被地方豪强统治起来,实际上就变成了他们的奴仆——白天从事于庄园的农业劳动,夜晚要为他们守家看院。渐渐地,他们就变成为这些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力量。

当东汉末年这个时代被黄巾起义风暴席卷过后,这些地主集团的私人武装便纷纷投入了对政权争夺的角逐之中,由于这些私人武装力量是以军队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史籍里也把他们通称为“部曲”。事实上,这些以同宗同姓中中下层百姓组成的部曲,只是广泛意义上部曲的一部分,如果对部曲所含的种类进行划分,他们属于部曲中的“家兵”。

既然是家兵,自然是按宗族家长制来统率队伍的,那些中下层贫苦的同宗同姓,只能充当士伍,而且他们一经从奴仆变成士卒,对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就需要更进一步进行加强,只能选择对主人唯命是从。所以,到两晋南朝以后,家兵的称呼在史籍里就很少再见到了。所有的私人武装力量,都被统称为部曲。

像黄巾之乱刘备在涿郡聚合徒众的时候,关羽张飞就是属于刘备的部曲,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关羽张飞这才分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而这也就说明,魏延在刘备阵营中,一开始只是一个阅历简单,资格浅薄的家兵而已,甚至连正式将领的名号都没有,纯碎就是一个奴仆。我甚至在一次探讨中做出假设,魏延其实早在刘备驻守新野时就前来跟随了,因为他是义和人,义和跟新野挨得非常近。以当时的局势来讲,刘备寄人篱下,不得不在刘表面前当孙子,而曹操正在追杀袁绍父子一点点消化官渡战役的战果,俨然已是北方的霸主。

但魏延并不愿意傍大款抱大腿,而是在刘备最势孤力薄危难之际加入的。而不是去投奔实力更强的曹操或者刘表,由此看出他并非是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的人,而是跟着信念前来投奔刘备的。

只不过这个假设很快就被搭档推翻了,因为魏延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会为自己着想,魏延不可能不考虑前景和代价就这么靠着说不清摸不着的“信念”去投奔刘备,没有人会这么傻,能这么傻的人只会是圣人,但魏延是圣人吗?很明显不是。假设应该是魏延是投奔了刘表,后来曹操占据荆州后,魏延就失去了工作,本想重新投奔曹操,但很快迎来了赤壁之战,结果是曹操被打得大败,然后魏延就投奔刘备了,在时间上也大致吻合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同样,我不服又提出假设,那魏延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那时候的孙权不是远比刘备强大吗?说到底还是信念支持着魏延去投奔刘备嘛……再然后……

出于尊敬,在这里提及一下私人部曲的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细观,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略过这一段。

私人部曲的兴起,与东汉末年政府领兵制度的变化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在东汉末年,由于黄巾军农民起义的爆发,东汉政府因为皇帝昏庸宦官当道,党人和外戚打得死去活来,整个国家被搞的一团糟,连足数的军队与物资都凑不出来,皇帝为了镇压这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只好命令中央的九卿出任州牧,把原来分布在全国的州郡军队归属九卿统领,目的是统一作战步骤剿灭农民起义军。谁知道,事与愿违,这些九卿一旦手握兵权,就立刻转变成头号军阀,拥兵自重,使属于国家的军队转化为私人武装,朝廷腐败,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只能听之任之。就这样各地军阀渐渐自养其兵,世代相袭,成为世代拥有私人部曲的军阀。这样一来,由国家募兵任将的领兵制度就转化为军阀世袭的领兵制度。并且,由于这些头号军阀开头,各地豪族世家地主和中小军阀也纷纷仿效,使军阀世袭领兵制成为这个一个时期的定制。

虽然魏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兵,但历史依旧选择赐予他一个舞台,任谁都无法遮住他的才能与潜质,接下来他就要崭露头角了,一切都从入蜀开始说起。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而不是驻守于荆州后方,然后又随军北上抵抗张鲁的军队。在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关系决裂,起兵攻打刘璋,就是魏延率军勇猛直前最后攻克葭萌关,之后军队南下,刘备在涪城大破刘璋各部军队,并派遣黄忠、魏延等人分统军队平定广汉诸郡。刘备看到魏延屡建战功,将他升为牙门将军,完成了从小兵到将军的转型。当时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亦为牙门将军,二人官级相当。

有人好奇牙门将军究竟是什么,我解释一下,这个牙门将军属于杂号将军的一种,在魏蜀吴三国均有设置,不过真有人担任此职的只有蜀国。可不要听到牙门将军是个杂号将军就露出鄙夷的神色!要知道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不但要当保镖,甚至参议军谋,并代为主公统领麾下的直属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需要留守中央保护主公,当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因此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不禁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非文武双全的人不能胜任。

建安十九年,魏延随刘备攻克益州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汉中,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以益州成都为王都。在前往成都之前需要留下一员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作为益州的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出征基地,所以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镇守汉中的人自然是要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在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经留守荆州,而刘备要选取大将镇守汉中的消息立刻像春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军营,所有的军头大佬都认为这个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一定会是张飞,毕竟张飞跟关羽很早就在涿郡跟刘备混了,而且彼此的关系亲密无间,无论是比功劳还是比关系,都非张飞莫属。就连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除了他没有其他人能够当选了。

然而他们都想错了。“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刘备居然意外地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破格升为镇远将军,他的称号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当魏延被赞礼官宣上台接受汉中太守印绶的时候,全军将士一个个都吃惊得长大了嘴巴,这是怎么回事?这不那个出身平淡的牙门将军吗?他一个只有几次并不算显赫战功且地位低下的次等将军,怎么就当上镇守汉中的大将了?军头大佬们纷纷鼓噪起来:“主公,这个人我可认识,是我们营的牙门将军……”

刘备听到后,虎着脸骂道:“吵什么吵!牙门将军怎么了?法国的拿破仑作为一个矮挫子,都能成为全军主帅呢!你们再吵全部拖下去打屁股。”毕竟是军营,不是开玩笑的,众将都不敢唱反调了。至于张飞自然也是失望得很,但他念在刘备如大哥般的情分上,没有任何的抱怨,默默地接受了现实。

由此便可以看出刘备对魏延是何等的器重和赏识了。那刘备为何这么器重魏延,甚至器重到如此的境地?镇守汉中的可是一等重任,可不是什么过过家的儿戏。因为刘备在长时间的观察之下,了解魏延这个人,智勇双全,智有奇谋韬略之智,勇有万夫不当之勇,稳如磐石,堪能独领方面,并善于扭转危局,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尽管在声望,地位,关系上比不过张飞,但镇守极其重要的汉中,魏延实在是比有些莽撞的张飞更为合适。虽然在资历上尚浅,但魏延也只是缺乏表现的机会,而汉中镇守者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但诸将虽然在嘴上不说可心中是一万个不服,“凭什么”三个字一直在脑海中转悠。为此,刘备在临行之前专门召开了一次大会,并且要求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要参加。

待到所有人都到齐了。刘备让魏延出列,开门见山门地问道:“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要说些什么?”刘备的大致意思就是如今拜你为镇远将军,给你这么高的待遇,军营中诸位将军都有些不情愿,现在我委任你镇守汉中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不然你也不好意思。

魏延点了点头,他的话语不多,但豪气冲天,朗声答道:

“曹举天下而来,为大王拒之. 偏将十万之从,为大王吞之。”

这句话的译文就是“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要说出这样的话需要何等的气魄!看到这里可不要以为魏延是在吹牛逼,不错,这的确是狂言,在我们的经验中,口出狂言者,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有些时候,口出狂言者是有着充足的资本。而魏延恰好就有这个资本,而你也需要知道,小兵,不会一辈子都是小兵,他也会变成名将。

而魏延这句话潜在的意思就是,你给我这么高的待遇,我就会对得起这一份高待遇!

刘备在听到后感到十分满意连声叫好,在场的群臣也为魏延这一番话而称赞其豪迈。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会说魏延会从小兵变成名将呢?就凭他说出那一句狂言?如果真是那样就能是名将,恐怕很多人已经举起手中的臭鸡蛋和烂番茄了,但先不要扔,淡定下来听我说,怎么才够资格成为名将,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首要就要了解——名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在这里,魏延也将会告诉你,小兵是怎么一步步修炼成《三国演义》十大名将的。

相信很多很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大叔和女汉子,都很羡慕古代名将的风采,就如白起,韩信,周瑜,岳飞等人,同时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独身坐在马上,抬起长剑指着对面的敌军嘶吼着——放马过来吧!单是这样想一想都热血澎湃,令旗一招,身后弩兵射出的箭矢如蝗虫来袭般飞向对面敌阵……所以在军事论坛往往人满为患,都恨命运没能让自己出生在金戈铁马的时代,不能统帅军队,不能千古留名。

但实际情况的却是,历史上的名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类似于“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里面的小兵,上阵不久就会被杀死,先不说你能不能修炼到名将,单单你从服役到退役,能不能捡条命好手好脚回家养老都实属不易了,还奢求成为名将,小子你网游打多了吧,吃点药冷静一下。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你不理解战场的残酷,没有被刀砍过你就不知道被刀砍后的痛感,更不会明白人被刀砍是会死的。其实这也好比学历史,有些人为了要解开历史的奥秘,也为了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历史,就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去学习历史,俗话讲得好嘛——站得高,看得才远。

那就像是主帅站在山顶上俯视着一场战争,看着山下的那些士兵像蝼蚁一样地互相厮杀,然后死去。

其实有很多人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历史,但是这样的方式是没法知道最真实的历史!

为什么?因为站在山顶上的你不会因此感到疼痛,那些像蝼蚁一样的他们离你实在是太远了,你运筹帷幄,衣袖上不沾染一点血迹,翩然潇洒,那神情安然地就像是在看一场闹剧……

请问,这样怎么了解到最真实的历史?根本没有什么卵用。

你应该把你的位置放在山下的战场里!而不是山顶上!这样的你才能够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在你的面前死去!才能知道他们的痛苦!才能看到他们扭曲的脸,甚至是他们流出的鲜血和断裂的肢体。这一张张的脸有你熟悉的,也有你不熟悉的,你要明白,前一刻还是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而这一刻却变成了一个有可能会被当成阵亡人数零头抹去的死人,有谁知道他们曾生活在这个世界过?又有谁知道他们的家中也有贤惠的娘子和可爱的孩子?而这才是战场……这才是历史的本质……当然啦,这只是我的理解方式。

不过,还是在这里重申一个问题,砍人不是砍树,在面对面的交手过程中,有谁能保证自己总是砍人,而不被人砍?战斗的过程中,双方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游戏中,你跟人PK,被人打残血了可以吃补药一点点补回来,哪怕被人秒杀了花点时间就能复活,再不济的话,大不了就是扣点金钱少几件装备。可在战场上,你被人砍了,可没有任何补药吃,如果你没能砍死人家,那你失去的可不仅仅是装备了。

打仗,并不是风花雪月,更不是夜卧谈兵,而是刀剑刺入身体时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是四处喷溅的鲜血,是垂死士兵声嘶力竭的惨叫。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谈,这是人与人的厮杀,是兽性的爆发,也是无数生命的毁灭,战争一直都是这样,并不是兵书所写那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般有风度。

诶哟,居然写偏题了,我们回到主题继续坎坷的名将之路。

这个其实也不用我瞎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就有写到“名将是怎么炼成的”,一个小兵需要经历七项坎坷方能成为名将,分别为军事理论,实战,冷酷,理智,判断,坚强,以及运气,不要看着字面上简单,其实非常复杂,所以,名将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炼成的,至少,不是靠YY和嘴巴。

当然,有些天才同学生来就会打仗,命中注定就是为了当名将东征西讨,根本不需要经过那些复杂的坎坷,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在少数,上万人之中也未必有一个,所以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名将课堂开始了,诸位同学前排坐好,大略来说要想成为名将,首先你要学习一些经典的军事理论知识,包括《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等等,看过还不够,还需要参悟,要明白这样的谋划这样的指挥这样的战略,是为了什么。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在对阵时才能有经验有计划性,而不是瞎指挥。

再紧接着便是极为重要的实战,理论学习的优秀者如果不能通过这个坎坷,就会被授予一个“光荣”的称号——纸上谈兵,比如赵括。军事理论虽然是前辈的经验总结,但由于他们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况和现状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实战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亏的,结局不外乎是兵败如山倒。

纵观历史成为名将的人,一般都是从小兵干起,一点点积累经验。但高干弟子除外,像赵括和李景隆,因为他们的老爸都是军头大佬,所以他们一上场就是全军主帅,而这是不妥当的,所以他们成为不了名将。

那么实战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只有战场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名将,你必须亲自持刀去追击敌人,见识到战场的惨烈,明白人被刀砍是会死的,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知道所谓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什么是战场、什么才是实战。

就如第一个坎坷里,因为军事理论大多都记载在兵书里,而书籍这种东西在古代可是值钱货,但穷人家的孩子是买不起书本的,所以也不可能学习到这些理论?那该怎么办?通过实战!在残酷的实战里了解到战争的规律。

再然后要学的便是“冷酷”,要想成为名将,就必须和仁慈,温和之类的词说再见。你必须心如铁石、冷酷无情,这就是所谓的“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冷酷并不是残忍,复仇也不是伸张正义,不是让你去杀戮无辜的老百姓,而是需要你毫不留情地斩杀一切与自己敌对的人,给在地上呻吟的敌兵补上一刀,杀人如同在斩刍狗……从杀鸡都怕见血到敌人的脑浆和鲜血溅到身上浑然不知,从温文尔雅到冷酷无情,你能做到吗?

但这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冷酷,是需要你把任何不利于你的人或物抹杀掉,比如你打胜仗得到了很多的俘虏,但你的粮草物资不足,部队处于崩溃边缘,你就只能杀降,哪怕很多军官反对。比如你的亲人犯了军纪,你为了严明军纪,你必须杀了他,哪怕很多人求情。比如你的一个好朋友将官率队却被敌军团团包围,而当前局势需要坚守本阵,你只能强忍心中的痛苦看着他和他的小队被敌军淹没。比如你打败仗,后有追兵前有烂泥路,你不得不冷下心肠,将伤兵躺平在烂泥路让部队能够迅速通过撤离,哪怕这样做会被很多人非议……

下一个坎坷要经历的是理智,这个也极为重要。我们作为普通人,在生活中会被许多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比如买彩票中个二等奖几百块,你也会高兴半天,要是炒股票赚了大钱,那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如果你玩的游戏是以人命为赌注呢?你会有何反应?

当你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与敌人僵持了很长时间,突然敌人退却了,你能遏制住心中的激动,先判断形势再去追击吗?当你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全军即将崩溃时,你能及时冷静下来,发现敌人的弱点吗?

是的,这太难了。我们都是凡人,都有感情,容易激动,而我们要想修炼城名将,就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被感情左右,就如同赛车一样,赛车固然激情四射,但车手却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

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判断。这是名将的重要特征,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依据,在战场上你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断,作为一名指挥官,你要明白,你作为全军将帅,所掌握的是无数士兵的生命,而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你拿主意。小兵只管去杀人,当遇到问题,他会问伍长,伍长会问百户,百户会问千户,千户去问指挥,而你就是指挥,你还能去问谁?你只能问自己。

在士兵的眼中,你就是上帝,就是主宰世界的神,他们能否活下来就要看你的了。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而战场就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你需要根据形势做出决断,而决断只在一线之间,是进攻还是防守,是前进还是退却,都要你拿主意。在你的身边也许有一大群参谋,但他们往往并不站在真理那一边,决断的还是你。如果参谋比你高明,为什么要你当主帅?

当坎坷的名将之路走到这里,留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当你走到这一步后,就表示你已经具备了名将最主要的素质了,但那样还不是名将。那么,剩下的准名将学员,我们接着前进。

这次要过的坎坷,是坚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还是真三国无双这款游戏,当你的角色被BOSS打死了,在你计分板上也只是记录上一败,大不了下次再赢回来就可以。但战场不同,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只是安慰自己而已,当你领兵打了败仗,全军死得只剩下你自己和几名亲卫逃了回去,你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吗?你怎么去面对那些阵亡士兵的家人?怎么有脸去见将指挥权交给你的上级?那可是几万条人命!不是几万只鸡。而你只能选择坚强,硬扛着那一股压力,然后战胜它。

即使你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却不能战胜自己的软弱,依旧无法成为名将。

最后一个坎坷,它比较……怎么说呢,有点怪,因为它学不到,只能看老天爷的心情来给,那就是运气。

说起来的确有些滑稽,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没准就在你万事俱备,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一支冷箭射来,就此死掉,那才是比窦娥还冤,你的一切梦想和能力都无法展现了。战史上只会这样的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在战场上被不知名小兵射死,其人具体情况不详。

所以名将之路是一条艰辛的道路,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为之。

在这变化无穷的战场上,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将,你必须在一次次的残杀中幸存下来,看着周围的人死去,忍受无尽的痛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努力获取那些不为人知的军事奥秘和规律,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有勇气从无数士兵的尸体上站立起来,然后去打败对手。

这才是真正的名将之路,一条痛苦,孤独,血腥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但只要走到了终点,光荣和胜利将会是最正点的奖励。能走完这条路的人,绝对有自豪和装逼的资本。

不过,比较遗憾地是,魏延的名将炼成模式并没有上述得那般详细,史书也没有记载魏延是怎样成为名将的,只能从《三国志·魏延传》寥寥看到“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这几个字,但就算这样几个字,也足以说明很多东西,首先【善养士卒】四字可不是什么人都配得起的,这属于治军一方面,与张翼德“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不可同日而语,却与关羽“善待卒伍”相似。《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若只以治军而论,魏延就已经可以碾压张飞和关羽同一档次。再来看看【勇猛过人】,《三国志》并没有怎么提及魏延的武勇,但在《三国演义》却全面性地谈到了魏延的武勇,诛斩王双就是他武勇最好的证明,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都说是怜惜魏延的武勇才留其所用,可见魏延的武勇还是能得到罗贯中的肯定,不过给人的感觉,《三国演义》里的魏延更像是赵云一类的武将,而不是一名领兵的将领。以此观之,魏延一能统领军队独当一面,二能凭借过人的武勇阵前斩将,三能治军有方爱兵如子,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这些蜀汉一流大将。

这样子算什么名将?想必诸位的脸上已经露出鄙夷的神色,不要心急,因为这个可以一点点证明,怎么证明?从他的一系列战功中……虽然里面并没有像“水淹七军”、“威震逍遥津”那般辉煌显赫的功绩,但我们仍然能从他的战功中证明,“名将”二字他当之无愧,甚至可以证明,他为蜀汉出生入死,东征西战将近三十年。三十年啊!就这样半辈子过去了,这样一个忠烈不亚于高顺的人,都能被视为叛贼,罗贯中当真是日了狗。

好了,不黑罗贯中,是该正经为魏延这位驰骋沙场善战无数且功勋卓越的名将平反了。

汉末三家中,刘备集团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刘、关、张桃园结义,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从到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为止,是创建的第一个阶段。刘蜀集团在这二十四年当中,虽然初露头角,然而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也没有可靠的战略基地,更没有能总揽军政的帅将之才。所以,刘备虽是枭雄却不能伸展其志,关羽和张飞虽骁勇善战却不能运用其长,因此屡遭挫败,辗转各地,最后不得不寄人篱下,依靠刘表。

自建安十三年的赤壁大战,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间,算是刘蜀集团发展的第二阶段。刘备集团在这二十七年当中,遵照诸葛亮隆中对所提出的战略方针行事,夺荆州,占益州,有生力量得到大大增强,与魏、吴鼎足而立。后来,荆州虽得而复失,刘、关、张以及法正马超等一干良臣猛将先后去世,但因为诸葛亮的卓越政治力,蜀国的国力基本上保持稳定,而且对强大的魏国一直保持进攻的态势。

但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于建兴十三年蒋琬作为蜀国的统领大将军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到炎兴元年后主刘禅投降邓艾蜀汉就此灭亡,是刘备集团衰落的阶段。纵观这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显然是最有声有色的。然而在这一阶段中,蜀汉的开国大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法正都先后亡故,能够拿出手的人只剩下魏延,也只有他一个人一直奔走疆场,并贯穿其始终。

从魏延入蜀开始一直到其死后,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直出现在蜀汉命运的知名战役中,除了被打得惨败的夷陵之役他没有参加外,其他战役他无一缺席,都立有功劳。先是夺取益州之役,然后是争夺汉中之役,接着是南征蛮夷之役,之后又是北伐之役,其中的阳溪之战和子午谷奇谋依旧被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在这些战役中魏延都是奋勇当先,甘冒矢石。或是与黄忠为伍,或是与赵云配合,或是独任先锋,在战场上他总是冲劲十足,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想不明白,魏延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出征在外浴血奋战搞不好会死掉,功绩高了在内还要受到同僚的猜忌,他究竟图什么呢?他完全可以在刘备麾下当一个小将领或者亲卫校尉,比如赵云许褚,不仅能受到君主信任,而且待遇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不会哪一天死在战场上或者自己人手上,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魏延为什么要当兵?他为什么要成为刘备的部曲?道理,其实很简单。

在以前,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就告诉我,只要努力学习在考试里拿到高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这样你才配有资格去拥有梦想这种奢侈物,可以梦想拥有很多的钱,很大的房子,很靓的轿车,很贤惠的妻子,以及很舒适的生活……为了这些,我们拼了命去学习。

不知道以上概括是否全面,人活一辈子,图个什么?不是功名,不是权望……只是比别人好的生活罢了。

没怎么接受过儒家教育的魏延却发现,无论是在乱世里,还是在盛世里,社会都是分三六九等的。上等人可以拥有很多的房子和田产,可以过有滋有味的生活,下等人必然会成为被压迫的对象。出身不好的魏延也是人,一样也会渴求梦想,也想拥有很多很多,也会为了梦想,也会为此付出努力,只不过,他要做的,不是背着书包每日穿梭于家和学校之间,不必二十岁不到眼镜度数就直奔六百,也不会在天尚未亮的时候,看到教室里,一名叫魏延的同学扯嗓子朗诵英语单词和背诵语文诗词。

事实上,这个时代已经把他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给锁死了。

东汉末年,到处都是兵乱,背井离乡的流民成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用“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膺扬”来评价这个时代,在魏延出生的时候,书籍被当成木柴烧没了,自然也不会有大儒亲自教习他,他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家世,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就注定了魏延很难有什么文化,也就是说,魏延是个从小不知诗书礼仪为何物的人,没有文化就是个一个文盲。

作为一个文盲,自然就不可能成为知书达理运筹帷幄的俊朗书生了,也就意味着“举孝廉”当高官这样的好事轮不到他的身上。他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能怎么办?唯有当兵,他只能提刀上马,在战场杀人,这种职业,只要会砍会杀,就什么都不需要,因此,当兵对于广大有志向的青年而言,虽然有一定风险,但还算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我想,魏延是不愿意打仗的,肉搏战啊!互相对砍谁能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他别无选择,为了生活他只能选择这份工作,哪怕这一条有去无回的路。

可是还没打仗,魏延就发现,军队里也是分等级的,伙食的供应要按级别分配,普通士兵伙食最差,吃饱肚子要靠运气和饭量,运气好的时候粮草充足,你可以吃饱,运气不好的时候,即使你饭量小、吃得少,也不能吃饱。半饥半饱的魏延有了自己最简单的目标——就是杀人,然后建立战功,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上等人,只有成为上等人,才能填饱肚子,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实现梦想。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魏延对于杀人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当杀人变成了习惯,成为一个年轻人平步青云实现梦想的捷径,努力杀人就和我们努力学习一样地简单,一样地平常。

刚开始魏延只想认真地打仗,努力地杀人,听从指挥官所下达的命令,然后得到战功换取稳定富足的物质生活,小伙子在战场上勤勤恳恳勇猛过人,跟着刘备从荆州公安打到益州成都,授封“牙门将军”,再然后又从成都打到汉中,在公元221年,刘备成都称帝,魏延被进封为镇北将军,兼任汉中太守。

拥有实权的将军和地方最高行政权的官员,走到这样的地位,按说这个时候魏延应该功成身退了,他也不是天生喜欢杀人,无非就是想改变一下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可惜为时已晚,战争这个恶魔此时已经选中了还在幻想着美好未来的魏延,想占了战争的便宜转身就跑,门都没有!

由于魏延表现优异,刘备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在章武元年秋七月,刘备亲率大军伐吴时,命诸葛亮为丞相,驻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和其弟马岱,协助镇北将军魏延共守汉中,以挡魏兵突袭……诸葛亮撇开不谈,但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居然只是得到协助魏延镇守汉中的差使,充其量只能算是魏延的助手。

面对有着知遇之恩的刘备,魏延只能接受使命尽心镇守汉中抵挡魏军,他想跳出战争这场游戏过安稳的生活是不可能了。从后面的历史进程发展来看,他很好的完成这个使命。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刘禅登基帝位,魏延随后被后主加封为都亭侯。虽然这样只能算是安抚而不是器重,但由此可见,魏延绝对已经挤身蜀汉军头大佬之列,否则后主完全没必要安抚,他正是需要权臣重将巩固他的皇帝之位,而魏延正是其一。

公元225年,在《三国演义》里写到诸葛亮率军南征,令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在这场南征战役中,魏延退蛮兵渡泸水破孟获苦战数月,成就了诸葛先生七擒七纵之举。

在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大举兴兵北伐,进驻汉中,升任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在当时,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五虎上将如今也死得的只剩下赵云一人,但其职责却不及魏延重要。

首先,在刘备自称汉中王之时前,赵云其实只位居到翊军将军,到了诸葛亮的北伐阶段,也只混得一个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很显然,魏延在当时已成为蜀汉的第一员大将,其地位和作用自然在赵云之上。甚至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魏延常担任先锋的重任,有一次率兵在阳溪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晋封南郑侯”。而赵云到死也没有晋封为县侯,直到景耀四年,在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后,才被追谥为顺平侯。

总而言之,在三国纷争中,魏延长时间肩负军中重任,出生入死,为蜀汉政权建立了无数的功劳。而赵云虽然忠心耿耿,英勇奋发,令人喜爱,却长时间跟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身边,很少有自己领兵独当一面的记录。可以说,论才干论战功,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魏延都要比赵云高出一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芈月一生真实历史 《芈月传》历史真实故事:芈月与义渠王翟骊虐恋故事下一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与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真君子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