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雍正的兄弟 雍正一生褒贬不一,对兄弟更是无情,可为何对十三爷屡破规矩?

导语:说起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极其复杂。什么凶狠恶毒、阴险狡诈、薄情寡义,总之给人一个活脱脱一个禽兽的感觉。 也有人说,其实他是一个英明的好皇帝。他老爹康熙虽然穷一生之力,完成了平三藩、收台湾、征准格尔的伟大壮举。但是由于晚年昏庸,导致

说起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极其复杂。什么凶狠恶毒、阴险狡诈、薄情寡义,总之给人一个活脱脱一个禽兽的感觉。

也有人说,其实他是一个英明的好皇帝。他老爹康熙虽然穷一生之力,完成了平三藩、收台湾、征准格尔的伟大壮举。但是由于晚年昏庸,导致吏治败坏,国库空虚,雍正从康熙手里接过来的大清并不稳固。

可雍正的确是个大才,他费尽心力,敢于改革,在他的治理下,大清逐渐恢复了吏治清明,国库充盈的盛世王朝。

历史上对雍正是褒贬不一

那么这个事呢,还得从大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九龙夺嫡讲起。话说康熙老爷子晚年,由于太子被废,皇位继承人不明朗。他的儿子们就开始各种算计,是阴谋阳谋频出,各显神通。

可问题是位子只有一个,最后的胜利者也就只有一个。所以为了得到这个位子,各种倾轧和陷害不计其数。在九龙夺嫡的时候,朝中一共有三股势力暗中角力。其中太子胤礽是一股,八阿哥胤禩是一股,四阿哥胤祯又是一股势力。

这三股势力对比的话,肯定是太子党的势力最大了,毕竟人家是太子,名正言顺嘛。只要能够安稳的在这个位子上坐下去,未来的帝王肯定是他的;而其中八爷党的声势最浩大,八阿哥胤禩用自己的亲和力赢得了很多人的爱戴和喜欢;而四爷胤祯是最不起眼,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显山不露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话怎么说呢?首先说到太子,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等到康熙驾崩他就可以接位。可这太子自小受到宠溺,做了很多的蠢事,干了很多让康熙老爷子不满的事。

太子胤礽骄纵过度,被康熙废除

而八爷党,按道理说也是蛮有实力的。因为八阿哥胤祀这个人能力很强,虽然出身不大好,母亲曾是奴隶,但一路走下来全靠自己的自强不息,是礼贤下士,谦卑恭敬,收揽了很多人才。

可是问题是人太多了,所谓多龙治水,在争夺大位上很难步调一致,容易扯到蛋。那皇太子第一次被废的时候,有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就撺掇着一起向康熙推荐八阿哥当太子。

谁知道,反而让康熙对八阿哥产生了厌恶。平时看这个儿子挺温顺的,这废太子的事,正让我上火呢,结果你就盯上这太子之位了,毫无半点兄弟之情。还找一帮子人来游说,朕还没老糊涂呢?从此之后,八爷也渐渐被皇帝疏远了。

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很快,八爷党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之一,十四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同母弟弟胤禵迅速崛起。这胤禵领兵打仗,战功卓著,深受康熙喜欢。不过他也没风光多久。因为太年轻了,脾气也大,把老爹气的够呛了,一怒之下最终也靠边站了。

八阿哥胤祀败在手下太多,很难协调

此时雍正的机会来了,其实四爷即位还真的不是靠运气,首先,他在康熙面前吃斋念佛,超级低调,还特别孝顺,这让康熙很放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胤禛背后有三个男人坚定的支持他。

那这三个男人分别是谁呢?第一位便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在京师有三万多的精良士兵听命于他,装备大量的火炮,这实力可是不弱。

那还有一位,便是名将年羹尧,也是手握大权,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手握实权的重臣,极受康熙信任,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皇位那就是成功的一半。

年羹尧是雍正身边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要知道当时康熙刚刚去世,康熙帝的众多儿子中,最有能力的老八胤祀和其他几位龙子,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军中多有耳目,对皇位是觊觎许久,蠢蠢欲动。

那为了让四哥当晚安全登基,胤祥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刻去了丰台大营。老十三很快接管了军权,老八的武装力量瞬间被瓦解。雍正最终是有惊无险的,登得帝位。

接下来,雍正一登基,就立马对当年同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就下手了。先是老把胤祀封了廉亲王,却是明升暗整,结果终于把他整死。

其他几个更别提了,流放的流放、圈养的圈养、逼死的逼死,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历史悲剧又上演了。那别看雍正对其他兄弟痛下杀手,可这个胤祥截然不同。雍正一登基,马上下诏封老十三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全权协助雍正治理江山。

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得力助手

雍正初年,当时政局还是不太稳当,因为不服气的皇子和支持他们的大臣们,肯定是动作不断。甚至还有一些有功的老臣们,也开始居功自傲,但胤祥为了老哥,那也是拼了。不顾身子骨羸弱,雷厉风行,哐哐哐就摆平了朝中纷乱。

雍正曾感慨无比,在他眼里,其他兄弟那都是渣。胤祥是哪哪都好,浑身是宝全是优点。等到后来政局平稳,胤祥更是不顾病体总理朝政,日理万机,身兼九职是鞠躬尽瘁。财政搞好了,水利搞好了,摊丁入亩了,大清稳当了。

难得的是,雍正一朝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只要是老十三推荐的,雍正往往不许考核并予以使用。认为怡亲王慧眼识人,为国荐贤之处甚多。后来雍正有个特别宠幸的大臣李卫,他之所以能够当上大官,完全就是靠着胤祥的推荐。

总之,一句话,如果历史上没有这位十三阿哥权力支持,雍正就算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累得吐血,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功绩。那有句老话,你应该也听过,叫伴君如伴虎。

雍正那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主,当年隆科多、年羹尧就是前车之鉴,而胤祥深黯此道,当年在封王的时候就主动请求皇上。我不要这么高的待遇,不肯接受封王,逼得一向节俭的雍正都不好意思。

雍正的宠臣李卫就是胤祥推荐的

雍正感动之余,称之为“一尘不染,忠心社稷,乃是柱国贤弟”。说起来,雍正对这个弟弟爱的是无以复加啊。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爵位制度很奇怪,是降级制。

亲王传给儿子只能是郡王,到了孙子辈就只能是贝勒了,这样几代下来,这一家族就没啥爵位了。只有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整个清朝算下来也就没几个铁帽子。

但雍正就寻思啊,实在是太亏待十三弟了,他为国家做了这么大贡献,干脆硬逼着胤祥接受的铁帽子王。这才让自个心中稍稍安慰了些啊,那这也是历史上的独一份。

没过几天呢,这个雍正又突发奇想,又亲自把胤祥叫进宫来,真诚的注视着弟弟,语重心长的说,“十三弟啊,朕决定在朕的陵寝旁挑一块风水宝地给你,等咱俩百年了,也可以埋在一起当兄弟,好不好啊?”

此话一出,胤祥立马磕头谢恩,推辞不受。因为这是龙脉,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敢跟皇帝埋一块了,严重逾制不说,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胤祥身体不好,终于死了

不过要真说起来,人生真的是世事无常。没几年,也许正是因为太过操劳,为国家呕心沥血。在雍正八年,胤祥病逝,年仅44岁。在临去世前,他就特意叮嘱家人如何处理自己的后事。他拿出已经绘制好的坟茔图纸,要求必须依照图纸营造,万不可奢华,把金银珠宝等随葬之物,一律不要,斯帕香囊足可。

雍正皇帝听闻胤祥即将离世的噩耗,本来是亲自前往,结果紧赶慢赶没赶上,是悲痛万分,错朝三日亲自吊唁。那关于弟弟的遗嘱,前几条他都没有违背,还把自个贴身的丝帕最珍爱的鼻烟壶放到了弟弟的棺木之中。

后来,雍正驾崩前,也下令要将十三弟随身带着鼻烟壶,放到自个的棺椁当中。这一段兄弟情让人感慨啊,那对于弟弟前几条的遗嘱,雍正都能做到。可是唯独陵墓要修的简单再简单,雍正不同意。

按照礼制,胤祥也只能用亲王礼制下葬。然而,雍正直接给弟弟修建了一座,规模远远超过亲王规格的陵寝。更赐谥号“贤”,还亲笔写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大字,还让胤祥配享太庙。

雍正对兄弟倒也不全是刻薄寡恩的

同时,雍正破格将允祥名字中的“允”字改回“胤”字。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这种待遇历史上极其罕见。因为千百年来,皇帝即位以后为了避圣讳,他的名字中的字,上到满朝文武,下到万民都是不能用的。

故而,雍正的兄弟中间的“胤”字通通被改为“允”字。可是对老十三最终又改回了“胤”。这在历代王朝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由此可见,雍正虽然对其他兄弟都是薄恩寡义,但对胤祥也真是兄弟情深了。这也说明君王并不都是薄情寡义的,对于真正的兄弟还是有情有义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dq冰雪皇后优惠券 劲爆!这25个生日优惠,让你分分钟省下好几百!下一篇:魏蜀吴三国的君王 魏蜀吴三国皇帝列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