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汉字英文 汉字跟英语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四体二用”是什么?

导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字是怎么产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世界上的任何一门语言,都存在一个共通的普遍现象,那就是一词多义,就拿我们的汉语来说,一个简单的词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自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字是怎么产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世界上的任何一门语言,都存在一个共通的普遍现象,那就是一词多义,就拿我们的汉语来说,一个简单的词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自然产生了各种不一样的含义,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大类:本意、引申义、假借义。这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词汇演变了3000多年,总结出了3个规律

  再说我们熟悉的英语,入门级别的单词如can、have、play,同样有多重意义。这也是学习英语最大的难点之一:太多的词义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只能死记硬背,更别说要搞清一个英语单词的本义了,这压根儿不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

  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来说,看到一个单词就能立刻拼出它的读音,但却未必能知晓其义,而汉语恰巧相反,我们看到一个陌生汉字,往往可以猜出其大致的意思,却不能读出来。

  这是两种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英语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

  “牧”、“休”、“步”

  形声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江河是也”——《说文解字》

  形声字,顾名思义就是形体加上发音,形声字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声符表示读音,形声字没有什么局限性,可造性很强,而且结构形式非常简洁明晰,所以汉字中的形声字是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从汉代起就占据了汉字的大半江山。

  “江河”二字都是形声字,左边三点水是意符,重点在右边,“江”字声符从“畺”,原指国家的疆土、边疆,因此水与江组合起来,就是属于疆土和国家的水道;“河”字声符从“可”,本义是肩挑、负荷,水与可结合起来,就是以肩挑土石,修筑河堤防汛的意思。

  “江”、“河”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形声字遵循“左形右声”的规律,此外也有左声右形、上形下声和上声下形,我们再分别举几个例子:

  “棋”,原本是上下结构,表示桌上有像簸箕一样,横竖成行条纹的木制品,指棋盘,现在是左右结构,左边“木”为意符,右边“其”为声符,左形右声;

  “期”,左右结构,本义是预定的日子,指期限,右边“月”为意符,左边“其”为声符,左声右形;

  “箕”,上下结构,本义是竹条编成的器具,指簸箕,“”为意符,”其“声,上形下声;

  “基”,上下结构,本义是用箕畚挑土石筑墙,指墙基,“土”为意符,“其”声,上声下形。

  “考”、“老”

  假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说文解字》

  六书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假借了,可以说这是个跨界难题,因为不止文字有假借,词汇也有假借,它还和语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假借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语言中常用的,但却没有对应的字,于是就找到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代,这种还比较容易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

  比如北方的“北”,本来是一个象形字,两个人背对背站立,非常形象,后来引申为人体部位、又引申为战败,叫做败北。但我们现在说到“北”,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北方,而实际上,北作为方位词,就是假借,这叫旧字翻新,却往往借而不还,两人相背的本义,已经被淘汰了。

  假借的另一种情况,是指原本有其字,但写的人却用了另一个字替代,也叫通假。上学时,想必大家都经历过被通假字支配的恐惧吧?比如《礼记·乐记》中记载的“发扬蹈厉之已蚤”,这段话中的“蚤”,实际上是“早”的通假字。

  我们常说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但实际上,这些错别字,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1、必须是同音或近音替代,否则严重影响阅读,就真大错特错了;

  2、用简单的字代替复杂的字,毕竟写字太多也是挺累的事情,能少写一笔算一笔吧。

  但这里也给后人造成了一个难题,因为文字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不但写法上演变,读音上也有演变,写法变了还有图形资料可以查证,而读音变了却没有语音资料为我们解决困惑,要搞懂语音变化的文字,还得作古音研究,这就太难懂了。

  小结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在形体上,由图形转变为笔画,在造字原则上,遵循形、意、声,在使用上,除了字的本义,还有转注、假借,可以说汉字的创造和演变,是丰富而璀璨的,同时又是优美而富有逻辑的。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荣辱和兴衰,传承了中华民族太多的灿烂与辉煌,数千年来,不但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更是影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共同的繁荣。因此,了解汉字,学习汉语,应当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千秋笔墨惊天地,汉字,生生不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6月23日大事记 6月23日大事记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下一篇:兰台说史•为何有个地区一直要求加入美国却总被拒 兰台说史•为何有个地区一直要求加入美国却总被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