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三国此人野心不亚袁绍 曾和董卓势不两立 力挺刘备或藏一个秘密

导语:三国时此人野心不逊于袁绍,与董卓不和。支持刘备还是隐瞒一个秘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立早闲人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

三国时此人野心不逊于袁绍,与董卓不和。支持刘备还是隐瞒一个秘密。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立早闲人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甚至卖命。 官,会意字,以宝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能治众,就有权力,就有人为之服务,从而变成上等人,高高在上。这就是国人自古以来就想当官,要当官,当大官的历史渊源。这也是「 ”学而优则仕”从古至今普受大众追捧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在封建王朝里,家国天下,天下、国、家三合一体。因此,即便皇帝是白痴是废物,只要是皇室出来,都不要紧,父亲是皇帝,儿子自然是皇帝,孙子更是皇帝,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皇权的魅力所在。这正是皇帝弱,大臣强,就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象出现。 名着《三国演义》里,在讨伐董卓时,十八路诸侯统兵最多也不过三万人,而公孙瓒一下子就能统领精兵一万五千参与讨伐董卓。公孙瓒这样的实力,在当时可算是实力颇为强大的一路诸侯。那时曹操的几千人马还是临时拼凑,根本不能算是兵只能算是看家护院的乡勇。董卓只需带三千人就敢冲进洛阳,废立皇帝,把持朝政。然而,以这样的实力,公孙瓒却不能像董卓那样专断朝政,挟持号令;而只能像袁绍这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公孙瓒之所以会造成这样两难的境地,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朝廷里面没有势力。反观袁绍,那可就不一样,倚仗「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就敢在朝堂之上,对董卓拔剑相向,丝毫不惧董卓的残暴不仁。 公孙瓒要想有更大的作为,有且只有两种方式,即要么在朝延里培养一大批官员,充当自己的代言人;要么效仿董卓,挟持皇帝,充当自己的传声筒。 前一条途径在公孙瓒这里根本行不通。毕竟培养官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累积出来。放眼整个东汉帝国,公孙瓒想要培养官员来形成自己把持朝政势力,根本不可能实现。汝南袁家和弘农杨氏都是公孙瓒不可逾越的坎。因此,公孙瓒想把持朝政的途径就只剩下第二条,学董卓一样挟持皇帝。而挟持皇帝恰好是一条把持朝政的快捷通道。昔日董卓刚进洛阳之时,就是因为满朝文武百官都不服他,甚至连公孙瓒的老师卢植都讥他为「 ”外郡刺史”。所以,董卓才会使用武力强逼硬迫地废少帝立献帝,以达到挟持天子,把持朝政的目的。为此,在几乎没有官员会支持公孙瓒的情况下,公孙瓒最佳的做法就是学董卓那样:立一个新皇帝出来。 想立新皇帝,就要找人选。新皇帝的标准,首先是汉室宗亲,无异议;再者要没什么根基,好控制;最后与自己有不一般关系,有默契。于是,曾经的同窗刘备进入公孙瓒视野。他就像是为公孙瓒立新皇帝所量身定做一般,成了不二的人选。为此,刘备一时间成了公孙瓒最为密切关注的人,并处处向朝廷引荐。回想当初刘备还在涿郡织席贩履,走街串巷,混口饭吃之时,公孙瓒没有帮助刘备这个曾经的同窗,最主要原因是刘备还不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另外原因是自己还不够强大,还不具备立个新皇帝的实力。 一个人之所以能被利用,是因为他有利用的价值。公孙瓒刘备两人之间就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笔者按:私心杂念, 指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三国演义》里,公孙瓒本是手握重兵一方诸侯,却极力帮助昔日同窗刘备,使刘备从无官无职跟随幽州牧刘虞打杂一下子就变成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公孙瓒所作所为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正所谓,男人与男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欣赏,只有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爱民 成姓起源和来历:姬叔武受封于郕国下一篇:中国历史上最尴尬的五大姓氏:不管叫啥名 感觉都像在骂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