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共赏风月 家人同趣:清朝人在家中有着怎样惬意的生活

导语:享受浪漫的风景,享受家庭:清朝人在家里过着怎样舒适的生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秋日风和景明,京城刘统勋府趁着休沐日,邀着几位知己到郊外庄子赏秋景,虽枫叶未红,但刘家在郊外的庄园是自江南园林中取的样子,里面草木扶

享受浪漫的风景,享受家庭:清朝人在家里过着怎样舒适的生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秋日风和景明,京城刘统勋府趁着休沐日,邀着几位知己到郊外庄子赏秋景,虽枫叶未红,但刘家在郊外的庄园是自江南园林中取的样子,里面草木扶疏,假山泉流、廊檐轩阁、极富典雅。 别院内早有管家,知道这日有客人来,早就将整个庄园收拾了出来,庄园共有五进,西侧的院子中央栽了两棵合欢树,树冠如盖,遮住了秋日最后一丝燥热,正房廊前一池莲花,花朵大多已经谢了,留下满池子绿油油的莲叶和莲蓬,在院中仆人的精心侍弄下,长势喜人。 >几人赏了秋景,又用了中饭后,在树下焚香作画,香云燃尽的时候,一副扇面也已经画好,几日在香云中对着新画的扇面题诗几首,虽耗费心神却也有酣畅淋漓之感,正可谓“雀扇题诗墨未干”,这样的雅致生活恰是这些文人追求的。 >焚香炉 >清朝时期,众人虽大多喜好在室内焚香,但因刘统勋几人见院内秋光正是烂漫,索性直接把炉瓶三事搬到了花前树下。 >有小厮将一张桌案抬到院子正中的一棵梧桐树下,随后几位丫鬟们皆捧着香炉、香瓶、香盒出来,并一一摆在桌子上。大丫鬟用精致的小木勺从木匣子里取出几粒香丸子丢进香炉子里,用火种点燃后,不过片刻,香烟袅袅、沁人心脾。 >焚香画扇这样的生活虽然雅致,但实在难得,于是清人便将目光投到了日常生活里,从各种角落里寻求雅文化。 >刘统勋见夏日漫长,室内空气潮闷,索性将房间的所有窗户都打开,去掉窗槛,而后在房子前种上梧桐树,后院靠窗的位置边栽上一捧绿竹,不够短短三年,梧桐、绿竹就已经长成,隐约能窥见日后遮阴蔽日的景象。索性又在窗子旁边摆上了一张长榻,午后正好可在榻上假寐。 >刘统勋 >这一日刘统勋在书房中练字,忽写至:“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才惊觉,时光似流水,现在已入大暑,空气闷热潮湿,萤火虫卵化而生,伴着院内阵阵花香,在院子内漫天飞舞,竟有几分夏日灵动。 >明月清风,此时正是一天中竹下乘荫的好时间。家中巧匠早在院子里的打造出一个竹林雅苑来,刘统勋携家眷于此赏景偷凉。 >梧桐树下清风荷影,旁边还摆着太湖石、蒲草和微型松树盆景,妻子让嬷嬷将孩子抱来,丈夫手拿摇鼓逗得幼童咯咯直笑,夫唱妇随、阖家欢乐。 >不知谁说美景一旁,只是光秃秃的纳荫有些无趣,干脆搬出了一张七弦琴,琴放在一边的梧桐树下,另有家中乐师抱着琵琶候在一旁,先是一曲《雨打芭蕉》,后是《平沙落雁》,赏音看景之后,众人意兴阑珊。 >小厨房里的婆子们也准备了几壶美酒,几道小食。酒是去年采了新鲜的菊花酿出来的菊花酒,酒坛子装了后,用泥封好,埋在了院内的合欢树下,时隔一年,刚一打开酒坛,清洌的酒香混着浅浅的菊花香气就散了出去。将菊花酒倒进白瓷玉碗里,酒色微有些金。有人温酒、有人猜拳,有人击鼓、有人传花,还有人点茶,好不热闹。 >其实这样的景象也并不仅限于刘府,毕竟清人本就好酒,满人性情豪爽,饮酒烤肉吃的是一种酣畅感,而汉人则好风雅,饮酒虽然有所节制,却也认同喝酒是一件雅事。 >且清人有自己酿酒的习俗,无论是小儿新生、好女送嫁还是金榜题名,几乎都要亲自酿几坛子酒,埋在院子里,等到下一个重要时间来临时,便开坛子饮酒。 >清人酿酒 >普通人家酿酒多会选择一些果酒或是花酒,只因这些酒度数并不会太高,且口感甘醇清洌,等到有客人来访,开一坛自己酿的水酒,谈天说地自然有一番风趣。 >文人雅士趁着酒意正酣,挥毫泼墨或做一幅壮丽山河图,或吟几句超脱旷达的诗句,反而更能成其雅士之名。 >一言:《历史的风尚·清朝》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兵圣是谁 三令五申的主人公是谁:孙武 兵圣登场历史长河首立威下一篇:第一个将孙子兵法带到日本的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