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1952年解放军干部评级对1955年授衔有何深远影响

导语:1952年解放军干部的评级对1955年的封号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核心提示:然而,这一调级方案最终未能实现。因而,本文后面所列中将和上将中,有100余人只能是以偏低的级别遗憾地载入史册了。 毛泽

1952年解放军干部的评级对1955年的封号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核心提示:然而,这一调级方案最终未能实现。因而,本文后面所列中将和上将中,有100余人只能是以偏低的级别遗憾地载入史册了。 毛泽东等人与开国将帅合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刘岩,原题:揭秘: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是怎样划分的?节选 >当今人民解放军的军官,在上衣的右胸前佩戴由色条和级别星徽组成的“级别略章”,每个人的级别同军衔一样,一目了然。然而,在2007年解放军服装制度改革以前,军官的级别长期处于隐性状态,只是记载在干部的人事档案里和财务机关的工资发放表格中,局外人一般都不了解,因而在社会上往往搞错。如北京某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首次军衔制实录》,把上将中正兵团级的李克农、李涛、陈奇涵等3人的级别“降低”为副兵团级,而把另外3名副兵团级别者“提升”为正兵团级。因此,澄清首批授衔开国将军评定军衔时的级别,对于消除首批开国将军级别史料中的某些混乱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经过多方考证,与权威性史料反复核对,得到了自以为比较清楚的结果。 解放军首次统一评定的“军队级别”概况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解放军设置的级别,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军委委员级;正、副、准兵团级;正、副、准军级;正、副、准师级;正、副、准团级;正、副营级;正、副连级;正、副排级;正、副班级;战士级。 1952年全军干部评定级别后,到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的三年多时间里,级别显得偏低的部分初级干部和一少部分中级干部的级别,陆续进行了调整,准军级和副军级干部的级别只有个别调整,而正军级以上干部的级别则一个也没有调整。因此,1955年初中央军委关于以级别为基础按照德、才、资条件评定干部军衔的政策出台以后,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于2月9日联署提出,调整123名级别偏低的正军级以上干部的“军队级别”,呈报中共中央审批。其中包括由副兵团级提升为正兵团级者22名,由准兵团级提升为副兵团级者35名,由正军级提升为准兵团级者66名。若按这一方案调整了的话,1955年授衔的53名有“军队级别”的上将中,就会有52名是正兵团级,中将中兵团级人数的比例也会大为提高。然而,这一调级方案最终未能实现。因而,本文后面所列中将和上将中,有100余人只能是以偏低的级别遗憾地载入史册了。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近代越南何以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下一篇:传说中的龙那种最厉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