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生平简介

导语: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着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

李商隐生平简介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着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

李商隐 画像

李商隐出生时,家父为获嘉县官,后来父亲去世他便随母亲回到家乡,生活十分艰难。李商隐作为家中长子,便为人抄些经书补贴家用,曾追随堂叔学习,十六时已有一手好书法和好文笔。829年,李商隐结识了白居易等前辈,且受到令狐楚的赏识与教授,因此在这几年间李商隐勤奋好学、积极应试,结果屡考屡败,写作上由散转骈。后来李商隐在王屋山学道几年,对他的一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后李商隐开启了他艰难的应试之路,837年,李商隐中进士入官,其思想观念属儒,胸怀大志,但由于屡屡失败怀才不遇后因此诗歌逐渐表现出不满,对于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后来李商隐因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党派之争,被批为背叛去世的恩师令狐楚,在官场上备受屈辱遂辞职。

后来李商隐回到秘书省任职,遭遇母亲去世于是回家守丧,这是李商隐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击,后来岳父去世,李商隐的境况更加困难,于是尽量调整心态,减淡政治兴致。后来守丧结束,李商隐重回秘书省,在权力争夺中被排挤压制,他一心从政却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隐妻子去世,二人虽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后来李商隐被邀请到一个待遇不错的推官上任职两三年,辞官回乡闲居。

李商隐一生由于岳父与恩师的关系,在牛李之争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备受压制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大致于858年病逝郑州。

李商隐图片大全

李商隐是我国着名的诗人,他在诗词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与他写诗之路相反的是,他在他的政治生涯上过得是十分凄苦的。让我们通过李商隐图片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形象。

李商隐图片

李商隐出生于公元813年,因李商隐的祖父、父亲和他自己的中举有了一门三进士的说法,成为了李家最值得骄傲的事。但在李商隐中举之前,他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这从李商隐图片可以看出,但凡是有关于他的画像和图片,一般都是瘦骨如柴的模样。这固然是因为他政治生活上的不顺抑郁而致,但与他的青年生活是分不开的。

李商隐不到十岁时,他父亲去世了。他只能跟随母亲回老家,并且担负起家中的责任,因为他是长子。由于李商隐漂亮的字迹和文笔,他落魄后只能靠抄书来挣钱。后来李商隐终于得到了官场上的前辈令狐楚的欣赏,可以上京赶考。原本以为他的才华可以轻而易举地中第,但是他却一直失败。

而当他好不容易中举之后,他的恩人去世了。在料理了令狐楚的丧事后,他去王茂元出当了幕僚,并娶了主公的女儿。但正是这桩婚姻使得他后来被视为李姓党派之中,让他在牛李之争中受到了波及,一生碌碌无为。

在会昌二年,由于母亲的逝世,他必须辞去了官职,一直闲赋在家。这意味着他要放弃他跻身权力中心最好的机会。而之后,当他结束丁忧时,最适合他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朝廷已经更换了掌权者,李商隐再次被排挤。

李商隐到死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抑郁不得志,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夜雨寄北》艺术手法赏读

《夜雨寄北》是诗人李商隐身处外乡巴蜀地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写给远在千里之外长安的妻子的抒情诗,是给对方的复信。这首诗立意新颖独特,跌宕起伏,言简意赅却情意浓浓,具有含蓄委婉却触动人心的力量,传诵千年吸引了无数人,堪称百读不厌。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的前面两句通过问答以及对于眼前景色的描写作为开头,阐述了诗人寂寥的心情以及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而接下来后面两句则是对未来日子里能够团聚相谈的想象,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单。这首诗为即兴之作,写出了诗人在瞬间的情感变化,言语质朴,在用词造句上均不加修饰,不同于李商隐大部分作品的辞藻华美与象征暗示,这首诗言意明了、自然深切。

诗歌的大意,你问我什么何时是归家之期,我暂且还没有确定下来。而此刻我唯一能告知你听的,就是眼前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绵绵不尽地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中与你团聚,我们两人共同坐在家中的西窗下面,一面剪着烛花一面谈心。到了那时我再来对你诉说今夜,我客居巴山时听着细细不断的冷夜秋雨,心中对你是如何的想念。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所创造的独特思维以及在章法结构上的严密性都是十分出彩的,诗歌排句立意层层紧扣,想象与现状融合,打破常规,回环往复,创造了时空、意境的错乱之美,做到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李商隐的嫦娥赏析

《嫦娥》是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作,他通过咏叹嫦娥在月宫中独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场景,来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诗文的前两句描写了屋内外的不同环境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体现了嫦娥怀思之情;后面两句则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后心中产生的感想。全诗基调带有孤寂感,意味深长,意蕴丰满,构思独特,触动人心。

李商隐 嫦娥

诗文的主要意思是,蜡烛投下的影子深深地映射在以云母矿石制造的屏风上面,而银河缓缓地沉了下去,星辰也逐渐暗淡消失不见了。嫦娥一个人心中满是后悔,不该偷吃长生不死的灵药结果来到这荒凉的广寒宫。每天的无聊生活都只是面对着这广阔无垠的碧海蓝天,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思忆人间。

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赞咏嫦娥的诗文,但是在历史上不同学者持有不一样的意见。有的人认为李商隐写此诗意在赞颂有情人的私奔,而有的人则是认为他仅仅歌咏主人公的境况寂寥罢了,然而还有的人则认为诗人一定是假托嫦娥实际上定有其它的思想喻示,诸如此类,各家所持观点不一。暂且就当此文是以咏叹孤身幽居且终日难眠的女子,言语合情合理,饱含深意、基调感伤。

然而当时唐朝的道教盛行,女子入道蔚然成风,但在真正入道后方能感受到清规戒律对生活情爱的束缚从而带来苦闷,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将孤身无伴的嫦娥、观中煎熬的女道、清高孤傲的诗人,三者相结合,浑然一体。概括三种各自身处不同生活环境却又有相同感受的遭遇,实为李商隐的艺术特长。

李商隐为什么字义山

唐朝是诗人发展最鼎盛的时代,出现许多类似大李杜、小李杜的诗人。其中大李杜是最有名的李白和杜甫,而小李杜则略逊他们一筹,是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字义山,号为玉溪生,是怀州河内人。

李商隐画像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时期的诗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这份才华在官场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在唐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参加科举,并考中了进士。之后他就担任了秘书省校书郎等一系列职务。但是却因为牛李党争李姓的失败而受到了同僚的排挤,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李商隐在官场没有得到重用,就将精力转到了诗词上。他是晚唐时期位数不多要求自己的诗句优美的诗人。他流传下来的古诗多达六百多首。在后人修编的《古诗三百首》中,他的诗被选中了二十多首,排名第四,仅次于杜甫、王维和李白。要知道唐诗三百首可是从整个唐朝时期将近三百年的所有古诗中挑选出来朗朗上口的精品集合。而李商隐一人就被选中了二十二首,占了将近7%的篇幅,可见李商隐写的古诗魅力之所在。

李商隐一生最大的贡献也正是在古诗上。他所撰写的古诗主要有政治咏史诗、抒怀诗、咏物诗、爱情诗、应酬唱和诗和骈体诗。而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含蓄和朦胧美。尤其是他的近体诗成为了唐代七律的第二座里程碑。除此之外,他还开创了爱情诗的新风格。

李商隐的端居翻译

《端居》是李商隐独自在异乡漂泊时写下的诗歌,一共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信的思念之情。诗歌的前面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没能收到家中寄来的书信因此只能在梦中归家,然而梦醒时分深感孤寂凄廖;诗歌的后面两句借助对于多种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寒凉的意境气氛,表露了诗人内心的乡愁与思亲。全诗寓情于景,迂回婉转。

李商隐 塑像

已经很久都没有收到亲爱的妻子从远方寄来的书信了,没有家中亲人的任何音讯,我只能等到入睡以后在梦中得以返回家中,以解我的思想之愁。可惜每当半夜惊醒,才会恍然意识到我与家人离别已经有好多年了,起身环顾四周只能看到空荡单调的床铺,与寒冷寂寥的秋夜相对,免不了心生苦楚。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外乡居住,寻常日子里极少与什么人有何来往,屋中台阶上早已布满了青苔,大片的绿色与秋季鲜红的枫叶相映衬,在细密的雨水冲刷以及迷离的月色笼罩下,逐渐变得暗淡迷离。然而这雨夜的寒凉以及月色的冷清,又怎么比得过乡愁对我的折磨呢?

这是诗人思念妻子时所作,诗中讲述了他在这么凄凉的夜里,因为得不到家中的音讯促使思念之愁更加强烈难抵,诗人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这种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写出怅然若失的逼真感,令人读起来都触动心扉,难免产生怜惜之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谭凯项羽 项羽身边四个重要的人都有谁下一篇:张居正夺情 张居正夺情是怎么回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