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新生海军 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有些舰长不答应,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导语: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有些舰长不答应,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决定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9艘军舰和21艘小艇,官兵1271人,在南京笆斗山江面决定“不走”,投奔新生政

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有些舰长不答应,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9艘军舰和21艘小艇,官兵1271人,在南京笆斗山江面决定“不走”,投奔新生政权。事后,毛泽东、朱德盛赞此次起义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碰巧也在这一天,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是为人民海军诞辰日之由来。然而,江山易主之际,总是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留恋旧的阵营,不忍背离“正统”,在“走”与“不走”之间选择了前者。本文旨在通过当事人的回忆,梳理历史重要关头不同选择者之间的不同心路历程。

投奔新生,“把军舰交给人民”

1947年底至1948年初,林遵曾在上海召集一些海军的老同事、老同学举行小型聚会交换意见,“

大家都认为国民党注定要失败,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个人出路,只有投向共产党才是光明大道

”,萌发了派人去香港和共产党取得联系的想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民党海军内部派系矛盾十分尖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闽系”,福建籍的陈绍宽先后担任海军部长和海军总司令,从海军学校招生到选拔任用人员,莫不重要福建人。抗战胜利后,陈绍宽不愿卷入内战,表现消极,蒋介石将其撤职,先派参谋总长陈诚兼管海军,后又升任陆军出身的嫡系将领桂永清为海军总司令。

战后,林遵一度对蒋介石建设国家抱有幻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无论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腐败无能,令其渐渐感到绝望。林遵坦言自己属于“闽系”,与桂永清个人矛盾较深,认为桂来领导海军,海军肯定不会搞好,“

这也是促使我决心起义的一个因素

”。

国民党海军内部的龃龉纠葛,给中共策反工作带来的是空间与机遇。1948年秋,中共驻沪情报机构通过潜伏在海军的地下工作者郭寿生,尝试策动第二舰队弃暗投明,林遵当即表示同意,“

具体搞法则要见机而行

”。此外,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工部门、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也与林遵本人或周围亲信有过接洽联系。

第二舰队原先担任长江口以南至广东的沿海巡防任务,1948年二三月间,海军总部下令移驻长江,负责江阴以上至江西湖口的江面防务。4月20日夜至21日,解放军强渡长江,江阴要塞守军宣布起义,第二舰队驻防南京一带的舰艇,纷纷集中下游笆斗山江面锚泊。22日午夜,林遵乘坐永嘉舰从安庆驶抵南京,桂永清最后交代说:“

若你能把第二舰队带回上海,我马上推荐你当副总司令,请颁青天白日勋章

。”

海军总部仓皇撤离,林遵分析形势,“

集中待命的各舰舰长中,有一部分是确能掌握的,因此我就确定采用召开舰长会议的办法来决定起义行动

”。23日上午七八点钟,舰长会议在永嘉舰上召开,林遵着重指出:“

国民党大势已去,桂永清自己乘飞机跑了,如果沿江下驶,不但有许多狭窄水道,岸上共军还有重炮、要塞炮。我们应该从大局着想,为国家民族着想,为自己和下属的前途着想,不应该只考虑当前个人的一些问题

。”

惠安舰舰长吴建安首先发言:“

我们应当退出党政之争,把军舰交给人民,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条款

。”江犀舰舰长张家宝态度明确:“

我们也曾拼死卖命为党国效劳,无奈政府腐败无能,失去了民心,是它辜负了我们,要留一起留,要走一起走,不过时至今日,还继续去充当内战工具,是没有多大意思了。”

背离“党国”,“良心上过不去”

毫无疑问,第二舰队官兵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国民党仍有留恋情结。林遵晚年追述往事,没有指名道姓,“

他们有的担心如果不走就会被共产党压迫转过炮口打国民党,这个不能干;有的家眷住在上海,不走的话,家里人可能遭到国民党的迫害;还有的亲属在解放区挨过批斗,更说了一些诬蔑共产党的话

”。

“走”与“不走”两派针锋相对,有些舰长拿不到主意,不敢轻易表态。永定舰舰长刘德凯摇头叹气,越说越伤心:“

形势固然不可收拾,不过我们受党国培养多年,今天在它危难时刻骤然背离,这在良心上过不去。我的舰从安庆下驶,挨了好几炮,一炮打到驾驶台上,几个官兵负了伤,又没有药,痛得哭爹喊娘,真使人寒心

。”联光舰舰长郭秉衡感同身受:“

国民党太对不起人了,把我们丢在安庆,不管我们的死活,他们却挟着姨太太远走高飞,不管别人走不走,反正我不替国民党卖命了!

太原舰舰长陈务笃显得特别冷静:“

从中国海军历史来看,我们的先辈把一些破烂舰代代传留下来,前清留给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又留给国民政府,才保存了这么一支可怜的海军舰艇。我们今天再把这份财产交给新政权,总不会受到历史的唾弃

。”永修舰舰长桂宗炎起初一言不发,这时突然冒出一句怪话:“

照我说,既不跟国民党,也不跟共产党,把军舰开到海上去打游击,或开到别国港口当‘白华’

”。林遵一票否定:“

做‘白华’也要有钱呵!到海上‘打游击’,补给从哪里来?去抢劫商船,那是海盗行为,国际上也不允许。

林遵决定进行无记名投票来表决去留问题,根据舰队参谋戴熙愉说法,16位舰长参与投票,赞成留下的8票,反对的2票,弃权的6票。林遵的回忆稍有出入,10票赞成“不走”,2票反对,4票弃权。不管怎么说,第二舰队在“走”与“不走”的问题上最终没有达成共识,只能说选择起义的舰长略占优势。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林遵宣布“不走”,指定张家宝、陈务笃起草与解放军接洽起义的信件。散会后,各舰长、艇队长纷纷回到各自的舰艇,林遵也从永嘉舰迁回惠安旗舰。

此时,永嘉舰舰长陈庆堃陷入了沉思,“

如留于此地,不仅有愧军人志节,将来定必任人长期凌辱;凭连日来沿江夜战之经验,午夜后浓雾弥漫,敌炮不易瞄准,必能冲出江阴

”。陈庆堃后来撰写回忆文章,只说突围决心,不提投票之事。王业钧1948年底毕业于青岛海军官校,时任永嘉舰中尉通信官,晚年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道出了不为人知的个中隐情。

原来陈庆堃内心倾向于“走”,但感到势单力薄,“我们一条船也没办法突围”,思前想后投下弃权票。林遵移舰之后,陈庆堃召集本舰军官议事,介绍了投票情况,王业钧自告奋勇:“

我们刚毕业,各舰都有同学,愿意负责联络他们一起冲

。”时机紧迫,陈庆堃急忙拿笔写了一个字条:“

宗炎兄:我已ok,细节请与来员王业钧商量

。”于是,永嘉舰轮机长邹弘达亲自驾驶小艇,载着王业钧驶往永修舰。

波涛汹涌,“为了中国海军”

我一定冲的,既然敢从安庆冲下来,就敢冲下去

。”桂宗炎接过字条,语气很坚定。王业钧遂与海军官校同学,永修舰通信官曾守镐约定联络事项。离开永修舰,即到永定舰,刘德凯答应参与突围行动,并托王业钧去一趟吉安舰,“

宋继宏舰长是我的好朋友,如果他不敢冲,请他到永定舰,就说我可把他带回上海

”。别看刘德凯开会时哭哭啼啼,投票后却是心有定见,还特地和张家宝握手说:“再见!”

告别永定舰,再至武陵舰,绳梯还未放下,该舰副长万体道即跑到船舷,不等王业钧开口就说:“

我们一定走的,我们一定走的,不要上来了,赶快到其他舰上去看看吧

!”小艇驶向吉安舰,中途必须经过惠安舰附近,“

有人大声喊我们过去,原来是同班同学侯庆钧,但我们不敢靠近,只好装作没看到、没听见,直接驶向吉安舰

”。王业钧心存愧疚,几十年后始终难忘侯同学惶恐无助的面容。

从吴建安的回忆文章来看,虽有林遵坐镇旗舰,惠安内部“走”与“不走”的斗争照样激烈。“

为了中国海军,为了国家民族,也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千万不要随便解缆,弟兄们,我可以自裁

。”吴建安好说歹说,总算化解一场几乎就要擦枪走火的冲突事件。再说吉安舰,王业钧说明来意,宋继宏埋首呆坐,过了好一会才开口,“

如果我弃舰随你们到上海,桂总司令即使不枪毙我,也不会重用我,我决定不走了

”。

傍晚时分,永嘉舰如约悬挂起锚的信号旗,发动机器,拔锚启航。陈务笃记得很清楚:“

十几条军舰的烟囱里都冒着黑烟,有的主机已隆隆在响,有的在哗哗起锚。只见永嘉舰起的锚尚没出水,船艄就翻起了巨大的水花,它斜着舰身急速地调过头来,桅杆上又升起了一串‘跟我走’的旗号

。”

军舰走掉一大半,林遵站在惠安甲板上急得直跺脚,戴熙愉猛然想起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这是我的过失,离开永嘉舰时没有叫他们降下司令旗,回到惠安舰又忘了升司令旗,想必各舰长有所误会,以为司令还在永嘉舰,盲目跟它跑了

。”

吴建安主张开炮轰击,林遵没有同意,由于官兵的思想准备过于仓促,军心还很不稳定,如果相互炮击,可能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后经张家宝、陈务笃等人提醒和建议,林遵亲自用报话记不停地呼叫,永绥、楚同、安东、美盛四舰先后调头返回。

与之相反,永嘉等七舰拼命往长江下游突围,解放军炮兵猛烈轰击拦截,体积最大的兴安舰很快下沉,舰龄超过30年的永绩舰负伤搁浅。24日黎明,永嘉、永修、永定、武陵、美亨五舰相继抵达吴淞口,王业钧这时才发现,“

永嘉舰简直被打得不像样,人则东倒西歪的躺下来,很多都睡着了

”。

新中国成立后,林遵先后担任过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第二舰队的起义不仅削弱了国民党海军的有生力量,而且也为新中国人民海军的初创提供了一定的兵员、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同一历史事件在台湾海军的表述语境中则截然相反,“

林遵变节投共,我长江作战舰艇奉命突围

”,永嘉等舰“

不但保存海军日后捍卫海峡的战力,也尊定了海军茁壮的基础

”。1949年7月,陈庆堃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为了纪念长江突围战役,长子出生取名“永嘉”。

参考文献

1、《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

2、《江苏文史选辑第八辑》,江苏省政协文史委1982年版。

3、《老战役的故事》,台湾“海军总司令部编印”2002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铜雀台是干什么的 曹操建铜雀台真是为了纳美女享乐?别再错怪他了,其实另有所用下一篇:推翻天朝 太平天国与列强都信仰上帝,为什么没有联合起来推翻清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