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中国大革命的酝酿: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 中国大革命的酝酿: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

导语:中国革命的酝酿:北京政变与国军建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中国大革命史 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 第六节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 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告终,直系军阀从此单独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随之占了优势。在它们的支持下,曹锟、吴佩孚实行“武力统一”政策,并于1923年10月贿选曹锟为总统。全国人民反对直系

中国革命的酝酿:北京政变与国军建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中国大革命史 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 第六节北京政变和国民军的成立 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告终,直系军阀从此单独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随之占了优势。在它们的支持下,曹锟、吴佩孚实行“武力统一”政策,并于1923年10月贿选曹锟为总统。全国人民反对直系军阀暴政的斗争日益高涨。战败的奉系军阀退回关外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宣布独立,重整军备,扩张实力,并多方联络各派反直势力,准备共同倒直。在反直的相同目标下,孙、段、张反直三角同盟逐渐形成。直系谋求拆散反直三角同盟未成,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策,除以重兵防备奉军入关外,调长江上游总司令孙传芳入闽,图与陈炯明勾结进犯广东,同时联合苏、闽、赣、皖直系势力包围浙江皖系卢永祥。直系与反直系势力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终于爆发了江浙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 浙江卢永祥控制着江苏境内的上海。江苏直系军阀齐燮元早就想将上海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924年春,卢永祥收编了在福建被孙传芳击败退入浙江的臧致平、杨化昭两部。齐燮元对卢永祥更感不满,于是与赣、闽、皖三省军阀联合逼迫卢解散臧、杨两部,并电请曹锟下令讨伐卢永祥。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卢永祥的实力远不及苏、闽、皖、赣的联合力量,且处于三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地位。因此,卢在开战之初虽进展顺利,但旋即陷于被动。16日,孙传芳攻占江山,杭州震动,卢将浙沪联军总司令部移住龙华,将兵力集中于松江、上海一线继续作战。但在齐、孙军联合进攻下,10月初,松江等地失守。10月13日,卢永祥通电下野,逃往日本。至此,江浙战争结束。孙传芳被任为浙督兼闽浙巡阅使,夏超为浙江省长。 江浙战争引发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直奉战争。9月4日,张作霖即通电响应卢永祥,并将奉军17万人编为6个军,于15日分别向山海关和热河出动。曹锟乃于17日下令讨伐张作霖,并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18日,吴佩孚命令彭寿莘、王怀庆、冯玉祥分任第一、二、三军总司令,分向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三路迎敌,同时以曹瑛、胡景翼等分任10路援军司令。直军共有兵力约25万人。 9月15日,奉军袭击热河朝阳。17日,两军主力在山海关一线开战,第二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在热河前线,22日,奉军已占领开鲁、朝阳、凌源、平泉等地,10月7日,又攻克赤峰。在山海关方面,直军守备较强,10月6日,奉军始克九门口,进至石门寨。两军在山海关和石门寨激战,伤亡均甚重,直军已开始出现颓势。12日,吴佩孚亲赴山海关督战,企图扭转局势。但这时奉军已与直军第三军军长冯玉祥达成共同推翻曹吴的协议,热河方面奉军转而南下冷口,给山海关直军以很大威胁。10月22日,冯玉祥班师回京发动政变更给直军以沉重打击。吴佩孚不得不于10月26日率少数部队回救北京。山海关前线直军因冯部倒戈,主帅离去而军心动摇。奉军乘机全线出击,将直军主力部队包围。除少数将领逃回天津外,直军官兵全部被俘。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和田历史天气预报 和田历史天气预报下一篇:如何步步升级 如何步步升级 每一次挫败 曾国藩是如何面对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