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辽东战史代州平定:魏吴外交的海外战场 三国辽东战史代州平定:魏吴外交的海外战场

导语:《三国辽东战争史》代表国家入驻:魏、吴外交海外战场以下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 | 江隐龙 上接前文,点击进入《通向燕王之路:三国第四诸侯公孙渊》:://toutiao./i6706633644523389447/ 封君燕王,加君九锡 公孙渊称臣后,孙权立排众议,立刻下诏封公孙渊为燕王。《三国志》载此诏如下: 「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

《三国辽东战争史》代表国家入驻:魏、吴外交海外战场以下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 | 江隐龙 上接前文,点击进入《通向燕王之路:三国第四诸侯公孙渊》:://toutiao./i6706633644523389447/ 封君燕王,加君九锡 公孙渊称臣后,孙权立排众议,立刻下诏封公孙渊为燕王。《三国志》载此诏如下: 「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今普天率土备闻斯庆。” 这一份诏书表达的含义大致有三。「 ”朕以不德”三句,表明孙权已经不再将自己仅仅视为孙吴帝国的君主,而是君临天下的帝王;「 ”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一句,封公孙渊为燕王,同时将其封地扩大到幽、青两州。「 ”今因天命”之后的部分则是孙权对即将实现「 ”普天一统”的期冀。饶有趣味的是,公孙渊在《表吴主权》中以田饶、乐毅、陈平、耿况自比,而孙权则引用了「 ”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三个典故。伊尹与吕望是虚比公孙渊,而在伊尹、吕望辅佐之下改朝换代的汤、周才是孙权的自比。之后的「 ”世祖未定而得河右”尤显意味深长:「 ”世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庙号,刘秀起兵后,位于河西的势力窦融意欲归附,但早期因「 ”河西隔远,未能自通”,这一情形与远在辽东的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完全相同。之后刘秀克成帝业,这自然又凸显了孙权一统江山的信心。 公孙渊游戏概念图 两个月后,孙权遣张弥、许晏携大量金玉珍宝乘船北上以示恩泽。考虑到此行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推断出张许二人几乎是在孙权下诏封王的同时就接到了北上的命令。二人携带的,除了孙权赏赐给公孙渊的「 ”金宝珍货,九锡备物”,还有一份《封公孙渊为燕王诏》作为孙权对公孙渊的回应。与《表吴主权》的谦卑相对,这一封诏书文辞极为华丽张扬: 「 ”故魏使持节车骑将军辽东太守平乐侯:天地失序,皇极不建,元恶大憝,作害于民,海内分崩,群生堙灭,虽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方之今日,乱有甚焉。朕受历数,君临万国,夙夜战战,念在弭难,若涉渊水,罔知攸济。是以把旄仗钺,翦除凶虐,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力所及,民无灾害。虽贼虏遗种,未伏辜诛,犹系囚枯木,待时而毙。惟将军天姿特达,兼包文武,观时睹变,审于去就,逾越险阻,显致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元勋巨绩,侔于古人。虽昔窦融背弃陇右,卒占河西,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钦嘉雅尚,朕实欣之。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禄报功;功大者禄厚,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夹辅之劳,太师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兼受备物。今将军规万年之计,建不世之略,绝僣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无与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不云乎,‘无言不仇,无德不报’。今以幽、青二州十七郡百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使持节守太常张弥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锡冢社。方有戎事,典统兵马,以大将军曲盖麾幢,督幽州、青州牧辽东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三世相承,保绥一方,宁集四郡,训及异俗,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玄牡二驷。君务在劝农,啬人成功,仓库盈积,官民俱丰,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错枉,群善必举,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戎马整齐,威震遐方,纠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忠勤有效,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心,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钦哉!敬兹训典,寅亮天工,相我国家,永终尔休。” 《封公孙渊为燕王诏》虽长,但核心内容与孙权之前的诏书相同,大段篇幅都具有浓浓的粉饰与迎合之意,如「 ”君临万国”四字,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以幽、青二州十七郡百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之句再一次重复了对公孙渊的封赏;而诸如「 ”将军规万年之计,建不世之略,绝僣逆之虏,顺天人之肃”等语句,则是在为公孙渊的「 ”叛魏降吴”找理论依据。 四足鼎立之势 这份诏书的重点在于后半部分:加公孙渊九锡。九锡,是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唯有皇帝才有赐九锡的资格。此前孙权与蜀汉交恶,为防止两线作战向曹魏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便赐孙权九锡如下: 「 ”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尹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斯得。” 很容易想像,当孙权用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赐公孙渊九锡时多么的春风得意。在这位吴大帝眼中,三国局势似乎要从此改写了。 吴大帝孙权 使得国恩,保全终始 三国局势的确在某个层面上改写了,但并未按孙权的剧本。公孙渊称臣是因为曹魏近在咫尺却对其并不信任,但这句话还要反过来思考:曹魏虽然不信任公孙渊,但毕竟与辽东近在咫尺,数十万曹魏铁骑就在公孙渊的家门口枕戈待旦。正如《三国志》中所载,孙吴「 ”远不可恃”,一旦魏燕两家发生战事,远在江东的孙吴又如何能保护这个千里之外的辽东? 公孙渊向孙权称臣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曹魏朝廷,而曹魏则迅速发动了攻心战。《魏略》中详载了曹叡的《告辽东、玄菟将校吏民赦文》: 「 ”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冀其可化,故割地王权,使南面称孤,位以上将,礼以九命。权亲叉手,北向稽颡。假人臣之宠,受人臣之荣,未有如权者也。狼子野心,告令难移,卒归反复,背恩叛主,滔天逆神,乃敢僭号。恃江湖之险阻,王诛未加。比年已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长吏以下,莫肯禁止。至使周贺浮舟百艘,沉滞津岸,贸迁有无。既不疑拒,赍以名马,又使宿舒随贺通好。十室之邑,犹有忠信,陷君于恶,春秋所书也。今辽东、玄菟奉事国朝,纡青拖紫,以千百为数,戴纚垂缨,咸佩印绶,曾无匡正纳善之言。龟玉毁于槗,虎兕出于匣,是谁之过欤?国朝为子大夫羞之!昔狐突有言:「 ”父教子贰,何以事君?策名委质,贰乃辟也。‘今乃阿顺邪谋,胁从奸惑,岂独父兄之教不详,子弟之举习非而已哉!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且又此事固然易见,不及鉴古成败,书传所载也。江南海北有万里之限,辽东君臣无怵惕之患,利则义所不利,贵则义所不贵,此为厌安乐之居,求危亡之祸,贱忠贞之节,重背叛之名。蛮、貊之长,犹知爱礼,以此事人,亦难为颜!且又宿舒无罪,挤使入吴,奉不义之使,始与家诀,涕泣而行。及至贺死之日,覆觽成山,舒虽脱死,魂魄离身。何所逼迫,乃至于此!今忠臣烈将,咸忿辽东反复携贰,皆欲乘桴浮海,期于肆意。朕为天下父母,加念天下新定,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余黎民,迷误如此,故遣郎中韂慎、邵瑁等且先奉诏示意。若股肱忠良,能效节立信以辅时君,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傥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不敢倡言,永怀伊戚。其诸与贼使交通,皆赦除之,与之更始。” 曹叡 这份文书表面上是赦文,事实上更近乎于檄文,其内容主要有三:一是抨击「 ”逆贼孙权”僭位称帝的罪行,强调辽东边民是在「 ”无知”的情况下才与孙权互通的;二是明确指出公孙氏向孙吴称臣是自取灭亡;三是只要辽东军民能「 ”反邪就正”,朝廷则既往不咎。言下之意,如果公孙渊还执迷不悟,曹魏大军顷刻之间便要东征了。 公孙渊迅速做了一个决定:斩杀孙吴使臣,并将其首级进献给曹叡。于是,在向孙权交了一份《表吴主权》之后,公孙渊又向曹叡进了一份《上魏明帝表》。这份表散见于《魏略》,言辞之中一口一个「 ”贼权”,而《表吴主权》中的「 ”陛下”自然也变成了曹叡。 「 ”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幸赖天道福助大魏,使此贼虏暗然迷惑,违戾群下,不从觽谏,承信臣言,远遣船使,多将士卒,来致封拜。臣之所执,得如本志,虽忧罪衅,私怀幸甚。贼觽本号万人,舒、综伺察,可七八千人,到沓津。伪使者张弥、许晏与中郎将万泰、校尉裴潜将吏兵四百余人,赍文书命服什物,下到臣郡。泰、潜别赍致遗货物,欲因市马。军将贺达、虞咨领余觽在船所。臣本欲须凉节乃取弥等,而弥等人兵觽多,见臣不便承受吴命,意有猜疑。惧其先作,变态妄生,即进兵围取,斩弥、晏、泰、潜等首级。其吏从兵觽,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面缚乞降,不忍诛杀,辄听纳受,徙充边城。别遣将韩起等率将三军,驰行至沓。使领长史柳远设宾主礼诱请达、咨,三军潜伏以待其下,又驱群马货物,欲与交市。达、咨怀疑不下,使诸市买者五六百人下,欲交市。起等金鼓始震,锋矢乱发,斩首三百余级,被创赴水没溺者可二百余人,其散走山谷,来归降及藏窜饥饿死者,不在数中。得银印、铜印、兵器、资货,不可胜数。谨遣西曹掾公孙珩奉送贼权所假臣节、印绶、符策、九锡、什物,及弥等伪节、印绶、首级。” 「 ”臣父康,昔杀权使,结为仇隙。今乃谲欺,遗使诱致,令权倾心,虚国竭禄,远命上卿,宠授极位,震动南土,备尽礼数。又权待舒、综,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而令四使见杀,枭示万里,士觽流离,屠戮津渚,惭耻远布,痛辱弥天。权之怨疾,将刻肌骨。若天衰其业,使至丧陨,权将内伤愤激而死。若期运未讫,将播毒螫,必恐长慐来为寇害。徐州诸屯及城阳诸郡,与相接近,如有船觽后年向海门,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备豫。” 「 ”臣门户受恩,实深实重,自臣承摄即事以来,连被荣宠,殊特无量,分当陨越,竭力致死。而臣狂愚,意计迷闇,不即禽贼,以至见疑。前章表所陈情趣事势,实但欲罢弊此贼,使困自绝,诚不敢背累世之恩,附僭盗之虏也。而后爱憎之人,缘事加诬,伪生节目,卒令明听疑于市虎,移恩改爱,兴动威怒,几至沉没,长为负忝。幸赖慈恩,犹垂三宥,使得补过,解除愆责。如天威远加,不见假借,早当麋碎,辱先废祀,何缘自明,建此微功。臣既喜于事捷,得自申展,悲于畴昔,至此变故,余怖踊跃,未敢便宁。唯陛下既崇春日生全之仁,除忿塞隙,抑弭纤介,推今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 ”臣被服光荣,恩情未报,而以罪衅,自招谴怒,分当即戮,为觽社戒。所以越典诡常,伪通于吴,诚自念穷迫,报效未立,而为天威督罚所加,长恐奄忽不得自洗。故敢自阙替废于一年,遣使诱吴,知其必来,权之求郡,积有年岁,初无倡答一言之应,今权得使,来必不疑,至此一举,果如所规,上卿大觽,翕赫丰盛,财货赂遗,倾国极位,到见禽取,流离死亡,千有余人,灭绝不反。此诚暴猾贼之锋,摧矜夸之巧,昭示天下,破损其业,足以惭之矣。臣之慺慺念效于国,虽有非常之过,亦有非常之功,愿陛下原其踰阙之愆,采其亳毛之善,使得国恩,保全终始矣。” 诸葛亮:为什么三国史没我出场? 在这里,公孙渊遣将出使孙吴、后诛杀孙吴使节成了「 ”诱敌之计”,其与孙权之间的仇恨更是从其父公孙康那一代便开始了。洋洋洒洒千余字,历数国恩,又言家世,最后表明诈降孙吴均是对曹魏的一片赤诚,只求曹叡能保全公孙渊的终始…… 《魏略》中认为公孙渊反复无常,《三国志》认为公孙渊凶残无度,这从公孙渊受孙权封赏反杀孙权使者,又重降曹魏的行径中便能看出。而公孙渊先后背叛了曹魏与孙吴,反而在进《上魏明帝表》之后被曹叡加封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其爵位比起公孙度更加显赫。 刚刚封公孙渊为「 ”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的孙权由此可谓受到了平生最大的耻辱,《江表传》中记录了孙权怒气攻心之下的破口大骂:「 ”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孙权已然不顾万金之躯,欲渡海征辽东,此举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对。陆逊、薛综、陆瑁等人纷纷上疏,孙权终于在众臣的苦谏下作罢。 《三国杀》中的陆逊 称臣于吴,乞兵北伐 经过这一次次反复,公孙渊虽然现实了「 ”使得国恩,保全终始”的目的,但曹魏已经不可再信任公孙渊。辽东没有和平,只有暂时的休战。景初元年,曹叡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等带着皇帝的玺书征召公孙渊入朝,公孙渊如何能答应,遂再次反叛,发兵与毋丘俭对峙。毋丘俭在此战中败退,但公孙渊已然没有退路了——曹魏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公孙渊,而公孙渊亦非久居人下者。就在这一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 ”置百官有司,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一副天子气派。 公孙渊虽然改元,但并未称帝,其年号也是绍汉,有继承汉室之意。相比于曹魏、孙吴、蜀汉三国,公孙渊在自立方面相当保守。保守的原因,或许是公孙渊自知曹魏名将毋丘俭这一次出征并没有尽全力,一旦曹魏倾国出击,以辽东数万兵马绝不是中原大军的对手。此时此景,公孙渊再次发挥其「 ”特长”,作出了一件令后世史家咋舌之举:再次向孙吴称臣。《汉晋春秋》记载:「 ”公孙渊自立,称绍汉元年。闻魏人将讨,复称臣于吴,乞兵北伐以自救。” 公孙渊之反复无耻,在三国时期可以称尊。如今公孙渊听说曹魏将派司马懿率军讨伐,又欲降吴以自救——孙权在遭到公孙渊背叛时曾骂「 ”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意指不将公孙渊的首级取下扔到海中,没有颜面再以皇帝之位「 ”复临万国”,如此愤怒的孙权,会同意公孙渊的再次称臣吗? 羊祜更为出名 会。在羊衜的劝谏下,孙权不仅同意公孙渊的称臣之举,还言辞恳切地嘱咐:「 ”司马懿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前一刻还在怒骂公孙渊为「 ”鼠子”,后一刻就能够称兄道弟,孙权的外交手腕和大家气度,在三国时期也可以称尊了。 孙权对司马懿「 ”所向无前”的评价非常中肯。据《晋书》所载,司马懿出兵前曹叡曾问往返需要多久,司马懿回答得干脆:「 ”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事实如此。景初二年,司马懿平辽,慨然作歌云:「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就此,三国时代终于仅剩下三个国家。 司马懿破襄平后屠城,唯独将依然被囚禁着的公孙恭释放。公孙氏对辽东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到此结束,《上魏明帝表》中的「 ”使得国恩,保全终始”八个字,最终与「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一道,化成了历史的尘埃。 结语 辽东公孙氏政权灭亡后,虽然辽东由此复归朝廷,但因其地处偏远,汉人对其的掌控力反而减轻了许多。虽然有毋丘俭大举征伐高句丽之战,但三国归晋后,晋朝对东北亚的控制再不如公孙氏主辽东时期,再之后的历朝历代对于此地也大多只实行羁縻统治的政策,汉人在辽东的绝对统治地位,直到明朝都没有真正恢复,最终还是爆发了满清的入关战争。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中,辽东实在算不上重要的一笔。不过公孙氏经营辽东达四代,个中之精彩却丝毫不亚于中原的三足鼎立。从公孙度称辽东侯开始,到公孙渊称燕王,这东北一隅的历史,不也正是整个汉末历史的缩影么?曹操在《让县自鸣本志令》中曾言「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而公孙氏或许正是曹操未能操控的那一方诸侯之一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神奇的心理催眠术 神奇的心理催眠术 催眠术是原理到底是怎样的下一篇:太平轮电影完整版下载在哪看 太平轮电影完整版下载在哪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