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故宫始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三大殿的名称和主要用途是什么

导语:故宫三大殿就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其次是保和殿,最小的就是中和殿。太和殿,俗城“金銮殿”,位于故宫中最中心的位置。它建于1420年,仿照南京故宫的奉天殿而建,所以最初亦称“奉天殿”。1562年,嘉靖皇帝将其改称“皇极殿”。1645年,顺治皇帝又将其改称“太和殿”,自此定名。明清时期,太和殿就是

故宫三大殿就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其次是保和殿,最小的就是中和殿。

太和殿,俗城“金銮殿”,位于故宫中最中心的位置。它建于1420年,仿照南京故宫的奉天殿而建,所以最初亦称“奉天殿”。1562年,嘉靖皇帝将其改称“皇极殿”。1645年,顺治皇帝又将其改称“太和殿”,自此定名。

明清时期,太和殿就是明清朝廷用来举行各种大型典礼的场所。

记住太和殿绝非是有些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是用来上朝的场地,实际上明清皇帝上朝的地位主要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养心殿等地,其中皇帝御门听政的时候一般是在乾清门,皇帝召见臣子前来议事一般是在乾清宫,清后期垂帘听政一般是在养心殿。

所以实际上太和殿在明清时期的用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举办国家性质的大典,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再是每年的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也会在太和殿接受群臣的朝贺,同时群臣也会在这里接受皇帝的赐宴。

此外,清朝曾经有一段时间会在太和殿举办殿试,当然殿试中的传胪典礼依然在太和殿举行。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它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初称“华盖殿”,嘉靖重修后,改名“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

明清时期,中和殿的主要功能就是供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典前休息所用。在当时,皇帝前往太和殿参加大典前,都会在中和殿先接受主持庆典官员的朝拜和奏事,借此来事先了解大典的进行步骤,之后在前往太和殿。

同时在给皇太后上尊号时,皇帝需要提前到中和殿阅读大臣在替太后上尊号所拟定好的奏章,如若皇帝觉得不妥,可在这里直接召见大臣进行修改。此外,清时纂修皇家族谱完毕后也会在中和殿上举行完成典礼,然后皇帝会在此审阅族谱修成情况。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及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等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中和殿事先阅读大臣们拟定好的祭典所用的祭文,如若有误则可在此直接召见大臣进行修正。当然,有些时候清朝皇帝也会在此赐宴于群臣。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初称“谨身殿”,嘉靖重修后,改称“建极殿”。顺治二年,改称“保和殿”,“保和”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即只有神志专一,才能保证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保和殿在明清时期的用途并不一致。 首先在明朝,皇帝在太和殿进行大典前都会在此进行更衣,然后再前往太和殿,同时明朝在册封太子、皇后时,会保和殿接受朝贺。

而在清朝,保和殿的用处主要有三个。其一每年的除夕、正月十五,清帝会在保和殿宴请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同时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的宴席也在此进行。其二自乾隆五十四年后,科举考试的殿试也会在保和殿进行。其三每年的年末,宗人府、吏部的有关官员还会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此外,在清朝保和殿还曾经短暂的做过清帝的居所。顺治三年至顺治十三年,顺治皇帝曾在保和殿居住,时称“位育宫”,同时顺治大婚时也在此进行。康熙元年至康熙八年,康熙皇帝也曾在保和殿居住,时称“清宁宫”。

总的来说,故宫三大殿是明清时期朝廷最重要的三座宫殿,国家重大典礼的举办都离不开这三座宫殿,其中太和殿主要是当做大典的举办场地,中和殿主要用于皇帝在大典前休息所用,保和殿主要用于皇帝宴请百官所用,及举办殿试。

故宫三大殿有两种,第一种是位于前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另外一种呢是位于后廷——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它两连成了故宫的中轴线,我也经常把它们叫做故宫的“脊梁”。当然,这里还是旅游团的必游路线,人都是这样的

那么它们的作用都是咋样的呢?

给你来个简化版,方便想去玩的小伙伴:

第一,太和殿,只有举行重大典礼才开启,比如亲征、立储等。

第二,中和殿,皇帝在去太和殿时,在这里可以稍事休息;祭天祭地前,皇帝于前一日在此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清代还在此举行修玉牒的一些事宜。

第三,保和殿,明朝时,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太子等仪式也常在这里举行。清朝时,逢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这里还有个最重大的作用,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的考场。年末时,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第四,乾清宫,明朝皇帝几乎居住于此,清朝自雍正以后就移居养心殿,此处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地方。

第五,交泰殿,皇后过生日的千秋节在这里受庆贺礼=,清朝时于此放了25枚宝玺。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提前一天在此查看采桑的用具。

第六,坤宁宫,明朝皇后的寝宫

清朝这里做了改动,西边是祭祀萨满的宗教性场所,东边有暖阁,为帝后大婚的洞房。

故宫的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但是故宫这三个大殿的名称也是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1、三大殿的名称:

首先,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明永乐十八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其次,中和殿,它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初称“华盖殿”,嘉靖重修后,改名“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为“中和殿”。

再次,保和殿,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初称“谨身殿”,嘉靖重修后,改称“建极殿”。顺治二年,改称“保和殿”。

2、三大殿的主要用途: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时期,太和殿就是明清朝廷用来举行各种大型典礼的场所。

中和殿:在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保和殿:在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朝顺治三年至顺治十三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乾隆五十四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总之,故宫的三大殿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三座宫殿,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三个大殿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无价的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故宫三大殿的名称和主要用途是什么下一篇:故宫三大殿 故宫三大殿的名称和主要用途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