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中日友好交往历史

导语:中日友好交流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第一,中日交流始于汉代公元1世纪,班固笔下的韩曙在《地理学》中提到“乐浪海有日本人,分为100多个国家”,意为日本南部九州岛的人民。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日本和中国开

中日友好交流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第一,中日交流始于汉代

公元1世纪,班固笔下的韩曙在《地理学》中提到“乐浪海有日本人,分为100多个国家”,意为日本南部九州岛的人民。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日本和中国开始交往,光武帝封了他们。

18世纪,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魏努王”字样,实物证明中日两国在1900年前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第二,日本驻隋朝大使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当时,日本是圣德太子的摄政王。

为了加快中国先进文化的移植,圣德太子在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留学生和高僧。此后,两国使节交流不断,两国友好关系进入新阶段。

607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姐姐为特使访问隋朝。

一般认为这是日本派遣隋大使的开始。

608年,杨迪皇帝还任命林文朗和费石清为特使,陪同他回国。

据《隋书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一座酒店,并派出30辆彩车热烈欢迎。

隋使入京时,日方派出数百人“设礼,鼓号迎宾”,设宴款待。

三、友谊的桥梁——派遣唐大使

唐朝是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据日本史书记载,在630-894年的200多年间,共任用唐使节19次,其中一次是迎接日本唐使节回国,称为“迎唐使节”,三次是将使节送回日本,称为“送唐使节”,另有两次任用被终止,13次是正式派遣到达唐朝。

日本早期的唐使规模较小,一般一次派出一两艘船,每艘船载120人左右。

8世纪以后,规模扩大,组织完整,制度大体固定。

一般五六百人一次坐四条船来中国。所以“四船”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成了送唐使节的代名词。

派遣唐大使的官员包括大使、副大使、法官和书记员,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接待外国留学生和有学问的僧侣。

许多唐朝使节、留学生、高僧的学术艺术造诣,至今仍广为传颂。

作为唐朝的重聘使节,唐朝多次向日本派遣使节,彼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书籍和货物也随着两国的使节大量进口到日本。

621年,唐朝开始发行货币“开元鲍彤”,通过中国使臣和日本驻唐使臣大量带入日本。从北方的北海道到南方的九州,在日本发现了数万枚硬币。

1970年10月,在中国Xi市南郊何家村,在唐代长安市兴化广场原址出土了五枚河郭方孔“河童开儿”银币。它们是由日本元明帝和青铜年铸造并在唐代发行的“开元鲍彤”的形状。

第四,的诗赠唐使

唐玄宗接见唐使者清河,送诗一首,说:

太阳底下,并不稀奇,但在天上,就好了。

读于怀义很远,但我怕路。

当大海变宽,月亮升起,返航帆驶向黄昏。

王华元炫耀自己,因为他对这位绅士感到惊讶。

5.日本天皇与“中国诗歌”

张鄂皇帝809年即位,在位14年。

杰鄂皇帝因其通史、善诗、善书法而被誉为日本“三国志”之一。

他在位期间大力倡导汉学,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汉学的繁荣。

从他的三首中文诗就可以看出来。

早春看球

方春的烟幕越早越清晰,让乘客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离开前庭。

回到棒子飞空疑首月,球转如流星。

门争时左右阻碍,群踏枝头,乱打雷。

观众很容易以为喊着要切鼓就很容易变成。

和海工一起喝茶,送回山里

道教和习俗已经分开好几年了,今年秋天的泰晤士河也有不错的关系。

花茶离日,稽首离云。

Yugezi

渡河柳乱,渔民上船,被烟幕迷住。

趁着春天,无聊的时候,一定不要给鱼带风。

渔民不记得时间的流逝,淹死了,沿着老船停泊。

心有灵验,常杀鸥,桃花春水好游。

青春森林下,过了河桥,湖水升向天空。

吸烟者,渔船很远,没有固定带和退潮。

在那洛河边钓鱼,世界上有许多无家可归的人。

闲钓醉,独唱,随波摇曳。

冷江春暖花开,海峡两岸的花儿越来越鲜艳。

吞鱼,喝莼菜汤,赏月美餐一顿。

第六,李白的好朋友阿部中马路

阿部众马路,中文名叫晁衡,19岁来到长安读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王维的好朋友。

他在唐工作,从官员到秘书主管。

753年随日本唐朝使节回国,被任命为代表唐朝回访日本的使节。

离开时,安倍写下了《故乡的诗》:仰望天空,在奈良的边缘,在李三山顶,那一定是一轮明月。

中国很多诗人也送诗告别。

晁衡在返回中国的途中遭遇了海上风暴。消息传到长安,他的朋友以为他被杀了。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哭着对他说:“日本的朝清从帝都辞职,在澎湖起航。

像明月,海不回,思念你的心情像一朵苍白的云挂在云台山的山巅。“后来,晁衡随失事船只漂流到越南,跋涉回长安,最后在中国老死。

晁衡在中国生活了54年,他的活动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动人的篇章。

1982年,Xi安建了阿部中马陆纪念碑。

七、日本僧空海与王羲之

中国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在唐代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日本高僧空在唐朝的时候,就把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韩方明作为自己的老师和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潜心研究各种文体,被誉为“远献绍兴”。

他也被称为书法大师“三比”,是日本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根据日本史书《河野故事》记载,据说王羲之在唐朝皇帝宫殿上的墨迹因墙壁破损而残缺不全。我知道空海的书法很好,请你把它写出来,和原来的差不多。

这个故事成为中日书法交流史上的一个伟大故事。

八、鉴真·杜东

唐代高僧鉴真传播了盛唐文化,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鉴真,俗名淳于,扬州人。

七四三年,日本学者荣睿、赵朴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东游弘法。由于这个原因,鉴真在12年里向东航行了5次,但都由于某种原因失败了。

748年第五次东渡,鉴真一行在东海遭遇台风,漂流到海南岛,几经波折回到扬州。

在此期间,鉴真失去了他的亲密弟子向岩和日本僧人荣睿,他因冷热引起的眼病而失明。

五年后,66岁的鉴真应日本特使藤原·清河的请求进行了他的第六次东征。

753年12月,他终于乘日本唐使臣船抵达日本,在鹿儿岛秋木浦登陆。

次年2月,鉴真一行抵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执政党和反对党僧侣和习俗的热烈欢迎。

日本朝廷派特使前往吊唁,并赋予他们戒律的权利。

鉴真成为日本佛教的创始人,对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鉴真还带来了一批具有艺术、医学、建筑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以及大量的书籍、工具和技术。

虽然鉴真双眼失明,但他通过嗅觉识别药物,治疗日本人,治愈疑难杂症。

光明太后生病时,鉴真上药,治好了病。

鉴真带领弟子在奈良修建了著名的唐赵体寺,成为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763年5月,鉴真在奈良去世,享年76岁。

在弥留之际,鉴真被他的弟子们描绘成一幅干漆的肖像,展现了鉴真坚强的意志和安详的神态。它是一件珍贵的艺术杰作,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

鉴真大师在促进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友谊方面取得了不朽的历史成就,受到两国人民的爱戴和尊重。

1965年,日本人民在鉴真登陆的地方建立了鉴真大师纪念碑。

1973年,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扬州建造了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鉴真纪念馆。

1980年4月,在唐寺住持森本长老陪同下回国“探亲”,先后在扬州和北京展出。

为了纪念鉴真“回乡探亲”的形象,当时的日本裕仁天皇特地向唐朝的赵体寺赠送了一个香炉。

邓小平指出,鉴真大师回国展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九、东大寺大佛像

8世纪,日本在奈良修建东大寺。

东大寺的金刚佛像重达500吨,高50英尺,历时近十年。

它是由圣武天皇铸造的,他师从武则天,在洛阳铸造了一尊大佛。它与中国洛阳龙门奉天寺的芦笙佛同名。

东大寺柱所用木材直径33英尺8英寸,高130英尺,是日本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1180年,东大寺毁于战火。在重建过程中,中国工匠前去帮忙,著名的铸造师陈和卿因参与铸造佛头而闻名。

X.传播中国茶文化的日本茶祖荣熙

日本林佶禅宗创始人荣熙与杨贺同姓。

出生于日本冈山县一个敬虔的家庭,早年学佛,造诣深厚。

8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后,日本完全依赖中国进口,饮茶习惯仅限于宫廷贵族等阶层,难以在民间普及。

9世纪后,随着向唐朝派遣使节的中止,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直线下降,饮茶的习惯逐渐式微。

12世纪下半叶,容为了深入研究中国佛教,多次渡海入宋,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栽培和广泛传播,使中国的茶叶品种和茶叶栽培、饮用方法在日本得以普及。

随着茶叶种植的普及,喝茶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习俗。

1192年,将他的《饮茶养生》一书献给幕府,这是日本第一部茶书。

容在书中介绍了茶的功能、种类、茶具,以及采茶、泡茶、点茶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容被誉为日本茶的始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陛下略怂 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姚广孝:配享太庙 朱棣亲写碑文下一篇:铁帽子王是什么 铁帽子王是啥意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