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鸦片战争的历史

导语:鸦片战争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 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日期: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地点:中国结果:

鸦片战争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 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日期: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

地点:中国

结果:英国赢了

原因:虎门鸦片销毁

领土变更: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40年,英国侵略者对古代封建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由于这场战争是由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苦难、探索和斗争的历程。

嘉庆中期以后,清朝统治日益衰落。

清政府还把自己当成“中国上国”,狂妄自大,闭关锁国。

同期,欧美列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目标。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保守的“中国要去乡下”的思想下,中国人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很少。

为了获取暴利,外国商人从华南走私了大量鸦片到中国。鸦片进口量从道光初年的4000多箱猛增到道光十八年的40200箱,鸦片战争才爆发。

鸦片泛滥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官员行政腐败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缺。

道光自雍正以来延续禁烟政策,但鸦片走私不仅失败,反而愈演愈烈。

形势的发展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警惕。

道光下令政府大臣讨论禁烟的观点,政府和民众对禁烟有不同的看法。最后打动道光帝的是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

林则徐一针见血:鸦片不能不在几十年内使国民贫弱。“中原能守敌的兵少,无银可交。”。

显然,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兵”和“银”是封建统治的两个死角。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赴广东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立即发起禁烟运动,严查烟草商,改组海军师,并让外商上交鸦片。

同年6月3日,虎门滩公开销毁鸦片2万多箱。

中国的反吸烟措施遭到了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1840年6月,由48艘船和4000多名官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清军武备荒废,敌情不明,指挥混乱,屡败屡战。

道光二十二年,英军攻占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然后到达南京城下。

清政府已经无力再战。

1842年7月24日,清政府在英国军队的钳制下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

这是清政府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港口城市的外贸2100万银元。此外,英国也享有协议关税。然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中国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的谈判中,他们的利益进一步受损:《五港通商宪章》和《虎门条约》的签订赋予了英国领事裁判权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华帝国关上了古老的自制力之门,这扇门是由英国士兵打开的。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能复合了。美国总统泰勒立即用军舰派遣全权大使到广州,清政府吓坏了,迅速与他签订了《王霞条约》。

法国军舰驶往广州示威,声称进攻北方舟山群岛,道光帝迅速与他签订黄埔条约。

几个中国人没听说过的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普鲁士、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瑞典等。“一些中国听说过或者没听说过的小国,过去没有资格进贡,现在都在排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与中国签订条约,他们都享有与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相同的特权。

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驱逐在澳门的中国官员,停交房租,公然强占澳门。

中华帝国突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

五千年来,我从未受过这种侮辱。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是因为“商业误解”而爆发的,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有人说这纯属偶然事件。

鸦片战争爆发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中考察它的历史背景,即战前对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历史考察。

国际的

1.不列颠岛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18世纪40年代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8世纪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区。

到鸦片战争前后的这个时候,英国每年的煤炭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行业用棉量达到5.2亿多斤;数千公里的铁路已经建成。

当时英国三分之二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首都伦敦的人口增长到了20万。

从对外作战所必需的海军力量来看,到1836年,英国已经有大小船只500多艘。

2.法国

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国家。

八九十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扫除了法国以前的封建秩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迅速发展了工业生产。

但鸦片战争前夕,一些主要工业指标仍远远落后于英国。

3.德国

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包括普鲁士在内的30多个独立国家各奔东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美国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赢得了1775年至1783年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革命战争,并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世纪中叶,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六十年,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迅速而可观的。

特别是19世纪初,商业发展迅速,利润丰厚。

1805年,美国商人一度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国际贸易,可见美国善于抓住机会进行竞争。

简而言之,美国虽然是后来者,但却呈现出咄咄逼人的趋势。

5.俄罗斯

俄罗斯是一个长期被封建农奴制统治的国家,直到19世纪上半叶,封建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俄罗斯虽然经济落后,却疯狂破坏了欧洲的革命运动,是最早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7世纪中叶,它就将其侵略推到中国黑龙江流域。

此后,它一直觊觎侵略中国。

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虽已达到封建末世,但新的社会因素逐渐大量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新旧互渗的过渡态势。

但总的来说,社会的旧格局和旧面貌基本保留了下来。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比以前更加严重,封建统治面临危机。

资本主义的萌芽增加了,但是封建制度没有改变。

18世纪下半叶以来,清朝走上了衰落之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拮据,国力衰落。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两朝呈现衰落趋势。

1.落后的经济

统治中国的清朝,在经历了“康干盛世”之后,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落世界”。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仍然统治着整个国家。

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耕地集中在贵族和地主手里,皇帝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据1812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控制了83万公顷土地。

干嘉之时,权臣与坤占土地八千多顷。

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祁山,土地252公顷。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很少或根本没有土地。

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沉重剥削下,广大农民陷入了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

2.腐败的政治

清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腐朽。

皇帝独断专行,目中无人,骄横跋扈,沉迷于“中国到中国”的梦想。

一般政府省份愚昧闭塞,官场腐败,官僚腐败。

自嘉庆皇帝统治以来,清政府一再曝光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僚惊人的腐败案件,这只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曝光的丑闻的一小部分。

当时有人讽刺清朝皇帝查办贪污案件是“杀肥鸭”。

腐败成为清朝统治集团中不可阻挡的流行病。

为私利而别离也在当时的统治集团中形成了不良风气。

3.废弃的军事事务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八旗绿营的建立虽然有89万人,但人手短缺,武器落后。与清初相比,他们的装备水平有所下降。

而且军务不严,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很弱,每年消耗报销2000多万,已经到了破落的地步。

4.沉闷的思想文化

清朝统治者也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采取从八股中取士的科举制度。

大力提倡空疏宋学,即理学与汉学脱离实际,扩大文字狱来约束和禁锢文人。

当时思想界处于麻木、抑郁、沉闷的氛围中,而龚自珍却有“大家都醉了,我一个人醒了”的倾向。

他唱长歌就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弊端。

5.闭门外交

鸦片战争前,清朝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后面一度维持封建制度,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衰落和腐败,但它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不受外国控制。

清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起源于明代的“禁海”,是明清时期在一定时期实施的一项政策。闭关政策不仅具有相同的联系和连续性,而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实施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因此要具体分析。这里要重点讲的也可以说具体指的是乾隆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即,

清朝统治者把闭关锁国政策作为外交武器,无异于一个人舞着纸剑,自称英雄。

诚然,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但是,从长远来看,从大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在抵抗殖民侵略中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它限制了中国自己,最终中国变得自给自足。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清政府沉迷于几千年的繁荣,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变化,不相信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会超越自己。

二.非法鸦片贸易与中国的禁烟运动

鸦片和烟毒在中国的泛滥

1.鸦片中毒扩散的原因

●自然经济的阻力

●闭关政策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由于中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帝国,对外商品的需求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限制对外贸易的规模,对英国商品输入中国给予了顽强的抵抗。

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从印度运来的纺织品、金属制品和棉花。后两种商品可以赚一些钱,但是数量有限。

散装纺织品正在赔钱。

而且急需中国茶叶、生丝等商品。

这几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超过中英正常贸易的地位。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每年的过剩量仍超过200-300万白银。

英国资产阶级以营利为目的与中国做生意。当然,他们不能容忍这种贸易模式。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它。

他们发现了一个法宝,那就是鸦片贸易。

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是为了扭转其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鸦片烟的扩散及其严重后果

19世纪后,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进口鸦片,并不惜采取贿赂官员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

19世纪前20年,英国每年从印度向中国进口约4000箱鸦片。

它在20世纪30年代激增,到1839年达到近4万起。

除了英国,此时还有美国商人从土耳其向中国出售鸦片,但数量不多。

由于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急剧增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鸦片占其对华贸易总额的1/2以上,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华贸易由顺差转为顺差。

●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已经改变

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由优势变为优势,中国则由优势变为优势再变为劣势。原来英国在广州贸易上亏了。“1821年,英国商人运往广州的天鹅绒、羊绒和印花布损失了60%以上,1826年增加的棉布也损失了10%左右。

在广州东印度公司的整个进口业务中,几乎没有一年不亏损的。

但鸦片贸易给东印度公司、英印殖民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已经改变。

●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外流至少超过1000万。

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白银贵,货币便宜。

当时清朝实行的是钱和钱的双轨制。中国白银外流的缺乏改变了货币的价格。例如,1794年,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便士,1838年,需要一千六百便士和七百便士。在向政府纳税时,必须兑换成白银,这样他们实际上要多交百分之六七的税,大大增加了负担,使剥削更加沉重;由于白银价格上涨,各省欠税日益增加,也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加深了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鸦片战争前夕,估计有十分之一的北京官员,十分之二、三的地方官员吸食鸦片,至于“刑名,千古之幕友,有十分之五、六,历久弥新,胥吏更不可胜数”。

正如马克思所说:“浸透了中国整个官僚体系,摧毁了宗法制度支柱的弊端,是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驳船走私到中国的。”统治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挥霍无度,不可避免地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加重了清朝的危机。

●对中国人健康的损害

从上到下吸鸦片的人越来越多,吸鸦片的人中,不仅有统治阶级及其附属集团,还有一些下层工人。

他们没有经济条件抽鸦片。然而,当他们犯错时,他们不能轻易自拔。他们染上烟瘾后,不仅失去了健康,还完全失去了工作能力,这往往伴随着素质和道德的丧失。

鸦片对当时中华民族身心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反吸烟运动的整个故事

1、驰禁与禁辩

清政府主要考虑自己的统治。早在鸦片没有被严惩的时候,自嘉庆以来,就多次提出禁烟问题,但基本上都是讲空,没有实际效果。

但是随着鸦片的日益泛滥,鸦片战争前夕,可以说已经到了清朝统治生死的地步。因此,禁烟问题被提上了紧急议程,禁派和禁派之间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禁止派遣的代表是红红寺的黄觉子和当时的湖广总督林则徐。

提出了具体措施,即对吸烟采用重刑和重刑:广泛传播戒烟处方,一年内戒烟,过期仍吸烟者,平民被判死刑,官员被处分等。——不仅官员受到惩罚,他们的孩子也不允许参加考试。

邻居互相监督,不提供信息和避烟的也要处罚,举报的要奖励。

赤壁派的代表人物有直隶总督齐山首席军事大臣张穆和太常寺的徐乃骥。

提出取消鸦片禁令,允许公开买卖,按药材纳税。

而且提出中国不限制鸦片种植,国内鸦片多,外商无利可图,外国鸦片可以自取灭亡。

经过一番权衡,道光倾向于禁止派遣,召见林则徐进京深入讨论禁烟问题,最终在1938年12月,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克制广东海军,赴广州禁烟。

2.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

林则徐、邓廷桢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整顿海防,对烟草商贩采取严厉措施,严惩受贿出卖的海军军官。

并通过各种调查,掌握内幕消息。

与此同时,他还对外国鸦片贩子采取严厉措施,命令外国商人清点储存在驳船上的鸦片,等待收集,并声明以后他们来到船上时再也不敢随身携带鸦片。如果他们带来了,货物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没收,人也就正义了。

林则徐斩钉截铁地说:“鸦片放一天,臣一天不归,誓与此事一致,无理由不放。”最后,英国鸦片贩子被迫支付了2万多箱。

美国烟草商支付了1500多箱。

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主持销毁虎门滩收缴的鸦片,将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是现代史上著名的“虎门之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月球是彗星吗 月球和彗星的区别有哪些下一篇:甄宓古尸容貌复原图 甄宓是谁的妻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