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关羽水淹七军 于禁选择不战而降 学者:我们误会于禁了

导语:关羽水淹七军,选择不战而降。学者:我们误解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水淹七军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中,对水淹七军都有记载。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水淹七军是关羽放水围困了庞德、于禁等人

关羽水淹七军,选择不战而降。学者:我们误解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水淹七军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中,对水淹七军都有记载。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水淹七军是关羽放水围困了庞德、于禁等人,可是三国志中并不是这样,正史记载关羽没有决堤水攻。是因为霖雨导致了自然水灾。 自然灾害的出现 ,让于禁等人被围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描写,但是小说中的描写有很多是虚构的。比如说三英战吕布,还有五虎上将等等,这些都是虚构的。那幺小说中的五子良将无疑是非常厉害的。 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在这五人中,于禁无疑是被「 ”黑”的最惨的一位。从刘备封汉中王之后,刘备的胃口就显现了出来,此时的刘备想要一统天下。刘备成为了汉中王之后,就派了关羽镇守荆州,此时的关羽负责对抗曹仁。 曹仁面对关羽的进攻,肯定是心有顾忌的,于是曹仁向曹操求援。这时候曹操派出了禁和庞德亲率三万大军驰援曹仁。此时关羽准备进攻樊城。不过最终的关羽没有攻下樊城,反而是丢了荆州三郡,分别是南郡、零陵、武陵,关羽最终兵败身亡。 樊城之战的失败,倒是给了孙权机会。孙权趁机占据了荆州南部六郡,由此孙权实力大增。话说回来,关羽想要进攻樊城,当时没有一个武将敢出城应战。此时的曹仁命令士兵坚守不出。此时于禁和庞统率军前来,可是这两人没有抵御关羽的能力。 关羽对荆州地区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是非常了解的,在于禁驻守的地方,处于低洼地带。于是关羽有了机会,恰巧荆州地区常年处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中,此时的于禁就处在低洼地区。关羽命人建造大船,同时开始调集水军,这样做就是准备应战。 大雨下了十多天的时间,汉水暴涨。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关羽水淹七军的机会。正史中的关羽是没有决堤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决堤的。这就是正史与三国演义的区别所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决堤引大水淹至樊城北部平原。 于是于禁被水淹,此时的于禁是走投无路,选择了投降。在正史中,于禁是被大雨所困,此时的于禁仍然是走投无路。那么之后的事情就是于禁不战而降。曹操知道此事后,史书记载了「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 ”吾知于禁三十年,何意临危赴难,反不如庞德耶!”” 庞德即使是死也不投降关羽。相比较来说,人们对于禁的看法就充满了争议。现如今看来,于禁本身就不是忠烈死节之臣。虽然于禁不是忠烈死节之臣,但是于禁也绝不是懦弱无为的武将。这样的误解可以结束了。陈寿对于禁的评价是很客观的。 陈寿评价于禁为「 ”最号毅重。”于禁虽然投降了,但是于禁在带兵打仗方面是非常厉害的。陈寿评价于禁为「 ”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其实现如今看来,于禁仅仅是打了败仗,正常的投降而已。 明朝思想家李贽评价于禁为「 ”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现如今看来,无论是怎么看,于禁都仅仅是正常的投降,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情况。为什么于禁会被后人咒骂呢?这就是于禁与当时的庞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庞统誓死不投降,可问题是于禁竟然是不战而降,这就让后人对于禁产生了懦弱的想法。可是正史中的于禁绝不是这样。只能说于禁和庞统两人投降关羽后,举动反差太大。曹魏阵营中,出现了很多投降的文官武将,只不过这些人没有被后世所骂。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当时于禁投降的时机不对。张合投降曹操时,根本没有想要反绑双手,以求以死。在当时来说,张辽为何没有被后人诟病?只能说张辽的投降,是因为没有庞统这样的人物做衬托,所有没有受到后人的诟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林徽因美貌多才 她还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不争婆家的遗产下一篇:世界上最大辣椒 长达50厘米 又香又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