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雉奴 京剧演员头上的尾羽竟来自一种野鸡 不信你看唐高宗小名“雉奴”

导语:京剧演员头上的尾羽来自一只野鸡。不信的话,看下面唐高宗外号“雉鸡奴”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野鸡飞进锅里的时候说到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大多数人都会记得他在晋察冀边区或淞沪会战中的冒

京剧演员头上的尾羽来自一只野鸡。不信的话,看下面唐高宗外号“雉鸡奴”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野鸡飞进锅里的时候

说到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大多数人都会记得他在晋察冀边区或淞沪会战中的冒险经历。这么有名的记者和动物有什么关系?

真的拉起来。

哈里森·福尔曼在中国有多年的采访经验,他拍摄的照片遍布世界各地,照片中难免会有各种动物的闪光。

比如在延安,他拍到了吴曼家里的一群羊

当时的边区劳模吴告诉他,明天你可以和我一起去给我买的奶牛拍照。

▲第二天,我真的服了

这个故事被他记录在《北游记》中,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经济复苏的象征性注脚。很多时候,这位著名的记者并不太关注动物和其他难以交流的家伙,比如骡子。

当他视察陕甘宁边区时,总司令朱德给了他一头骡子,但三天后,福尔曼来找他,要了另一头骡子。朱总司令对这种贪得无厌的要求表示惊讶,并问他骡子是否不够。福尔曼回答说一头骡子就够了,但是你给我的那头被我踩死了。

▲体重300斤的福尔曼,对于边境地区的蝎子来说,确实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于是,朱总司令发布命令,要为福尔曼提供边境地区最强壮的骡子。

哈里森·福尔曼的相册中有一些动物,但他并没有像骡子或山羊那样解释它们,它们背后的故事可能永远不会被人们所知。然而,这些照片仍然反映了上世纪初中国野生动物的状况。

比如他曾经在中国很多地方拍摄过野鸡。

野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野鸡,曾经是中国常见的野生动物。知青去北大荒插队介绍当地情况时,有“打狍子捞鱼,野鸡飞进饭锅”的描述。尽管有些夸张,但在偏远地区抓到一只野鸡真的很容易。

哈里森·福尔曼的照片也反映了这一点。他拍摄的野鸡基本都是作为猎物在市场上出售。比如1937年,他去上海拍摄淞沪、南京抗战,拍到了一个中国人在小街上卖猎物。

▲这个猎人显然是为了出售而射杀鸟类

在他的摊位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地上拍摄的鸟类包括野鸭、大雁等物种。在他身后的墙上,有两组野鸡。野鸡之所以能被识别,是因为它们在鸟类中很有特色。它们都有细长的尾羽,非常漂亮——但这根尾羽只属于雄性雉鸡,这是它们吸引异性的标志之一。

这张照片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这两组野鸡中,有一只雌性和一只雄性成对悬挂。这是中国传统卖野鸡时的标准搭配。看到这一幕,我想起了童年的经历。那时,我家住在北京。当然,除了动物园,这样的地方很难看到野鸡,但撒娘当时在河北省隆化县工作,那里山高林密,经常有野鸡或兔子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有一次,她从龙华回到北京,在当地买了一对野鸡,一公一母。公鸡的尾羽笔直纤细,母鸡的形象差很多——这显然与人类的审美观相悖。

据老太太说,在这一对野鸡中,公鸡一元就能卖,而母鸡只需要五毛钱。

野鸡味道不太好。一是中枪,不可能流血;另一方面,猎人用铁沙枪打野鸡,所以铁沙弹经常在鸡身上吃,但公鸡的尾羽却保存了很长时间。

▲这种尾羽也是京剧扮演周瑜角色时头顶不可缺少的点缀,必须用来进行各种戏剧表演

一美元五十美分可以买一对野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哈里森·福尔曼的照片中看到成对出售的野鸡还是挺好的。

他拍摄的这组雉鸡,从体型、尾羽特征以及颈部明显的白色羽毛可以隐约分辨出来,应该是当今中国的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鸡。

▲白颈长尾雉鸡

长尾雉是我国常见的雉鸡品种,有四个亚种。其中,白颈长尾雉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与哈里森·福尔曼看到的交易者出现的地区很接近。

▲这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尾巴上有横向斑纹,像其他野鸡一样,它与人类有着相反的审美观

然而,在福尔曼的另一张照片中,他也拍摄了中国北方的野鸡。这张照片是根据他自己的记录在山西拍摄的,也是一个猎人在出售他的猎物,其中既有野鸡,也有山兔。

不过这个猎户家族和南京的相比,明显正式很多,有自己的店。而且,野鸡和山兔也是按照卖野味的规则卖的。

这里的野鸡与白颈长尾野鸡略有不同。可以看到它的体型略大,羽毛更粗更细,脖子上也有白色的环状羽毛,但只有衣领那么大,不明显。这组照片中有一只野鸡背对着镜头,可以看到它后脑勺的毛很长,盖住了脖子。基于这种推测,它可能是一只环颈雉,它的中央尾羽比其他尾羽长得多,这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在照片中也非常明显。

▲环颈野鸡

虽然所谓的环颈雉相当漂亮,但它的名字却相当高大。但其实我十几岁的时候,市面上能买到的大部分野鸡都是这个品种。而且,不仅在河北、山西的农村,在北京的朝阳市场,野鸡都是低价可得的,可见当时的野鸡相当多。撒娘从龙华县带回来的也是这个品种。

即使在今天,环颈雉也没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它的等级是LC,也就是没有危险。但是,它在中国仍然是受保护动物,不能随意猎杀,否则会受到惩罚。目前环颈雉还没有灭绝的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在野外,环颈雉的繁殖能力很强,从欧亚大陆到美洲甚至南美洲都有广泛分布。无论传入哪里都能存活,没有生态灾难等负面报道。

所以,虽然看到尾羽漂亮的雉鸡被做成肉放入野味店很可惜,但民国时期农民卖几只雉鸡是很自然的行为。这和环保关系不大。如今,野鸡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这大多是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随着退耕还林还牧政策的实施,推测这种美丽的鸟类应该会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那么,哈里森·福尔曼是在何时何地拍摄这些环颈野鸡作为山西野味的呢?这是一个很难的谜题,因为福尔曼没有给我们提供更多关于照片的信息,但是照片中的线索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

推测这张照片应该是1937年8月在山西太原拍摄的。这是因为这批猎物的背后,墙上有一张告示,告示上出现了“大东门”的字样。大东门,又称宜春门,是太原古城的八大城门之一。

▲宜春门

这就揭示了照片拍摄的地点,墙上“避难”的标志表明这张照片很可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拍摄的。墙上的通知提醒人们,为了预防起见,应该在哪里避难。

这与哈里森·福尔曼的个人历史是一致的。1937年7月左右,他去陕北红军采访。8月13日淞沪抗战打响后,福尔曼经太原抵达上海,拍摄了许多淞沪抗战的照片。这群野鸡很可能是在他从陕北去上海的路上被带走的。

值得一提的是,福尔曼拍摄的两组野鸡身份截然不同。虽然白颈野鸡的数量更为稀少。不过,环颈雉应该和一个皇帝有关,它的地位可以说是比较尊贵的。这位皇帝就是武则天的丈夫,李治,唐高宗。李治小时候由唐太宗李世民抚养长大。当时唐太宗给他起了个外号“雉奴”。换句话说,它的意思是年轻的野鸡。

▲唐高宗的外号原来是野鸡?!

真不知道这个神仙皇帝。当时,你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称呼孩子的?

李志出生在唐都长安,所以当地的雉鸡不可能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白颈长尾雉,但出现环颈雉的可能性几乎是100%,除非李世民瞎了眼,犯了错。看来这只环颈雉还是有些皇家气息的。

顺便说一句,环颈野鸡或白颈长尾野鸡未来仍有机会出现在市场上。因为这两种野鸡现在已经大量养殖,从单纯的野生动物变成了经济种群。自然,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不能在人工饲养的野鸡中讨论。只是现在的孩子对环保的理解更深了。估计他们不会像我小时候那样追着买野鸡当饭吃了。这只野鸡可能不容易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牛魔王的坐骑 牛魔王坐骑 牛魔王坐骑叫什么下一篇:蔡锷墓 曾国藩墓 曾国藩墓被炸开 考古队为何连忙退出 并永久封闭墓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