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萨克雷总统 《世界大历史》:西方视角中的大历史

导语:美国许多权威历史学家编撰的《世界大历史》没有看到历史决定论、历史发展主线等先入为主的概念。更像是“现代500年”的一种通俗的历史解读。《世界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弗兰克·萨克雷、乔恩·福·德林主编,王琳译,新世界出版社

美国许多权威历史学家编撰的《世界大历史》没有看到历史决定论、历史发展主线等先入为主的概念。更像是“现代500年”的一种通俗的历史解读。

《世界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弗兰克·萨克雷、乔恩·福·德林主编,王琳译,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世界史:1571-1689》,弗兰克·萨克雷、乔恩·福·林德主编,颜传海译,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书评人:李杰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喜欢从小事件中看真相,从长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中观察历史的脉动,通过中西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喜欢引用数据证明自己的结论。据说这是李约瑟教导的结果,深受科学分析理论的影响。在他看来,历史的一切原因都有其必然性。但在美国众多权威历史学家编撰的《世界大历史》中,并没有看到历史决定论、历史发展主线等先入为主的概念,更像是一本“现代五百年”的通俗读物。

这本书的配套文章“为什么会这样?和《塑造美国历史百科全书》一样,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直译,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作者及其出版社的初衷。谈论世界700多年文明史上的大事件、大人物,最简单的方式,基本上是根据各国历史学界的主流说法,很少评论。比如,对于中国有争议的近代史,他们采用的史实与语文课本没有太大区别。专家的评论没有先入为主的观点,更多的是提出和评价的不同意见。例如,孙隆基教授在评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会导致明朝采取海禁、限制自由贸易时写道:“当我们批判明朝只会遵循中国固有模式,不会发展成它本可以成为的样子时,我们必须这样总结,不是为了得出真相,而是为了让对真相和研究感兴趣的人去思考空,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且,与李约瑟等出身科学家的历史学者不同,编辑们更注重故事和人物,也就是书籍的可读性,并没有太多带有论据的枯燥数据。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在书中看到很多以西方视角为中心的历史细节。例如,书中写道:“郑成功出生在日本的一个海盗家庭,他的母亲是日本人。1662年去世前,他正计划进攻西班牙控制下的菲律宾。郑成功和郑成功的后裔主要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获得。这些基金建立了一个海事体系。”这似乎与我们传统的民族英雄大相径庭,然而,这也是历史事实。比如在谈到敌人时,“当中国的海盗走私者在近海岛屿上设立藏身处时,他们就变得和敌人没什么区别了。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他们可能在日本也有基地。无论如何,中国政府的禁海政策也损害了中国普通渔民的利益。结果,大量渔民加入了海盗。明朝嘉靖年间,一半的倭寇其实是漳州港和泉州港的中国人。”这符合“你帅有师,你们都吃醋了”的史书记载!完全一样。也许这说明汉奸土匪的出现与错误的政策和腐败的统治有关。

此外,政府与人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中西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区别。在中国,政府和政府要么对民营企业视而不见,要么敲诈勒索,甚至无情打击。在西方,东印度公司等英国私人武装在该国海外扩张过程中充当先遣队,政府和军队紧随其后,充当其坚强后盾。然而,当中国海外移民被当地人欺负时,民营企业很难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政府无条件的支持。在对外扩张和兼并中能够得到政府支持的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往往被认为是国家的殖民政策,使得自由贸易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因此,周游世界的前提是理顺公私、政企关系。只有内部与外部世界和谐,才能赢得别人的爱和尊重。虽然中国的崛起速度是当今世界最高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利益。长此以往,有可能决战还没开始,内部已经崩溃,变得不可收拾。

但是,不知道是编辑的粗心错误,还是“西方中心主义”。在该系列第五卷的第四章和第六章,写法西斯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主要描述了欧洲和北美的情况。但是,对于日本法西斯主义和中国军队在亚洲战场上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编辑们在这两章中并没有写太多,而是更分散地在每一章中进行描述。我个人认为,从编辑列举的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来看,即“法西斯运动”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和领土扩张欲望。法西斯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坚决破坏工人阶级政党;法西斯主义反对自由和民主。一旦上台,它将消灭所有其他政党,削弱议会机构。法西斯党在中国建立了合法的独裁政权,实行一党专政,支持法西斯主义,并由一位魅力非凡的国家元首领导。”编辑暗示,日本只是加入了法西斯联盟,但日本自身的政治制度并不具备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在我看来,日本虽然没有典型的法西斯政党,但在全面侵华之前,青年士兵以天皇的名义暗杀大臣,动员全民发动侵略战争,基本上是法西斯政权采取的行为。在这段历史中,编者没有详细阐述日本和中国在亚洲舞台上的较量,这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一种遗憾,可以说是《世界大历史》的一个不足。然而,总的来说,该系列展示了西方学者对为现代社会做出贡献的历史事件的看法,读者可以识别他们的观点是否恰当。

新闻链接:汇集著名艺术家智慧的权威世界史

今年9月,新世界出版社的“世界历史”系列图书陆续出版上市。这部汇集了著名艺术家智慧的权威世界史一出现,就为生机勃勃的校风增添了一抹亮色。

李世民曾云:以史为鉴,可知兴亡;看人如镜,可以看到得失。这个说法对不对。观察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壮丽历程,可以发现无数思想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辉。在历史的宝库中,财富无处不在。爱读历史的人一定充满智慧。

但即便如此,浩瀚的世界历史往往让很多非专业读者向往,却无法进入其中。史料太多,不同流派的争论太多,而且不是在一个读者熟悉的国家。世界史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读者不知道该相信谁,该看什么,仿佛看着食物却不知道怎么吃,让人感到惋惜。

《世界大历史》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丛书拥有惊人的写作阵容,汇集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名校20多年来各领域54位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无数历史研究者对书中涉及的史料进行了验证和补充。他们对平时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常见历史盲点逐一进行了点评。这种像教学一样口若悬河的语言风格,使读者即使对某一段历史一无所知,也能迅速了解其来龙去脉。

世界史的难点之一在于地理和时间跨度大,读者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难点,《世界大历史》的编辑别出心裁,选择了影响世界的重大事件作为系列的主线。该系列分为五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1571-1689年”、“1689-1799年”、“1799-1900年”和“1900年至反恐战争”。在与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编者在每卷中选取了某一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12件大事,从而铺展出一幅宏大而组织严密的历史画卷。每个事件都是独立的,但是不同的事件有它们自己的联系。这种重大而轻小的方法,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让读者很容易理解700年来现代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通俗历史读物中的杰作。该系列闪耀的光环也足以证明它的价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国务卿基辛格等著名哈佛耶鲁校友联名推荐;常春藤大学、新常春藤大学新生推荐书籍,历史专业学生指定读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图书;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了今年的第一本书。

《世界大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全球视野的权威世界史。这套丛书凝聚了众多顶尖学者多年的心血,适合所有历史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正如编者在序言中所说:“如果人们不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他们肯定无法更好地了解今天的世界。”相信读者在享受了这样一场历史饕餮盛宴之后,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流苏树是什么树 流苏古树是什么树下一篇:t26坦克 二战“虎豹杀手”:T26E3坦克的欧洲征战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