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马戛尔尼 马戛尔尼 还是马嘎尔尼

导语:近代英国著名政治家乔治·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为乾隆皇帝庆生。他于1793年来到中国,试图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但失败了。这是中西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这里我们只看他的翻译。马嘎尔尼使团成员在热河会见了晋朝皇帝甘

近代英国著名政治家乔治·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为乾隆皇帝庆生。他于1793年来到中国,试图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但失败了。这是中西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这里我们只看他的翻译。

马嘎尔尼使团成员在热河会见了晋朝皇帝甘龙

作者:董建忠

英国政治家、外交家乔治·马戛尔尼,1793年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来到中国,率领使团为乾隆皇帝庆生。他试图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但失败了。

这是中西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很多话题可以聊。这里我们只看他的翻译。

有一个“口”难以分辨

在网上搜索“Maharni”可以得到80多万的搜索结果;如果输入“Magarni”,将获得超过275万个结果。后者的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前者。我们能判断对错吗?当然不是。

看两本权威参考书。《中国历史大辞典》载有“马嘎尔尼”;《辞海》载“马嘎尼”。这两本参考书是上海词典出版社出版的。今天的官方出版物包括《马嘎尔尼驻华使团的观感》和《怀柔任远:马嘎尔尼驻华使团中的中英礼仪冲突》,这两本书有不同的译本。

外国人中文译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写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要谈对错,不妨按照“名随主人”的原则,看看马戛尔尼用的是什么翻译。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麦卡特尼写给乾隆皇帝的中文感谢信。开头是“作为英语国家的使者,加库尔,感谢伟大的皇帝的恩典……”这封信是代表团副团长的儿子,13岁的孩子“多莫希”写的。可以看出,人名和国名都在“口”旁边。

笔者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说:“即使是在清朝以前,与真正的西方人打交道比较频繁的时候,中国人对西方还是缺乏真正的了解,充满了轻视和蔑视。他们不仅被称为‘英夷’和‘法夷’,甚至在‘寇’或‘狗’旁边加了一个字,简单地认为是非人类。”

谢恩之前引用的信中“寇”旁边有不少字。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意思吗?

对于老一辈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来说,加“口”的原因是常识:

齐如山先生写过一篇《翻译的故事》,里面说:“美国最初被翻译为米米寇建,然后是米利肯,最后被定义为美国。他多说一个字并没有恶意,但这是翻译的声音。过去,规则大多是这样的。”周韶先生在《西人与跪拜》一文中谈到了马嘉尔尼,并特别说明:“当时,文献是互相加在旁边表示音译的”。

以上是正确的解释,与鄙视外国人无关。如果有这样的意思,外国人自己也不会用“口”旁边的字。再比如,英国人介绍他们的国王为“英国国王,由英国国王和雅口国王治理库口郭兰、歧口伦等地”,意思是“英国国王和雅芝治理法爱”。

在当时清朝的官方文献中,马戛尔尼对“莫嘎库尔”的翻译随处可见。

“嘴”的未来

今天很难看到“莫嘎口儿”的写作,这与“口”的未来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在清代,并不是每一个音译都一定要加上“口”,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在不断减少。正如齐如山上面所说,“米米口剑”后来变成了“李蜜剑”。

清朝时,整个文件都是音译的。乾隆十八年,苏禄王乞求将清朝纳入其中,并主动将领土和百姓户口纳入清朝。其表达的翻译有两种,一种是“目的语”,即音译,另一种是“翻译意义”。“目标语言”就像天书,读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个字都加在“口”的旁边。

在当时的清朝公文中,马戛尔尼名字中的“儿”字有时并不在“口”的旁边。

此外,“口”,意为音译,在中国其他民族语言翻译成中文时也适用。比如乾隆圣旨中的“乌鲁木齐”,写的是“陆吾齐木”。注意,只有“陆”和“寇”两个字。纪晓岚在《读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乌鲁木齐,翻译成一个好围场。”并说他在当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乌鲁木齐的人。今天,如果我们找到原著的第一版,它很可能会被写成“陆吾·齐木”。

“口”的使用日益减少,这是历史趋势。民国时期修订的《清史稿》中提到康熙时期暹罗王的名字——森烈摄凶蜡、摄古龙、摄拉玛、摄卢坤。带“口”的只有两个字,绝对不是康熙最初的书写情况。在上述苏鲁文献中,国王的名字写为“马首威安柔郎”,而在《清史稿》中,写的是“马首威安柔郎”,与“口”相比。

麦卡特尼的翻译呢?以两次出现的《清史稿》为例。

有一次是在《军机大臣年谱》上:“宋军乾隆五十八年。四月,耿寅带着他的助手走进军部。九月,我派英贡送马加尔去广东。”这里写的是“Magar?”。

有一次是在外交关系史册上: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雅治遣大臣马加尔尼进贡”。这里写着“麦卡特尼”。

这两部分是不同的人写的,最后没有统一。

不难看出,在后一种材料中,英国国王“雅治”与“马戛尔尼”一样,完全去掉了“嘴”的一面。这也是正确的做法。还有“马盖尔?”而“马盖尔尼”无疑都没有完全去掉旁边的“嘴”。

但还是有些困惑。笔者查阅了许、《清史注》、黄鸿寿《最后一部清史》等多部著作,以及戴毅先生主编的《清史略》、郑天挺先生主编的《清史》和《清史全编》等近几十年的一些著作,均使用了“马家二尼”。到目前为止,这种写法在清史学术著述中最为常用。由于知识有限,笔者一直没有找到“马嘎尔尼”的起源,也不知道它是如何流传的,为什么会进入辞海。

“嘎”和“停”没完没了

在历史档案中,还可以看到马戛尔尼的另一种翻译方法“Mabaa”,以及其他人对“Magat”的翻译,这些都是偶尔看到的,无需讨论。如上所述,如果“Macartney”是正确的翻译名称,那么一个相关的问题是:Macartney发音“Jia”是什么发音?

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按时间顺序,“马”的第一句和下一句是“”。可见“甲”字在“甲”之后发音,下一个词条是“马肝”。毫无疑问,这里读的是“嘎”。

我们不知道这个音译在乾隆时期怎么发音,但是根据今天Macartney的发音,读“ga”是合适的。

在最新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第414页的“嘉”字有“嘎”的读音,用于法语地名“戛纳”,但这个读音在1979年版的《汉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发现。得益于与时俱进的词典编纂,为“Macartney”的发音提供了权威依据。

其实在表达音译的“口”旁边离我们并不远。“吨”、“英寸”、“英尺”、“英里”和“咖啡”仍在使用。翻翻字典,你会发现更多:“尼玛巴米扬”、“呋喃”、“纳洪拉特查西玛”,以及近年来媒体上频繁出现的“两个烂英语”等等。

近年来,有人把“high”这个词翻译成“high ”,把“玩得开心”和“翻高”等时髦词翻译成“hi”。不知道第一个用户怎么想的。在我看来,虽然我选择了一个现有的中文单词,不知道“h I”的意思以后是否能加到字典里,但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带“口”的外来词的翻译方法,确实是一个优秀的翻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明镜高悬 明镜高悬断伞的传说下一篇:王敦之乱 东晋王敦之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