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李敦白 李敦白:我是一个中国的美国人

导语:中国共产党美国籍党员李敦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21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时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1945年9月以美国军人身份赴华。1946年退休,经李先念、王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与中国共

中国共产党美国籍党员李敦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21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时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1945年9月以美国军人身份赴华。1946年退休,经李先念、王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敦白长期在新华社从事英语广播工作,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以及陈毅、聂荣臻等中国共产党重要人物都有过直接接触。

1949年,李敦白因“强力间谍案”入狱。1955年出狱后,他在中央广播局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李敦白在中国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央广播局的最高负责人,一度成为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外国楷模”。但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1968年初,李敦白再次入狱,直到1977年底才被释放。1980年初,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无法适应中国的政治环境,李敦白回到美国经商,从事中美交流活动,成为美国著名的“亲中派”。

2014年6月,《我是美籍华人——李敦白口述历史》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编辑、《近代史研究》杂志总编辑徐秀丽女士写此文,是为了透过李敦白回望他眼中对中国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观察和思考。

《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徐秀丽

1943年,李敦白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中文。

我不敢称李敦白先生为“老人”,因为他对“年龄歧视”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反弹。

两年前我在西雅图第一次见到他。他开着一辆雷克萨斯从离市区几十公里的福克斯岛来接我们,然后开了十公里到一家餐厅吃饭。当时不知道他的年龄,心里想,这老头好像七八十岁了,开个车就能到处跑。上帝啊!

《李敦白口述历史》的采访始于2012年5月。在讨论工作日程时,李先生对我提出的紧张日程没有异议。旁边的妻子王玉林老师受不了了,说:“都91岁了,放轻松。”李先生马上说:“我抗议,我才90岁。”“八月不是91岁,还有三个月!”“这还不够!”后来他在审阅初稿时,看到“我24岁来到中国……现在我92岁了”的叙述,提出“严正抗议”,郑重声明“我91岁了”。

这样一位幽默可爱的“老人”在中国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中国创造的,他一生的巨大幸福和深刻痛苦也是在中国遇到的。所以他总觉得不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民族身份来定义自己是“美国人”,而是说自己是“华裔美国人”。

他觉得自己“让党失望了”

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李敦白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革命近35年的历程。他对历史有一种非常真诚、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即使是在谈到他的监狱经历时。

在他看来,他参与了1949年的“强力间谍案”,在监狱里呆了6年。当然,他完全被冤枉了。然而,他认为自己的背景,以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是造成误解的原因之一。他是美国人,曾经是美国士兵。他主动接近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来到中国革命的中心延安,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进行密切接触。但是中国共产党只知道他说了什么,对此一无所知。既然如此,他被怀疑不是很正常吗?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弱点,与坚强的共产党员相比相形见绌。

国民党对延安的轰炸吓坏了他。他吓坏了,好像控制不住自己。他拼命奔跑,到处躲藏,经常不跟队。到了太行山后,他娶了仰慕已久的姑娘林炜,沉浸在她婚礼的巨大幸福中,甚至为了个人幸福而不顾组织纪律。当时新华社各部门分散在西柏坡周边十几个村,他的东柏坡距离工作室所在的沙河村约四五里。按照规定,已婚夫妇只能在周末聚一聚,但他不能忍受新婚夫妇的分离,所以他每天都和播音员的妻子一起过夜。电台负责人严厉批评他,说演播室是严格保密的地方,一旦被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像他这样外表显眼的外国人,来来往往,极其危险。而且,这是组织纪律,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然而,他借口晚上需要辅导林炜英语,所以他没有错过。经过检讨,他觉得自己让党失望了。

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把自己放在全党的事业中,把自己当作特例来对待,以此来缓解长期单独监禁带来的心理问题。他说这个案子是错的,但他们的事业没有错;他们犯了一个关于他的错误,但是在伟大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让他苦了又苦,但是既然这些错误都在发生,为什么不能发生在他身上呢?既然他认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那不就意味着同时分享他们的荣耀和苦难吗?如果他只想要好的,不要坏的,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高尚的。这种把自己当成整个职业的一员的想法,不仅安慰了他,也激励了他,让他收缩自己,放大自己,去包容那些迫害他的人。

他说参加中国革命是他一生的幸运,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有一件事让他很后悔,那就是他在文革期间积极造反,一度成为中央广播局三人领导小组的召集人。他多次说他不应该参加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毕竟他是外国人。他对中国了解多少?他严厉剖析自己极端“左”的言行,认真清理思想根源。他对自己毫不留情。他说,如果你不说实话,为什么要留下历史?

然而,李敦白先生无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一名工作人员,为被围困在湖北省历山县宣化商店的李先念和王镇部送饭。他从干预国共军事冲突的美国上校周恩来那里得知重要军事情报,并“通报”李先念,对突破中原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这件事,李先念晚年念念不忘。李敦白先生自己的态度很谦逊。他在相关叙述中增加了几个“点”,比如提供“一点”信息,起到了“一点”的作用,尽可能淡化了自己的作用。

他描述的细节异常准确

虽然李敦白先生已经91岁了,但他的记忆力很好。如果我们说,随便念一句“肥鼠,别吃我的小米!完整流畅地背诵白居易的《买花》并不奇怪。谈及20世纪40年代刘良模指挥下的纽约华人洗衣店合唱团,他也出了几首歌,发现大家并不知道《锄歌》,于是唱道:“用手锄杂草,它就会长苗。5000年历史的国家正处于早期,锄头下有自由...”而且,在电影《寒夜》中,书生和文轩在江南水乡的油菜花地里教孩子唱歌,这就是《锄歌》。果然。

他描述的细节异常准确。著名播音员丁一兰是他的同事和好朋友,两家人经常搬家。他谈到了丁的丈夫邓拓,他喜欢收藏字画。当他失眠时,他喜欢在面前挂一幅画,在画中徘徊。他经常安然入睡。我问,你还记得什么画吗?他说有一幅苏东坡的画,是邓最珍爱的。后来我在检查邓拓捐赠的书画画册时,发现了苏东坡的《竹石图》。

称中国和美国为“我们”

他也是一个很深情的人。在中国,两次坐牢都要16年,这期间说来话长。但他已经脱离了个人的痛苦,谈着悲惨的日子,还在说笑。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只看到他抹过一次眼泪,那是他谈到他爱的陈毅元帅。他对周恩来也有很深的感情。他说,周恩来是政治天才、组织天才和外交天才。他特别善于与人沟通,做各种各样的人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真诚。

他说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批评自己最好的代表将是一种遗憾。他还说,1973年3月8日,周总理就“文化大革命”影响向外国专家道歉时提到他,说的情况不同。他参加过坏分子的破坏活动,参与过王力、关锋、戚本禹等反革命集团。一般认为,这是周对李的否定和遗弃,但李被视为他的保护,因为“参与坏人破坏”的罪行比“美国间谍”轻得多。他说,他对周恩来的爱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

我曾经问他,你觉得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回答:我想念中国,说中国是“我们”,想念美国,说美国也是“我们”,我是美籍华人。的确,很难从他的言行判断他的国籍。

去年年底,李敦白先生被华盛顿州中国委员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他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四分钟演讲”,赢得了全场掌声。他说:中国和美国真的需要对方,世界真的需要中美合作;只有在对方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其经济社会制度;中国不能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反之亦然。

他对妻子的忏悔令人感动

在生活中,他深厚的感情最完全体现在妻子身上。

他说他的妻子王玉林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天使打扮成中国女人,妆容不是很好,但她有着高贵的灵魂和神奇的力量。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不认为王玉林有多美。娶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为她出身于工人家庭,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伊美局长的机要秘书。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可以帮助他不犯政治错误。

后来,他越来越感受到妻子的美丽,喜欢静静地看着她。他说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结合两个人,他才能完整。他还说,即使在做生意的时候,他对客户的选择也有一个秘密标准:如果客户只关注他,不关注他的妻子,他就不会把这个客户看得很重要;如果客户非常重视王玉林,他会比自己更小心地对待他...他认为,他们能够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表白让我年轻的同事相当感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小姨多 日本开拓团真相与《小姨多鹤》背后的故事下一篇:光绪元年是哪一年 光绪庚子年是哪一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