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正始文学 正始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导语:正始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整个三国文学阶段,以曹植的逝世,文学陷入沉寂,此后被划分为”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整个正始时期的文学,较之建安文学的“数以百计,悉兹国矣”的彬彬盛世相去甚远。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和战争对文人无情

正始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整个三国文学阶段,以曹植的逝世,文学陷入沉寂,此后被划分为”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整个正始时期的文学,较之建安文学的“数以百计,悉兹国矣”的彬彬盛世相去甚远。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和战争对文人无情的迫害,加之有了玄学质胜言的理论做引导,文学氛围凋零殆尽,仅剩小规模的社团,主要社团有两批,一批“竹林七贤”,一批“正始名士”。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正始名士指王弼、夏侯玄、何晏、钟会、荀粲、裴徽、傅嘏。其中还有很多不是文人,只是名士,是吹牛专家,也还有山涛,王戎这种连吹牛都不吹的人也混迹其中。真正代表着正始文学的,就只是阮籍和嵇康了。

不单只是文学创作人才凋零,文学的地位和思路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上讲我们说到,建安时期,文章被认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行文的主旨都是积极向上,重视人文的修齐治平的文化理念。而到了正始时期,时俗放荡,风教陵迟,文人没有了那种匡世救国的责任感,对积极入世观念也是避之惟恐不及,文学上也体现着深刻的恐惧、黑暗与消极。

下面我们着重说下正始文学最具代表,且最伟大的两位文人吧。

1、阮籍

阮籍是最具代表型的正始文人,也是最伟大的正始文人之一。他从弱冠之年,就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怀抱着满腔热忱,一心要报国安邦。“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方……岂为全躯士,效命争疆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可谓激昂文字,意气风发。然而在他正欲报效朝廷的时候,发生了着名的高平陵之变,文人名士遭到了大规模的屠杀。一时报国无门的他,心灰意懒,逐渐憎恨起自己所学的修齐治平毫无作用,反倒生了隐居的念头。在隐居期间,通过不断地打击那些高居官位的讲着满口仁义理智却依附权贵的虚伪儒学学者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他笔下曾描写过无数个类似“洪生”这种虚伪儒者“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忠出,复说道义方”的卑鄙形象,但这种诗文大多写得很隐晦,旨在讥笑,却又不敢得出什么结论,只说“委屈周旋仪,姿态愁我肠”。当然,在隐射暗骂之外,阮籍也曾享受过这种隐居似的生活,写下“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等隐逸之情的诗。

如果说这时候的阮籍还是年少气盛,边隐居还敢边针砭时弊,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突然就脱胎换骨,换了副模样。在高平陵事变之后,王陵、毋丘俭、诸葛诞等人不满司马氏的独裁,奋起反抗,尽遭屠杀,名士夏侯玄,李丰等谋划废除司马氏亦遭灭门,当朝大儒蒋济曾委身于司马氏,落得呕血而亡的收场。惨淡的政治环境让正始文人皆噤若寒蝉,无论是官高还是权重,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都得到一样的下场。阮籍再也不敢讥笑任何人了,他开始忧心忡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从此处事“至慎”,“口不臧否人物”,“出言玄远”,佯狂疯癫的过了下半辈子。“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他内心的苦闷,沉重,跃然纸上。阮籍留存的诗歌作品《咏怀诗》八十二篇中,这种担惊受怕,忧生忧死的就占了绝大部分。

然而,灾祸不是说躲就躲得掉的,树大招风,象阮籍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才怎么可能掩盖得住呢?所以,司马氏从来就不忘记对他进行定期考察,并拿各种手段试验他,尽管他能佯狂避官,佯醉逃婚,但司马氏最终是不会放过他的。在263年,司马昭走上自己最辉煌的舞台,并指定阮籍起草进位之文,借醉推脱不得,在司马昭的淫威之下,阮籍最终不得以在半醉状态写下了《为郑冲劝晋王笺》,尽管这篇一笔成文的酒后文章,被后世人认为是“神笔”之文,但这更是阮籍心中最痛苦的事,在他看来,这就是他向司马氏递交的投降书,也是对挚友嵇康的亡灵献上的叛逆书,仅数月之后,阮籍不堪其苦,郁闷至死了。事实上,大多数正始文人与着阮籍有相同处境,阮籍就是最宣明最典型的正始文人的代表。

阮籍的着作中,还是以诗文最为着名,《咏怀诗》全以五言绝句行文,蕴藉含蓄,自然飘逸。诗句取材随意,信手拈来,便成文章,且不雕琢,浑然天成,古朴自然,命意旷远。历代诗评家都认为,“五言诗句,曹植以下,唯论阮籍,皆属上品”。更有夸张如王夫之所说:步兵《咏怀》,自是旷代佳作,远绍《国风》,近出入与《十九首》,而以高朗之怀,脱颖之气,取神似于离合之间,大要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总之,无论怎么说,阮籍确实是整个正始文学当中最璀璨耀眼的文学巨星。

说完阮籍,大家似乎觉得既然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而且多数文学遭遇与之相仿,那其他人也不值得再赘述了。可事实上,正始时期,有位比阮籍名气更大的文人名士,这就是有着“一代伟人”之称的嵇康。我们也来简单了解一下。 

2、嵇康 

论起大家耳熟能详的“竹林七贤”中,论年龄,山涛最长;论思想,阮籍最尖锐;论玄学,阮籍,向秀,嵇康并名,论文采,阮籍最闪耀;论怪诞,阮籍、阮咸、刘伶最张狂;论官位,山涛,王戎皆居显要;论财富,王戎富甲一方。可是七贤的核心却是嵇康,活动中心也是在嵇康居处。这不得不让后人刮目相看。

嵇康究竟有何魅力呢?这不单单只是外表上的“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天质自然”能概括得了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嵇康伟大的人格魅力。山涛曾赞“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一言道出嵇康高洁,正直,孤傲,独立而无所依附的至德至厚的人格品行。

嵇康为人,不积极出世,也不消极避世;不佯狂,不偏激;坐而论道,有执无争;崇尚天然去雕琢,向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一个昏暗的乱世,翩翩公子出浊世,犹若婷婷青莲出淤泥,怎不叫人景仰?

嵇康也并不象许多文人那样,有着很明显的政治观念及文化转向,一直体现着从容淡定,直至被吕巽横加迫害至死,嵇康仍以君子之礼回书称“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刑场之上,三千太学生为之送行,嵇康坐弹《广陵散》以终其身,始终如一的谦谦君子形象。而嵇康之死,也与他的政治立场及任何思想、作风无关,仅仅是因为仰慕者众多,司马氏惧怕他形成风气而逼迫至死。

嵇康最有成就的诗及文主要体现在以理论为主,一是文如《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等玄学作品,他提出了“越明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夫推类辩物,当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后借古义以明之耳”,文章讲究先求心,再求言。嵇康所着论文,分析精微,局致周密,且不落俗套,大胆创新,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深邃成熟的理论家思想。《文心雕龙》对他誉以颇高的评价,称“嵇康之辩声,师心独见,峰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

嵇康的诗较文稍弱,主要有《幽愤诗》《秋胡行》《杂诗》《赠秀才入军》等,四言诗颇多,内容清晰可鉴。所写《秋胡行》,无论写“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还是“劳谦寡悔,忠信可安久”大多是当世凶险的风气以及从中总结出的生活教训。所写《赠秀才入军》,有“凌厉中原,顾盼生姿”的从军之英武,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怡然自得,有“仰慕同趣,其馨若兰”的兄弟友情,总之,大多是对秀才的闲话,友情,从军,玄学志趣不一而足等。至于《幽愤诗》则是无端被司马氏以连坐下狱后所做,尽管名为幽愤,实际内容却还是自我反省“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轻微谴责后还是很淡然的写下“穷达有命,亦有何求”。

其实,从这些诗句看,我个人觉得嵇康的诗实在不算很棒,但后人有评价说,四言诗句,嵇康紧承曹操。可能个人眼光不同罢。我个人认为嵇康诗中佳品不多,但有首诗写得特别棒,是极品中的极品,不单形象生动而且意味深长,一起拜读下,“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何可尽言。”类似佳作不多,恕不赘述了。

在正始文化中,风化与文学相得益彰,充分的展示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魅力。无论好坏,总之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荒诞怪异的饭后谈资,但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很多我们今人需要学习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每当我读起这首《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总被嵇康的精神所感染,在当今这个功利社会中,唯才是举比比皆是,又有多少道德可言?正如我很崇敬于丹老师和易中天老师,正是象他们这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给我们的心灵做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文不足以侍傲,才不足以逞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给自己和社会留一片纯净的道德天空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国之魏武崛起 曹操崛起之路:曹操是如何成为一代枭雄的下一篇:历史名将 中国古代历史名将排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