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那时汉朝2 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了什么策略

导语:诸葛亮南征时间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化身”。对于诸葛亮来说,向南征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季汉建兴,也就是公元二二五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兵向南征战。

诸葛亮南征时间

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化身”。对于诸葛亮来说,向南征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季汉建兴,也就是公元二二五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兵向南征战。这次南征也被称为南中平定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南边,有朱褒、高定发起的叛乱,所以诸葛亮最后亲自率大军向南出征,平定南中。

诸葛亮平定南中

根据上面的说法,我们能够知道,这次战役的起源是——“南人的叛变”,当时刘备刚去世,在南方益州的许多将领都有了叛乱的想法,结果就是雍闿叛变,之后,诸葛亮审时度势,便决定要先平定蜀国国内的叛乱,所以,便有接下来的南中平定之战。

在公元二二五年的春天,诸葛亮便率兵由成都开始向南征战,因为这次出征是为了平定内乱,所以诸葛亮心中的想法便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将内部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最后,诸葛亮便一路很顺利的进到南中,和其他的军事力量一起,成功的平定了内乱,又团结了蜀汉国内的人民,使得刘备先帝刚去世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不仅胜利的平定了内乱,还成功的将蜀汉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成绩。

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乱,历史上的南中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

诸葛亮平定南中

诸葛亮平定南中用什么策略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生擒他。5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要孟获心服口服。只是向孟获一笑,将他放走再战。

经过七次擒纵,诸葛亮仍继续放走孟获。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不再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真是天上的神威,南人不再反叛了。)”大军便移到滇池,蜀军成功平定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蜀汉南部领土都笼统称为“南中”,那里世代都是少数民族与汉人的杂居之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

诸葛亮平定南中

《出师表》中曾经提到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事,说的是诸葛亮在公元225年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长草木的南中平定叛乱。泸水就是金沙江,也正是今天四川、云南两省的交汇之处。南中这片土地早在《史记》中就有所提及,那时汉朝称呼南中为“西南夷”,我们所熟知的成语“夜郎自大”中所说的夜郎国就地处南中,大致在今天贵州省的西北部。

诸葛亮真的“平定”了南中吗?

关于诸葛亮“平定南中”这一史迹,有多种史料提及。首先,诸葛亮本人在其〈出师表〉中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其次,《诸葛亮传》有相关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再者,《后主传》中也提到了诸葛亮南征: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如此可见,诸葛亮“平南中”之事是可信的。问题是,诸葛亮这次南征,效果究竟如何,是否有如以下两种史料说的那样呢?

诸葛亮平定南中

一是《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另外一篇,《襄阳记》: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谡对曰:……。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这些史料,都说明南中在被诸葛亮“平”了之后,又“复反”了。在《三国志》中能出现这么多的史料来证明同一件事,还真的不多见呢。可见,《襄阳记》《汉晋春秋》对诸葛亮“平南中”的效果作了不实的吹捧。更加可信的史料证明,在诸葛亮退军后,南中重又纷纷反叛。诸葛亮对南中所谓“平定”,只是暂时的,哪怕诸葛亮还在的时候,南中蛮夷也未放弃反抗。综上,用“平而未定”来描述诸葛亮的征南中之役,恐怕更为合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波普尔 哲学家波普尔简介下一篇:李斯怎么死 揭秘崇信究竟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