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马中骐 1983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导语:1983年5月27日,中国第一批医生诞生。1983年2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会议。1982年6月16日,中国首次召开博士论文答辩会。包括马中奇、谢会民、李尚志、赵林

1983年5月27日,中国第一批医生诞生。

1983年2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会议。1982年6月16日,中国首次召开博士论文答辩会。包括马中奇、谢会民、李尚志、赵林成、白志东和冯玉林在内的六人获得了博士学位。除冯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外,其他五人都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1981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培养的第一批博士。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曾尝试建立学位制度,但由于受到极端“左”思潮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一直没有实施。1976年,由教育部和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联合组织的学位组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经审查修改,于1980年2月15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讨论通过。根据学位制度,中国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这些当时没有任何分量的名字,大大规范了人才选拔制度。

1983年5月27日,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接待了第一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博士,18名达到学术界顶尖水平的学生被授予“金冠”。五千年后,中国古代终于诞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医生。

博士机构始于欧洲中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创了博士学位。到20世纪,博士学位不仅意味着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知识,而且是各国高科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现代化的源泉。所以各国都把医生视为国宝,比黄金更值钱。在奥地利,授予博士学位的当天,皇帝会亲自前来,主持仪式,并赠送刻有国徽的荣誉戒指。在美国,仅仅是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20世纪60年代,培训了17万名医生,未来,每年均衡发展的医生多达3万名。

中国的博士体系举步维艰。为了培养“儒学”,晚清政府颁布了章程,颁布了法律法规。今年的“大学”和明年的“儒家”只是“同意”,要么流产,要么短命。直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才公布了《学位授予法》,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体系。然而,直到14年后的1949年,医生才被授予纸面上的资格。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于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培养了俞敏、周等博士生。当中国研究生取得巨大进步时,“文化大革命”迫使初创企业中断了12年。在此期间,许多学生远赴他乡,以中国人的勤奋、西方的教育和中国人的智慧,获得了西方博士的称号。中国学生中有美国医生和英国医生,但没有中国医生。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同志宣布中国也要建立学位制度。三个月后,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轨道。为贯彻落实《条例》,迅速形成祖国的博士精英队伍,党和政府在短短5年时间里,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点和导师进行了大力度的审批,在7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了10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贫困是中国的国情。每培训一个医生,就要花费几万元。因此,即使在美国,博士制度的前五年也只授予了161个博士学位。然而,在中国的前五年,医生的数量每年都翻了一番。据国家教委统计,1988年,我国博士授予数达1700人,首次超过同期从国外回国的博士,在祖国学位制度史上树立了辉煌的里程碑。1983年10月19日,中国首次培养出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国学位制度趋于完善和成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 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下一篇:睡王 辽穆宗为什么被称作睡王 辽穆宗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