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抗战时期重庆被定为陪都,为什么不像唐明皇一样选择成都?

导语:本文介绍了抗战时期重庆被指定为陪都的原因。相比成都,重庆在现代战争中更具优势,如山城立体防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庆背靠大巴山,是进出四川盆地的主要门户,可以阻止日军机械化兵团深入后方腹地。作为一面旗帜,重庆在八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正是因为如此,重庆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抗战时期重庆被指定为陪都。你为什么不像唐明帝一样选择成都?边肖为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被系统地投入战场,同时又被既定的制度报销。最后,上海在1937年11月沦陷。之后,近在咫尺的南京,地理位置安全。面对来自华东和华中的日军,国民政府仓促撤退到武汉。问题是马平川的武汉还是挡不住日寇。

在武汉短暂停留后,中心不得不继续向西撤退进入四川盆地。历史似乎再现了唐玄宗逃离安史之乱的情景。如果不出意外,成都将成为指挥中心,直到胜利。然而,现实与历史不同。这次国民政府没有选择成都,而是确定了周边的重庆作为战时首都。

相比唐明皇和刘禅更爱成都,重庆在千禧年后有什么优势?总结起来,一般有三点:

重庆是山城,成都是平原。现代战争中,前者更立体,更容易防范空。

在以大刀长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守军只要守住前线,就不用担心敌人从天而降。成都无疑是这个时候的最佳选择。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可以为流亡政权提供基础设施,广阔的成都平原也可以承载更多的人。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这些优势都不存在,过于平坦的成都,经不起敌人的猛烈冲击;空中轰炸会白白增加更多的伤亡,因为受影响面积太大。另一方面,重庆在这方面的问题远不如成都。周围的山地不仅可以增加进攻难度,还可以弥补中国控制权的不足空。毕竟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哪个城市都扛不住。

重庆作为一个城市,基础设施比成都完善,而且当时两者之间没有铁路,物资很难从重庆到达成都。

南京失陷后,不仅是海量的文献档案,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需物资。这种战时的紧急迁徙不是“搬家”那么简单。当时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是铁路和轮船。从南京上游到达武汉后,发现在这里呆不了多久,于是继续沿江西逃亡。目前四川盆地只有重庆和成都。前者位于长江沿岸,船到了可以卸货。后者离岸边还有500公里。当时,成都和重庆之间没有铁路。如果把材料从重庆运到成都,不仅不现实,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平心而论,1937年重庆和成都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了交通以外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四川几代军阀,重庆作为城市的功能显然比成都更完善。从地理上讲,重庆背靠大巴山守卫长江,大巴山是进出四川盆地的主要门户。只要重庆不动,日军机械化兵团就无法深入后方腹地。

为了人民的士气,中央政府不能给中国人民一个局部的联合

历史上,凡以成都为首都的,要么是割据派,如明末张;要么是某个角落,比如蜀汉·刘禅;或者狼狈逃亡,比如唐朝的李隆基。此时,抗日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暴力程度进行着。如果中国人民把目前的情况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联系起来,就会导致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这是蒋公当然不愿意看到的。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但只要人民知道重庆还有一个中央政府战斗到死,中国就有希望获胜。事实上,毗邻长江的重庆确实向江汉平原辐射了影响力,甚至向其他沦陷区和非沦陷区辐射了影响力。作为抗日战争的一面旗帜,这座城市在八年的时间里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但正是因为如此,重庆这个名字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1975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孙夫人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为什么没有孩子?下一篇:奇妙的时光之旅第17集 若飞拯救母亲计划再次失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