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天京陷落后 天京陷落后 太平军除了败亡 还留下一个谜一样的宝藏

导语:太平天国覆灭后,关于其宝藏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官方否认,民间相信。文章探讨了太平军宝藏的来龙去脉,以及曾国藩兄弟是否私吞宝藏的疑点。

天京失陷后,太平军不仅损失惨重,还留下了神秘的宝藏。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关于太平天国最后的宝藏的有无一直是有争议的。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盛极一时。洪秀全在南京经营十多载,统辖的全都是江南富庶之地,按理说是不差钱的。即便朝廷诸王挥霍无度,连年战争有损耗,应该也是有所结余的。所以,在坊间一直流传着洪秀全窖藏金银财宝,「 ”金银如海”的说法。当然,这些只是流传,无法具体求证。 天京城破时,湘军主要来做了两件事,一件抓俘虏,另一件搜宝藏,并规定「 ”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然而,前者有所得,后者却一无所获。及至李秀成被捕,面对曾国藩与曾国荃的审讯,李秀成矢口否认宝藏一说,甚至还在自述中写道「 ”国库无存艮银米”。这是来搪塞曾国藩,还是据实书写,我们无从得知。太平天国有着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公私财产一律充入「 ”圣库”,国家财富高度集中,当然这只是初期,到了后期「 ”圣库”制度已经名存实亡,这也是疑点所在。 对此,曾国藩也不敢肯定。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遮掩写道:「 ”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臣亦尝与曾国荃论及: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对于曾国藩所谓「 ”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朝廷是有非议的,大臣自然不信,历来一个政权覆灭,再不济也会留下一笔宝藏的。但非议归非议,由于没有实质证据,朝廷还是表明了姿态「 ”城内并无贼库;自系实在情形。” 由上是官方说法,由此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覆灭之际时没有留下宝藏的,更何来私吞一说呢? 当然,民间是不认可这种说法的。曾国藩机要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曾写道:「 ”在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资,即纵火烧屋以灭迹”。「 ”宫保曾中堂之太夫人,于三月初间由金陵回籍,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曾国藩太夫人回老家,有众多船只护送,不禁让人心生怀疑。 另,清代作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有载「 ”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悉辇于家。”南京城破后,曾国荃得千万家财,似乎与赵烈文呼应。 一个是幕僚,一个是作家,谁的记载应该可信一点呢?不过,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历来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其所言之事,应更可信。比较遗憾的是,赵烈文并未明确指出,天京宝藏已经找到,并被太夫人运走。 如此看来,太平军宝藏就是一桩「 ”罗生门”悬案。天京宝藏是一个谜,曾国藩兄弟私吞宝藏也是一个未知数。在谜与未知之间,人们更愿意相信,宝藏还原封不动藏在南京城内的某处,乃至几十年后,一些军阀仍梦想着靠宝藏发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2858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神探狄仁杰前传太子 神探狄仁杰前传太子 神探狄仁杰前传中 狄仁杰与玲珑是什么关系下一篇:生母葬礼上袁世凯的三张面孔:善当能臣 生母葬礼上袁世凯的三张面孔:善当能臣 懂得隐忍 更会耍阴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