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更戍法 北宋更戍法 更戍法的后果是什么

导语:北宋更戍法是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现象的一场变革,将禁军一半调至地方戍守,轮流更替。这项政策在初期是比较实用的,但导致将领与士兵的不和、军队开支增加、农民赋税过重等问题,使得宋朝逐渐变得越来越弱。

北宋更戍法

北宋更戍法是以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现象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以改变军事方面构成为主要内容。更戍法从宋朝初期到宋神宗改革之前,一直是在北宋的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将禁军一半调至地方戍守。

宋太祖画像

宋太祖时期,为了避免地方权力过重导致的藩镇割据,实行了新的兵役制度,就是历史上的更戍法。更戍法将禁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京城驻守,一部分在地方戍边,这两部分军队轮流更替,一般情况下是三年更换一次,如果是戍守比较偏远的边疆地区,则是半年一换,而且这个时候实行换兵不换将,将领戍守原地,军队更换,这样避免将领与士兵交往过密,造成拥兵自重的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更戍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所以更换将领,设置大量互相牵制的职位,使得这些将领之间分化权利,避免权利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使得这个人的权利过大,从而对中央造成威胁。在军队中,禁军的权利是最大的,直属于中央,而禁军分出一部分戍守地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起着监督的作用。

更戍法从宋太祖时期实行,到宋神宗改制,一共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这个政策是北宋最主要的兵役政策。在这期间,这个国家因为这项政策,并未出现地方势力过度膨胀的情况,在初期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政策。

更戍法的后果

更戍法是宋朝的一种兵役制度,军队轮流戍守地方,三年一换,换兵不换将。这项制度从根本上避免藩镇割据的现象,实现了北宋中央集权的目的。但是,纵观宋朝历史,更戍法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政策的原因,尤其是积弱现象,就是这项政策最严重的后果。

宋神宗图片

首先,更戍法导致将领与士兵的不和。更戍法要求将领戍守一个地方不变,而士兵是三年一换,将领并不随着士兵移动,这就导致了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不深,配合度变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宋朝的军队逐渐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到了宋朝后期,不少的将领无法率领士兵打仗。

然后,更戍法加重了军队的开支。更戍法为了削弱将领的权利,在原来一个位置上,设置了多个辅助的职位,或者是平等级的职位去监督,这就造成了军费的增加。而士兵的更换,使得粮草的消耗一大部分是浪费在兵士赶赴其他地区的路上的,这就是一种浪费。

最后,由于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宋朝的军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军费开支逐年增加,但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越来越少,使得赋税过重,农民很难安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在这项兵役制度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弱,越到后期,更戍法的后果也就越明显,直到宋神宗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这项制度,宋朝形势才有所好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291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秦国皇帝 秦国开国皇帝秦始皇死后谁继位下一篇:盘点南宋最后的三位皇帝,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