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是谁 近代作家、诗人苏曼殊生平简介

导语:苏舒曼,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擅长画诗,熟悉多种语言,加入南社文学团体,作品有小说和诗歌。他的人生经历跨足多个国家和领域,但心境多变,不能真正看透红尘。

苏舒曼,本名紫姑,又名舒曼、元英。广东象山人。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他的父亲苏杰生是日本横滨山下33家英国茶店的买办。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生活在一起,并生下了苏。苏的妈妈叫亚仙。

十一岁时,苏被带回广东老家,在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因为它的异族血统,在家庭中遭到排斥和虐待。有人说,舒曼十三岁时在新会回龙寺出家,后来被家人发现,但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十五岁时,当他的家庭衰落时,舒曼和他的表弟去了日本,在横滨华侨建立的大同学校学习。学校分A、B两个层次,语文和英语两科,语文一科。当时冯子游在A级,苏在b级,他和冯子游的弟弟在一个班,两人认识了。1901年,他在亲戚林的赞助下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一年后因林的赞助终止而停学。幸运的是,清朝大臣王大燮允许各省的优秀学生自费成为公派学生,于是舒曼在横滨被华侨选入真武学校。曾经有人说他在东京上野美院读书,所以考不上。这时,他开始沉迷佛教。在日本期间,他还结识了陈独秀、张、廖、何香凝等留学生,先后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兴中会等在日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

1903年,俄国入侵东三省,苏青年会组织志愿队拒绝俄国,随后迁往香港。当时,苏杰生已经约好了苏去老家。当他到了香港劝他结婚时,苏避而不谈。在革命同志陈少白的劝说下,他忍痛回国,但几个月后回到香港,剃发后出家。不久,苏来到江浙一带,在苏州吴中学院任教,并在《民族日报》担任翻译,与张和刘亚子成为朋友。苏一生出家数次,但心境多变,不能真正看透红尘。他有时穿袈裟,念经;有时候,他们会和多情的女孩发生轰轰烈烈的恋情。后来苏在上海,自暴自弃,出入青楼,吃多了,最后得了胃病。

1918年5月2日,舒曼因胃病在上海广慈医院去世,享年34岁。临死前,他留下一瞥:“一切都是深情的,没关系。”孙中山捐了几千块钱后,葬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南社的朱宗元写了《大明》。该墓于20世纪50年代倒塌,1964年被移葬于西湖西南的鸡笼山。

苏擅长画诗,熟悉日语、英语、梵语等语言。他的翻译作品包括《拜伦诗选》和《悲惨世界》。《拜伦诗集》于宣彤元年出版,并以中国古诗的形式翻译了《哀希腊》和《去乡下》。《悲惨世界》出版于光绪二十九年。最初翻译为《悲惨社会》,在上海民族日报连载。它的译作不忠于原著。从第七次开始,它甚至发明了情节,做了很多随意的改动。他的小说有《破红雁》、《绛纱》、《燃剑》、《破簪》、《无梦》等。,而《世界末日红泪》还没有完成。后人将他的作品编成《舒曼全集》。现存的诗歌大约有100首。

他的诗多愁善感;小说用简单的文言文来描写爱情故事,呈现出颓废的色彩。他加入了创新的文学团体南社,在《人民日报》和《新青年》投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1062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孟小冬简介 京剧女皇孟小冬是怎么死的 孟小冬简介下一篇:老子个人简历 老子简介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生平介绍

文章评论